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中国台湾网7月18日消息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台湾论文造假案在各方调查下,情况逐渐明朗,陈震远和陈震武被发现一篇12页的论文,引用文章更高达124篇,其中111篇竟然是自己以前写的论文。台湾“科技部”目前正在调查论文审查造假一案,负责人林一平17日痛批,“太夸张”,目前掌握的证据已经足以让陈姓兄弟混不下去。

“科技部”调查发现,陈震远和陈震武涉嫌“自己的论文自己审”,造假同侪审查圈(peer review ring)和引用圈(citation ring),陈震远在期刊《天然灾害》(Natural Hazards,NH)发表一篇12页论文,超过4页引用124篇论文,其中9成是自己和弟弟先前的论文。另外一篇“人机接口”相关论文,引用87篇自己的论文,冲高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创造出高影响力的假象。

陈震远兄弟不只引用自己的论文,连审查速度也不合常理,21篇论文在NH期刊发表,其中8篇的审查时间只有15天到1个月。更夸张的是,有1篇只审查2周就过关。林一平指出,一般审查期刊要6个月,如果3到4个月审完都还有些草率,目前“科技部”已经行文请NH期进一步说明状况。

林一平对此表示,真的太夸张,论文不是这样写的,一般引用论文是要帮助读者更加了解内文,正常期刊引用其它论文数大概1至2篇,照道理来说,文章引用124篇应该会被退回,可见审稿人员并没有尽责,也不够专业。虽然这样的做法并非造假,但他指出,这样的论文内容相当不恰当。

“科技部”目前调查陈姓兄弟论文是否有异常引用之外,也分析是否有抄袭情形,比对论文相似程度。林一平透露,现在掌握到的证据已经可以让兄弟两人混不下去,陈震武14日曾说过自己崩溃、压力太大,担心两人承受不住。另外,他也感叹,因一念之差走错路,“科技部”除了厘清陈姓兄弟造假案,也应该思考制定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中国台湾网高旭)

陈震远2012年发表在《天然灾害》期刊的论文,内容仅12页,引用论文却写满四页半,篇数高达124篇,其中111篇(照片中标红点)是他或弟弟陈震武以前发表过的著作。

东南网7月17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屏东教育大学前副教授陈震远疑造假审查论文的人头帐号,“教育部前部长”蒋伟宁被牵连下台。“科技部”初步调查即发现,陈震远的论文不只审查程序有弊端,连论文内容也有大问题。

大量引用自己或弟弟著作

“科技部”查出,陈震远发表在“天然灾害”(Natural Hazards,NH)期刊的一篇论文,内容短短12页,就引用124篇其他论文,占整整四页半;最夸张的是,这当中的111篇都引自他或双胞胎弟弟、高雄海洋科大教授陈震武的著作。

“科技部长”张善政、“副部长”林一平看了啧啧称奇,说没看过“引自家论文”到这么离谱的。

仔细检视该论文,其中短短一句“人机互动是人和电脑之间互动的研究”,竟出自陈氏兄弟的87篇论文,引文说明却占了三行,连一般研究生写论文都不敢这么做,却出现在副教授的论文。

换句话说,这个引用可为陈家兄弟过去的87篇论文,各增加一次引用数,若数十篇论文都这样互相引用,每篇的引用数便可马上暴增;高引用数在量化评监下,可换算成“点数”让学者得到升等、申请奖金等好处。

负责调查的科技部官员说,有问题的期刊至少四、五种,且随便拿起陈震远的其他论文一翻,都是密密麻麻写满Chen CW(陈震武)和Chen CY(陈震远)的“自引单”。

林一平表示,用这种手段膨胀论文影响力,真的太夸张,怪不得陈震远今年挤进台湾“论文高引用率”第八名。

官员指出,陈震远的论文品质也不佳,如论文简介中竟出现“一本书是由一堆纸夹在一起,每一张纸叫做一页、一页有两面...”等废文,“读论文的是该领域的专家,又不是幼稚园小孩,这会不会太瞎了?”


 

陈震武 资料照片

陈震武论文也被疑有弊

另有“中研院”研究人员发现,陈震武在NH期刊发表21篇论文,其中八篇审查速度快得不合理,从15天到一个月不等。“科技部”怀疑这可能是另一桩假人头审查案,NH期刊本身可能也有问题。

陈氏兄弟的论文弊案,显然还有许多未爆弹、牵涉更多人,“科技部”正积极调查中。

台“卫福部长”被指在涉造假论文中挂名

  >>人物名片

邱文达,生于1950年,中山医学院(今中山医学大学)医学系毕业。1985年进入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任教。2008年7月,同时接下台北医学大学校长及双和医院院长职务。2011年出任“卫生署长”。他曾获得第17届“厚生医疗奉献奖”及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的“大卫瑞尔公共卫生倡议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非美籍公卫医疗人士。2013年7月23日,台当局“卫生福利部”成立,他成为首任“部长”。

本报讯据台湾媒体报道,14日,蒋伟宁因卷入论文挂名造假案而辞去台当局“教育部长”。由于“阁员”几乎都是学者出身,有没有下一个未爆弹?15日,民进党“立委”管碧玲爆料,2005年,邱文达(台当局现任“卫福部长”)担任万芳医院院长时在152篇论文中挂名,“两天多就完成一篇论文,有可能吗?是不是假研究真挂名?”

“绿委”:“部长”“主任”都爱挂名

“卫福部”15日出面澄清,有些只是学术研讨会的挂名论文,并非正式发表的论文。2005年,邱文达实际发表论文仅31篇,任第一作者的论文只有3篇。邱文达行医研究38年,共参与420篇论文,所以一年31篇并不为过。16日,邱文达再度通过“卫福部”强调,这31篇论文,他是作者之一,都参与了研究,并非单纯挂名。

不过,民进党“立委”李应元16日继续爆料指出,阳明大学教授潘宏川的一篇论文的实验调查涉嫌造假,有诈领研究经费之嫌,邱文达也是该篇论文的挂名作者。李应元办公室表示,17日将举行“下一个蒋伟宁是谁”记者会,公布细节。

此外,“卫福部疾管署研检中心主任”吴和生16日也被管碧玲爆料,疑似向同仁施压要求共同挂名,8年间至少在66篇SCI论文中挂名。对此,“疾管署”指出,将交由政风体系确认。

英出版社:蒋伟宁是无辜受害者

英国SAGE出版社15日凌晨回函给蒋伟宁,表示蒋伟宁被《震动与控制期刊》(JVC)撤销的5篇论文并未涉及抄袭或造假,而是审查过程中出现弊端,蒋伟宁和其他列名合作的学者,有些可能是无辜的。台“科技部”也说蒋伟宁“并没有涉入审查造假”。据了解,此案牵连的台湾教授及学生至少超过20人,有些人可能也是“受害者”,但也不排除有人跟引发该案的陈震远、陈震武兄弟有关系,“科技部”还要一一清查。

针对是否后悔太早请辞,蒋伟宁表示,外界杂音太多,会妨碍推动教育政策,所以不后悔请辞。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台当局“行政院长”江宜桦今(17)日在“行政院会”指出,台湾学术界十多年来,为建立公平客观的学术审查,大量推动SCI及SSCI制度,台湾引进这两种制度后,也创造台湾版的TSCI及TSSCI。但他一直担忧此制度可能产生的扭曲效果,请“教育部”、“科技部”等机关痛定思痛,彻底检讨这套制度。

台当局“行政院发言人”孙立群会后转述,从2000年以来,江宜桦也曾发表3篇非学术性文章,对这种制度表示疑虑。

江宜桦表示,作为一个学术界的研究者,看到这套制度产生一些流弊。例如,此制度鼓励学校跟研究机构,重视论文量而非论文质量。还有,因重视学术期刊论文,忽略老师的教学或服务表现,影响高等教育风气。

他强调,他出身学界,十分关切学界制度和学术风气的走向,希望不要因为某些制度影响高等教育及台湾未来的整体竞争力。

江宜桦请“教育部”、“科技部”等机关痛定思痛,彻底检讨这套制度,尤其“教育部”及“科技部”更是责无旁贷,应主动搜集学界意见,改正目前存在的流弊及负面作用,创造一个真正呈现教学及研究本质的学术环境。

东南网7月17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陈震远36岁就拿到双博士学位,“聪明、做研究很厉害”是同事对他的评价。虽然论文造假案东窗事发,但据了解,先前几位老师知道他投稿国际期刊很有一套,做好研究后曾请他润稿,再共同挂名投稿,提高上稿率。

陈震远原是永达技术学院助理教授,待了三年,2009年8月带着亮丽的国际期刊发表成绩进屏教大资讯科学系,当时学校以为挖到“奇才”,到职一年半就如愿升等副教授,在同事眼里,“这个双博士超级聪明”。

陈震远拥有中山大学海洋环境工程博士及第一科大管理科学博士,由于未兼行政职,与其他老师的互动并不多,多数老师对他没特别印象,只知他研究做得很好;加上资讯系系办在地下室,研究室在十四楼,屏教大同事常戏称这群老师“不是在地下室当‘忍者龟',就是到高处神隐”。

陈震远国际期刊的投稿功力声名远播,几个老师认为他“比较知道国际期刊的‘眉角',上的机率比较高”,私下找他润稿,再一起挂名,通过陈投稿。爆发论文造假案后,同侪对陈“瞒天过海”的能力大感惊讶,也感叹当初屏教大就是看上他的国际期刊论文见刊率才录取,没想到就栽在论文上,认为“是求快害了他”。同僚也透露,有些大学鼓励老师做研究,论文上SCI等期刊就给奖励,但屏教大没奖励制度,陈曾向学校抱怨:“怎么一点奖励都没有?”

陈震远的双胞胎弟弟、高海科大教授陈震武也卷入论文造假案,陈震武八年半之内从助理教授升到教授,同事对他评价很正面,认为他专业够,教学认真、不摆架子,与学生的互动也不错。

陈家兄弟出身农村,父亲是老师,兄弟俩都是博士、大学教授,原让父亲欣慰、亲友欣羡,却因卷入学术丑闻,人生顿时从彩色变黑白。

中国台湾网7月15日消息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国际震动及控制期刊》(JVC)今天澄清论文自审造假事件的疑虑,证实了蒋伟宁清白。辞去台当局“教育部长”的蒋伟宁说,担心耽误政务才辞官,不会后悔。

学者陈震远投稿国际期刊时,涉嫌利用伪造的人头账号进行同侪审查,引爆相关60篇论文被撤风波,遭到波及的蒋伟宁14日宣布请辞。

就在请辞隔日,蒋伟宁收到JVC回函,文中明确指出撤回60篇论文的原因,是“投稿审查过程有疑义”,而非质疑论文本身抄袭造假。信中并说,“我们相信有无辜的当事人牵涉其中,并且可能包括像您(蒋伟宁)一样名列为合作者之人。”

蒋伟宁今天下午出席“教育部”欢送会,会前受访表示,他共同挂名的5篇论文都是“实实在在”,部分媒体影射抄袭、作假,并非实情,JVC的回函有助于厘清。至于陈震远、陈震武兄弟是否在投稿期刊间有动手脚,相信台“科技部”很快就会有报告出来,请媒体稍安勿躁。

被问到是否会后悔辞官?蒋伟宁说,辞职一方面是希望捍卫学术声誉,另一方面是担心政务因他个人因素无法推动。因此不后悔辞官举动。

对于即将回大学任教,蒋伟宁说,他本来就是从学校借调到“教育部”,20几年在大学的点点滴滴仍铭记在心。现在人生发展遇到挫折,回到学校继续培育人才感到海阔天空,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台湾论文挂名风波扩大,官员遭爆挂名66篇论文。(台媒图)

  台湾论文挂名风波扩大,官员遭爆挂名66篇论文。(台媒图)

中国台湾网7月16日消息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台湾论文挂名丑闻风暴扩大,民进党“立委”管碧玲今(16)日再爆,台当局“卫福部疾管署研究检验及疫苗研制中心主任”吴和生,在担任中心主任的2006到2013年间,至少挂名66篇SCI论文。管碧玲批评,挂名乱象是台湾学术界长期“以量取胜”导致的扭曲现象,“科技部”如果不厘清,台湾的学术将无路可走。

管碧玲表示,吴和生在担任中心主任的2006到2013年间,至少挂名66篇SCI论文,其中18篇是担任与第一作者同等重要的“通讯作者”。管碧玲出示检举证据质疑,研究中心主任这么忙碌,如何参与这么多的研究,为什么大量部属的研究成果都要长官挂名?

她认为,台湾学术界长期将学术著作发表的数量连结到学术成就上,导致学术界以量取胜的歪风。此次蒋伟宁、邱文达,以及吴和生被爆浮滥挂名,应彻底检讨、改革挂名乱象。管碧玲指出,学术界信手捻来,就有太多乱象,一稿多投、挂名冲量、集体掩护,不知道多严重。她认为科技部应建立一套挂名标准,并杜绝此一乱象。

管碧玲昨天爆料称“卫生福利部部长”邱文达一年论文量152篇,邱通过幕僚回应管碧玲算法有误,实际原创论文只有31篇。(中国台湾网高旭)

中新网7月16日电 据台湾TVBS新闻报道,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蒋伟宁因为卷入论文挂名造假案而下台。但行政团队里,几乎都是学者出身,有没有下一个未爆弹?台“卫福部长”邱文达被绿营指出“2005年挂名论文152篇,发布频率异常。而“卫福部”出面澄清,有些只是“学术研讨论”挂名论文,并非正式发表,还说邱文达行医研究38年,共参与420篇论文,数量并不为过。邱文达澄清时说,只有31篇。

台当局“行政院”团队号称“学者内阁”,清一色都是博士出色,蒋伟宁因论文被挂名卷入造假风暴黯然下台,行政团队还有下一个未爆弹吗?

台“卫福部长”邱文达被爆挂名着不合理的异常“爆量”论文。民进党“立委”管碧玲称,“这100多篇里面,充满不合理的挂名,比如说112篇研究论文中,有18篇列第一作者,学术界长期以来重量不重质’,机制充满不合理”。

管碧玲还说,不是要邱文达负责,而是应该全面检讨挂名陋习,查询学术网站,邱文达共同挂名论文确实不少,2005年担任万芳医院院长时,挂名152篇,等于2天多就完成一篇论文,有可能吗?是不是假研究真挂名?邱文达则澄清,只有31篇。

据了解,邱文达当时是北医大副校长,也是校医学系、公卫学院教授,不少硕博士生请他指导。“卫福部”公关室主任王哲超说:“一般学术界,没有把跟学生共同发表的列为学术论文。”

“卫福部”出面澄清,有些只是“学术研讨论”挂名论文,并非正式发表,还说邱文达行医研究38年,共参与420篇论文,数量并不为过。

台湾前“教育部长”:迟来的澄清信还我清白

中新网7月16日电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我们可以澄清,我们相信有无辜的当事人牵涉其中。”被卷入国际期刊论文审查舞弊案的台湾前“教育部部长”蒋伟宁,昨天(15日)凌晨收到英国伦敦SAGE出版社回函,信中澄清蒋伟宁被“震动与控制期刊”(JVC)撤销的五篇论文并非抄袭或造假,而是审查过程出现弊端,包括蒋伟宁和其他列名合作的学者,有些人可能是无辜的。

蒋伟宁昨接受专访时坦言,“很难过”,这封迟来的澄清信件总算还他公道。他也呼吁“科技部”尽快查明此案,让真相水落石出,还受牵连的清白学者一个公道。

感叹信任的学生没完全坦诚

他感叹,指导信任多年的学生没对他完全坦诚,陷他于艰难处境,呼吁陈氏兄弟诚实面对“科技部”的调查,“诚实是唯一的路。”

担任多本国际期刊编辑、清大化学系教授胡纪如分析,JVC这封信可说是“还给蒋伟宁清白”,让无辜的人作为澄清之用。从这次事件来看,问题可能出在投稿的人及期刊编辑人员。

英国SAGE出版公司在7月8日指出,发现陈震远涉及审查舞弊,因此撤销过去4年共60篇与陈震远有关的论文,其中5篇蒋伟宁是共同作者。

期刊回复非因抄袭而撤回

事情爆发后,蒋伟宁去函询问JVC期刊,昨天凌晨收到回函,出版JVC期刊的SAGE出版社在回函中强调,撤销的原因是审查过程出现弊端而非造假,“我们可以肯定这些论文并非因抄袭的结果而撤回”,“这些论文并非经过适当且正确/合乎质量的同侪审查标准予以评估,因此我们无法评论这些被撤回论文的内容与品质”。

该出版社也强调,“我们可以澄清,我们相信有无辜的当事人牵涉其中,并且可能包括像您一样列名为合作者之人”。至于为何遭撤销,而蒋伟宁不知情,该出版社解释“不幸的是,提交稿件的作者并未提供您正确的联络电子邮件地址,因此看来您没有收到本公司寄给所有作者的信件有关通知撤回一事。”

蒋伟宁表示,会再跟JVC讨论,针对被无端波及的论文,是否能重新审查。针对是否太早请辞下台,蒋伟宁强调,真相调查清楚前,外界杂音太多,会妨碍教育政策推动,所以不后悔请辞。

台大副校长陈良基昨天说,论文审查通常仅通知“通讯作者”,若陈氏兄弟是这60篇通讯作者,蒋伟宁当然不可能被告知。陈良基还认为该期刊有严重内控问题,因为期刊主编须确认审查委员身份、信用度、研究作品等,挑选审查委员的过程失之草率,前所未闻。

中国台湾网7月16日消息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民进党“立委”管碧玲15日质疑,台当局“卫生福利部长”邱文达论文著作超量异常,“行政院”应彻查。邱文达澄清,爆料内容与事实不符。

管碧玲晚间在脸书发文质疑,邱文达在2005年平均两天多就挂名一篇论文,从2000年担任研究所所长,2001年论文就倍增,到担任副校长时达到高峰,对照早期的合理数字,要怎么解释超量的挂名研究?

管碧玲列出邱文达著作的年表说,2005年就有152篇,产量多到无法相信都是有参与研究的成果,挂名的条件,“行政院”与“科技部”应查清楚。

邱文达透过幕僚响应,2005年担任台北医学大学副校长、医学院教授、万芳医院院长期间,参与数个研究团队,当年挂名论文31篇,其中列为第一作者仅3篇,不知管碧玲所称2005年产152篇论文的依据为何。

幕僚转述邱文达谈话指出,邱文达从1979年到去年底,30多年近40年行医研究生涯,每年指导硕、博士都有10人以上,自然会有固定的学术论文发表量,爆料内容与事实差距甚远,也许是把研讨会演讲、非学术期刊的报告也一并列入,才会产生误解。

中新网7月15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当局教育部门负责人蒋伟宁受论文伪造同侪审查案波及,14日宣布请辞,近来争议不断的十二年教育政策,是否会有所调整,备受各界瞩目。

学者陈震远投稿国际期刊时,涉嫌利用伪造的人头账号进行同侪审查,引爆相关60篇论文被撤销的风波,包括蒋伟宁列为共同作者的5篇。蒋伟宁虽强调不认识陈震远,但各界仍有诸多质疑,事件爆发后第3天宣布请辞,台“教育部长”一职由“政务次长”陈德华暂代。

台湾十二年教育政策中首届各项升学制度,已进入最终阶段,特色招生只等发榜,各界关注点在于第二次免试入学,部分招生区的志愿序积分是否调整,以及个人查询序位级距0.3%,是否会再往下修正,甚至如部分家长团体期盼的改为“个人级距”。

至于明年高中职升学制度,台教育主管部门日前确定维持“先免后特”,基北、中投2区是否会坚持举办特色招生考试,协调的难题将由继任者接手。

除此之外,蒋伟宁任内还有众多政策悬而未决,包括争议多时的大学兼任助理纳劳保议题,牵涉大学财政状况与劳动权的保障。主管部门是否还会坚持将助理区分“学习”和“劳雇”性质,后续讨论受关注。

另外,与蒋伟宁请辞相关的论文重量不重质问题、学术伦理、教授升等制度改革等,预料也将有所检讨。

中新网7月15日电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因为卷入学者陈震远涉嫌伪造论文审查的风波,台湾“教育部长”蒋伟宁昨天请辞下台。不过,今天凌晨《国际震动及控制期刊》 (JVC)回函蒋伟宁,信中明确表明,蒋伟宁被撤的5篇共同挂名的论文,和抄袭无关,而是投稿审查过程有疑义,相信包括蒋伟宁在内,很多作者都是无辜的当事人。

《国际震动及控制期刊》 (JVC)撤销陈震远论文审造假案相关的60篇文章,其中5篇蒋伟宁共同挂名,蒋伟宁为了保全清白和政务推动请辞下台。期刊回函澄清蒋伟宁的是无辜。

“教育部”主秘王作台转述蒋伟宁的声明稿,并公布《国际震动及控制期刊》 (JVC)的回函,内容指出,他们肯定这些论文被撤和抄袭无关,而是投稿审查过程有疑义,也因为电子邮件位置不对,因此没有联络上蒋伟宁,SAGE并表示,包括蒋伟宁等无辜地当事人牵涉其中。

蒋伟宁强调学术声誉累积不易,对学者而言是第二生命,外界在相关事实没有厘清之前,不应该轻易论断。也希望“科技部”能尽快查明,还他及研究团队其他成员一个公道。

昨日,台当局“教育部长”蒋伟宁因涉及学术造假而引咎辞职。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说,丑闻不但严重损害台湾学术的国际声誉,也再次暴露了台湾学界考核、升迁制度的沉疴痼疾。台湾学界应以蒋伟宁下台为契机,深刻检讨和反省岛内学界现行的评鉴思维和制度。

评论摘编如下:

昨天岛内再次发生高官因涉及学术造假而引咎辞职的丑闻。去年台当局“国防部长”杨念祖因抄袭论文,上任未满一周即闪电请辞,成为“最短命”的军方首领。最近“学术丑闻”的主角竟是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领头人──“教育部长”蒋伟宁,使事件在台湾引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震撼效应。事件源于屏东教育大学副教授陈震远涉嫌伪造“同行评审”,替其论文打高分,提高论文的发表率,但俗话说“纸包不住火”,去年英国知名学术杂志《震动与控制》发现了陈震远的造假行径,并撤销了与其相关的60篇文章,而其中5篇文章的作者之一正是蒋伟宁。在舆论排山倒海般的批评声浪中,蒋伟宁昨天辞职下台。岛内这波学术丑闻不仅严重损害了台湾学术的国际声誉,也再次暴露了台湾学界考核、升迁制度的沉疴痼疾。

所谓“同行评审”,是一种学术成果审查程序,即一位作者的学术著作或计划被同一领域的其他专家学者评审,以确保作者的著作水准符合一般学术与该学科领域的标准。换言之,一篇论文获得越多专家学者的推荐,就代表该论文的水准越高,也更能获得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的青睐。陈震远正是利用了这一“游戏规则”,伪造了逾百个人头电子邮件作为“推荐人”,製造论文获得高度评价的假象,以骗取在声学、机械工程、力学等三大领域极具分量的国际一流期刊《震动与控制》的信任。部分论文的作者之一蒋伟宁先是声称“不认识陈震远”,但隔天又说“见过两次,没有私交”。且不论蒋伟宁有否参与或知晓“造假”,如此前后矛盾的说词难免让人生疑。

陈震远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伪造“同行审查”,提高论文发表率,无非就是为了“升职加薪”。岛内学术界的评鉴考核、薪资奖金制度常常和论文及期刊发表的篇数挂钩,导致乱象频生。学者们皆面临以研究绩效为主的评鉴压力,大从政府补助、小至学校升职等,都取决于论文的产出量。为了冲高论文量,在理工学科领域兴起了互挂作者或在相同领域中相互援引论文的学术歪风。岛内有大学校长指出,有些重要的期刊论文,甚至有逾百人共同挂名。

台湾学界过于重视“量化”,导致学者无不削尖脑袋地向国际期刊投稿,一直以来为人诟病。学术研究不是体力劳动,不能过分强调“产出”,研究之路漫长而艰辛,学者可能要经历无数次的实验失败,才能得出珍贵的研究成果。倘若一味看重论文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哪还会有学者愿意扎扎实实地做研究呢?台湾学界应以蒋伟宁下台为契机,深刻检讨和反省岛内学界现行的评鉴思维和制度。

中新网7月15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请辞台当局教育部门负责人获准的蒋伟宁将归建台湾“中央大学”。“中央大学”说,蒋伟宁何时开课及开什么课,还在研究,中大一家人,欢迎蒋伟宁回来。

借调到教育部门担任“部长”一职的蒋伟宁,请辞获准,即将回“中央大学”归建,“中央大学”主秘徐国铠今天说,蒋伟宁借调的时间是到2016年,目前停止借调后,等教育部门发文,接到文之后,会依程序处理,蒋伟宁就会再回到学校担任教授教书。

有关论文风波是否影响教授资格或会遭处分?徐国铠也指出,论文部分是学者自行投稿,属于个人行为,评审过程是期刊审查机制,学校不参与过程,蒋伟宁升等教授并没有用那些论文,对教授身分没有关联。

徐国铠指出,蒋伟宁是土木工程学者,研究专长是桥梁管理、风险管理、地震工程及模糊逻辑等。

对于一些人批评学校资源回收或是扬言拒上蒋的课,徐国铠指出,借调前,蒋伟宁在学校担任校长,当时没有开课,所以,学生选课的情况也不清楚。

徐国铠说,台湾是个多元社会,别人的意见表达,他们尊重,至于一些情绪性的用语及说法,则由民众自行评断,但因为蒋伟宁在该校20多年,本就是一家人,当然欢迎他回来。

徐国铠还表示,至于未来,何时开课、开什么课,学校会在收到停止借调公文后,利用这段时间进行研究讨论。

徐国铠也说,蒋伟宁之前在学校跟学生互动很好,为人诚恳,对于学生提供的意见也会采纳,对于同仁则是热络关心。

台“教育部长”闪电辞职获准面容苍白神情轻松

中新网7月15日电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论文审查造假风暴延烧四天,台湾“教育部长”蒋伟宁昨天(12日)闪电请辞获准。马英九办公室和行政机构同步表示“充分了解,勉予同意”,虽有形式慰留,但无实质动作,显示快刀斩乱麻的决心。

蒋伟宁昨和“行政院长”江宜桦会谈时表示,近日虽多次主动说明,但外界仍有所疑虑,他担心影响未来教育政务,因此主动请辞。江宜桦略予慰留后,当场“勉予同意”,随后蒋再亲向马英九报告。

屏东教育大学离职副教授陈震远涉嫌冒名审查期刊论文,遭到撤销六十篇论文,陈震远胞弟高雄海科大教授陈震武是蒋伟宁论文指导学生,其中有五篇论文蒋伟宁也列名,引爆整起风波。

蒋伟宁昨举行记者会表示,经一夜思考做出决定,请辞有助社会进一步看待这次的事件,也希望“科技部”调查清楚,还给每个学者清白。

他说,每篇论文都是实实在在的研究,自己挂名的文章都会负责,“对被挂名都知情,是对冒名审查一事不知情。”

蒋伟宁任期2年5个月零8天,是马英九任期最久的“教育部长”。他说,“‘部长’就是接力赛,我已实实在在跑完,没有遗憾。”

从上周五扯入论文风波,四天内,蒋伟宁三度举行记者会,昨天最后一场是请辞记者会,蒋面容苍白,神情轻松。

蒋伟宁离去时向“教育部”大门90度鞠躬,并搭乘学生的车离去。蒋的司机挤到前面开车门,他说:“我要帮他开最后一次车门。”

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马玮国说,马英九充分了解蒋的想法,尊重决定,并肯定其任期内对推动技职再造、幼托整合等政策的用心。至于“教育部长”继任人选,“行政院”发言人孙立群说,暂由“教育部政次”陈德华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