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厂纷扰20多年,马当局抛“公投”震撼弹,为核四续建投下变数。
东南网2月2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核四议题争论不休,马当局决定诉诸“公投”解决。“行政院长”江宜桦昨天表示,愿意正面接受核四停建“公投”检验,如果当局竭尽心力,保障核安情况下,民众仍有疑虑,认为台湾宁可承受重大损失、高电价与限电危机,甚至牺牲经济成长,主张核四停建,当局“勇于面对“公投”检验,并尊重全体民众最终政治决定。”
江宜桦说,有关核四停建“公投”,将由“立法院”发动全台性“公投”,如果成案,预估会在7、8月举行“公投”;若核四“公投”成案,将是马英九任内发动的首次全台性“公投”案。
江宜桦昨天在民众党中央立法行政部门研讨会上说,将以“公投”决定核四是否停建,随后马英九发言力挺,并要求党籍“立委”全力支持。
针对核四议题,江宜桦提出三点立场:第一,“行政院”跟全台民众一样高度关切核四施工品质及安全,他要“经济部长”张家祝仔细倾听外界对核四质疑的声音,以及台湾外专家检视核四厂,确认核四兴建运转不会有安全疑虑。
第二,负责监督的“原能会”扮演好严格把关角色,邀请美国核能管制委员会NRC,或其他公信力组织专家共同监督台电公司核安工作,“只要核能安全运转检测项目有任何一项不合格,就不发给运转许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第三,当局在穷尽各种心力,保障核安情况下,若民众仍有疑虑,宁可承受重大投资损失、高电价、限电危机,甚至牺牲经济成长,放弃对低碳家园的追求,主张核四停建,“行政院”愿意以“公投”方式决定核四是否停建。
江宜桦说,核四复建后,已投入2640亿元(新台币,下同),包括2000年到2008年间民进党执政期间,二度追加预算638亿元。核四决定兴建、停建和复建、追加预算,是20几年来当局共同推动的大工程。
江宜桦表示,日本福岛核灾后,民众对核四安全疑虑急剧升高,不少人主张停建,也有许多人认为当局须坚定立场,确保用电供应无虞,以免经济受重创、民生供电不稳定。
江宜桦表示,接受“公投”挑战,不表示当局兴建核四政策有任何改变与松动,而是通过停建核四“公投”程序,让这个纷扰20几年的重大议题可获得终结解决,停止社会内耗,让经济继续向前。
江宜桦说,今年已编列待审议的117亿元预算,因核四安全检测所需不多,且“行政院”已决定先通过“公民投票”检视,实务上先搁置预算。
他说,在穷尽所有专业判断及理性讨论后,当局勇于面对“公投”检验,并尊重全体民众所做的最终决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绿:先停预算 降“公投”门槛
江宜桦抛出核四“公投”,民进党昨晚发声明表示,马当局已宣称要将核四停建的重大政策交付人民决定,那么在人民尚未做决定前,核四应立即停工、停止执行年度预算,不再追加核四预算;另修改“公投”法,降低“公投”门槛,才能让民意真实呈现。
前主席蔡英文除主张“立即停建核四,不得追加任何预算、修改“公投法”外,也认为“公投”应以“是否同意核四续建”为题,若没有多数人民同意就不得续建,应提出替代计划。
吕秀莲感谢江宜桦从善如流,但主张核四“公投”限制在新北市,以免劳民伤财。
外界质疑党主席苏贞昌也曾在“行政院长”任内通过追加核四预算,苏昨天表示,民进党坚持非核家园理念,30年来一贯;他在竞选屏东省议员时,就反对恒春兴建核三厂,民进党执政时也主张停建核四,但碍于朝小野大才持续进行。
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表示,“公投法”门槛太高,甚至高过台湾地区令多少人选举,是鸟笼“公投”,且失败后八年内不能再提,民进党过去才会主张“公投”并选举;因此应修改门槛,或另订核四“公投”特别条例。
“立委”郑丽君说,江宜桦宣布核四“公投”的同时,却仍用高电价、限电等错误资料误导、恐吓人民,很明显是面对反核游行压力所作的决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核四“公投” 企业界盼理性面对
2000年时民进党执政宣布停建核四,造成台股重挫、隔年经济变成负成长。昨天“行政院”宣布推动核四“公投”,证券分析师认为,这次“时空背景、方法都不同”,虽然增加经济变数,但“公投”停建的可能性不大,对台股的杀伤力相对较小。
法人看法两极。认为影响有限的法人指出,核四提早谢幕,可省下约6000亿元支出,有利当局推动其它政策;但也有法人机构认为,在目前已知的替代能源中,每单位成本比核能高,且由日本废核后的输入型通膨压力升高等情况来看,并不利台股后市走势。
全台工业总会理事长许胜雄昨天表示,各界对核四有不少质疑,通过“公投”进行不同面向的讨论,也能尽早为核四的存续找到答案。
他强调,付诸共识共决,是民主社会的表现,不再只由一小部分人决定,核四“公投”的确是件好事。
全台商业总会理事长张平沼表示,台湾九成九的能源仰赖进口,工商业界不能缺少电力带动生产,相较天然气、媒、油等能源,核能发电相对便宜,在确保核能安全前提下,商总基本上支持核四兴建。
华南永昌投顾董事长储祥生表示,这13年间,台湾社会大不相同,核四“公投”不会对台股造成太大影响,今天开盘料将表现“淡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过犇亚证券副总王兆立说,核四付诸“公投”会增加市场变数,投资人这两年经过一连串政策利空洗礼后,后续恐怕对台股意兴阑珊,不利长线行情。
MA资产总经理陈冠融说,核四争议太大,发动“公投”是拆除不确定“引信”的最好方法,市场不会以重大利空解读。
也有法人表示,在废核四后,台湾势必寻找其它干净的替代能源,就目前所知的科技来说,主要将是太阳能、LED等节能族群,以及风力发电设备等创能族群,将受惠最多。
学者:资讯充分 别政治操作
“行政院”拟推动核四“公投”,学者不论表示支持或表达疑虑,都强调应在正反意见充分表达,民众拥有充分资讯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公投”。
清大工程与系统科学系主任叶宗洸赞成有前提的“公投”,并强调一旦“公投”后,各方应该尊重这个结果。他说,最担心举行全台“公投”前,民众能否获得应知的讯息;在所有民众都充分了解核四续建、不建所带来各方面影响的前提下,才赞成“公投”。
政大传播学院副教授郭力昕则对核四“公投”表示疑虑。他说,“公投”应该是在所有资讯、方法、协商穷尽之后的措施,未穷尽一切方法,一下子跳到“公投”,令人不解。
他强调,“公投”前,应该有一个公共平台,连续一个月,让不同立场者对谈才对。如果在没有充分资讯、未充分沟通、完全没有认真讨论下就进入“公投”,是政治的操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过,叶宗洸说,他参与核能辩论,发现拥核与反核者永远找不到交集。在目前政治氛围下,举行“公投”是最后的解决办法,大家应该尊重“公投”的结果。
台媒观察:推“公投”没包袱 “没什么好怕”
语气虽温和,态度却坚定,对于核四停建将诉诸“公投”解套,“经济部长”张家祝昨天强调,“没有什么好怕”。这位非传统经贸体系出身的“经济部长”,在核四议题中,反而展现出突破既有框架的思考模式。
对于核四议题,张家祝一向不讳言,他“没有任何包袱”,但他就是要来解决问题,“核四安全,不能留给民众硬干上去的印象”。
监督核安,张家祝用“经济部长”高度来看;但对核安疑虑,他把自己提升到跟一般民众的视野和角度。
从他上任前后屡屡向反核四悍将林宗尧请益,甚至当着台电一级主管的面,让林宗尧在核四现场指出问题所在,两造相比对,也让才见过三次面的林宗尧意外,却也充满希望。
他在核四“公投”扮演“临门一脚”?张家祝回避表示,“公投”不是“经济部”主管业务,属于政治层次的问题,这是大家数次共同讨论得出的解决方法,“公投”也不是“当局态度转变”,而是“加强沟通”方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