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台海_>>台海热词>>台役男关禁闭死

东南网8月8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洪仲丘案交保的陆军542旅前副旅长何江忠、前连长徐信正、上士范佐宪,“最高军事法院”昨发回更裁,高等军事法院漏夜开庭,军检直指何江忠在洪头七后二天即集合徐信正等人串证,要求法院裁定羁押三名被告,庭讯到凌晨一时,仍未结束。

军检昨晚有备而来,庭讯一开始即指洪仲丘头七后两天(7月9日),沈威志即召集何江忠等人讨论案情,何疑教授所属如何串供。军检还另外提列羁押理由,包括范佐宪被起诉后,8月3日还进入542旅旅部连;何江忠前次开庭后曾斥责徐信正恐吓之嫌等。

徐信正应讯时坦承,7月9日中午沈威志确实召集何江忠和他,还有副连长刘延俊、陈以人、范佐宪开会,但不是串供,而是沈到洪家上香后,发现家属对部队不满意,要求大家讲话不要再刺激洪家,因当晚还有人要到洪家,沈要求何下午再召集相关的人讨论。

徐信正说,何江忠下午召集他、范佐宪、陈以人开会,何说晚上到了洪家,最好口径一致,例如洪家如果问及军方的看法,就要说“我们确有很多疏失,不愿演变到这个地步,我们很难过”等语。

徐信正并说,何江忠也和在场者“分享”以前出庭应讯经验,“你们回答检察官时,确定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或没印象的也据实说明”,讨论约半小时至一小时。

“这都很正常啊,还要教吗?”审判长李中和听后不解地问徐信正,军检和洪家律师质问时,也认为这么长的时间只讲这些话有违常理,显然有模拟问答、串供之虞。

另外两位审判官问徐信正时,忍不住责问“你当连长,士评会要多少士官出席才能开会都不知道吗?”、“士评会还没开,就在打听关七天要那些条件,又找副旅长乔床位,是不是一开始就要关洪仲丘?”连串诘问让徐信正很难堪。

何江忠则说,他与269旅副旅长黄天任从未在外吃过饭,谈不上交往,如果媒体可以举证他与黄天任夫妻有任何应酬,“我愿意羁押”。

徐信正委任律师袁健峰称,徐信正参加会议都是服从命令,下达最后指令的不是他,“如果真有串供,下令的也应该是旅长或副旅长”。


何江忠:通联勾串 愿受羁押

前542旅副旅长何江忠今天表示,目前所使用手机为易付卡,通联纪录愿受检验,如有违失,愿受羁押。

“高等军事法院”昨晚重新开庭审理,决定是否羁押前542旅副旅长何江忠,前542旅连长徐信正、前542旅上士范佐宪。

“高军院”昨天深夜11时30分重开审理何江忠羁押庭,何江忠在法庭表示,无法忍受部分媒体指控他找女人,“只要在追诉时效内,会采法律作为”。

他向审判长表示,整起事件的确有错,但对于媒体对他不实指控与污蔑,只要在追诉期限,会采法律作为,尤其与士官、护士喝酒、不假外出找女人的内容,“难道军人是弱势团体,就可以侮辱我吗?”

何江忠也对部分媒体报道表示愤怒,指出“如果有人提出任何举证,指出他不假外出找女人,并拿出证据,他愿拿出新台币30万给对方,如果没有,给我100万,还我清白”。

何江忠并以6月26日在“国防部”开会,6月28日到高雄督导炮车,晚上11时回营区,驾驶太累,全程还由他开车,说明部分指控不实。

何江忠说,全案进入侦查后,最果决方式就是关闭原先手机不再使用;日前交保后若有与其他涉案人联络见面,愿立刻被羁押。

他谈到,目前所使用手机为易付卡,只限对律师、家人、公务通知使用,通联纪录愿受检验,如有违失,愿受羁押。

东南网8月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刘强)“这次部队出事(指洪仲丘案),民众游行抗议,有很多压力,‘军审法’不得不修。”对于此次“军审法”修正,台当局前“国防部参谋本部”中将执行官邓定秩接受导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理解。

身为“中华战略学会国防专案研究组”召集人,邓定秩表示扬弃军事审判,将军人犯罪交由普通法院审理是欧美主流做法,在台湾也被视为大势所趋的改革方向。因为从专业和人权角度,普通法院审理军人犯案,由检察体系进行侦查,对军人的权益更有保障,比较不会在长官压力下扭曲办案,避免屈打成招的弊病。“对于军中兄弟来说,这当然算是好事情。而对台湾处于困境中的募兵制来说,强化军中人权,也有利于提升年轻人从军的积极性。”

但邓定秩强调,军审制度在台军执行多年,“一旦改革,影响很大,像这样仓促修法硬推,影响不得了,特别是对日常的训练、战备”。

他介绍说,军事审判和军法、军令密不可分,在部队内部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和普通司法程序相比,军审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审速决,强调效率。如果没有军法,犯事只剩行政惩处,军法势必出现更多争议和服从危机,以后部队更没法管了。“你想想,如果出点纠纷,士兵和长官就忙着跑法院,那训练和战备还怎么完成?”

此外,军方采用一般司法程序还会有缓不济急问题。邓定秩指出,岛内一般案件审理时间在3-5年之间,长的甚至会拖过10年,而台湾军人的服役时间越来越短,目前义务役只剩4个月,“没了军审,以后很可能一件小官司打到大家都退伍还没完,事情要怎么解决?”

东南网8月7日讯(海峡导报驻台记者张燕娟)昨天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在出席一场活动时,以一个母亲的身份,表达她对洪仲丘案的意见,她说,“我们都是母亲和父亲,会感同身受”。

针对“白衫军”游行,龙应台称,孩子是家庭的一分子,对于家人,是不可缺少的,这一次,大家都有感受,所以那么多人走出来。“社会的进步,常常都是在一个指标性的社会事件后出现”,龙应台说,“就像是突然加油一下,让车子快速往前跑一大步”。

龙应台认为,洪仲丘案就是一个指标性事件。对于重新检视军法制度,龙应台强调,要平心静气地检视,而不要一头热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加入深层的配套措施,才能让社会进步。

东南网8月7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立法院”昨天火速三读通过“军审法”修法,“司法院”及“法务部”均明确表示,洪仲丘案发生地在桃园县269旅禁闭室,军检起诉后由位于桃园的北部高等军事法院审理,因此未来将移交桃园地方法院审理,桃检也为莅庭备战。

另外,542旅所在地在新竹,旅长沈威志、上士范佐宪等6人所涉的职权妨害自由罪,是否该由新竹地院审理?竹院表示,由于修法才刚通过,尚未细部研究,全案起诉18人各涉罪行,要如何切割,待“司法院”统一规划、指定。

桃园地院说,桃院会先成立军事专庭,洪案移进来后就照一般程序处理,先开准备程序庭,再调查审理、交互诘问、辩论、宣判,如同一般民众案件同样标准。

桃院说,“军审法”修改内容为何、“司法院”指示为何,目前都还不是那么明确;至于法院以后的做法,要通过庭务会议讨论,听取大多数法官意见后再做决定。

桃检说,新旧规定必须无缝接轨,但抗告要于法院裁定书送达5天内提出,而新规公告后要3天才生效,因此抗告期限及新规生效可能就挤在本月11日、12日间,“等于一收到裁定书就要抗告”。

桃检说,如未及时抗告或不抗告,就要重新声押,要再找新事证很难,桃检将研究适当对策。

东南网8月7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立法院”昨天火速三读通过“军审法”修正案,陆军下士洪仲丘案则在马英九公布法令后,马上移交普通法院审理。

军人犯罪 将由司法机关审理

未来军人犯罪将全由一般司法机关追诉审理,只有战时犯“陆海空军刑法”或其“特别法”之罪,才依“军审法”追诉、审判;因考量实务作业,实施将分两阶段。

朝野党团昨两个多小时即达成共识,三读条文明定,现役军人犯凌虐部属、不当处罚、阻挠申诉、外患、渎职、公共危险、伪造文书、杀人、伤害、性侵、在军事处所窃盗等罪,全部移出军事审判范围,改由一般法院审理。

至于军人犯其他“陆海空军刑法”之罪,包括颠覆当局、暴动、泄密、敌前抗命、废弛职务、劫机、酒驾、吸毒、在营区赌博、制造或贩售武器等罪,也将回归一般司法审判,但是从修订公布后五个月后施行。

此外,三读条文规定,当犯罪事实一部分应依“刑诉法”追诉、审判时,全部都由“刑诉法”处理。

三读条文明定,军审法院中侦查、审判程序尚未终结者,均交由一般检察官、法院审理,但军事审判制度修正前已侦审案件效力不受影响;军审已确定案件,不得向该管法院上诉或抗告,但若有再审或非常上诉事由者,得依刑诉法声请再审或非常上诉;刑事裁判尚未执行或执行中者,移送该管检察官指挥执行。

第一阶段 让洪仲丘案马上适用

国民党团书记长赖士葆表示,军审制度修正一次到位、实施分两阶段;第一阶段让洪仲丘案马上适用,“对洪家有交代”,第二阶段把其余案子全部移到一般司法侦办,“给全民交代”;党团坚持成立专业法庭,负责军法案件审判。

民进党团书记长吴秉叡说,洪仲丘案立即适用,但其余军事法院、“检察署”的案件要移往一般司法机关,为了让司法院与“法务部”有准备时间,所以订定五个月的缓冲期。

东南网8月7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短短七天,台防务部门竟然换了两个负责人!前负责人高华柱因为洪仲丘猝死案鞠躬下台,继任负责人杨念祖昨因文章抄袭案请辞获准。台军连环出包,重创马当局形象,身为三军统帅的马英九头痛不已,私底下也很生气,对防务部门状况连连,非常不满意。

记者会 刻意与马办切割

上任才6天的防务部门负责人杨念祖昨天闪辞,马英九准辞后,指示杨念祖亲自举行记者会对外说明请辞原因。杨赶在媒体出刊前自爆涉入这宗抄袭检举案,除了维护台军形象,也刻意与马办切割,避免三军统帅的威信再重挫。

颁旌忠状 党内骂“猪脑袋”

据了解,洪仲丘案延烧月余,马英九对于台防务部门的危机处理相当不满意,尤其是洪仲丘告别式之前,陆军六军团以马英九的名义颁发旌忠状给洪家,不但家属不领情,事前不知情的马英九也是既生气又恼怒地说“我从头到尾不知道,怎么会在这时候发这个!”

国民党昨天举行中山会报,内部也检讨军方处理洪案荒腔走板,才闹到一发不可收拾。与会人士透露,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率先开炮痛批“这些人就是猪脑袋!”接着有人说“他们根本就是脑袋装大便!”现场炮声隆隆。

马脸铁青 对洪案处理不满

党主席马英九脸色铁青,听完大家的发言后神情凝重地说:“这样还不足以形容!”与会人士说,马为了旌忠状的事,私底下嘀咕了好几回,也说了重话,可见他对军方这次处理洪案的极度不满。

“军审法”过关 没想到又出包

台军频出包,上周六“凯道送仲丘”卷起八月雪,群众自发性地走上街头,这项行动也震撼马办。马英九周一召集府院党五人小组会议,决定暂缓核四“公投”案,全力推动“军事审判法”修法,希望以具体行动回应群众诉求,尽快浇熄这把火。

“立法院”昨天以最快速度三读通过“军审法”,承平时期军审制度确定退场,洪案立即移转民间侦办,总算给洪家人一个交代。

未料,昨晚杨念祖抄袭案再起,周日就要离台出访的马英九,现在又要为防务部门继任人选头痛了。

东南网8月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媒体报道,军方3日送到洪仲丘家的旌忠状以及中士纪念阶级章,不仅不被洪家人接受,还饱受外界批评,因此台防务部门打算收回。对此,防务部门加以否认。

军方3日送到洪仲丘家的旌忠状以及中士纪念阶级章,不仅不被洪家人接受,还饱受外界批评,甚至更有一名蓝营“立委”跳出来表示马英九对于军方发送旌忠状一事全然不知,让马英九对军方没有事先告知的举动感到相当愤怒。

媒体报道,由于旌忠状不仅不被洪家人接受,还饱受外界批评,因此防务部门打算收回。

防务部门军事发言人罗绍和表示,洪仲丘的旌忠状不会收回,不论是防务部门或是陆军都没说过要收回旌忠状。

东南网8月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立法院”今(6)日三读通过“军事审判法”修法,国民党“立院”党团书记长赖士葆表示,经过朝野协商后,同意“军审法”修正“一次到位、两阶段实施”,他强调,洪仲丘案将移审到一般司法法庭,公告后“马上生效”,同时司法单位也将成立专业法庭处理军事案件,至于其他案件由军法转移到一般司法需要5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是负责任的协商,不是草率、冲天式的修法”。

赖士葆说,“军审法”修法蓝绿各有版本,但是国民党团坚持一定要在“司法院”设专业法庭,以处理军事审判的东西,他说,司法院已经表示会积极面对,并培训相关法官,至于军检跟军审的人未来要如何转型,“‘军法司司长’说会有一套作法,如果军法官要转为法官,应该要经过考试等方式,这会跟‘国防部’研究”。

赖士葆说,修法通过后,“陆海空军刑法”第44条到第46条,以及第76条第一项将立即适用移转到民间司法,“洪仲丘案马上生效,这对洪家有一个交代、对全民有交代”,至于其他军事案件要转移到一般司法,则需要5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是负责任的协商,不是草率、冲天式的修法”。

国民党“立院”党团副书记长廖正井则说,本次修法把凌虐、、杀人、伤害、窃盗等都要移送到司法机构,现在侦查中跟审理中的案件、判刑确定,但还在审或是非常上诉、应执行还未执行的都将全部移往司法机构,同时“司法院”也要设专业法庭、专业法官。

“立委”李贵敏说,制度变革都是因为个案引起,制度改革必须考虑整体性,他也感谢在野党放下党派歧见,体认到要全面移转在实务上面不可行,因此“一次到位、两阶段落实”,所有跟凌虐有关的案件,第一时间在“军事审判法”修正后,可以立即生效实施。

李贵敏说,由于军法案件移转到司法体系需要时间,因此协商中也纳入要在5个月时间完成。

中新网8月6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江宜桦指示成立的军事冤案申诉委员会预计8月30日成立,成员名单将由江宜桦勾选后确定。

回应“公民1985行动联盟”诉求,江宜桦3日指示“行政院政务委员”罗莹雪召集成立军事冤案申诉委员会,主动过滤过去军事审判案件中有疑义的案件,并受理申诉;成员包括防务部门、“法务部’、律师公会代表、法律学者专家、人权团体、公民团体代表等。

“政务委员”罗莹雪、林政则上午邀集“法务部”、防务部门等相关部门代表召开研商成立军事冤案申诉委员会会议,就委员会成立时间、成员等交换意见。

林政则受访表示,军事冤案申诉委员会预计8月30日成立,目前已列出20、30名受邀名单,将由江宜桦勾选后确定。

他说,会中也针对陆海空军刑法中有关凌虐部属做出明确定义,凌虐是指非因军事训练、勤务必要,使人受凌辱、虐待等非人道待遇的行为。

中国台湾网8月6日消息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台湾监察部门调查洪仲丘案,包括李复甸在内的3位办事人员,昨日前往台陆军269旅禁闭室勘察,并听取台军方简报。

据报道,此次调查洪仲丘案,台湾监察部门计划分3个方向,投入11位办事人员从事调查。

他们的调查将不止针对洪仲丘在禁闭室的遭遇,此外还包括:近年台军官兵自杀及自伤案频传,军中管教及内部管理,部队心理辅导工作,自我伤害防处机制运作成效;台军惩罚法令及其施行细则等有无需要检讨修正,对于现役军人过犯调查、评议、核定等相关规范是否完备,有无审核机制,相关惩罚处分执行有无违法或过当,如何避免凌虐问题等。

自1993年至今,台湾监察部门陆续针对多起军中因不当管教而衍生的死亡案进行调查,其中虽有弹劾与纠正案,但相关家属仍得不到军方对子弟在军中身亡因素的具体说明。(中国台湾网 李帅)

李敖评述洪仲丘案:现在马英九说什么都没人信了

  李敖(图片来自网络)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陆军下士洪仲丘枉死案引发公愤,25万网友自发性齐聚台北凯道讨要公道。作家李敖5日发表贴文,唱衰台当局前景,称马英九现在就像《伊索寓言》中的“狼来了”,说什么都没人信了。

李敖认为,众人直指马英九说谎,让马英九活像童话故事中“放羊的孩子”,纵使最后讲得是真话,但因信用破产也没人信了,最后更惨的下场,则是“你连真话都不敢喊了,一出自你嘴巴,真话也变成假话了”。

台湾社会团体3日号召网友上街声援洪仲丘案,吸引来自台湾各地逾25万白衫军前来助阵,凯道宛如下起了“8月雪”,活动原本计划在晚间10时后结束,但现场所有人都不肯离去,拿出手机屏幕照亮整个夜空,并合唱闽南语版悲惨世界《你敢有听着咱的歌》,场面相当感人。

东南网8月6日讯(海峡导报特约撰述人、台湾时事评论员胡忠信)陆军下士洪仲丘在7月3日因被凌虐中暑致死,绝对没想到在8月4日出殡前夕,有25万民众赴“总统府”前广场抗议,打破了有史以来公民活动的人数纪录。

洪仲丘下士之死引起全民愤慨,主因是一位阳光少年好端端地赴军中服役11个月,退伍前夕竟然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洪母的眼泪触动了天下苍生,一个有为的青年人生还没开始,就被军中黑暗体制所扼杀,他的未来就被偷走了。在舆论的压力之下,军事检察系统的草率、鲁莽、粗疏也摊在阳光下被彻底检验,军事法院对涉案最重的四名军士官竟以轻罪保释。军方开具的死亡证明书,在一个月之内,由“意外”而“他为”(不明确之意),到出殡日的“他杀”,光从死亡证明之开列就可窥其全豹。

8月3日《中国时报》所公布的民调显示,竟然只有10%的人信任军事检察官的起诉书。而TVBS上周即已公布有将近八成的民众不相信军方办案能力。当司法系统成为“政府”意志之工具,形成共犯结构,由“一九八五行动联盟”所号召的公民行动立即受到全台热烈回应。这是一种“公民不服从”,是一种道德良心的诉求。

洪仲丘下士家人的悲痛无助与力求真相,其真挚情感反而突显了“国防部”、军方、军检的虚伪与官样,而马英九的“表演艺术”再也不管用,甚至一句“管定了”造成最后被群众抗议包围,无不形成极大之反差与对比。网路社群成为公民运动的发动机,媒体成为“创造性破坏”传递者,政治素人全家大小上街抗议,洪仲丘下士如同殉道者,他既属于历史,也属于悲剧,成为人民心中永志难忘的事件。

东南网8月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北部军事地方法院昨晚重开洪仲丘案被告、中士陈毅勋羁押庭,陈毅勋不再像之前保持缄默,对审判长提问都具体回答;陈表示,愿意接受再羁押,法官考量陈无逃亡、串证之虞,维持15万元新台币交保。

军检侦办洪仲丘命案,收押542旅副旅长何江忠、旅部连长徐信正、上士范佐宪与陈毅勋4人,8月1日移审时,4人都获交保,军检不服提出抗告。“军高检”昨发回陈毅勋更裁,何江忠等3人“最高军事法院”最快今天会做出驳回或更裁的决定。

陈毅勋是洪案18名被告中,所犯刑责最重的被告,军检依上官藉势凌虐军人致人于死罪嫌起诉;陈交保后归建返回兰指部,昨天晚餐时,从电视看到军检抗告成功的新闻,心情荡到谷底,当场放下筷子,难过到吃不下饭。

陈随便扒了几口,下餐厅没多久,马上接到羁押庭讯通知,随即回寝室简单收拾行李,脸色凝重,由部队长官陪同,搭车离开营区到军事法院。

陈委任了三名律师,一致强调陈交保后一直待在部队,放假也自愿留营,不可能串供或湮灭证据。

但两名军检和洪家义务律师李宣毅强调,陈虽然人在部队,但难以“预防”不会经过电话等直接或间接方式串供,李宣毅还以现代通讯设备取得容易,但预防串供不易等理由,主张羁押陈毅勋。

陈的律师坚持主张陈无羁押必要,并提出先前陈遭羁押,全案还没移审院方时,律师团向高等军事法院递状抗告,要求撤销羁押,7月30日高院裁定抗告有理,正好全案移审院方,地方军事法院也在8月1日晚裁定陈交保,显示当时“高院”、地院都认为陈毅勋无羁押必要。

军检听见律师提7月30日“高院”裁定抗告有理,当庭表示没收到裁定公文,审判长张焕熙特地查阅资料,发现确有此事,但军检表示确实没收到公文,张焕熙表示继续开庭。

陈强调,绝无凌虐洪的意图,7月3日这天他只负责晨间操练,下午3点他就休假,5点离营,洪是在他离营后送医。

东南网8月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朝野“立委”急行军,预定今天三读通过“军审法修正草案”,前“阁揆”郝柏村昨天接受联合报专访表示,社会不信任军法体系,但还是要保持冷静、慎重;改进军法制度的同时,还是要注意到如何维持台军的荣誉与军心,不要一起殉葬掉。

郝柏村说,看到洪家丧子之痛,自己也认为当局绝对要尽一切努力抚慰家属;不过,人死不能复生,改进现行军法制度,也要注意台军的荣誉与军心。

另名“院长级”的军系大老受访时说,军法体系的确该进一步修订,减少受到外来干预,但须考虑如果“平时”根本没有军法体系,“战时”如何临时产生?

这位退休将领表示,建军的目的就是备战,打仗不可避免是惨烈残酷,如果修到部队无法运作,不能维持战力,那么台湾对军事投资就是浪费。

郝柏村说,冷静、慎重去检讨现行的军法制度,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而非立刻废掉军事审判制度,全部移去一般法院;“民众对一般司法,也不见得百分百信任”,“立委”想在几天内“急行军”完成修法,“实在太急了”。


曾任“国防管理学院院长”、负责培养军法官的帅化民指出,军法体系最早是由各部队自组法庭,1999年修改“军事审判法”,成立独立于部队之外的军事法院。如此虽避免长官直接干预,但也发现有些军法官不曾待过部队,因此不能掌握问题核心。如果移交给外面的法院,这种不了解部队情况的“恐龙法官”问题,很可能更严重。

先后曾任“参谋总长”与“国防部长”的郝柏村表示,民主国家都是文人领军,由文人担任“国防部长”。“部长”本身不必具备带兵打仗的专业,他要决定的是“要不要打仗?”以及争取资源、建构一支能战的军队。至于部队运作的执行面,包括平日的训练与管理,以及战时的调度,是军令系统(“参谋总长”)的职责。

郝柏村说,在台湾因为历史因素,只好采取权宜之计,就是军中将领退役之后,再以平民身份出掌“国防部”,因此可以说是“半文人领军”。但因为“部长”本身是军中前辈,拥有军事专业与军中的威望,因此在军政军令一元化之后,往往出现过度强势的问题。也就是“部长”把军政与军令混在一起,直接去管了很多“文人部长”不必负责的部队细节。

郝柏村强调,在军事专业上,指挥官必须对成败负起一切责任,对部属的奖惩权,绝对是指挥权的一部分。因此他希望军法体系修订,引进外界司法力量协助时,必须让指挥官还能够有效领导部队。也应该记得军队究竟是一个封闭式社会,永远不可能像民间那么开放、自由。

对于洪案,郝柏村强调自己不清楚案情,不能随便揣测。不过他也提到,自己担任“陆军总司令”与“参谋总长”期间,特别重视成功岭大专集训班的士官,因为“考上大学的人成了学员,没考上的人成了班长”,因此干部管理的心态务必要注意。


评论:迎合民气 但防务安全不能“关机”

洪案发展可能成为“动摇军本”的疑虑。在大批役男激起对部队管教方式的宿怨后,军方顿时手足无措、阵脚大乱。“国防部”喊出“废除禁闭”旋即收回,颁发旌忠状“表扬”洪仲丘,事后又把责任推给陆军,“与‘国防部’、“‘总统府’无关”。每犯一次错误,都使“国防部”更陷困境。

如今“立院”朝野党团竞相“飙车”,一天内全面翻修“军事审判法”,废除军审制度,甚至出现“先决定三读日期,再考虑修法内容”的现象。显现“立委”们不但无意弥补军方过去一个月犯下的错误,甚至还抢着成为这部荒谬剧的新主角;为迎合一时的“民气”,将台湾法制与防务安全视同儿戏。

军法体系的确存在不够独立的弊病,但今日洪案激起民怨的最大因素,与其说是军事审判,更应说是部分军士官的偏差心态,以及政府对舆论掌握、危机处理的拙劣。面对20万民众的愤怒歌声,政治人物绝对不能等闲视之,也不能简化问题;尤其不该把“一定要让洪仲丘适用”当成修法的关键考量。

如果“立院”“一步到位”废除军审,立刻面临何谓“平时”与“战时”?平时全无军事法院体系,战时如何凭空生出?一般司法体系成员如何了解军中生态?如何介入办案又不影响部队运作与战力?

一般法律的修订,都需反覆召开公听会广征专业意见,经过相关委员会长期讨论,方能付诸实施;这种彻底抽梁换柱的大改革,居然想在几天内完成,岂非荒唐?

军队是不能缺的“必要之恶”,军人扞卫台湾更是须臾无法停歇的责任。虽然部队中确实不乏恶劣份子,也不可能把整锅粥倒掉。在8月3日的晚上,当20多万人上街表达心声的公民权,仍然有20多万名军人,必须拿起刀枪、登上飞机战舰,大众“公民权”才能获得确保。

因此当人民的愤怒化为实际政策制定时,必须就事论事,放下慌乱与激情,更需拒绝麦克风与收视率的诱惑。朝野政治人物务必要认清一个残酷的事实:电脑重新开机只要30秒;防务安全一旦“关机”,却很可能没有重新启动的机会!

东南网8月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洪仲丘案引发外界要求修改“军事审判法”,朝野昨天“急行军”达成“一次到位”修法共识,承平时期军审全面回归司法,平时现役军人犯罪将全由一般司法机关追诉审理;今天可望三读,洪仲丘案将可适用。

马办发言人李佳霏表示,马英九认为现在“军审法”修法是最优先处理的事项,对修法工作也很赞成;马英九昨天中午在马办五人小组对“军审法”修法已有所指示,王金平下午在“立法院”举行朝野协商,相关进度马英九都知道。

“立院”临时会今预计先处理“军审法”、“国安法”、“刑事诉讼法”等三法,其余配套修法则由各党团及“行政院”另行研提,列入第四次会期优先法案,并于下会期完成三读。

担任与“司法院”、“国防部”与“行政院”“政委”罗莹雪联络窗口、国民党“立委”李贵敏表示,承平时期回归司法体系是朝野共同的目标,但相关细节仍待讨论;今天将“一次到位”修正“军审法”等程序法,至于“陆海空军刑法”等实体法,则待下会期审理。


观察:移司法 真能解军中人权问题?

在洪案衍生的强大压力下,全盘将军事审判移由普通司法机关侦审似乎成了“全民共识”;然而,军法移司法真能解决军中人权问题?答案恐怕没有那么乐观,眼下还有许多巨大工程必须克服。

司法审判最核心的价值不外是实践公平正义,而实践这项价值的手段,除了应查明真相,予犯罪行为人该当之刑罚或免于诬陷之罪外,速审速决也很重要,避免流于“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

军法机关被人诟病者,在于受军政长官的层层“监督”,独立性不足;又由于缺乏外部监督,透明度不够,导致军事审判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承平时期的军法审判划归普通司法机关侦审,或许可以暂解上述问题;不过,军法与司法是两套大不同的审判系统,面对的犯罪态样及身份都截然不同,司法真能承受军法的重担?其实是很多司法人的共同忧虑。

其一是专业问题。司法官于侦审过程中,除极尽调查之能事、取得确切证据外,对于如何取舍证据的心证能力也很重要;他们必须能够体察环境,做出合乎社会经验法则的判断,才不致作出恐龙判决。

军中是封闭的小社会,因应军事或特别的勤务需要,有他独特的权力关系及运作方式;“老百姓”身份的司法官,面对军法案件有无“透彻体察”的能力,做出正确裁判,是不小的挑战。

其次,军法归司法后,司法机关的案件必然增加。现行司法机关都有经年无法改善的“案”满为患问题,军法并入司法,势必让此问题雪上加霜,间接影响整体司法品质。

再来是时效问题。速审速决是军事审判的特性,审判品质虽然不佳,却能够满足军中威权要求。但军事审判的这项“优点”,正是最为民众诟病的“缺点”。

受过严格司法训练的法官,多能恪遵必须“超越合理怀疑”的审判原则,有疑即不能断,要求证据确凿;因此,常见案件在各审级间来回多次、多年,一般案件办个三、五年极其正常,稍微复杂一点的,常见八年、十年还结不了。试想,现在兵役期这么短,有几个军人能在役期间获得终审判决,恐怕会有很多人退了役还在跑法院。

军法划归司法并不简单,撇开它将冲击军事作战需求不谈,司法机关能不能胜任?做得比军事审判更好?仓促修法前都应思考。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