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 正文

食品添加屡屡"中毒" 台湾"毒淀粉"风波愈演愈烈

www.fjsen.com 2013-06-03 07:06   来源:中新网 我来说两句

当局收紧食品监管

面对延烧不止的毒淀粉风波,台“卫生署”接连邀请专家及各县市卫生局局长研商,决定3天内全面稽查所有淀粉制造厂及经销商。并决定自6月1日起,淀粉原料商要提供安全证明,卖含淀粉食品的店家则要公开张贴安全证明,供消费者检视确认。若没有提供安全证明或伪造安全证明,或将受到新台币千万元重罚和刑责。

在重灾区台南市,当局也急追问题淀粉源头,当地卫生局表示,已封存协奇、三进、嘉南、裕桦、宝森、茂利等六家淀粉厂、111吨问题淀粉,预定6月3日起销毁。

民众对于这些措施并不满意。不少人抨击台湾食品卫生主管部门没有汲取“塑化剂”的教训,对食品添加业者管得太松、罚则太轻。而两年前深受“塑化剂”风波困扰时,台湾上下一致认为要认真修改相关规定,严惩使用非法食品添加物,结果,这部“食品卫生管理法草案”今年1月完成大体讨论后,一直等待“立法院”通过。

在舆论的压力下,5月31日晚,“立法院”本会期的最后一天,“食品卫生管理法草案”终于通过,确定违法添加未经许可的添加物,若致人于死,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各方点评——

食品要Q更要Q

连日来,台湾民众发出了“我们还能吃什么”、“还有什么是安全的”的追问。有大陆游客在微博上吐槽:“我去年底游台湾,吃过的鸡排、彰化肉圆、珍珠奶茶全部上榜,中毒不浅啊。”

也有大陆民众表示,不知大陆的类似产品有没有问题,建议卫生部门和质检部门进行抽检。

台湾人喜欢用“Q”来形容食物爽滑筋道,滥用顺丁烯二酸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这一心态。不法商家无视良心、舍义逐利的结果,是台湾相关食品业者的销售下滑甚至是倒闭,台湾美食长期累积的信誉一夕“破功”。

有媒体评论认为,从塑化剂、“毒酱油”到“毒淀粉”,一连串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让“台湾制造”美食蒙羞,也让人们扼腕叹息:“舌尖上的台湾”也有着晦暗、灰色的另一面。

该评论表示,食品安全问题是两岸共同面临的热点和难点。我们希望,台湾小吃“要Q更要Q(Quality,质量)”,要严格“戒毒”,还台湾食品一个清白,还社会大众一个更加安全的消费环境,让“吃货”们游台更放心,为中华美食在全球的传扬,树立正面形象。人民日报海外版

  • 责任编辑: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