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东南网9月1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立法院长”王金平疑涉入关说,“检察总长”黄世铭在上月31日深夜,直奔马英九官邸报告。黄世铭表示,特侦组在监听民进党总召柯建铭电话时,意外查获王金平涉及关说,但因直属长官前“法务部长”曾勇夫也牵涉其中,才会直接向马英九报告。外界认为特侦组涉及非法监听,藉行政调查却沦为“总统”打手,应受该有的惩罚。

特侦组涉及非法监听,被外界批评滥权,并主张要求“修法”废除特侦组,尤其对于这类的“钓鱼监听”,民间司改会除了将于今(16)日上午到“监察院”检举黄世铭和特侦组外,并要求“监察院”应直接调查前“法务部长”曾勇夫、“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和“高检署”检察官林秀涛3人。

司改会执行长林峯正认为,威权时代成立特侦组,主要是让检察官有较大权力打击不法,但现在社会开放了,特侦组已经完成阶段性任务,就应该走入历史,让所有检察官回归原来的检察体系。但特侦组却行调查之名,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本应是立法机关监督行政机关,现在却反过来,方式还涉及滥权,才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此外,特侦组一改将曾勇夫等人送监院和检评会的策略,改发函“法务部”代为转送“监察院”和检察官评监委员会,被法界认为是“黄世铭承认错误了!”否则以黄世铭的个性,早就指责外界乱说话。根据《自由时报》报道,法治时报社长黄越宏表示,王金平的案件给了大家一个教训,司法改革应必须更加清明,如果特侦组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恐怕只会继续伤害司法的形象。

东南网9月11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面对国民党马王这场因关说疑云而起的九月政争大戏,亲民党副秘书长刘文雄今(11)日转述亲民党党主席宋楚瑜表示,“监听很不应该”。此外,宋楚瑜也认为,政治不能够那么没有人性。

昨晚搭机返台的王金平在机场召开记者会强调,自己扞卫民主法治的决心,“和马英九一样强烈”,对于任何非法的指控,“我绝对不能接受”。对于马英九认为这是关说,王金平也重申,“我跟他报告过,这不是关说!希望马英九不要受到特侦组这些不实资料的蒙骗”。

不过,马英九一早也以国民党党主席的身份,紧急召开记者会向王金平喊话,要求王金平应该要知所进退。外界解读,马主席已经为随后召开的国民党考纪会定调,至此,王金平翻案翻身机会,微乎其微。

刘文雄上午转述宋楚瑜的两点看法指出,“第一,他觉得监听的事情是不应该存在的;第二点,政治不能够那么没有人性。”

东南网9月11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立法院长”王金平昨天返台记者会,高分贝澄清绝无关说,并抨击特侦组未审先判。马办昨深夜记者会还击,并再次公布王金平与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的监听译文,副秘书长罗智强说,“王金平不但关说,还是成功的关说”,柯建铭的官司果然“OK”了。

罗智强指出,“‘立法委员’行为法”第17条规定,“立委”不得受托对进行中的司法案件进行游说,王金平不只踩了司法关说的红线,也违反了“立法委员”行为法,“如果‘国会议长’针对司法个案进行关说,那么人民对司法还能信任吗?如果‘国会议长’关说司法却不用负起责任,这才是司法改革最大的挫败。”

国民党考纪会今天将开会讨论如何处理王金平涉入关说司法案,党政高层昨晚表示,“不要低估马英九的坚定意念及决心”,王金平踩到红线,马英九绝对不会退让,不管今天结果如何,火车是不会停下来的,“如果考纪会今天未祭出党纪,那就等着瞧!”

马办副秘书长罗智强表示,马英九昨晚听完王金平对于其涉入司法关说案的说明,感到十分失望。

王金平的声明,把重点放在质疑特侦组的法律程序,但对最关键的问题上,也就是他关说民进党党鞭柯建铭的司法案件,王完全避而不答。

罗智强再次公布检方6月28日、29日的监听译文指出,王金平在向柯建铭回报关说进度的同一天,也就是6月28日,总共打给“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二次,打给“法务部”前“部长”曾勇夫一次。

罗智强说,不管是曾勇夫、陈守煌他们如何极力自辩,他们没有“执行”王金平关心的柯建铭案件,但他们都不否认,“王金平有就柯建铭的司法个案来关切”。而7月8日果然柯建铭涉及的刑事案件OK了,被处理了,林秀涛没有上诉,案件无罪定谳。

罗智强表示,“立法院”决议是要政府通案的提出改善报告,不是要“国会议长”,针对一个个的司法“个案”,去打电话提醒司法机关不要滥权上诉。

罗智强质疑,当王金平针对个案发挥影响力去表达关切,这不是司法关说是什么?当“国会议长”拥有预算影响力、政治影响力,去提醒检察机关对特定的司法案件“不要滥权上诉”,检察官会没有压力吗?

东南网9月9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国会”的议长及在野党龙头同涉司法关说案,民进党昨天仍将焦点放在“违法监听”上。发言人林俊宪说,特侦组已变马英九的“东厂”,毫无节制,马英九竞选时曾说执政后台湾不会再有非法监听,如今却非法监听王金平、柯建铭,遑论一般人民。

林俊宪说,关说案至今特侦组并没起诉,显然这不是办案而是在爆料,难怪社会压力会在马英九、黄世铭及特侦组身上,因为内容充满疑点。

他举例,包括监听的案号、监听过程、程序至今都不肯公布,监听柯、王对话部分只有通联纪录没具体内容,难道这样也可以编故事?林秀涛检察官称特侦组曲解她的意思,特侦组说法也前后不一。特侦组沦为“总统”个人斗争工具,此恶例一开未来没完没了。

民进党团副书记长李俊俋说,他在“立院”第八届第一会期就曾提案废除特侦组,因特侦组不仅叠床架屋,也沦为政治工具;这起关说案有太多不合理处,根本不是司法案,而是政治斗争。

民进党“立委”陈其迈说,有无涉嫌关说应循法律程序调查,也应传唤被告,而非使用非法监听手段;马当局监听在野党国会领袖长达两年,令人怀疑,柯与党籍“立委”平时讨论重大议事攻防是否也遭监听。

台北市民进党籍议员梁文杰说,检察机关监听资料不得提供给他人,就算是“总统”或“监察院”想看都不行;若与原本监听目的不符就必须销毁,不得另作他用。他建议柯建铭与王金平迳行告发“检察总长”黄世铭并求偿,让所有检察官知所警惕。

吕秀莲则在脸书说,特侦组引爆政治核弹,掀开台湾版“官场现形记”;“总统府”和“行政院”在事态未明之前,迫不及待逼退“法务部长”用意何在?此案也凸显监听的合法性以及监听内容的保密问题,马英九应亲自应对。吕秀莲指出,包括特侦组开记者会的方式妥当否?是否合乎特侦组法定职权和程序?“国会”议长和“国会”议员的互动之间有无伦理规范?“立法院”“朝野协商”数十年来决定多数的政治和法案,妥当、合法吗?这些都是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


特侦组:从未监听王金平 一切合法

国会议长、民进党大党鞭卷入关说案,绿营质疑为何“国会”议长会被监听,特侦组昨天表示,监听对象是柯建铭,从未监听王金平的电话。

特侦组日前公布的监听译文中,有柯建铭和王金平的对话,柯表示从未收到监听通知书,质疑特侦组违法监听。

特侦组解释,当初侦办高院法官贪污案,怀疑柯涉及一件关说假释案,加上有不明资金流入他的帐户,疑有贪污之嫌,才会向台北地方法院声请监听柯。监听过程中,听到柯和王的对话,才另外调阅相关人士的通联纪录比对,没有监听王的电话。

特侦组指出,监听译文是关说案中,认定是否属于行政责任的证据之一,为了让社会了解检察官认事用法的凭据,才将全案侦结公告。

东南网9月9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立委”柯建铭请托关说案引发非法监听的批评,指特侦组对柯已获判决无罪确定的民众电通案监听,违法滥权;事实上,本案并非因监听民众电通案而起,是侦查另一案的案外案。

特侦组在2010年追查高院法官集体贪污案时,在前法官陈荣和住家衣柜搜出90万元(新台币,下同)现金;由于无法证明是贿款,陈又不愿透露来源,陈的妻子也不知情,特侦组便另签他案追查。

这笔90万元款项最终查无贪污对价关系,特侦组最后发交台北地检署侦办陈荣和涉及财产来源不明罪。

但特侦组在追查陈荣和的90万元不明款项期间,今年初监听一名关系人时,发现此人与柯建铭有交集,意外查出柯建铭受托找“法务部”关说一起知名人士的假释案,同一时间,柯的帐户也有不明资金流入。

特侦组为厘清这笔资金是否为柯建铭关说的“活动费”,因而以贪污罪案由向台北地院声请监听获准,自此开始上线监听柯的手机,同步追查帐户的金流。

特侦组追查后,发现这笔钱不是请托人所汇入,与刑事犯罪无关,因而于本月5日将全案签结。

然而在签结之前的监听期间,今年6月18日,特侦组意外发现柯建铭于涉及的民众电通背信案高院更一审改判无罪后,担心“高检署”会上诉,因而请托检察长陈守煌勿上诉,让案件就此确定。

柯建铭为了买双重保险,另请托王金平关说。王金平在6月28日分别打电话给“法务部长”曾勇夫及陈守煌,确认陈有无指示高检署检察官林秀涛勿上诉。

6月29日,王金平在电话中告诉柯建铭,“勇伯跟我说OK了”,林秀涛后来也没上诉,全案在今年7月8日无罪确定;特侦组据此认定,王金平、曾勇夫、陈守煌涉及关说。

特侦组指出,监听柯建铭过程就是如此,没有非法监听,更无监听民众电通案;至于柯为何没收到监听通知书,特侦组解释,通知书是由开票法院寄送,特侦组尚未将卷证送至法院,法院才未寄发。

中国台湾网9月8日消息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民进党籍“立委”柯建铭昨(7)日说,特侦组监听他,他却从未接获任何监听票。特侦组此行为已属“违法违宪”,他将追究到底。

台湾“最高法院检察署”特别侦查组昨天表示,去年底才针对柯建铭案向法院声请通讯监察,案件执行结束后,日前已陈报法院,将由法院通知受监察人。

柯建铭晚间发布新闻稿指出,特侦组的新闻稿,开头第二项明明就指出“特侦组于侦办前揭2011年度特他字第61号案时,发现‘立法委员’柯建铭涉嫌介入关说假释案。尚难认柯建铭委员涉有前揭贪污犯罪,全案于2013年9月5日签结”。

柯建铭说,可见特侦组监听行为是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9月5日才结束,但他从未接获任何监听票。特侦组完全公然说谎。

柯建铭表示,特侦组最后证明并无关说假释一事,却因此立案监听,更没有发出监听通知书,已属“违法违宪”,他将就此事追究到底。(中国台湾网周剑)

中新网9月26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当局“检察总长”黄世铭证实曾监听检察官林秀涛,还说林在电话中向教友说被“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要求不上诉(柯建铭背信案),让她为难。陈守煌则重炮回应,质疑林秀涛既是证人,事先可以挂线监听吗?而且滥权不上诉依法不能监听,特侦组违法滥权事实明确,要求公布林秀涛完整笔录。

特侦组代理主任杨荣宗回应,当初是以林秀涛涉行收贿罪被告身兼证人的双重身份,因此可监听。当结束对林秀涛、柯建铭监听后,即陈报台北地方法院,台北地方法院已通知被监听的林秀涛、柯建铭。

陈守煌称,他从来没有叫林秀涛不要上诉,也相信她不会讲这些话。特侦组公布的资料不完整,只选择对他不利部分,有利他的部分却付之阙如。

对于遭监听一事,林秀涛说不知道遭到监听,也没收到通讯监察结束通知书,对遭监听一事不愿回应。杨荣宗则称,特侦组在结束对林秀涛、柯建铭2人的监听后,即陈报台北地方法院,台北地方法院日前已通知被监听的林秀涛、柯建铭2人。

与林秀涛同办公室的检察官陈正芬为她缓颊,说林秀涛近日很疲累,并一路护送她上出租车,林秀涛匆匆搭车离去。晚间,记者打电话再问她对被监听一事的看法,林说,“对不起,我不回应。”

特侦组指出,为查明柯建铭是否涉嫌关说(说情)假释案,自5月16日起监听柯,直到6月底掌握柯建铭与王金平关说案的监听译文后,即注意林秀涛是否就柯建铭案上诉,等7月8日上诉期间届满,林确定不上诉,即调卷清查。

特侦组称,当发现林秀涛在7月5日签请不上诉,且柯案判决有违背法令之处,林却不上诉,即于7月10日以林涉犯行收贿、滥权不上诉等罪嫌,向台北地方法院声请监听林的行动电话。

台北地方法院原准许特侦组监听林秀涛至9月9日止。但特侦组调查后,认为不构成刑事犯罪,9月5日即停止挂线,予以签结。

中新网9月25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当局立法机构今天(25日)审查删除特侦组法源依据修法案,“检察总长”黄世铭在报告中表示,维持特侦组存在,符合澄清吏治的期待。

台当局“立法院”上午审查“台联党”“立法院”党团、民进党籍“立委”李俊俋、吴秉叡分别提出的“立法院组织法”删除第63条之1条文草案,“法务部代理部长”陈明堂、“检察总长”黄世铭列席备询,黄世铭会前面对媒体询问仅谢谢回应。

对于删除特侦组设立的法源,黄世铭在报告中指出,以维持现行规定为宜,特侦组的特性在于跨越辖区、审级办案,定位及功能并非“廉政署”得以取代,特侦组秉持“不偏不倚、毋枉毋纵”办案源则,并无“办绿不办蓝”的问题。

黄世铭表示,维持特侦组的存在,比较符合人民对于澄清吏治的期待。

国民党和民进党“立法院”党团今天分别发出甲级、强制动员令,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登记第一位发言,中国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林鸿池也到场与黄世铭握手致意。

中新网9月24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当局立法机构纪律委员会23日产生,各界关注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自请调查案。但对民进党而言,纪委会“既是柯建铭的刑场,更是民进党的战场”,柯建铭最重不过“停止出席院会8次”,特侦和检察系统恐怕要被扒一层皮。

纪委会惩处“立委”纪录不多,权力却不小。早在五届“立委”、立法机构还没有“调阅权”的时代,立法机构院会就曾为厘清是否有“立委”介入“核四1号机反应炉基座工程弊案”,要求纪委会调查。当时的小组负责人陈文茜和“立委”,据此向台湾“中钢”、台电等机关调了大笔资料,并上门要求台电董事长说明案情。前后查了3个月,最后因纪委会一再流会而胎死腹中。

纪委会因为很少运行,所以相关运行的规定也不明确。“立法委员行为法”中虽有主动调查的规定,却从来没用过,一向都只处理立法机构院会交付的惩戒案。未来惩戒案到底由谁提,就是第一个问题。国民党是否甘冒议事报复的风险,也要将柯建铭移付惩戒?

再者,依照柯建铭目前的要求,“原告”也必须要出席纪委会说明;民进党更可据此要求在纪委会成立调阅委员会,甚至邀请相关当事人到会说明。

虽然“法院组织法”明订,“检察总长”除年度预算案及法律案外,无须至立法机构列席备询。但特侦组其它成员,恐没有拒绝出席的权力;特侦组监听的相关文件,也势必要成为“呈堂证供”。

依“立法委员行为法”规定,最重处分是停权3到6个月,但需2/3的议决,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正常情况下,对柯建铭最重惩处不过是停止出席院会4至8次。

柯建铭向纪委会提出“自诉”,表面上是要纪委会审自己,实际上却是想审特侦,可以说是稳赚不赔。

东南网9月1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刘强)16日上午,台湾民间司改会到“监察院”陈情,要求调查特侦组滥权、违法监听,并主张修法废除特侦组。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同日举行的记者会也抨击特侦组是“东厂打手”,明确提出新会期的目标包括尽速废除特侦组。

而在不久前,致力于打击高官贪渎犯罪的特侦组,还深受岛内民意拥戴。特别是2008年11月12日,陈水扁被特侦组戴上手铐的那一刻,岛内上下都被这种正义的力量深深震撼,舆论将特侦组检察官尊为“打虎英雄”。从“打虎英雄”到“东厂打手”,深陷王金平关说风暴的特侦组,不仅持续遭遇争议,也走到了生死关口。

关说风暴特侦组程序瑕疵陷争议

9月6日,特侦组召开记者会,指证因侦办法官集体贪污案,在监听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的过程中,发现柯疑似透过“立法院长”王金平及“法务部长”曾勇夫,向“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关说,使柯从一件司法案件中脱身。消息一出社会哗然,曾勇夫很快为此下台,“九月政争”风暴启动。

办案办到最高层,本是特侦组职责所在。不过,这次他们不仅办到了直属长官曾勇夫头上,还将“立法院”蓝绿巨头收入网中,没像以往收获“打老虎打到最高层”的掌声,反而摸到了老虎屁股,从此陷入被动之中。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多次抨击特侦组沦为马英九“东厂打手”,国民党籍“立委”黄昭顺也批评:“这样的监听根本是白色恐怖。”曾勇夫下台前也以罕见严厉措词批评特侦组“罗织罪名陷害自家人”,岛内法界也针对特侦组侦办程序上的瑕疵提出质疑。在关注马王斗法之外,批评特侦组也成为台湾媒体最爱的选题。

外界对特侦组最大的质疑是,明明监听A案,却起诉B案,调查手段违法,获得证据也无效力。不过,台湾知名律师周宇修受访时却指出,特侦组在处理程序上确实有明显瑕疵,但要说违反具体法例办案也没有。事实上,只要在监听过程中发现足以构成犯罪行为的事证,经法院核准后即可成立另案,这在岛内法界是常见且合法的情形。至于另案监听所得证据的效力问题,属于法律上的灰色地带。


位高权重 接连侦办扁、马大案扬名

提到特侦组,关注台湾新闻的人都不会陌生。从2007年正式成立以来,特侦组连续侦办了陈水扁的“国务机要费”、马英九台北市长任内特别费等大案,每一次出手,几乎都会引发岛内政坛风云变幻。

特侦组全称为“最高法院检察署特别侦查组”,成立于陈水扁任内,是台湾依2006年修正的“法院组织法”为法源设置的,2007年4月2日正式挂牌,替换“黑金查缉中心”。

特侦组配置6名以上、15名以下的检察官,都是由各级检察署中资深干练的现任检察官及检察事务官调派而来。这些检察官执行职务时,还可以执行各级检察官的职权,而且办案不受辖区的限制,可以在全台湾办案,并能直接提起公诉,特侦组在岛内算是有特殊授权、位高权重的检察官团队。

特侦组成立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比较重大的经济犯罪,或者是侦办涉比较重要的高官案件。由于特侦组检察官直接对“检察总长”负责,不需要再经过地方法院或者高等法院,因此其办案过程回避性强、守密性高,特别是在侦办大案时,是台湾侦办机构中独立性最高的。

除了陈水扁、马英九外,特侦组近年来侦办的政坛巨头还包括李登辉(“国安密账案”)、民进党“四大天王”(特别费案)、前“行政院秘书长”林益世(贪渎案)。岛内媒体人黄越宏此次向法院起诉特侦组“越权”,就是针对特侦组只办大人物、大案的特殊属性——遭调查的高检署检察官林秀涛,还没到特侦组侦办的级别。


离高层太近特侦组被扣“打手 ”帽子

威胁过大、树敌颇多的特侦组,在岛内本来就不太受政治人物待见,一场记者会引爆马王大战后,特侦组也陷入生死关口。

根据岛内特别规定:特侦组在侦办高官贪污案及重大选举弊案时,在侦查终结后,“立法院”可以要求“检察总长”到“立法院”报告并接受质询。

而在侦办过程中,只要特侦组检察官骨头够硬,是可以完全不受任何政治力量干预的。这种设置,本意是既防止特侦组滥权办案,又避免政治力量干预其办案,但这种超然的授权,对于强势的“立法院”来说,几乎也是难以忍受的。

台湾特侦组检察官类似于美国特别检察官或韩国特别检察官,等于直接给这些检察官尚方宝剑的权力,原本是想通过办案层级的提升,并调集全台检察界精英,打造最专业的办案能力与最独立的职权行使,来应对高官的贪渎犯罪。

但台湾警察大学刑事系教授林裕顺指出,这种让检察官直接隶属“最高检察署”,大幅提升权力,本来就有起诉、救济程序错乱嫌疑。而且因为过于接近政治高层,确实也很难摆脱“层峰亲信”、“政治打手”的质疑。特别是这次关说案中,特侦组取得的证据并不足以服众,并给外界反控有政治操作的嫌疑,确实有不少该检讨的地方。

东南网9月17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民间司改会昨天向“监察院”陈情,指特侦组滥权监听、“法务部”“前部长”曾勇夫等人涉及关说,希望“监院”介入调查,并建议废除特侦组、“立法”规范关说。有法界人士认为,关说已有现行规定,重点还是在执行面。

执行长林峯正指出,关说案应采取最高标准,包括曾勇夫、“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和检察官林秀涛等具有公务人员身份,“监察院”都应该调查;司改会虽然主张关说应采最严格标准,“有提到个案名称就算”;但定义“关说”仍有争议,毕竟订的太模糊会有很大的解释空间,立法上有难度,但还是希望能趁这次的机会提出,让相关单位研议立法。

他认为,特侦组权力过大,无法监督制衡,还滥权监听、泄密,存废应该检讨,“检察总长”和特侦组的承办检察官也都应该受调查并负责。而检察官浮滥起诉或不上诉的问题也应该被正视。

此外,这次关说案不少人各说各话,也建议应该要改革“检察一体”,上级检察官指挥办案应该要有书面资料,监听的部分也应该限时限量,不得另案监听及钓鱼监听,并让人民事实参与。

司改会董事林永颂认为,“国会”议长和在野党大党鞭涉入关说,“国会”应该组专案小组介入调查,处罚要符合比例原则。

部分检察官持不同的意见,他们表示,关说本就有行政规范,但问题还是存在,如果位阶提升到立法的层次,问题是否消失仍存疑,重点还是在执行面的部分该如何进行。此外,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就是依照证据起诉有嫌疑的人,但法官是要“法的确立”才定罪,双方心证门槛本就不同,不能以事后无罪来反推检察官滥权起诉。

一名检察官另指出,侦查随时处于机动的状态,若每件都要以书面资料才能进行,不但旷日废时,甚至会影响办案的进度。而基于侦查不公开原则,民众参与司法也有一定的难度。

东南网9月1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今(16)日上午赴“监察院”,检举“检察总长”黄世铭及特侦组违法滥权,司改会认为黄世铭与特侦组在调查过程中,明显逾越权限,前者应接受调查,特侦组也可考虑废除。最重要的,是“钓鱼监听”的部分应立法规范,不可毫无节制的无限上纲。

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董事长瞿海源、董事林永颂及执行长林峯正上午一同到“监察院”前举行记者会,随即入内递交检举函,而“监察院”也表示愿意受理。

司改会声明强调,特侦组此次侦查,非但有违反程序之实,更有违法滥权之议,“贪污案”属于“他字案”,但特侦组对“他字案”进行监听,甚至“长期监听”,已违反比例原则。

此外,特侦组既认“关说案”属于行政责任层次之轻案,即不应率尔监听,否则已然违反“重罪监听原则”。

此外,行政调查与移送程序,并非特侦组与“检察总长”之职权,黄世铭直接上报“总统”的做法,明显逾越机关权限。此外,在当事人尚未进行答辩前,即召开记者会片面指控,违反“办案程序”、“正当法律程序”与“检察官客观性义务之伦理规范”,情节重大。

对于王金平与柯建铭部分,司改会认为两人也并非毫无责任,既然两人是“立法委员”,就该接受“立院”纪律委员会的调查。另外隶属的政党也应负政治责任,对党员可能违规情事主动厘清,如果查证属实,除了刑事、行政责任外,政治责任也不可少。

林峯正就补充,虽然大家很关心政治斗争,但关说的部分,仍应该用最严格的标准来检验。

而涉嫌接受关说的前“法务部长”曾勇夫、“检察长”陈守煌与检察官林秀涛。司改会认为这些人都是公务员,就应该依法接受“监察院”的调查。其中陈守煌与林秀涛更具有检察官身份,还要接受“检察官评监委员会”之评监。

林峰正也代表司改会提出6项改革建议,包括立法规范关说、废除特侦组、建立机制根除检察官浮滥起诉和上诉、建制人民实质参与的司法制度、改革“检察一体”并修正“通讯保障及监察法”禁止“钓鱼监听”。

最后,瞿海源也借此呼吁“监察院长”王建煊该适可而止,毕竟案件调查还没开始前,王建煊就公开批评“立法院长”“早就应该下台”,这样的做法有违“宪政”体制,他希望“监察院”立即以严肃、严谨的态度展开调查,不应该有任何预设立场。

东南网9月9日讯 (福建日报 记者林娟)上周末台特侦组丢出“超级炸弹”,指控“法务部长”曾勇夫、“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涉嫌为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关说,同时点名“立法院长”王金平介入斡旋。

消息一出,全岛震惊。“特侦组”办“部长”,而且还是直属长官,这剧情本身就足够劲爆。“关说案”主角之一王金平乃“政坛不倒翁”,1976年起连任12届“立委”,并连任5届台立法机构负责人至今,在台湾中南部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主角之二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是绿营近2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党鞭,历经李、扁、马三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主政,犹能在政界屹立不倒,堪称传奇人物。这两位涉案者均位居“朝野”权力核心,其进退可能引发的连锁效应和社会冲击难以估量,有人预言这将如一场“政治核爆”。

案发当晚“法务部长”曾勇夫就提出请辞,随即获准。曾称,辞职是为捍卫政治清誉,避免影响后续调查。马英九隔日出来说话,表示对王金平等人涉案感到沉痛,认为这一方面会伤害司法公信力,同时将重创国民党形象。苏贞昌忧心司法这一社会最后的“堤防”会为政党恶斗陪葬。

让人忧心的远不止这些。接下去身兼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要不要对王金平祭出党纪?倘若党纪处分确定,马该如何处理王的“不分区立委”身份?王金平纵横政坛30余载,其圆融周全无人可敌,“立法院”若不由他坐镇,国民党能否推出更佳人选?绿营所面临的困境与蓝营几无二致。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该怎么看待一路力挺的战友柯建铭?放眼党内各路人马,又有谁能取代身经百战的柯总召?

台媒分析认为,假使王、柯两人皆因关说案而中箭落马,不要说两岸服贸协议过关恐生变量,就连“立法院”的运行都可能因此陷入停摆。进一步看,整起事件对于明年的“七合一”选举,乃至2016年“大选”都将造成重大影响。即便王金平最后全身而退,但经此一役,王与马英九之间原本就脆弱不堪的信任基础已近乎崩解。马王两人若最终公开决裂,连带使得“府院党”与“朝野”关系都将受到冲击,国民党“执政”岂不提前进入加护病房?而此际马的任期尚未过半。

天灾与人祸往往接踵而来且纠缠不清。上周前半段让台当局最伤脑筋的是“康妮”台风所带来的诸多后遗症。先是水淹成灾,让受创县市叫苦连天,随后地方与台当局为治水预算的编列与成效吵翻天,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有人说:“淹水岂会分蓝绿,土石崩裂更不会挑时看日。”然而一个原本应该超越党派、地域的公共政策议题放在台湾却成了蓝绿拉锯的又一政治议题。

台湾是个台风岛,逢台风必淹、遇暴雨成灾似是逃不开的命运。若全岛上下齐心协力只谈如何治水,好好研究治水技术与策略布局,那么问题就会单纯得多,然而在蓝绿对立的政局下,“水灾政治学”总是在灾后成为显学,政党立场、选举考量、个人政治利益算计等都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结果把问题搞得错综复杂,最后完全失焦,治水本身倒变得无足轻重。

比如此次“康妮”台风过后,身为灾害应变中心指挥官的李鸿源,点名部分县市的防灾非常消极,结果激起轩然大波。“在野党”县市长的呛声此起彼伏,嘉义县长张花冠甚至上演下跪申冤的戏码,串联5个县市首长的台南市长赖清德为治水预算与李鸿源争得面红耳赤,“内政部次长”萧家淇一句“每个县民雨水下水道建设经费不到一个茶叶蛋”,更是让台当局和地方的政治口水战白热化。

治水是百年大计,需要世世代代的努力,以及超越党派门户之见、以众生为念的胸襟。然而在台湾当前的政治生态之下,反对党不管当局抛出什么议题,都是造反有理,以反为先。台媒评论指出,如果拼治水不是“中央地方一条心”,口水多过治水,那么即便大禹再世,也一样没辙!同样,在“关说案”上,假如蓝绿阵营借此互相攻讦,必定又会酿成一场新的政治灾难,最终受损的还是台湾的公众利益。

本报记者林娟

东南网9月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法务部长”曾勇夫涉嫌关说案,关键未提上诉的“高检署检察官”林秀涛6日表示,她不会说谎,但特侦组引用她的证词,却曲解她的意思。

检察官:特侦组曲解她的证词

特侦组上午召开记者会,指曾勇夫、“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涉嫌接受“立法院长”王金平关说,违规指示“高检署检察官”林秀涛就柯建铭背信案不要上诉,致柯建铭无罪定谳。

特侦组引用林秀涛的证词指出,当时陈守煌暗示她不要上诉,特侦组讯问她“检察长如果没有这样的指示,你是否可能会上诉?”她回答,“是,我会上诉,即使我知道他上诉三审可能会判无罪,我还是会上诉,以杜悠悠之口”;她还说“检察长有提到预算的压力,所以依照柯委员意思来做”。

特侦组表示,林秀涛的女同事陈正芬证称,林秀涛回到办公室后,有说,“真好,不用写上诉书”。

不过,林秀涛今天看过特侦组新闻稿后表示,“当时‘检察长’(指陈守煌)曾在闲话家常时,指‘立法院’有在讨论这个案子,是否上诉,你‘依法’处理”,并没叫她一定要上诉或是不上诉。

她说,当时检视这起案件,有无违背规定的情事,发现并没有,所以决定不上诉,“这个案子就像我处理的千千万万个案子,不会因为当事人身份特殊而改变”。

她表示,“身为一个检察官,应该要有担当,不要为了杜悠悠之口,为了上诉而上诉”,当时她在应讯时,也有提到这个事情,但“他们(指特侦组)却曲解我的意思”。

陈正芬今天则表示,特侦组误会,曲解她的意思。

江宜桦会见曾勇夫 或定去留

曾勇夫原先预计下午3点进入台行政主管单位向负责人江宜桦说眀详情,不过由于江宜桦另有会议正在进行,因此曾勇夫比预期的晚了30分进入。特别的是,曾勇夫是从后门进入,也让不少在现场守候的媒体扑空。

“法务部长”曾勇夫因为涉嫌接受“立法院长”王金平、民进党“立委”柯建铭关说司法案件,遭特侦组移送“监察院”,但他随即召开记者会,以政治内斗、证据不足为由拒绝请辞。

据了解,曾勇夫届时是否去职,可能会在两人会面后有明确结果。而同为该案涉嫌关说的“立法院长”王金平,目前正在马来西亚进行家庭旅游,其幕僚表示,目前暂时不会有所回应,而“立委”柯建铭也同样表示,不予回应。

 

 

东南网9月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史上头一回,“法务部长”竟被移送“监察院”!“最高检察署”特侦组在今(6)日上午针对“法务部长”曾勇夫涉嫌接受“立法院长”王金平关说一案移送“监察院”,而另外涉案的“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也被移送行政评监。

“最高检察署”特侦组在今天针对“法务部长”曾勇夫、“高检署”检察长陈守煌,涉嫌接受“立法院长”王金平和“立法委员”柯建铭关说,希望能将柯建铭所涉背信案更一审获判无罪一案,要求高检署检察官不要再行上诉,分别移送“监察院”和行政评监。

特侦组代理发言人杨荣宗表示,特侦组对这起案件搜证已久,因此在侦查完备后,在今日将曾勇夫、陈守煌分别移送处理;但对于王金平、柯建铭部分,因涉及“立法院”自律问题,特侦组并不宜过度介入。

上一页 1 ...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