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台海_>>台海热词>>第六届海峡论坛

中新网6月15日电 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15日上午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致辞表示,两岸关系不断向前迈进,必然会触及到一些深层问题。关键是我们都要从一家人的角度出发,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尊重,多一点体谅。

俞正声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要求。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都希望儿女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一份理想的工作,都希望自己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都希望明天一切更美好。人同此心,心同此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我们共同的命运息息相关。事实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之幸,是两岸同胞之福。我们都要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俞正声说,两岸关系发展如同在大海上航行,不可能一帆风顺。近代以来,两岸同胞共同经历了曲折分合,产生了共同而又不尽相同的历史记忆。两岸关系不断向前迈进,必然会触及到一些深层问题。关键是我们都要从一家人的角度出发,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尊重,多一点体谅。

俞正声说,我们理解台湾同胞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心态,尊重台湾同胞对现行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认同,知晓一些朋友对两岸关系发展还有这样那样的顾虑。解决两岸之间存在的分歧和问题,需要我们双方共同努力,以大局为重,以善意相待,以亲情相融,不断消除隔阂、化解心结。我相信,只要我们巩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两岸关系就能行稳致远。

中新网6月15日电 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15日上午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致辞表示,将继续大力推动两岸基层交流。他说,将大力推动扩大两岸青年交流规模、丰富交流内容,让更多青年参与到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来。

张志军表示,我们鼓励两岸工会、农会、渔会、青年、妇女、社区等各界群众和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如经验交流、专题研讨、基层实习、民间信仰、宗亲联谊、弘扬民俗等。本届论坛协助近万名台湾同胞齐拜祖庙妈祖就是一项很好的活动。青年充满朝气和活力,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将大力推动扩大两岸青年交流规模、丰富交流内容,让更多的青年参与到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来,弘扬传统文化,发挥聪明才智,携手创业发展,实现人生理想。在大陆设立的两岸交流基地为两岸同胞提供了交流平台,我们会进一步增加交流基地的数量。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出席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并发表致辞。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出席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并发表致辞。(中国台湾网 于斯文 摄)

中国台湾网6月15日厦门消息 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15日在厦门举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出席大会并发表致辞。她表示,两岸走到今天非常不易,但盼彼此珍惜,两岸同心,其利断金。希望借由真诚的对话和交流,共同为两岸关系注入新的动能。

洪秀柱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历经台湾“学运”对两岸关系的冲击后,第六届海峡论坛仍能够如期隆重登场,而且依然充满热情与活力。两岸服贸协议虽然暂时遭遇波折,但相信只要凭借理性、智慧,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两岸关系一定能够逆转困境,继续踩着坚定的步伐前进。

洪秀柱认为,这次“学运”反映出的台湾社会的焦虑与问题,在两岸真诚紧密的交流以及两岸领导睿智的领导下,相信都会得到全面的关照和解决。青年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两岸关系的未来,将在年轻世代的成长茁壮中逐步的实现。让两岸的年轻世代可以寄托希望于两岸关系的未来,给年轻人愿景,这已是我们不容忽视与无可回避的挑战!

回顾历史,审视当下,展望未来。洪秀柱说,令人感动的是,虽然隔离40年,两岸终能放下对立,共启和平的新页,一起为两岸的荣景携手并进。两岸走到今天非常不易,但盼彼此珍惜,两岸同心,其利断金。希望借由真诚的对话和交流,共同为两岸关系注入新的动能。

洪秀柱还特别提到,本届海峡论坛主办单位邀请很多来自台湾的社区志工团体参加,充分显示象征台湾软实力的志工文化和公益组织,不仅在台湾各角落发光发热,如今也成为两岸交流盛会的主角,更加彰显海峡论坛深入基层、聚焦民生、共谋福祉的理想和坚持。

最后,洪秀柱表示,但愿所有参与论坛的朋友,都能感受来自台湾的温暖、真情与友情。但愿经由论坛的成功交流,让我们之间更无距离。祖先正在看着我们,两岸不能再走错道路。唯和平能发展,唯仁厚可刚强,祈愿两岸共享太平幸福长久。(中国台湾网记者张洁)

中新网6月15日电 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15日上午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致辞表示,将继续大力推动两岸基层交流。他说,将大力推动扩大两岸青年交流规模、丰富交流内容,让更多青年参与到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来。

张志军表示,我们鼓励两岸工会、农会、渔会、青年、妇女、社区等各界群众和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如经验交流、专题研讨、基层实习、民间信仰、宗亲联谊、弘扬民俗等。本届论坛协助近万名台湾同胞齐拜祖庙妈祖就是一项很好的活动。青年充满朝气和活力,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将大力推动扩大两岸青年交流规模、丰富交流内容,让更多的青年参与到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来,弘扬传统文化,发挥聪明才智,携手创业发展,实现人生理想。在大陆设立的两岸交流基地为两岸同胞提供了交流平台,我们会进一步增加交流基地的数量。

中新网6月15日电 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15日上午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致辞表示,今年以来两岸关系继续向先迈进,不断取得新成果,也遇到一些新情况。但我们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不会变,步伐不会停,信心不会减。凡是有利于两岸交流合作,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事,我们都将坚定不移地去做。

张志军说,在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将广泛听取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基层民众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密切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和共同命运纽带,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台湾民众。

新华网厦门6月15日电 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于6月15日上午开幕,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出席并致辞。

洪秀柱说,两岸走到今天,实在是非常不容易,但盼彼此珍惜,两岸同心,其利断金。

洪秀柱表示,国共内战所形成的历史阻隔,我们是真的走出来了。但是,有一个隐忧,情感的疏离却正在两岸各自的年轻世代中蔓延开来。

洪秀柱指出,令人担心的是,两边的年轻人是不是都在缺乏集体互信的情况下放大了自己,看轻了对方?年轻世代的热诚与单纯,常常使他们更看重两岸交流过程中的对等、透明、尊严与公益。青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两岸关系的未来,将在年轻世代的成长茁壮中逐步的实现。所以,如何让两岸的年轻世代可以寄托希望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呢?给年轻人愿景,这已经是我们不容忽视与无可回避的挑战!

洪秀柱说,台湾先民“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就是要为子子孙孙建设一块幸福的乐土。台湾人民努力完成先人的梦想,这也是中华民族的资产与骄傲。很多年前,台湾有一位祖籍福建的歌手李双泽创作了一首歌叫《美丽岛》歌词,在台湾各个角落传唱,感动了无数的台湾人。在此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歌词:“我们摇篮的美丽岛,是母亲温暖的怀抱。骄傲的祖先们,正视着我们的脚步,他们一再重复地叮咛,不要忘记,不要忘记。他们一再重复地叮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婆娑无边的太平洋怀报著自由的土地,温暖的阳光照耀著,照耀著高山和田园。我们这里有勇敢的人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我们这里有无穷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兰花。”

洪秀柱说,但愿所有参与论坛的朋友,都能感受来自台湾的温暖、真情与友情。但愿经由论坛的成功交流,让我们之间更无距离。祖先正在看着我们,两岸不能再走错道路。但愿大陆朋友以平等、尊重与包容的态度看待台湾同胞的辛勤奋斗的成果。唯和平能发展,唯仁厚可刚强,祈愿两岸共享太平幸福长久。(记者 牟彦秋)

中新网6月15日电 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15日上午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致辞表示,将继续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继续推动对台湾民众有利的务实举措,同时广泛听取台湾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台湾民众的现实需求,不断扩大两岸交流合作的参与面和受益面,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

俞正声说,两岸关系的历史是由两岸人民共同书写的。两岸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的交流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欢迎更多的台湾同胞,不分党派,不分行业,不分地域,不分老幼,都参与到两岸大交流的进程中来,同大陆的兄弟姐妹一道,维护好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局面,建设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俞正声说,以人为本、为民谋利是我们的执政理念,也是我们制订和实施各项对台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继续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继续推动对台湾民众有利的务实举措,同时广泛听取台湾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台湾民众的现实需求,不断扩大两岸交流合作的参与面和受益面,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

新华网厦门6月15日电 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于6月15日上午开幕,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致辞。

洪秀柱说,海峡论坛是两岸促进交流,增进情谊的嘉年华会,也是两岸最具代表性、基层性和多元性的交流平台。这一次主办单位邀请了很多来自台湾的社区志工团体参加论坛,充分显示象征台湾软实力的志工文化和公益组织,不仅在台湾各角落发光发热,如今也成为两岸交流盛会的主角,更加彰显海峡论坛深入基层、聚焦民生、共谋福祉的理想跟坚持。

洪秀柱表示,来自两岸各地的新朋友和老朋友齐聚一堂。希望借由真诚的对话和交流,共同为两岸的关系注入新的动能。尤其是历经台湾“学运”对两岸关系的冲击后,第六届福建海峡论坛仍然能够如期隆重登场,而且依然充满了热情与活力,想起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的一个诗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个诗句诠释了人生历经风雨后,锤炼出了豁达与稳健。正如两岸服贸协议虽然暂时遭遇波折,但相信只要凭借理性、智慧,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两岸的关系一定能够逆转困境,继续踩着坚定的步伐前进。(记者 牟彦秋)

中新网6月15日电 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15日上午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致辞表示,本届论坛以“和谐发展、幸福两岸”为主题,讲出了两岸民众的心里话。这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造福两岸民众的生动写照,也反映了两岸同胞共谋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生活幸福的热切期盼。

俞正声说,海峡论坛是一个专门为两岸老百姓搭建的交流平台,两岸民众在这里畅叙亲情、畅谈合作、畅想未来,气氛轻松、愉快、热烈。

俞正声说,“今天上午,我同许多参会者一样,一踏上通往会场的走廊,就被两岸‘同名村’活动图片展所吸引。一些‘同名村’代表介绍说,两岸同名村数以千计,是两岸同胞同根同源、骨肉天亲的真实写照。我们知道,每个同名村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记载着先人几百年前‘唐山过台湾,心肝结成团’、打拼‘讨生活’的深深艰辛,凝聚着几十年前手足同胞骨肉分离、天各一方、遥盼亲人团聚的浓浓思念,更延续着中华儿女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和对故土永恒的眷恋之情。亲不亲,故乡土,土亲人更亲。我衷心祝愿两岸‘同名村’活动越办越好,两岸乡亲共同书写美好的未来。”

中新网6月15日电 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15日上午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致辞表示,大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将释放出更大活力和巨大空间。我们愿意本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与台湾同胞分享这一发展机遇。

俞正声表示,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完全可以在两岸共同发展的广阔舞台上发挥优势,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就像那首大家都熟悉的歌《我们都是一家人》里所唱的,我们“从前的时候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我相信,只要两岸同胞都“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团结起来,相亲相爱”, 就一定能在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实现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新华网厦门6月15日电 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于6月15日上午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致辞。

俞正声主席表示,以人为本、为民谋利是我们的执政理念,也是我们制订和实施各项对台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继续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继续推动对台湾民众有利的务实举措,同时广泛听取台湾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台湾民众的现实需求,不断扩大两岸交流合作的参与面和受益面,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

俞正声主席指出,海峡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多出主意、多想办法,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增加民众福祉贡献心力。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两岸民众尤其是对台湾基层民众有利的事,大家就要多做,并且要努力做好;而对他们不利的事,大家都不要做。

俞正声主席强调,大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将释放出更大活力和巨大空间。我们愿意本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与台湾同胞分享这一发展机遇。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完全可以在两岸共同发展的广阔舞台上发挥优势,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就像那首大家都熟悉的歌《我们都是一家人》里所唱的,我们“从前的时候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我相信,只要两岸同胞都“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团结起来,相亲相爱”,就一定能在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实现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记者 牟彦秋)

新华网厦门6月15日电 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于6月15日上午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致辞。

俞正声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要求。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都希望儿女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有一份理想的工作,都希望自己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都希望明天一切更美好。人同此心,心同此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我们共同的命运息息相关。事实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之幸,是两岸同胞之福。我们都要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俞正声指出,两岸关系发展如同在大海上航行,不可能一帆风顺。近代以来,两岸同胞共同经历了曲折分合,产生了共同而又不尽相同的历史记忆。两岸关系不断向前迈进,必然会触及到一些深层问题。关键是我们都要从一家人的角度出发,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尊重,多一点体谅。我们理解台湾同胞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心态,尊重台湾同胞对现行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认同,知晓一些朋友对两岸关系发展还有这样那样的顾虑。解决两岸之间存在的分歧和问题,需要我们双方共同努力,以大局为重,以善意相待,以亲情相融,不断消除隔阂、化解心结。我相信,只要我们巩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两岸关系就能行稳致远。

俞正声强调,两岸关系的历史是由两岸人民共同书写的。两岸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的交流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欢迎更多的台湾同胞,不分党派,不分行业,不分地域,不分老幼,都参与到两岸大交流的进程中来,同大陆的兄弟姐妹一道,维护好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局面,建设好我们共同的家园。(记者 牟彦秋)

“我更想去台湾的庙会看看。”正在厦门参加第六届海峡论坛的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14日晚在逛两岸特色庙会时发出如此感叹。

国台办近日宣布,张志军将于6月下旬应邀访问台湾,此次访台行程四天三夜,将参访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与彰化县。消息一出,引起两岸广泛关注。

张志军14日晚谈到访台安排时表示,特别希望到台湾基层去看看,接触一下工人、农民、渔民、学生等,听听他们对两岸关系的想法,对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的建议。他说,尽管他在国台办工作一年多来见了许多台湾客人,但是见的基层民众还是不够多。

张志军指出,此次访台,国台办和台湾陆委会将就两个部门建立沟通联络机制进行进一步沟通,同时就两岸关系当前需要处理的问题交换看法。

当被问到此次访台为什么不去台北时,张志军回答,“我想以后会有机会”。

13日开幕的“两岸特色庙会”,首次邀来了台北士林、台北宁夏、台北饶河、基隆庙口、台中逢甲、高雄六合、台南等台湾七大知名夜市的120家台湾本土小吃商家,盛况空前。14日晚上八时许,厦门海沧市民文化广场人头攒动,市民争相品尝美食。

张志军一一品尝了台湾土凤梨酥、高山茶、百叶豆腐等小吃。他说,“台湾作家舒国治笔下的台湾美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如果在台湾,每天就去他推荐的两个店。”

来自台南的西井村公司总经理许智伟看到张志军时热情地说,“在台湾很多人认识你,今天总算见到庐山真面目。欢迎到台湾来,我们带您吃遍台南的小吃。”

听说许智伟此次带来的一千公斤蜂蜜猪脚已基本售罄,张志军高兴地说,大陆的市场潜力很大,消费能力也不断提高,下次来时要多带一点,也可以在考虑在大陆开个小店常年卖。

庙会现场,一场名为“两岸一家亲,共建新家园”的文艺汇演正在举行。在“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的歌声中,张志军与演员们即兴跳起了舞。

在两岸媒体记者的围堵下,张志军的庙会逛得不轻松,一个小时下来,已是满头大汗。“味道都不错”,张志军给出评价。他笑称,“我比较好养活,给什么吃什么,但如果老在这儿吃的话,肯定得发胖。”(完)

两岸三地宫庙福州开展妈祖巡香展演

中新网福州6月14日电 (刘可耕杨晓翔)14日恰逢中国“文化遗产日”。由福建省非遗中心发起,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与台湾著名的松山慈惠堂以及台湾多个天后宫、澳门临水宫等两岸三地数十个宫庙联合在福州三坊七巷开展妈祖巡香展演活动。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作为世遗的妈祖信俗,是两岸民众共同的文化遗产,共同的乡情。“当天专程跨海赴福州参加妈祖巡香展演活动、祖籍福州连江县的台湾彰化县溪州乡武元宫总干事林溪洲如是说。

上午9时许,巡香队伍从福州郎官巷出发开始绕坊巷巡香。锣鼓队、开道队、侍香队、香幡队等紧随其后。随后,被喻为“海峡和平女神”、“海丝保护神”的妈祖金銮由信众前后簇拥抬着前行,紧随其后是台湾宫庙的神像与旗帜,而澳门临水宫的神轿亦成为巡香队伍中一道景致。

澳门福州十邑同乡会执行会长、临水宫值理会会长陈信光称,澳门临水宫临水夫人首次回福建参加巡安活动,能够在全国十大历史文化街区的三坊七巷展示这一文化,作为闽省女神的后裔,参加巡安活动感到很自豪,更加忘不了自己的根系所在。

巡游沿途,福州三坊七巷的许多老字号美食商家还摆上“香妈桌”,奉上供品,其制作技艺,也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让民众充分体会“海上丝绸之路”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

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道长杨大翔表示,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开放三年多以来,致力恢复弘扬相关的民俗文化,参与保护和整理相关非物质文化,今年更是有两项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内容成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继续通过这一行动动,推进两岸三地文化交流。(完)

中新社厦门6月14日电 (记者陈悦)第六届海峡论坛14日在福建登场。来自青少年工作、气象、农业、食品安全、公益等各个领域的两岸人士,当天齐聚厦门,分别在各领域展开洽商、交流。

不久前,台湾岛内部分学生发起反对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活动,给两岸关系与交流合作蒙上阴影。然而,如同往届一样,本届海峡论坛依然如期举行,两岸基层、经贸、文化的互动交流热度依旧,显示两岸民间交流未有停步。

本届论坛安排大会活动、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贸交流共四大版块18项活动,由两岸73家单位(大陆36家、台湾37家)共同主办,预计参会总人数达上万人,依然是两岸基层民众唱主角。

在当日举行的“两岸特色乡镇农业产业对接会”上,两岸53对乡镇签订了对接项目,涵盖水果、蔬菜、花卉、食用菌、茶叶、畜禽、水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销等各个领域。

在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上,与会人士对今后5年将实施的“海峡两岸一家亲、老少共圆中国梦”交流项目进行座谈。

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上,两岸人士共同期许建立气象常态化合作机制。

其实,早在本届海峡论坛正式登场前,妈祖文化活动周、海峡影视季、两岸特色庙会等活动已经率先登场“预热”。厦门市副市长张灿民宣布,将把台湾美食街和台湾夜市文化长留厦门。

纵观海峡论坛的“预热”和“登场”,可以看出两岸民众参与两岸交流热情之高。

13日登场的两岸特色庙会,有台湾七大夜市率120家小吃商家组团参与,在第一天就吸引12万人次前往体验,几乎每个摊位前都排起长龙,不少台湾业者高呼“想不到”。

而在12日的妈祖文化活动周开幕式上,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榜看到上万台胞跨海拜妈祖,也连称“难以想象”;来自台湾的香客陈玮呈则淡然表示,对台湾信众而言,“拜妈祖一生必须来一次”。

同样得到凸显的是,海峡论坛上两岸交流范围之广。产品质量、气象防灾、美食小吃、青少年成长、影视文化都成为两岸民众交流合作的领域,涵盖吃、穿、住、行、娱乐生活等民生各个方面。

进而言之,海峡论坛上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却非浮光掠影,而是贴近民生、贴近基层、贴近青少年,贴近草根民众的需求。

本次海峡论坛新增的海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关注两岸民众的社区治理,谋求建立两岸社区治理常态化机制,服务两岸基层民众。

回顾过去的五年,海峡论坛“坐而论道”取得的共识、达成的协议,乃至论坛上催生的一系列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政策和措施,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非常好的落实,为两岸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

有理由相信,今届海峡论坛,两岸各界达成的共识、对接的项目亦能在未来继续落实生效,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继续前行。(完)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