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百年老店“尤协丰烘豆干”所制做的黄豆干,因被新北市卫生局抽验检出工业染料“皂黄”,昨天被检方调查,店内员工低调不愿多谈。

东南网6月8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北市益良食品行涉嫌将工业用染料“皂黄”,违法卖给新北市尤协丰烘豆干店制作豆干,增加豆干色泽、卖相;又将不能用于面条的防腐剂卖给一家面条行添加在面条。检调昨天发动搜索,查扣帐册、进出货资料,并约谈益良和尤协丰负责人陈明珠、尤信富。

陈明珠和尤信富均辩称,不知道36号染料“皂黄”是工业用染料。检察官认为两人行为已涉及违反“食品卫生管理法”和伪造文书罪等刑责,侦讯后谕令各以10万元、5万元新台币交保。

益良食品行员工表示,买家约一年多前购买黄色染料,当初并没解释购买染料用途。皂黄主要是供纸、肥皂、油漆、皮革染色用途,不得添加于食品,长期食用可能损害肝脏细胞,有致癌风险。去年八月,卫生机关抽查新庄老街百年豆干店“尤协丰”,发现贩售的大黄豆干有异,现场查扣一锅染料,检验后发现就是皂黄。


涉嫌使用工业用染料的尤协丰豆干行老板尤信富,检方讯问后谕令五万元交保。

台北地检署指挥台北市调查处追查,发现益良食品涉嫌将皂黄包装桶“工业用”换贴“食品用”,大赚黑心钱。

检调查出,拜拜用大黄豆干可添加4号、5号食用染料,1公斤售价分别是600到700元新台币,皂黄1公斤只要300元新台币;怀疑尤协丰豆干行也知道价差一半的染料是工业染料。

检调指出,依已查扣的进货、出货资料,益良自2006年就有皂黄出货纪录;至去年被查获为止,添加皂黄的“黑心豆干”流入市面已长达七年。另外检方将查扣资料交给台北市卫生局追查,发现有另一家面条批发店向益良购买不能添加在面条的防腐剂。

嘉品食品行包好的粽子放进冷冻库,一堆堆放在地上,没有明显区隔上架。

东南网6月8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食品安全风暴一波接一波!台南检调前天查获拥有CAS认证的禹昌食品公司,以“水皎嫂”品牌卖到各大卖场的应节肉粽,竟委托地下工厂代工,禹昌并涉嫌把过期肉粽更改标签后继续贩售。

检调前天搜索时,发现员工正更改标签,地上散落一堆被剪掉的过期标签,当场查扣700多个去年端午节封存疑被剪标的肉粽,带回总经理林金忠、郭乃文等人,讯后声押生产课长韩国彬获准,林、郭两人各以200万新台币交保。

禹昌“水皎嫂”的肉粽贩售通路包括大润发、家乐福,两家已把禹昌铺货的水皎嫂养生素甜粽、原味硷粽、粿粽等六种口味粽子全数下架。

由于禹昌“水皎嫂”品牌还包括各种口味的水饺、包子等面食品,检调怀疑也有过期问题,前天同步查扣送验。

爱买、台糖量贩店虽未向禹昌进货,但两大通路过滤发现,供货商之一的紘嘉商行肉粽等食品,也来自禹昌委托的地下工厂,已经下架八种肉粽。

知名的桂冠也向禹昌下单两万颗粽子,禹昌还“演戏”制造有粽子生产线假象,桂冠认为没问题才下单,昨天发现后,已全数封存。

这次黑心粽涉案厂商是拥有CAS认证的“优良”厂商,核发标章认证的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坦承,追踪管理机制有盲点,考虑不再发标章给年菜、粽子等“季节性”产品。

台南检调因为南部有学校反映,向禹昌买的粽子有酸臭味,追查发现禹昌没有粽子生产线,却委托无照的嘉义民雄乡嘉品食品行代工,前天搜索。

检调发现禹昌把去年未卖出回收的粽子剪标,到期日改为明年六月,但林金忠否认,员工坦承受指示变更产品效期。

台南市卫生局稽查人员6日前往26家食品公司封存立光农工生产的乙二胺四乙酸。图为日前查获以黑心“洋菜粉”制成的豆花、杏仁豆腐等。(台湾《中国时报》)

中新网6月7日电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立光农工公司违法贩卖黑心工业原料乙二胺四乙酸给食品业者,案情愈滚愈大,除统一、爱之味及依蕾特等大厂受害,台南地检署会同市府卫生局持续追查,6日傍晚又公布15县市88家中下游厂商中镖。

令办案人员惊心的是,6日查扣的利晋好、洋菜粉、爱玉粉、杏仁冻粉、豆浆粉、豆花安定剂、仙草粉、豆花粉、梅子粉、果冻胶、蒟蒻果冻粉、布丁粉、雪绵冰安定剂和香料,几乎涵盖台湾各式冰品冷饮点心,台湾民众吃下肚的数量难以估计。

台南地检署检察官李宛凌和周盟翔,继5月30日指挥警方、卫生部门人员,查获立光农工涉嫌变造有效期限及违法添加工业级EDTA给统一、爱之味等食品公司后,已收押负责人蔡福源侦办。

检方从立光农工查扣的账册和计算机分析,除统一、爱之味及依蕾特等3家大厂是被害人,台湾15个县市、88家二、三线食品公司和个人户,均向立光农工购买利晋好和食品原物料复方洋菜粉、爱玉粉,其中台南市26家,其他县市合计62家厂商,均通报各县市卫生局展开查扣封存。

检方与台南市卫生局追查发现,立光农工购进工业用乙二胺四乙酸,以“利晋好”品牌出售,添加后食物口感滑嫩Q弹,在业界只要提到“你真好”(台语谐音),几乎无人不知;利晋好即所谓的单方,再以利晋好为基底,加入其他化制添加物制成所谓的复方,即洋菜粉等,再营销各地。

光台南26家厂商,6日就查扣原料264公斤、成品3627公斤和2253桶;台南以外各地卫生局也封存了原料、产品共2934公斤、6箱、137包。

台南地检署襄阅主任检察官曾昭恺表示,自从检方在5月30日公布立光农工贩卖违法添加工业级原料后,台湾各地有向该公司进货的中下游厂商,均未待卫生部门人员稽查,即主动对有疑虑的产品先下架和停售,有些厂商还将原物料销毁或停用。

立光农工老板蔡福源年赚数千万元新台币,到案后又向检察官呛声说,“吃一点又不会死”,已被收押。

检方表示,继6日再公布88家厂商,检方统计总共有91家厂商使用立光农工非法食品添加物。

台湾宜兰县查出毒酱油夜市知名卤味摊沦陷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台湾TVBS网站报道,台湾宜兰县卫生局日前查验市面8家酱油,其中一家鲜味香酱油,被验出含有高出标准值8倍的致癌物质。令人担心的是,这家酱油被宜兰罗东当地夜市摊贩普遍使用,总计有超过30家以上的小吃业者受害,误用了有毒酱油,让民众跟着吃下肚。

宜兰县卫生局日前抽验8家市售酱油,其中的“鲜味香酱油”,被检验出含致癌物质单氯丙二醇。经过查证,该酱油是新北市土城区一品酱园公司制造,目前已经回收约1200公升封存,准备销毁,在东门、罗东等夜市,总计有30家小吃店、摊贩受害,其中包括一家知名卤味摊。

在当地颇有人气,曾经还被美食节目访问,这家卤味摊现在已经停业休息。店家大声喊冤,说自己也是受害者,最近有毒食品新闻不断传出,民众人心惶惶,不禁想问,到底还有什么能吃?

东南网6月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高雄检警追查毙死猪黑心食品流向,可能已经流入“台南小南鸡腿排骨大王”连锁店高雄大寮店、传统市场及屏东多所中小学。

检警查出,肉商苏松章将买来的毙死猪肉品卖给亿达团膳,苏表示,半年前向侯姓家族购买排骨酥,曾要求出示CAS台湾有机农产品标章,但最后都不了了之,“我没多想什么,哪知道会爆发毙死猪肉事件”。

另一名肉商杨永全向警方表示,侯姓家族卖的排骨酥,粉裹得很厚,每斤比市价贩售的便宜5元(新台币,下同),他长期以每斤40元购买,肉品最后流到传统市场。

大寮小南便当店位于高雄市凤林三路上,是大寮区最热闹的区域,店内最著名的是炸排骨和炸鸡腿便当,附近店家表示,小南的生意很好,但在被点名使用毙死猪肉后,生意明显消淡。

郑姓老板说,四、五月间才向亿达肉品商进猪肉,而且这批问题猪肉都是拿来做咕咾肉或青菜炒肉丝时当配菜用,店里炸排骨用的猪肉都是德昌公司生产的。检警还要追查其他分店。

屏东县教育处副处长郭文瑞表示,县内有十所中学小向该业者订购午餐,若检调证实业者使用问题肉品,必要时终止合约,现在已要求业者暂停供应。侯姓主嫌等六人昨遭收押,其他14人以2万到5万元交保。

东南网6月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消基会”昨天公布20件市售糙米抽检结果,发现市面相当知名、由花莲富里乡农会出产的“富丽有机糙米”,被验出残留微量农药(加保利,杀虫剂用途),消息一出,引发当地农会、花莲县府及消费者震撼。

“消基会”表示,米类加保利容许量是0.5ppm,“富丽有机糙米”被验出的残留量,虽符合台湾标准CNS的一般米残留标准,却违反现行有机农产品农药零检出规定,除可开罚3到15万元新台币,业者也应立即下架、回收。

不过,“消基会”却未公布农药确切残留值,无法得知残留程度是逼近容许值,还是微量到可能是受到后续产制环境污染。昨晚记者向“消基会”多次查询,“消基会”表示今才能向检验部人员确认数据。

“怎么会这样呢?我没有喷农药啊!”富里乡农会昨天询问电话响个不停,种植这批稻米的魏姓农友接到农会询问电话,语气十分无辜,他说自己种植有机稻米多年,不会不晓得不能喷农药的规定;至于为何会被验出残留农药,他也摸不清头绪。魏姓农友种植有机稻米面积一公顷,有机资历超过十年。

富里乡农会推广股长林辉煌表示,农会收购该批有机米时,自行送验并未有问题,可能检验不够周密,未来会更严谨,并对支持富里有机米的消费者致歉;除回收该批问题米,接受消费者退换货,有机系列商品也全面下架。

富里乡农会推广股农事指导员曾宇民表示,为避免“金墩米”乌龙事件重演,农会今天会到魏姓农友的田间观察,了解是否是附近种植传统惯行农法稻田,喷药经风吹飘散污染所致。结果未出炉前,农会不能妄下定论,才能给消费大众一个交代。

“我对富里农会有信心。”王姓经销商昨到农会了解情况,她说和富里乡农会合作十多年,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抱怨“消基会”做法粗糙,引起消费者恐慌。

此外,“消基会”也发现,样本中高达六成、十二件等级“膨风”,根本未达业者包装标示的品质规格。


“真是一颗老鼠屎!”花莲县政府农业处长张智超得知富丽有机米被验出农药残留,表示十分痛心,县长傅崐萁震怒,要求富里农会有机白米、糙米、胚芽米全数下架,每包都检测,并要求撤换辅导有机验证的辅导团队。

对违规用药的农户,农业处将他从辅导有机农户名单中除名,张智超说,“现在全面检测,不论结果如何,验出多少人违规,就全部立即除名。”

“没想到,一、二十年辛苦的成果,竟然被破坏。”张智超当年担任富里乡农会总干事,就是推动富里有机农业最大推手。“花莲县好不容易建立起有机无毒农业的商誉,如今受到污染,实在很痛心。”张智超说,“螺丝松了,一点都不可原谅。”

“好像被打了一记闷棍。”富里乡农会推广股长林辉煌表示,政府单位检验农产品,若有问题,多会先联络县府及农会,再针对问题深入探讨。这次“消基会”突然公布验出有机糙米含农药残留,让富丽米品牌摇摇欲坠。

花莲县从1996年起,就在南区推动有机稻作与农作栽培,还成立有机农业专区,至今有机稻米种植面积超过一千公顷。

有机农业成为花莲县推动两岸观光、交流最大卖点,巅峰时期,花莲有机稻米通过日本严格检验,成为唯一销入日本市场的有机稻米;去年,日本人再度来台,指定富丽米销日,大批陆客更专程到花莲学习有机农业栽培。

农业处已派员与动植物防疫所人员到富里协助处理,封存农会仓库所有的有机稻米,共查扣二、三百箱稻米,每箱内有十包密封装20公斤的稻米,“每包都抽验检测,只要一验出违规残留,原有的有机农户立即除名。”


学者建议:农药残留 改在容许值下分级

台湾有机农产品不时传出农药残留事件,到底哪个环节出问题?台大农艺学系教授郭华仁指出,台湾有机作物农药残留“零检出”的规定或许该检讨,因现在农药太泛滥,很多遵守有机验证程序的农场,即使完全未使用农药及化肥,也可能因外来污染,如空飘、下雨,导致作物“沾”上农药。

郭华仁表示,现在国际的做法,包括美国、英国、瑞士及日本,都已舍弃“零检出”,改在安全容许值以下,区分等级,越接近安全容许值越危险,有机产品必须先下架检查,了解是外来污染还是偷用农药;相对的,如果趋近“零检出”,仍算有机,产品根本不必下架。

郭华仁说,台湾有机“零检出”规定之前也曾引发争议,“农粮署”曾试图“修法”,但都过不了消费大众这关;他呼吁官方应该从教育着手,借镜日本“食育基本法”,追求对环境友善、民众健康的有机农业,而非数据上追求“零检出”的有机农业。

对于“富丽有机糙米”验出微量杀虫剂“加保利”,“农粮署副署长”陈建斌说,将要求县市政府加强检测。若农政单位检测结果仍不合格,将依违反“农产品生产及验证管理法”开罚,累计罚款三次仍无改善,最重可撤销粮商登记执照。

最近一周,台湾岛内接连曝光食品安全问题,从大厂商的知名品牌零食到家庭作坊生产的食品调料无一不涉其中。问题曝光之后,台湾岛内舆论哗然,民众也纷纷表示不安。除了严惩相关不法商贩,台湾拟修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最先被报道出安全问题的是台湾大厂义美公司生产的泡芙零食。据台湾《中国时报》5月22日报道,义美食品公司使用过期“大豆分离蛋白”制作泡芙,已经有36万箱被消费者购买,另外12万箱陆续回收。台湾桃园县地方检调部门已经连夜搜查义美公司,目前已经掌握到涉案层级达义美管理中心副经理。目前,桃园县卫生局对义美公司已经开出15万元(新台币,下同)的罚单。

无独有偶,据台湾《自由时报》5月23日报道,台南地方检调部门在南部颇负盛名的食品原料厂“铭哲行”调查发现,该商号涉及使用药剂将过期食品或即将过期的食品包装上的有效日期抹去,以重新打印有效期限的方式牟取暴利。台南地方检调部门调查发现,该厂以此方式牟利已经超过五年,供货对象包括五星级酒店、知名餐厅、KTV,甚至学校。

此外,台湾卫生管理部门还先后在5月16日和5月22日于基隆附近某食品厂和连锁超商查封和下架总共7000公斤的“问题黑轮”。据基隆市卫生局长吴泽成表示,这批黑轮验出含顺丁烯二酸化制淀粉成分,目前这批黑轮已经退还至生产厂家高雄长胜食品厂,接下来将由高雄市卫生局负责销毁。

相关厂商均遭处罚

义美公司被曝过期原料加工食品之后,相关各方各执一词。侦办此案的检察官以“缺德”形容此次泡芙事件,表示食品厂商明知原料过期一至两年,却还制成食品贩售,明显违法且不道德。目前检方已经传讯包括厂长、管理人员等共十四人,其中至少已有四人承认使用过期原料。

针对外界指责,义美公司发表声明称公司绝不允许使用变质或过期的原料,此事是作业主管对品质的认知疏忽。义美公司强调,国外厂商以常温保存食品原料,品质可长达一年,而义美公司一直对原料进行冷藏处理,所以确认保存期限可以延长,因此才使用“过期原料”

然而,此声明未帮义美公司解套,反而引起了更大的抨击。5月23日,义美公司登报声明对消费者致歉,“因生产管理上的疏失,让大家失望了,谨向各位深深致上歉意”,并承诺“将捐出1500万元给消费者相关公益团体,呼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切”。

而涉嫌变造食品有效日期的台南商家“铭哲行”则已被台南市卫生局进驻稽查,负责人吴宗贤等四人遭到收押,稽查人员发现总共19项商品超过有效期限,145种商品全数封存,最夸张的是乳酪粉已经过期四年,仍然待售。


当局研议修法应对

台湾岛内接连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岛内民众人心惶惶,也引起了台湾岛内政治人物的注意。国民党籍民代王育敏23日提出“食品卫生管理法修正草案”,针对使用过期原料等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建议增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责。

依照台湾现行法律,业者添加超过有效日期的食品添加物,最高只能处以15万元的罚款。王育敏认为处罚明显过轻,无法达到吓阻不法商家的效果。因此王育敏提出草案,将罚款上限提高至600万元,让卫生主管机关根据厂商具体犯罪情形进行决定。

此外,台湾现行法律法规还规定,食用香料、复方添加物免查验;加工制造的原料只要没有直接卖到消费者手上,就免标示中文成分;进口的添加物、香料只需标注英文。对此,民进党籍民代林淑芬指出,卫生部门的这三道行政命令相当于给了违法业者三道“免死金牌”,卫生部门应该立即废止这三条命令,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民进党党团书记长邱议莹则直接将炮口对准马当局。邱议莹指出,连日来台湾不断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黑心酱油、粉圆、黑轮以及过期食品原材料等,都是消费者长期接触的食品,但是食品管理部门却未见积极把关,对此邱议莹对食品安全部门进行了批评。

而回应社会各界的批评,台湾“食品药物管理局”局长康照洲表示,目前台湾的确规定不必将食品全部成分标注在包装上,目前相关管理部门正在研议,是采用全成分标注的方式,直接让民众在包装上就能看清楚产品所有成分,还是采取复方成分登录制度,让各厂商将成分先行登录、取得编号,民众看到编号后,可以用手机等方式获悉产品成分的内容。(文/马军)

    “研发”顺丁烯二酸制造化学淀粉的王东清,昨首度露面,表示他只是热中研究,如今“却背了制毒淀粉的黑锅,就像替死鬼”。

东南网5月27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一想到当初是要造福人群,却变成毒淀粉,真的很无奈、很想寻短。”被指为使用顺丁烯二酸制造化学淀粉技术的“王老师”王东清,昨晚首度接受记者访问,眼眶含泪。

当初若秘方索价50万

今天就不会独居小公寓

对连日来被封“毒淀粉发明人”,且秘方索价50万、100万元(新台币,下同),他激动说:“这是骗人的。”如果真是这样,“今天就不会独居在小公寓里”。

王东清表示,早期在日本留学时,从淀粉科学的技术中,学会顺丁烯二酸这项技术,在国外是可以放进食品添加物里使用的,但看到近日新闻报道后,才知道这项技术被不肖厂商制成有毒物品。

他说,早期人们喜欢吃番薯粉制成的物品,但因成本高,多半厂商都使用树薯粉制作粉圆,但是树薯粉制作出来的粉圆,口感不佳,且不易凝结,于是他在树薯粉中添加顺丁烯二酸,并通过制程使其氧化,让口感更加Q弹。

顺丁烯二酸氧化去酸无毒 不肖厂商制成有毒

他指出,顺丁烯二酸经过氧化后去了酸性变无毒,之后他人怎么用,自己并不清楚。

王东清透露,1972年时,他一名学生(已过世)公司的员工,曾找他学习这项技术,一个月5万元聘他当顾问,不过只付了两个月共10万元,第三个月就没给钱了,他也只收过这笔钱。

后来他听说外面厂商泛滥制顺丁烯二酸,一度想申请专利,吓阻厂商不断引用制造技术,但“经济部”却未通过专利申请,“‘卫生局’若认为不能用,早该吓阻化制淀粉流窜!”

王东清说,他仅热衷于研究,如今“却背了制毒淀粉的黑锅”,“我就像替死鬼”。

王东清独居在台南市,曾在台南市三所高中教化学。昨晚陆续有记者找上门希望访问他,起初无论怎么敲门、大喊,他都不愿出面。到了晚上七点多,自称是王东清在长荣中学时期学生的蔡姓男子,代替王东清回应。

“王老师这几天非常难过”,蔡转述,王东清被指责害到人,觉得难过且无辜,“活到这把年纪了,不想死后留下骂名”。晚上9时,王东清才开门接受采访。


    高中退休化学教师王东清致力研发,六年前已逾七旬,仍担任一家生技公司研发部主任。

学生眼中的“魔法师”

王早年曾在台南北门高中等校任教,校方昨晚说,年代已久,与王早失联,只知在商界发展,对王卷入毒淀粉风波很震惊。

北门高中校友李文生说,王上课时会将许多复杂化学公式化繁为简,也会启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常将日常生活研发的成果跟学生分享,感觉就是个“发明家”、“魔法师”,深受学生欢迎。

李文生表示,1978年他回母校任教,王东清已离开北中,听说往商界发展;四年前曾在聚会场合碰到王,王送他一罐自己研发的精油,自称在商界发展。

王的友人说,11年前王开始研发鱼胶原蛋白,起初是以台湾鲷(吴郭鱼)的鱼鳞萃取,但发现台湾鲷的鱼鳞色泽差,改用虱目鱼,一开始先用虱目鱼皮,结果普林含量较高,八年前改用虱目鱼鳞成功。

友人说,当时王东清表示研发出的鱼胶原蛋白,经屏东科技大学检验报告显示,粗蛋白100公克中含98公克,水解胺基酸成分总合为96.62%,重金属含量为0,对自己的发明相当自豪。

王东清的妻子多年前过世,孩子在台北工作,他一个人住在台南市,住处柜子里堆满资料,他说,这些都是他研究多年的东西,舍不得丢。

东南网5月27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毒淀粉事件愈演愈烈,“卫生署长”邱文达昨天与多位毒物、食品及公卫学者专家讨论,会中研拟采重罚到千万元新台币和提高检举奖金方式,并纳入刑责,以吓阻不肖业者;“卫生署”并研拟在合格商店贴贴纸,方便消费者辨识。

“卫生署”今将征询其他跨部会意见,并与各地卫生局进行视讯会议,下午将举行记者会说明违法使用顺丁烯二酸化制淀粉的处置措施及未来修法方向。

邱文达日前接受联合影音专访说,会尽快发动全台卫生单位包括食药局分局、卫生局全面联合稽查,若查到将加重处罚;此外,目前“立法院”正在修订“食品卫生管理法”,“卫生署”将启动修法机制,未来除了于法有据外,也会实施登录制度,才能有效把关。

“卫生署”发言人王哲超表示,第一阶段修法重点包括提高罚则上限至数倍,对于厂商或业者违法使用化学原料,一旦危及民众健康,将给予严惩,罚则可至上千万元;另修法也会纳入刑责,希望有效吓阻不肖业者。

为提高民众对食品安全信心,参与专家咨询会议的人士透露,“卫生署”研拟比照塑化剂模式,在未使用顺丁烯二酸的业者门口贴贴纸,以利消费者辨识。

“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追查毒淀粉源头发现,调制顺丁烯二酸化制淀粉的发想者王东清曾向“经济部”申请专利,最后未通过。

食药局区管中心主任潘志宽说,目前“卫生署”核准21种化学用淀粉原料,但顺丁烯二酸不在其中,业者只差申请程序;顺丁烯二酸毒性不强,是否对人产生伤害与残留量有关,如果业者向“卫生署”提出申请,若生物安全性资料足够证实,也许会通过。

对于王东清是否面临罚责?潘志宽说,王东清只是制造者,是否使用由业者决定,因此应无罚责。

不过,王哲超对潘志宽的说法表示,化学原料未经许可添加在食品中,就是违法行为,一定严惩厂商;王东清是否涉罚则,“卫生署”对于未经申请个案不予讨论。

东南网5月24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卫生署”昨日完成99家淀粉厂稽查,共四家原料厂、九项产品中违法含有化制淀粉顺丁烯二酸,除日前已查获的协奇、怡和淀粉厂,又新增茂利、嘉南两家淀粉厂,并新增一项大庙口旗鱼黑轮生产的天妇罗,截至昨晚共封存回收82.81吨违规产品。

“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局长康照洲说,“卫生署”已完成所有源头淀粉厂的稽查,最新发现两家淀粉厂包含台南市茂利的南光牌番薯粉,另通过“立委”赵天麟提供的资讯查获嘉南生产的双嘉牌番薯粉,“卫生署”将继续循线追查下游厂商。

违规淀粉厂添加的顺丁烯二酸皆来自高雄联成化工厂,其下游包含化学原料供应商和美化工以及冠响化工。

食药局区管中心主任潘志宽表示,茂利贩售的问题淀粉上游供货来源为来自和美化工,现场已经封存100包、重达2000公斤的原料及产品,择日即会销毁;嘉南的上游厂商则为冠响化工,共封存回收1万8千2百34公斤违规产品。

除了原料厂外,屏东县大庙口旗鱼黑轮的产品天妇罗也检出含顺丁烯二酸,潘志宽说,昨日新增一项产品天妇罗验出顺丁烯二酸,原料粉来自协奇,已封存回收55.8公斤。

康照洲说,这次稽查原料粉厂发现虽是同一原料厂,验出的顺丁烯二酸含量却不同,有些甚至是源头厂验出微量的顺丁烯二酸,下游厂商检出的剂量却较高,“卫生署”还在追查原因。

东南网5月2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林靖东)日前,广州毒大米事件引起两岸关注,有媒体指出,根据《储备商品条例》,游客一旦携带超过15公斤的大米过境即属犯罪,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处罚款5万港元及监禁1年。

对此,台湾宜兰农会监事游建富发表看法。他指出,台湾有众多好米,农家也很期待能将好米与大陆人民分享。作为宜兰著名有机米品牌的负责人,游建富透露,他之前就多次在大陆卖台湾米,也十分看好大陆市场,但由于运费昂贵,他目前正尝试直接在大陆找地种植。

台湾也曾发现镉超标大米

大米中含镉量超标,是由于土地或灌溉水源受到工业污染。游建富说,多年前,台湾南部也曾发现过镉超标毒大米。

“虽然只有一小块区域,但‘农委会’很重视,马上派人去查找污染源。”游建富说,经过土壤和灌溉水源检测,确定是土质污染,所以“农委会”规定这块地从此以后不能种植农作物。

当时,那批毒大米全部焚烧、销毁,“因为是有毒的米,当然不能拿去当饲料喂鸡鸭,所以只能烧掉了”。

导致土壤污染的厂家,或是停厂或是罚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污染源彻底断绝。

此后,地方政府在该地块上种了一些植物,慢慢稀释镉污染。“要让土地回到正常的状况,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游建富表示。

这是在台湾悄然落幕的一场毒大米事件。


台湾这样管控大米

那么,对于大米的生产、上市,台湾又是如何去管控?

“抽检。”游建富说,“农委会”会不定期派人到市场上,买各品牌的大米进行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大米,立刻处理有关商家和农户。

“对于农药残留的检测,一年也有10次左右。”

检测的次数多少,依各地工业化程度各有不同,在重工业区,对于土壤、水质、成品米都加大检测量;而在一些传统农垦区,检测间隔时间会稍长些。

“比如对于宜兰礁溪的土壤检测,是三年一次。”游建富表示,自己生产的是有机米,检测的各项标准也相对严格,以保证米的高品质。

想到大陆种大米

“去年‘九八’,我们家的有机米供不应求。”

去年“九八”投洽会上,游建富带来的有机米一售而空,市场反映良好,厦门有一些商家也开始找他订货。但由于运费昂贵,摊在每袋米上的运输成本相当高。

投洽会后,游建富开始在大陆四处考察,他到过黑龙江鹤岗,也到过安徽,但对当地的种植条件均不是十分满意。

“福建和台湾气候相当,应该会是很好的种植地。”游建富说,他的一个农友在南平找了一块地种植大米,反映良好,更加增强了他在福建找地的决心。

他相信,不久的将来,台湾的有机米能在福建安家落户。

东南网5月22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曾在两年前“塑化剂风暴”全身而退,且因自设检验高标,几已成食品业模范生的知名大厂义美食品公司,昨天惊爆使用过期原料生产泡芙系列产品。“卫生署”表示,除已要求相关问题食品下架回收、没入销毁外,并责成桃园县卫生局追踪调查,若发现其他产品也使用过期原料,不排除扩大稽查范围。

生产线各关卡几都知情

时间长达一年三个多月

桃园检方日前赴义美龙潭厂搜索,确认自前年5月至去年8月,使用2010年就过期的大豆分离蛋白原料9000公斤,制造36万箱泡芙,约5184万颗小泡芙,恐怕均已被消费者吃下肚。

检方表示,龙潭厂管理中心副理罗士奎坦承下令使用过期原料,制作泡芙的投料单也注明原料过期,几乎生产线各关卡都知情,时间长达1年3个多月。

使用过期原料已违反“食品卫生管理法”第11条规定,桃园县卫生局昨从重裁处15万元;至于义美是否涉及刑事责任,检调单位已全面介入侦查中。对此,义美公司昨由总经理高志明具名的声明书,主动回收有疑虑产品,并对消费者致歉外,强调“绝对不允许、也不可能使用变质或过期原料”,本事件是“生产线作业主管对品质认知疏失所造成”。消费者家中若存有制造日期为2012年7月及2012年8月的泡芙产品,可拿到义美门市或其他通路退货。

对义美声明称生产线主管认为进口的植物蛋白原料保存期限可以延长,“卫生署”官员痛批,“原料的有效期限,岂可由少数几个人说延长就延长,这不是负责任厂商该做的事”。

“义美宣称微量掺入过期的大豆分离蛋白,比率约百分之三,估算成本只省下10万元新台币,却砸了老招牌,值得吗?”桃园县政府卫生局主秘、食品药物管理科代理科长杨文志说,之前厂方坚称清白,怀疑遭离职员工栽赃,只提供生产线制程等片面资料,“太不老实”。

桃园地检署指出,义美龙潭厂员工作证指称,除小泡芙用过期原料,巧克力酥片等产品也有用。杨文志表示,卫生局只查到小泡芙用过期原料,未发现其他食品有问题。

“义美明知是过期原料,却还用来制造食品,这是犯罪行为”,“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长康照洲表示,对于连日来许多问题产品都是原料出包,或少数业者只求利益、忽视民众健康,该局计划修改“食品卫生管理法”,将罚金提高到千万元新台币,并纳入刑责。

东南网5月2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张燕娟)作为台湾知名大厂义美食品的明星产品,“义美泡芙”系列产品21日被台湾媒体“踢爆”使用过期的原料生产,数量多达36万箱,先后估计有144万包泡芙流入市面。台各地方卫生部门已要求涉案产品下架,义美方面也向社会大众致歉,并紧急回收过期原料所制造的产品。

据导报记者多番了解,义美泡芙在厦门销售多年,相关问题泡芙不排除已经透过多种渠道“登鹭”,并分散到大陆各地。

登录大陆淘宝网,以“义美小泡芙”为关键词输入,会跳出300多个宝贝。此外,在几个知名电商网站上,“义美小泡芙”也是热销产品。导报记者以购买者的名义咨询了总部在北京的某大型电商客服,询问“是否知道义美相关产品在台湾已被下架?”一连询问多人,对方均表示不知情。而在厦门的几家电商网站上,义美系列产品还是商家重点推介商品。

厦门一家义美产品出货量很大的贸易公司表示,还没有收到台湾方面的通知,目前义美全系列产品(包括小泡芙)都还在正常销售。该贸易公司强调:“虽然小泡芙的保质期是一年,但义美的货卖得很快,库存产品基本上没有去年的产品。”而该公司销售义美的产品已经1年多时间。

此外,从事台湾食品贸易的陈先生透露,义美系列产品一直都是厦门口岸进口“明星产品”,“登鹭”时间超过5年。而这一次义美在台湾被查出有问题,会直接影响厦门的后续销售情况。

东南网5月23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毒淀粉的雪球愈滚愈大,卫生单位从高雄联成化工厂陆续追出下游,稽查人员形容“像肉粽一样有一大挂”,只有极少数业者未使用顺丁烯二酸调制淀粉,很多制造商表示不知道不能用顺丁烯二酸,因根据“教授配方”调制,以为没问题。

稽查人员表示,50公斤顺丁烯二酸能调制出6000公斤修饰淀粉,产量相当大,全台很多食品恐“沦陷”。

“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区管中心主任潘志宽说,目前已知台南协奇和新北市怡和淀粉供应的淀粉产品含有顺丁烯二酸,怡和淀粉来自越南翁姓大盘商,翁另还供货给高雄丰裕粉业。

各地卫生局昨配合“卫生署”追查毒淀粉,发现疑掺有顺丁烯二酸的淀粉产品即查扣封存。

台南市卫生局查出和美化工近两年贩售顺丁烯二酸给六家淀粉厂,除协奇制粉厂外,还有善化区的茂利淀粉公司、官田区东亿淀粉厂及嘉义丸新淀粉厂等,产品有的被验出有顺丁烯二酸、有的没有,但稽查人员表示,没有验出只能代表该批产品未添加,不代表业者从未使用。

稽查人员昨发现有更多上下游厂商都卷入,联成化工的下游不只和美一家,在台南还有冠响化工,冠响的下游又有“一拖拉库”厂商,其中不少业者为中盘商、小盘商,将产品卖给餐厅、小吃店。

多名业者说,他们原来的制程并未添加顺丁烯二酸,是上游提供据称是一名教授调制的配方。

东南网5月22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究竟有多少毒淀粉流入市面?彰化检方昨天到员林镇许姓中盘商店中封存791袋、顺丁烯二酸含量高达五千多PPM的毒淀粉,以及许姓业者的“独家配方”的太白粉84袋,数量与浓度都让检察官不敢置信。

员林镇这家太白粉老店,没有店名,也没有营利事业登记,53岁许姓业者是第三代老板,供应南彰化和许多县市的油炸小吃业者。七百多袋毒淀粉是向高雄市协奇食品批购。

但独家配方为何?许姓业者三缄其口,检方以诈欺、违反“食品卫生管理法”及“商标法”究办。彰化地检署襄阅主任检察官黄智勇说,许姓中盘商还涉嫌长期逃漏税,将会同“国税局”清查。许姓中盘商供称,协奇保证货源没问题,如果是毒淀粉,他也是被害人。检察官质问,既然是经营多年的业者,怎无法辨识淀粉品质?他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