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台海_>>台海热词>>“张王会”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 陈小愿 邢利宇)针对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将应台湾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之邀访问台湾一事,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26日在北京表示,具体时间还需要双方进一步沟通。

马晓光在当日召开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关于此事,张志军主任也向媒体表达,希望能够在上半年实现回访。

对于目前在台就读大陆学生纳入台湾健保的进展情况,马晓光说,陆委会负责人已在“张王会”上作出郑重承诺,将会积极继续推动将在台就读陆生纳入健保。我们表达期待,并且乐观其成。“至于什么时候可以实现,我建议你去请教台湾有关方面。”

马晓光在答记者问时还介绍,2月20日,两岸授权的单位在金门举行了解决金门用水问题的第二次工作商谈,取得积极进展。双方决定将于3月份在泉州举行第三次商务技术商谈。希望双方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争取尽快签署供用水的合同,开展工程施工的建设,使金门人民早日饮上放心水。

另有记者问及两岸故宫合作交流事宜,马晓光表示,对于两岸文物界的合作,包括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合作,我们一直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希望有关合作能够不断深化、扩大、取得新成果。

对于连战之子连胜文宣布参选台北市长,马晓光说,对于台湾的内部事务,特别是选举事务,我们从来不做评价。(完)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于11日和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南京首次正式会面时,邀请张志军访台。针对“张王会”在台湾登场的问题,马英九办公室高层表示,马英九已指示,以“平等、互惠”原则接待张志军。

马英九办公室高层说,王郁琦上周结束“张王会”返台后,当天傍晚即直奔马英九办公室报告此次会面成果。高层表示,王郁琦报告后,马英九对此行表示肯定,后续张志军应台方邀请赴台,马英九也下达“秉持对等、互惠的原则接洽,妥善安排”之指示。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何时能访台?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在例行记者会表示,张志军已接受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访台邀请,具体时间双方将进行沟通。王郁琦则指出,张志军访台时间希望订在上半年,但具体行程要看对方方便。

对于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和国台办已经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未来一年内是否将多次进行“张王会”?范丽青昨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我们先把第一次访问台湾的事做好,就算又迈出了一步。我刚才也说过了,有了这次的第一步,以后还会有第二步、第三步,我们希望把每一步都作好,每一步都能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造福两岸民众发挥新的作用。”

王郁琦17日上午接受广播节目专访时则说,张志军将应邀请赴台访问,但现在还没开始谈,原则上时间会在上半年,但具体时间等细节,仍要看大陆方面的规划;他同时强调,届时将让张志军了解台湾的政治生态。

“张王会”落幕马英九称赞“郁琦超过预期!”

2月1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右)与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左)握手。当日,大陆、台湾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在南京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交换意见。这是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一次正式会面并交换意见。泱波 摄

中新网2月18日电 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2月11日至14日到南京和上海参访,并和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成就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首次正式会面。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马英九肯定王郁琦此行表现,王郁琦14日返台当晚,已经当面向马英九报告成果,还获马英九称赞“郁琦超过预期!”

据报道,马英九认为王郁琦此行对于两岸关系进一步强化,以及建构两岸常态化的互动关系,都有重要的意涵;他也指示希望陆委会未来就各项议题加强和大陆方面的联系。

  中国台湾网2月17日北京消息 国台办今日举办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范丽青表示,关于ECFA后续协议的商谈及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相衔接的话题,在日前举办的“张王会”中进行了探讨,双方达成的共识是着力完成ECFA后续协议的商谈,完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务实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相衔接的适当方式和可行途径。

  范丽青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做以上表述的。(中国台湾网 李帅)

中国台湾网2月17日消息 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17日上午表示,“张王会”后,我们希望双方认真积极落实会面成果,发挥好新建立的两部门之间联系沟通机制的作用,为扩大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民众福祉、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作出努力。

另外,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已接受访台邀请,具体时间双方将进行沟通。(中国台湾网 朱炼)

中国台湾网2月17日北京消息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今日举办“张王会”后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范丽青表示,“张王会”是推动两岸关系全面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走出这一步,以后还会有第二步、第三步,我们希望每一步都能走好,都能给两岸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对于两岸领导人会面,我们多次说过,这是我们多年来的主张,我们对此一直是持积极开放的态度。

范丽青指出,两岸同胞都希望看到两岸领导人早日会面,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造福两岸同胞,造福中华民族。

两岸领导人在APEC类似的场合见面是否可能?范丽青指出,APEC会议有其自身的规定,应该根据APEC有关谅解备忘录规定来处理。(中国台湾网李帅)

中新网2月17日电 2月11日至14日,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第一次组团到南京和上海参访,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会面。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范丽青17日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首次“张王会”的共识及成果。

范丽青说,国台办张志军主任和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达成积极共识,取得重要成果。主要体现在:

第一,增进了了解,增强了互信。双方通过会面、茶叙等场合,就两岸关系总体形势和政策及相关问题交换看法。双方积极评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回顾总结近6年来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与协商谈判取得的积极进展,肯定建立和增进互信是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都强调应珍惜并维护来之不易的局面,继续扩大交流、推进协商谈判、密切深化合作,造福两岸同胞,共同振兴中华。

第二,建立了机制,确定了互访。双方表示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两岸关系,由国台办和陆委会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以利持续加强沟通、增进了解、深化互信,推动妥善处理和解决两岸交往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这个机制不取代海协会与海基会事务性商谈及签署协议的功能,不改变两岸其他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方式。王郁琦邀请张志军访问台湾,张志军接受了邀请。具体时间双方将进行沟通。

第三,讨论了具体事宜,商定了推进事项。

一是着力完成ECFA后续协议的商谈,完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务实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相衔接的适当方式与可行途径。

二是进一步扩大深化两岸文教科技交流合作。

三是继续协商海协会与海基会互设办事机构,务实妥善处理遗留问题,尽早实现互设。

四是继续推动两岸新闻交流,采取务实措施,为驻点记者生活提供便利。

五是妥善解决在对方高校及研究院所就读的学生的医保等待遇问题。

范丽青说,“张王会”是双方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政治基础,顺应两岸民众共同期待,推动两岸关系全面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得到两岸民众的广泛支持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

范丽青表示,“我们希望双方认真积极落实会面成果,发挥好新建立的两部门联系沟通机制作用,为扩大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民众福祉、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作出努力。”

东南网2月17日 海峡导报特约撰述人:潘锡堂(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

台湾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日前在南京与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举行“两岸事务主管部门首长会议”,创下65年来两岸双方官员首度面对面会谈的历史纪录,因此深受海内外高度关注。从结果来看,秉持“对等、尊严”原则的第一次两岸事务主管部门首长会谈,双方不仅在建立联系沟通机制上达成共识,俾利两岸常态良性互动;藉着再次互称官衔,更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向新的里程碑。

首先,就两岸关系发展而言,从“张王会”创下陆委会负责人访问大陆的首例,使两岸部长级官员在互称官衔下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谈得以实现,显示两岸目前已能务实面对政治现况,有助于双方累积互信,消除政治歧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谈虽未签署任何文件,但象征意义以及实质意义均往前迈进一大步。王郁琦此行前后两次举办“张王会”,其内容安排透露出两岸关系的微妙之处。在属于正式会谈性质的“南京张王会”中,陆委会、国台办按照商定之议程进行,双方中规中矩地达成建设性共识。在属于轻松茶叙性质的“上海张王会”中,对于“习马会”话题,双方则各自表述,不乏相互试探意味。由此可见,两岸在“对等、互惠”原则之下进行了“张王会”,其最重大意义在于开启两岸制度化的沟通管道,未来两岸循此管道,当可让两岸关系更加稳定发展。

其次,以“张王会”内容来看,双方除了同意建置联系沟通机制,针对两岸交流互动衍生之重大议题,务实协调处理外,并就双方提出的多个议题,进行深入的意见交换与沟通。尽管多数议题仅及意见交换未有具体结论,却有助对彼此立场的了解;双方对相关议题也都释出愿意正向思考的善意。因此未来两岸事务性议题的处理,除了将持续借重两会协商的功能外,还多了一个直接沟通的管道,两岸人民的利益亦可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此外,从两岸谈判目的看,双方都取得重要发展进程。对陆委会而言,敲定双方“联系沟通机制”,就等同确立两岸对等谈判重要基础;对国台办来说,张志军适时登台访问,将是中共对台工作的历史性跃进。

另从双方在会谈过程操作看,“张王会”的对话平台,虽然仍无法完全确立其功能与作用,但两岸全新政治发展形势,对开展后续政治对话,甚至由官方团队直接开展政治对话或协商,应指日可待。

王郁琦已结束历史性的大陆访问行程,以目前环境与条件而言,有关“习马会”的称谓、地点、形式、内容、目的等层面,双方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骤然实现有其窒碍难行之处,唯赖两岸逐步累积互信多方沟通,才能创造有利于会面的形势。“张王会”落幕时张志军留下了余音绕梁的一句话。他说:“要破解(两岸)一些难题的话,我们必须要有一点想象力;不仅是这样的会见(张王会),对两岸未来的发展,也应有更大的想象力。”由于他话中带到“不仅是张王会”,因而此语被解读为是对“未来的习马会”应有更大的想象力。但即使不作此解,这句话应是说:两岸现在的想象力不够,面对未来“应有更大的想象力”。

在“张王会”之后,“想象力”成为推动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热门关键词。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必须发挥想象力跳脱既有思维与架构。两岸互信非一蹴可几,唯有秉持循序渐进原则,在逐次对话沟通中寻求共识,方能水到渠成地成就“习马会”的历史伟业。

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14日完成大陆访问行程返回台北。台湾媒体对王郁琦此次大陆之行予以高度关注、积极报道,评价“张王会”开创了两岸互动的新高度、新模式。

11日至14日,王郁琦应邀到江苏、上海参访,并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举行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正式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积极共识。

15日出版的《中国时报》、《联合报》、《旺报》等台湾主流媒体在头版等重要版面报道了王郁琦的大陆之行。《中国时报》报道指出,历史性的“张王会”虽未签署具体协议或书面共识,但这场快节奏的对话活动,反映两岸政治形势的快速变迁,并呈现两岸高层互动新局。

《联合报》发表文章表示,王郁琦的大陆行有具体也有象征意义的突破。依照礼尚往来的规矩,王郁琦访问大陆之后,张志军也将紧接访台。

台湾“中央社”对王郁琦在大陆的行程进行了跟踪报道,在报道王郁琦与大陆学者座谈的活动时,“中央社”引用与会学者的意见表示,王郁琦访问大陆是两岸关系的重大事件,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里程碑。

《旺报》用6个版面报道了王郁琦大陆之行,回顾了两岸关系正面发展的历程,并援引专家的话说,从“张王会”可看到两岸关系的一步步向前进,文章还对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即将访问大陆给予正面期待。(记者吴济海 李寒芳)

据环球网2月14日报道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在大陆第二度会面,13日晚在上海和平饭店进行。国台办主任张志军13日晚离开和平饭店受访时证实,双方的确在茶叙过程中谈到两岸领导人会面事宜,也各自表达立场,但他说,“没有专门展开谈,只是简单涉及一下。但能否实现,要看两岸关系发展程度而定”。

至于何时访台,张志军说,“希望越快越好,但要考虑自己的行程安排,及台湾接受的程度,希望今年上半年能实现访台”。

中新社上海2月14日电 (记者 刘舒凌)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14日来到上海台商子女学校,与20余位台商家长、学校师生座谈。

上海台商子女学校以承续台湾教育为特色。学校董事长杨奕兰向王郁琦介绍,2005年创校至今,该校就读学生从150人稳步发展至1200多人,上海乃至大陆各地台商的需求还在增长;它让上千个家庭不需分隔两岸、得以在大陆团聚,深获台商肯定。

曾为兴办学校奔走的前任上海台商协会会长叶惠德当天与会。他表示,目前,大陆台商子女教育缺乏台湾方面的制度配套,这一问题不妥善解决就会影响家庭,与台商的发展也有很大关系。

出席座谈的学校教师、同学和家长向王郁琦反映了医疗方面健保给付、为远离台湾教育环境的台商子女提供升学加分优惠、为来沪教学的台湾教师提供更好制度保障和福利待遇等实际问题。

王郁琦当天感谢台商对于促进两岸产业分工发展、台湾经济增长、回馈乡里所做种种贡献。他和陆委会一行记录座谈中的各种意见并承诺,返台将积极协调健保给付等长年存在的问题,推动制度改进,以最大努力与诚意协助台商及子女处理在生活、教育上所遇到的问题。

上海台商协会闵行区负责人李崇章表示,王郁琦访问大陆最后一站来到台商子女学校,“关心了台商最关心的事情”。目前约有30万台湾人在上海地区工作、生活,他和叶惠德都呼吁,加快推进两会互设办事机构,推进海基会早日来沪设立分支机构,提供就近服务,解决台商后顾之忧。

结束在学校的访问行程后,王郁琦一行已顺利完成此次大陆参访行程。陆委会访问团一行随后赶赴上海浦东机场,将搭乘当天中午长荣航空BR711航班返台。(完)

2014年的农历春节刚过,两岸关系即传来喜讯。2月11日,台湾方面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一行率团参访大陆,并与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举行会谈。这是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第一次正式会面,也是自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巨大突破。

王郁琦在会谈时说,“很难想象两岸关系能走到这地步”。的确,两岸由过去军事对抗、政治对峙,甚至兵戎相见,如今却能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讨论问题,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历史转变是“很难想象”。

然而,两岸关系的发展历史总是能给予世人巨大的“想象力”。在两岸相互隔绝四十多年后,“汪辜会谈”打破了两岸关系僵局,“九二共识”奠定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度过岛内“台独”势力几乎将台海推向战争的危机时刻,两岸又成功迎来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两岸关系发展一波三折,但却依然保留着向前发展的“想象力”。正如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所说的,要破解难题需要想象力,对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也应该有更大的想象力。

此次“张王会”是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的开端,表明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增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巩固。相信,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将继续在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不断迈向“更大想象力”。(中国台湾网 扶海涛)

东南网2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薛洋)这是我第一次和王郁琦会面,通过座谈,我觉得他很理性,也很务实。从气氛上来说,这次座谈双方很坦诚,通过开诚布公的交流,我们既发现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也发现有不少分歧。举例说,与会的大陆专家普遍认为,在两岸交流进入深水区后,两岸都应该抓大放小,不要因为细枝末节谈不拢,造成大的方面裹足不前。而王郁琦则主张,两岸交流的推动,要尽量先在岛内达成共识,蓝绿之间要先有共识。不过虽有分歧,王郁琦能来大陆,与大陆涉台学者面对面交流,本身就是一种突破,这对于两岸政治互信的巩固有极大帮助。

我在座谈会上向王郁琦建议,大陆居民赴台手续还可以进一步简化。对这个问题,王郁琦很快做出回应,表示将来会召集相关部门研议,整并相关法规,让两岸人民往来更便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的态度很诚恳。

东南网2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林静娴)这是一次对话式的座谈会,所以大家开诚布公,双方都非常的直率,王郁琦也对现阶段两岸关系的发展,表达了很多看法。同时,双方都提到了目前两岸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对于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和障碍,双方有交集,也有分歧,都从各自的角度表达了看法。王郁琦表示听到了大陆学者的声音,上海学者也借此机会了解了对方的看法,这对下一步的交流有积极作用。

盛九元说,王郁琦给人感觉很坦率,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态度十分积极。但可能由于时间限制,此次座谈王郁琦更多还是“就事论事”,并没有谈到对于未来两岸发展的愿景和整体看法。“张王会”是两岸的重大事件,为两岸交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此事会有多大的影响,还要看后续的发展,如果能够促进两岸交流机制化提升,那就意义深远。

东南网2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林静娴)此次王郁琦与上海学者座谈,讨论的议题很丰富,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能够彼此了解,交换意见。座谈议题涉及了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人员往来,以及国际局势变化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王郁琦忠实地转达了台湾的主流民意,包括对“九二共识”的支持,还有在其他方面的疑虑和障碍。对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王郁琦也做出了正面的肯定,并向大陆学者解释阐明了马当局关于两岸关系的政策。

王郁琦不愧是辩论队员出身,思维敏捷,口才很好。对于大陆学者关于两岸关系的发言,若不是因为座谈会时间有限,王郁琦也很想一一做出回应。总体而言,座谈会的气氛很平和,王郁琦数次提到他在南京大学的演讲,希望能拉近与大陆学者们之间的距离。会后王郁琦与学者们合影并一一握手,表示受益良多,并说自己今后也会多听大家意见。王郁琦作为马英九核心幕僚,此次访陆之行是应该写进历史的。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