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东南网6月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杨思萍)一年一度的台湾小吃狂欢节又到来了,6月14日至20日,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五一文化广场,第五届海峡论坛的台湾特色庙会将隆重登场,时间是每天11点至22点,内容包括台湾特色小吃、名优特产展、闽台民俗演出、台湾县市图片展、台湾金牌小吃评选、两岸烘焙师和咖啡师职业技能比赛、原味台湾精品图书展,在现场,各路“吃货”们还可以体验游客抽奖和现场博饼。

本届庙会台湾特色小吃和名优特产展共设立展位232个,展位规模比前面两届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其中,台湾小吃展位132个、台湾特色产品展位100个,主要来自宜兰、南投、台南、高雄和台北等地道小吃和特产,除了大肠包小肠、甜不辣、海蛎煎等经典小吃外,还增添了许多新品种,如宜兰泰山路蟹粉、三星葱馅饼、屏东万峦猪脚、煎虱目鱼肚、香酥鳕鱼排等,将令游客大饱口福。

近期,台湾毒淀粉风波搞得人心惶惶,主办方为了确保本届庙会的食品卫生安全,已经从源头上进行了把关,凡是台湾方面公布的毒淀粉厂商的产品一律禁止进入庙会。

除了吃的喝的外,现场还有闽台民俗文化表演,庙会7天时间将表演35场,游客们不要错过了。

那一个个同名村,涵盖着海峡两岸绵延的宗亲、血亲联系,维系着不可割断的亲情、乡情之情结。昨日,省台联称,第五届海峡论坛首次举办的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6月16日启动,闽台20对同名村将在厦“结对子”。台湾基隆的“大岞村”,还将组织人员回到泉州惠安崇武镇的“大岞村”祭祖,接续族谱。

闽台有190多处同名村

厦门集美有个板桥村,台湾新北有个板桥区;集美有个彭厝社区,新北有个彭厝里;翔安有个蔡厝村,金门县有蔡氏宗亲;集美有仑上村,台湾屏东也有仑上村。这20对同名村中,就有4对厦台同名村。16日,台湾同名村的里长们将越过海峡来与大陆的村长们“结对子”,续情缘。据称,有些台湾的里长还将带来族谱等物品,寻根谒祖。

据台湾通志记载,闽台有110处同一地名,91处同名村,其中福建就有51处。修正后的台湾通志已把同名村增加到190多处。惠安崇武镇的“大岞村”,现在还保留着闽南渔村的原始风貌。这里的村民都是张氏后裔,后来漂洋过海到台湾基隆也给自己的村命名为“大岞村”。6月17日,基隆“大岞村”的村民将回到惠安的“大岞村”恳亲、祭祖。

省台联秘书长张岩表示,这次举办活动,把两岸“同名村”的村里长召集到一起,就是希望两岸更多的民众知道、了解自己的根、自己的源。让更多的台湾同胞找寻、体验关于“故乡”的共同记忆。

八成台湾同胞祖籍在福建

福建是广大台胞的主要祖籍地,约占80%的台湾乡亲祖籍在福建。本次“同名村联谊活动”得到台湾同胞的积极响应,将有来自台湾新北、台南、彰化、嘉义、基隆、高雄、花莲、新竹、南投等13个市县,28个乡、镇、村、里负责人及村代表组团前来参加活动。

省台联副会长梁志强表示,今年首次举办“同名村·心连心”活动,仅仅是闽南地区两岸同名村“结对子”。明后年,还将把同名村“结对子”活动延展到福州、龙岩等地。今后,甚至可以成立类似于“同名村联谊会”的组织,让更多的两岸“同名村”加入进来,扩展到全国。

此次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除了“结对子”和“恳亲大会”,还有闽台“同名村·心连心”书画展,邀请近30名大陆、台湾两地知名书画家为同名村题名。


【链接】

同名村

“同名村”就是台湾一些村落所冠籍的地名,与大陆祖地“同根、同源、同名”。历史上,台湾和祖国大陆两地民众互有迁移,其中以闽粤汉民移民台湾居多,先民到台湾后,聚族而居,把自己在大陆祖籍地的府、县、乡、村地名、街巷名和宗祠名、寺庙名,乃至家乡的山川名胜名称,甚至以开发建设台湾有功的历史人物、有影响的垦台名人、移民首领名字、家族姓氏作为在台湾新聚居地相应名称,并延用相同的堂号、延用传世辈字序列,以此铭记自己的祖籍。(福州站记者张小燕)

6月4日上午,以“四海一家亲,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癸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湖北随州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应邀出席了大典。

大典上,张志军向炎帝神农敬献花篮,并为随州市“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和揭幕。在当日下午举办的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高端论坛活动中,张志军代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发来贺信。

张志军对湖北近年来在服从和服务于中央对台工作大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湖北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进一步做好对台工作。他还就如何深化鄂台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着力深耕基层、巩固扩大交流合作成果等问题进行了调研考察。

张志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炎帝神农是我们共同的人文始祖,是联系两岸民众的一条重要纽带。多举办这类活动,有助于拉近两岸同胞的民族情感,可以使两岸同胞更好地携手,为实现我们伟大民族的振兴而共同努力。

本次活动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旅游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在鄂期间,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张岱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傅德辉会见了张志军一行。(中国台湾网湖北省通讯员 黄希文)

中新网6月5日电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恰逢第五届海峡论坛召开之际,作为本届海峡论坛主要配套活动之一的“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将于2013年6月13日正式启动。

本次续缘之旅活动由福建省旅游局主办,邀请350名台湾乡亲来闽开展同名村镇续缘之旅,通过组织安排探访福建同名村镇、开展寻根谒祖活动、考察福建名胜古迹等一系列聚集浓厚亲情、乡情的活动,增进闽台同名村镇乡亲的感情、增强台湾基层民众对福建的了解,扩大闽台旅游双向交流合作。

福建省旅游局高度重视本次续缘之旅活动,认真策划活动方案、精心设计考察线路、着力做好嘉宾邀请、切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福建省旅游局朱华局长强调,开展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台旅游工作要求,着力扩大闽台双向旅游交流规模,切实推动两岸民众共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一定要把本次活动办好、办实、办出特色。

本届海峡论坛新增的“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活动将主要凸显五个特点:

一、凸显一个“同”字。台湾台南市安平区、嘉义县朴子市双溪里、嘉义县北港镇六斗厝、彰化县田中镇舜田村、桃园县大溪镇、基隆市南靖村等350名乡亲来到福建泉州市晋江安海(安平)镇、泉州市南安丰州镇双溪村、漳州市南靖县和溪镇乐土(六斗)村、漳州南靖县书洋镇田中村、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漳州市漳浦县深土乡南靖村探访考察。相同的地名,记下了祖籍福建的台湾乡亲跨越海峡、筚路蓝缕的艰辛和他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更印证了两岸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二、凸显一个“缘”字。闽台之间具有深厚的“五缘”关系,据不完全统计,80%的台胞祖籍福建。闽台同名村镇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正是这个“缘”字牵动了台湾与福建同名村镇的乡亲来闽寻根谒祖、探访考察、再续前缘;也正是这同根情缘,推动着两岸同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三、凸显一个“新”字。我省首次举办“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活动,邀请的台湾嘉宾主要来自台湾台南、嘉义、彰化等台湾中南部地区的同名村镇,这些台湾中南部乡亲几乎都是第一次来大陆参观考察。

四、凸显一个“情”字。本次活动以“探乡探亲·寻根寻祖”为主题,安排了一系列聚集浓厚亲情、乡情的活动。邀请台湾乡亲来闽探访同名村镇,寻根谒祖,游览福建土楼、厦门鼓浪屿、泉州闽台缘博物馆等体现“闽台情”的景区景点,增进闽台同名村镇乡亲的感情、增强台湾乡亲对祖籍地的了解。

五、凸显一个“多”字。本次活动共邀请到350名台湾乡亲来福建开展同名村镇续缘之旅,是历年来福建省旅游系统邀请台湾同胞来闽考察人数最多的一次。(赵宏伟)

东南网6月5日讯(本网记者 陈薪宇)记者从省新闻出版局获悉,作为第五届海峡论坛的子论坛,海峡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以下简称发展论坛)将于6月15-18日在福建厦门举行。届时,海峡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将举行授牌仪式。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我省建立海峡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这是全国第11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该基地以福州和厦门数字出版产业为中心,构筑包括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等在内的沿海数字出版产业带,并向平潭综合实验区延伸。它采用“园中园”的模式建设,设立福州园区、厦门园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等5个产业园区。

据了解,产业基地将重点发展数字图书、数字报刊、海峡数据库出版、动漫游戏、移动互联网出版、数字印刷、数字版权等七大业务板块。到“十二五”末期,该基地拟入驻数字出版企业300家以上,从业人员1.5万人以上,实现年产值120亿元以上;到2020年年底,争取入驻数字出版企业500家以上,从业人员3万人以上,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以上。

在两岸新闻出版业界青年交流上,本届发展论坛将在厦门举办两岸青年编辑座谈会,届时两岸各25位青年编辑参加,将围绕创新新闻出版传播方式、新闻出版信息化背景下编辑角色等议题进行交流。 同时,在台湾还将举办第二届两岸多媒体青年编辑高级研修班活动,以提升青年骨干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两岸业界青年交流。

发展论坛举办期间,主办方还将邀请两岸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新闻出版领域改革开放等议题,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期间,主办方还将鼓励两岸新闻出版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洽谈并争取签约。

此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海峡分院也已获批,将建设成为推动两岸出版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平台。发展论坛举办期间,将举行二者的授牌仪式。

东南网6月4日讯 (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林芹)据福建省旅游局表示,恰逢第五届海峡论坛召开之际,作为本届海峡论坛主要配套活动之一的“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将于6月13日正式启动。本次续缘之旅活动由福建省旅游局主办,邀请350名台湾乡亲来闽开展同名村镇续缘之旅,通过组织安排探访福建同名村镇、开展寻根谒祖活动、考察福建名胜古迹等一系列集聚浓厚亲情、乡情的活动,增进闽台同名村镇乡亲的感情,增强台湾基层民众对福建的了解,扩大闽台旅游双向交流合作。

中国台湾网5月29日消息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29日表示,由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主办,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等两岸婚姻家庭民间团体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两岸婚姻家庭论坛,仍然是今年海峡论坛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两岸婚姻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希望台湾方面能够尽早调整、修改针对大陆籍配偶的歧视性政策,维护大陆籍配偶的尊严和权益。

央视海峡两岸记者在国务院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问,去年的海峡论坛上,首届两岸婚姻家庭论坛成为亮点,请问今年是否还将举办?另外,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两岸婚姻的情况。最近台湾方面要调整针对大陆配偶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规定,却因民进党和台联党的阻挠而搁浅,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针对第一个问题,杨毅说,由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主办,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等两岸婚姻家庭民间团体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两岸婚姻家庭论坛,仍然是今年海峡论坛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届婚姻家庭论坛的主题是“分享幸福,为爱加油”,与会人员将分享两岸婚姻家庭群体关爱家人、打拼事业、沟通两岸等方面的心得和体会。参与的人员除了两岸配偶之外,还将有两岸配偶的家庭成员,两岸恋人代表,参与者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参与者代表性将进一步提高。

关于两岸婚姻情况,杨毅介绍说,两岸自恢复民间交往以来,迄今已经有34万多对两岸居民登记结婚,组建家庭。仅2012年在大陆登记的两岸居民就达到了约10500对。两岸婚姻家庭将两岸同胞的感情、亲情和血脉连接在一起,对于维系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稳定,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针对在台大陆籍配偶的权益保护问题,杨毅表示,我们多次讲过,希望台湾方面能够尽早调整、修改针对大陆籍配偶的歧视性政策,维护大陆配偶的尊严与权益,为在台两岸婚姻家庭和谐幸福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台湾的一些势力出于政治目的,不断地加以干扰阻挠,这不得人心,有违人情。(中国台湾网 何建峰)

第六届海峡两岸合唱节6月21日至23日将在台湾新竹市举行。

作为合唱节的重头戏合唱比赛,经过评选,此次共有18支合唱队参赛。其中9支来自大陆,包括湖南知青艺术团合唱团、山东大学合唱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合唱团、河南理工大学合唱团、武汉市老干部合唱团、集美大学学生合唱团、福建省爱闽合唱团、福州激情广场合唱团和闽侯县青橄榄合唱团;9支来自台湾,包括台中静宸合唱团、金门县合唱团、台湾药师合唱团、交大友声合唱团、屏东潮声合唱团、桃园县龙潭香美声合唱协会、新竹沂风合唱团和新竹心筑合唱团等。除此,还有澳门公务人员合唱团、福建红星艺术团合唱团、福建海连江少儿合唱团和屏东丰田小学合唱团4支展演团队。

海峡两岸合唱节已成功五届,本届由福州市政府、新竹市政府、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办。据新竹市长许明财介绍,此次特别邀请91岁的庄奴先生与新一代作曲家郭柏均合作,创作歌曲《可爱的新竹风》,作为此次合唱节的主题曲。届时,这首歌将由两岸参赛团队在新竹世博馆前共同演唱。(记者孙立极、陈晓星)

中国经济网福建5月25日讯(记者石伟、通讯员汪小蓉) 由全国妇联主办,福建省妇联、台湾中华妇女会总会承办的第五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暨海峡和谐家庭文化艺术展,将于6月15日至19日在厦门、漳州、莆田、平潭等地举行。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家庭的纽带,女性是推动家庭和谐、文化交流的主体。本届海峡妇女论坛暨海峡和谐家庭文化艺术展以“家庭和谐艺术绽放”为主题,聚焦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据了解,本届论坛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既有文化名人,即大陆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和台湾资深媒体人郑佩芬的深入研讨,又有两岸群众喜闻乐见的书画摄影展;既有女艺术家精彩绝伦的书画笔会,又有基层民众温馨热闹的特色庙会;既参与了海峡论坛的主体活动,又分赴漳州、莆田和平潭等地参与了基层交流。

据了解,本届海峡妇女论坛将有来自两岸四地各界妇女近600人参加活动,其中有168位台湾嘉宾,她们来自台湾中华妇女会总会、台湾中华生产党、台湾中华文耀文教经贸交流协会等15个妇女社团。她们中不仅有台湾知名的妇女社团领袖,还有台湾各界妇女;不仅有老牌“名嘴”、资深媒体人,还有结对家庭代表。

闽西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水林陈析兴)24日,笔者从连城县有关部门获悉,作为第五届海峡论坛的子项目,第三届海峡客家风情节将于6月16日至18日在连城县举行。届时,将近500名两岸嘉宾将欢聚一堂,畅叙友情,进行经贸、旅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海峡两岸和谐、跨越发展。

第三届海峡客家风情节由龙岩市人民政府,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信息化局,世界客属总会、台湾苗栗联合大学客家研究学院等联合主办。

风情节围绕“展示两岸客家民俗风情,以文会友,促进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活动主题,通过海峡客家(连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讨会、文化创意产品展、光电产业投资贸易说明会,和海峡两岸导游员风采大赛、书画摄影展等12项活动,展示客家魅力,弘扬客家民俗文化,进一步提高连城客家祖地的知名度和赞誉度,同时建立莲台合作交流常态化机制,增进两岸同胞感情。

在风情节开幕式上,还将表演连城本地风情和台湾客家民俗节目。目前,各项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人民网福州5月24日电(记者 林东晓)第五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暨海峡和谐家庭文化艺术展定于2013年6月15日至19日在厦门、漳州、莆田、平潭等地举行。来自两岸四地的600名各界妇女代表将汇聚一堂,围绕两岸妇女关注的问题进行广泛交流。

在福建省妇联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省妇联副主席马义英向媒体通报了福建省妇联了此次活动的具体安排。

与往届相比,这次论坛突出家庭视角和文化内涵,紧扣两岸妇女和谐发展主题,围绕两岸和谐家庭文化议题进行研讨,安排大陆文化学者于丹、台湾资深媒体人郑佩芬作主旨发言,香港、澳门妇女代表发言。

本届海峡妇女论坛的参与面更加广泛,168位台湾嘉宾来自台湾中华妇女会总会和县(市)、乡妇女会,台湾中华生产党、台湾中华文耀文教经贸交流协会、台湾中华新世代艺术文化交流协会等15个妇女社团,他们中有98%都是来自基层。他们中不仅有台湾知名的妇女社团领袖,还有台湾各界妇女;不仅有老牌“名嘴”、资深媒体人,还有结对家庭代表;不仅有老熟人,还有新朋友,而且大多数是新朋友,占了85%。

本次论坛主要包括第四届海峡妇女论坛大会、两岸和谐家庭书画摄影展、文化交流考察等活动。两岸和谐家庭书画摄影展定于6月16日晚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一楼主展厅开幕,这是全国最大的美术馆,占地4000多平方米。同时陈秀卿、吴清菊等两岸女书画家将在两岸和谐家庭书画摄影展开展仪式现场铺开百米长卷,共绘海峡美景。6月17日起,168位台湾嘉宾将分赴漳州、莆田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交流考察活动。他们将在漳州诏安县与女书画家进行交流,在莆田与女书画家进行妈祖文化交流,平潭与台湾新竹还将签订缔结友好倡议书。

通气会上,省妇联还通报了第十一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全国妇联展区?巾帼馆”的招展情况:

截止5月23日,本届共征集226个项目,其中科技成果194、技术需求16、对接项目17项、对接项目金4.67亿元。项目涉及生态农业、林业、水产养殖、生物医药、食品加工、轻工纺织、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

今年征集的项目与往届相比,有以下三个特色:一是项目来源的广泛性,征集到的项目,来源广泛,如上至中国农(林)科院的代表当今发展方向的农业、林业项目,下至武平县梁野山绿化苗木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莆田百里地农作物专业种植合作社、种子管理站等单位的实用需求项目,还有来自福州大学材料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申请的多项国家专利项目;二是项目内容的可持续性,在全部所征集的科研成果、技术需求和对接项目中,“现代生态农业”项目占到总项目的54%以上,“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项目占到总项目的28%以上;三是项目凸显“绿色”导向性,巾帼馆现场参展的6家企业,基本上都是环保、生态、有机、保健行业的新兴代表。

中新社福州5月24日电 (记者 孙贤迅)将于6月中旬在福建多地登场的第五届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聚焦两岸家庭和谐和文化艺术交流,届时将有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各界妇女代表近600人参加论坛各项活动。

由全国妇联主办,福建省妇联、台湾中华妇女会总会承办的第五届海峡妇女论坛暨海峡和谐家庭文化艺术展,定于2013年6月15日至19日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厦门、漳州、莆田、平潭等地举行。

福建省妇联负责人24日称,第五届海峡妇女论坛围绕“家庭和谐艺术绽放”主题,台湾中华妇女会总会、港区特邀代表联谊会、澳门妇女联谊会嘉宾将致辞,大陆文化学者于丹、台湾资深媒体人郑佩芬将作主旨发言。

第五届海峡妇女论坛还将举办两岸和谐家庭书画摄影展。展览以和谐家庭为主题,作品征集期间得到海峡两岸文化人士和画家书法家摄影家的积极响应,不到2个月就收到近800件书画摄影作品。

海峡妇女论坛自创办以来紧扣两岸和谐发展主题,突出民间特色和妇女视角。福建省妇联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往届相比,第五届海峡妇女论坛的参与面更加广泛,168位台湾嘉宾来自台湾中华妇女会总会和县(市)、乡妇女会,台湾中华生产党、台湾中华文耀文教经贸交流协会、台湾中华新世代艺术文化交流协会等15个妇女社团。

将参会的台湾妇女界嘉宾,不仅有台湾知名的妇女社团领袖,还有台湾各界妇女;不仅有老牌“名嘴”、资深媒体人,还有结对家庭代表。(完)

以“两岸同源、根脉相连”为主题的第五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将于6月16日~19日在古田县举办。届时,两岸信众将在临水宫祖殿古田县大桥镇临水宫,参加进香祈福道教科仪活动。

本次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是由宁德市委、市政府主办,古田县第四次承办的一项活动。活动期间,古田县还将举办招商项目及临水文化发展项目推介会和两岸陈靖姑信俗文化交流会,安排来访者考察参观古田翠屏湖及“湖城一体”建设项目和食用菌博物馆。

通过陈靖姑文化节活动,进一步增强两岸“人同宗、神同源”的共识和认同,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经贸合作,达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目的,以陈靖姑文化的软实力,增强两岸经贸合作硬支撑,加大古田乃至宁德对台交流的影响力。

古田的陈靖姑信仰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陈靖姑是海内外公认的“顺天圣母”、“妇女儿童保护神”,是与“海上女神”妈祖齐名的“陆上女神”。信众遍布闽浙赣、台湾、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地,至今在世界各地的分殿有5000多座,信众达8000多万人。其中,仅台湾地区就有主祀陈靖姑的宫庙400多座、配祀宫庙3000多座、信众1000多万人。(梁辉仙)(宁德晚报)

中国台湾网5月16日福州消息 5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召开第五届海峡论坛新闻发布会,第五届海峡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陈玲表示,第五届海峡论坛将首次举办两岸公益论坛。

在回答记者关于第五届海峡论坛新增活动项目时,陈玲指出,针对社会公益,在构建社会和谐方面,两岸共同关注的话题,第五届海峡论坛将首次举办两岸公益论坛。

陈玲介绍,两岸公益论坛将在厦门举行,目的主要是搭建公益平台,弘扬公益文化来进一步推动两岸公益事业的交流与合作。主要有两个议题的论坛和参观交流组成。两个论坛的议题围绕“志愿精神与实践”、“企业公民社会责任”进行;参观交流活动主要围绕“早教课堂”教育基地、“青春阳光”工程、“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对孤残儿童救助行动,以及参观多年来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进一步探讨企业在公益事业中的社会责任。(中国台湾网记者李瑞艳)

第五届海峡论坛将发布对台惠民新政策和福建先行先试举措

新华网北京5月29日电(记者 陈键兴、林甦)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杨毅29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两岸70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海峡论坛将于6月15日至21日在福建举办,届时将发布新的对台惠民政策。

杨毅说,本届论坛将围绕“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论坛主题和“聚焦亲情、共圆梦想”的论坛大会主议题,以基层民众为主角,安排大会活动、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贸交流等四大板块28项活动。

他介绍说,本届论坛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注重面向基层,打造交流平台。本届论坛将继续办好工会、青年、妇女三大品牌活动,围绕姓氏宗亲、同乡社团、民间信仰、大陆配偶等“亲缘纽带”,文化、教育、医疗、法律、工商等重要领域和农、渔、水利、乡镇村里、社区协会、公益慈善等基层社团,分别搭建交流平台。

二是突出祖地文化,共叙乡情亲情。论坛期间,将首次举办“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和“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邀请闽台同名村的台湾基层民众和青少年来闽接续乡情、寻根谒祖。此外,还将首次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继续举办“海峡客家风情节”。

三是推动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双赢。本届论坛将发布新的对台惠民政策和福建先行先试举措,为两岸民众多谋福祉。将新增“两岸城镇化建设论坛”“海峡金融论坛”等活动,探讨进一步深化两岸区域、业界间对口交流与合作。

四是突出创新提升,不断增强论坛活力。本届论坛在活动设计上突出公益慈善、生态环保等时代元素,将首次举办“两岸公益论坛”“海峡两岸关爱自然志愿服务论坛”等活动,探讨志愿精神,交流彼此经验,搭建公益平台,弘扬公益文化。

杨毅还介绍说,今年将在厦门、福州、泉州同时举办台湾特色庙会,首次在厦门台湾特色庙会开展“金牌小吃”评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把海峡论坛办得热热闹闹,打造成两岸同胞的民间嘉年华。

应邀出席论坛的台方嘉宾包括: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新党主席郁慕明、台湾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以及有关县市长、县市议长、台湾主办单位的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