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20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江宜桦行政团队刚上路,台电就表示将在6月提出核四兴建最后一次追加预算金额及完工期限,民进党“三巨头”苏贞昌、蔡英文、谢长廷昨天同声要求停建核四。
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说,应该赶快决定停建核四,而不是赶快通过追加预算。前党主席蔡英文提出三大理由,主张核四应该停止兴建,并呼吁朝野党团拒绝任何兴建核四的预算追加,且要求当局在最短时间内依照“立法院”决议提出发电机组改装的计划。
蔡英文三大理由,包括:第一、福岛核灾的前车之监已经告诉我们,核电风险远超过当下人类技术所能掌握的范围,以台湾的幅员之狭,人口之稠密,任何类似事故都不是我们所能负担,何况在人口最稠密的北部,我们就拥有国际专家眼中最危险的两座核电厂,我们正在让自己和下一代处在高度不确定的风险之下。
第二、越来越多事实揭露,核四厂的兴建不仅预算无度,兴建过程无论品质、安全管理上问题重重,连主管原能业务、监督核安的官员、专家都不愿意为核四安全背书,甚至挂冠求去,我们必须停止这个错误,并且停止在这个错误的基础上继续投注资源。
第三、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突破,已经大幅降低天然气取得成本,并将彻底改变各国和地区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台湾在资源和风险承担能力都有限的条件下,必须及早检讨、调整能源策略,高成本、高风险的核电已经没有继续发展的必要。
蔡英文表示,因应这一波的国际能源发展趋势,当局应该立即投入研究,尽速调整能源策略,及早落实“非核家园”的目标。她说,“这一代人犯下的错误,不应该由下一代来承担,这是责任,更是正义”。她还说,“这无关蓝绿,也不是意识形态的争端”。
谢长廷则表示,核四厂的燃料棒一旦装填,就无法回头了;如果追加预算是为了完成工程与支付贷款,“立法院”就必须决议禁止试运转,然后才可以通过追加的预算。
毛治国接招:尽速说明“政院”对核四立场
核四议题已成江行政团队第一战。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前主席蔡英文昨天同时亮出停建核四的底牌;“行政院”负责核安平台的“副院长”毛治国昨天通过幕僚表示,待相关资料报告搜集完成并消化后,就会尽速对外说明“政院”对各项问题的立场。
“行政院”发言人郑丽文表示,核安、核四问题牵涉广泛,“政院”思考的大原则,就是马英九指示的“没有核安就没有核四”。
她指出,“政院”须顾及各层面、全方位思考,不是只有停建与否、要不要追加预算那么单纯;何况陈水扁执政时期宣布停建核四,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伤害,仍让民众记忆犹新,“政院”须以负责任态度审慎面对。据了解,毛治国除已指示幕僚广泛搜集资料,并已拟妥几个关键问题,请相关的“经济部”、“原能会”等提出报告。
台媒:理性对话 期待从核四开始
江宜桦行政团队刚上路,民进党马上抛出“停建核四”议题。眼见三月台美复谈TIFA,美猪争议就可能端上台面;四月出炉的年金改革“法案”,更须在“立法院”折冲。江宜桦希望拜会在野党领袖,无非想先释出善意;若为政局和谐着想,在野党似乎不必一口回绝。
马当局从2008年“完全执政”,5年多来的政治成败,当须负起“完全责任”。但在野党的监督,也绝非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反对”固然是在野党的天职,却也必须将民的利益,置于政党利益之上。
台湾因不同意识形态,被化约为“蓝绿对抗”久矣,已使得政策论辩出现“不可理喻”的局面,即使是攸关民生的议题,也要因为蓝绿立场互异,失去平和讨论的空间。
江宜桦就任后面临的几大难题,正好都是重大民生议题。这些问题的影响所及,都是不分蓝绿,其实很有机会跳脱意识形态之争,理性辩论或协商。
例如,扁、马执政都遇到美猪进口争议,如今立场互换,当更能体会外交经贸的现实,以及民众健康与猪农生计的孰重孰轻,不必互相讪笑;反核四虽然是民进党的“神主牌”,但在福岛核灾之后,愈来愈多国民党“立委”也要求停建核四,双北市长的多次发言都是“安全重于核电”,显见此事还有商榷余地,蓝绿也不该继续对骂。
只是,要化解这种无谓的意气之争,必须有人愿意坐下来,倾听不同声音,共谋解决之道。江宜桦主动释出拜会在野党的想法,正好给在野党一次传达不同意见的机会。
更何况,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也说“只要马当局做对人民有利的事,民进党都会支持”,何必自绝于朝野沟通的机会?
就算“道不同,不相为谋”,但要“先礼后兵”,朝野主将也该先握个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