东南网10月7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决定不向“最高法院”提抗告,被形容是递出和解的橄榄枝。然而,王金平一篇软中带硬的声明,代表马王之间要真正走向和解之路,依旧很漫长、很遥远,双方如今只是从热战变成冷战而已。
因为国民党对于假处分案仍有速审速决的说法,让王方面有疑虑,昨天晚上有“立委”穿梭沟通,国民党高层亲口说明,昨天国民党声明,在立场上绝对是和解的善意,但有关诉讼程序的说法,是必须回应热心支持马英九的民众,也不能忽视他们的声音。
马王和解进行式 “立委”穿梭清路障
马英九与王金平的政争,双方互动处处见机锋。从周五“行政院长”江宜桦会见王金平开始化解误会,这场由国民党“立委”促成的王江会,本来王对于“行政院”向媒体曝光,事后确有微词,抱怨“行政院”的作法,似乎有操作之嫌。
江宜桦知道王的误会后,立刻通过王金平信任的“立委”,向王金平沟通,希望王金平不要误会江的善意,王听进去了,周六上午王方面通过声明,肯定江宜桦的善意。
据了解,王对于国民党声明中速审速决的态度,有非常多的疑虑,“立委”看了也对马阵营的论述能力直摇头,抱怨这样的和解动作,等于没有效果。昨天“立委”担心政争和解破局,赶忙奔走在王马之间。
周六晚间,高层向“立委”说明,希望澄清王方面的疑虑,高层解释,国民党声明在全篇的调子上,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对王表达善意,但是先前已经有一个大是大非问题的定位,这不能够随便转弯,有许多马英九粉丝很认同这个看法,即使为了平息纷争要与王和解,也不能忽视这些马迷的想法,所以必须回应这些人的看法,要对诉讼案有个说法,至于法院要如何审理,审理出什么结果,就不是国民党方面可以控制。
不抗告必走之路
对于不抗告,这是第一条路径,也是必走之路。执政党定调这是“释出的最大让步”,有些言过其实。因为“最高法院”终究只是程序审,王金平当初向台北地院提出确认党籍的民事诉讼还在,代表本诉仍未消失,国民党有无抗告的意义并不大,此举也无法化解马王僵局。
王难主动撤民诉
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王金平主动撤回民事诉讼,这是第二条路径。因为当初遭考纪会撤销党籍后,才有确认党籍的民事诉讼。问题是,撤回诉讼、考纪会的党纪处分立即生效,王金平等于自掘坟墓。此路根本不通。
循党内申诉平反
当国民党中央不断诉之以情,呼吁“忠贞党员”王金平循党内申诉管道平反,就是第三条路径。“廉能会”有权推翻考纪会的决议,马王两人可尽弃前嫌、握手言和。这确实是政治解决的可行模式,问题是,当王挟着官司二连胜,不分区或“院长”资格牢不可破,又岂愿意走没把握的党内路径?
当然,马英九可情商连战、吴伯雄等党内大老出面斡旋,在维持国民党团结的大前提下,马王互让一步,找寻下台阶的方式。
问题是,进入“廉能会”的申诉机制,王金平无法回避司法关说的质疑。
即使撤销党籍修正为停权,王金平看似保住不分区“立委”与“院长”资格,却等于另类的“认罪协商”,只怕是强人所难。
维持现状最可能
因而,第四种路径,也就是马王最可能选择、也是唯一可能的路径。那就是王金平不撤告也不会向国民党提申诉,马王之间维持现状,一切回到“诉讼照打、政务照推”的路线上。
在“府院”维持策略性尊王路线,王金平保有“立法院”议长的尊耀,党籍却是处于“暂时状态”,马王双方只是“总统”与“立法院”领袖,而不是党主席与从政同志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