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23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行政院长”江宜桦昨天在院会回应大埔案及农民团体自救会诉求,他表示,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是不能把个人或个别团体对某“修法”的看法,当作绝对正义,只要和他诉求不一致,就当作恶法。
但江宜桦也说,自救会相关诉求指均已经讨论,或已经“修法”“入法”、或窒碍难行,“行政院”已请“内政部”搜集相关“修法”意见,保留未来“修法”的空间。
“行政院”昨天上午举行“院会”,江宜桦听取“内政部”报告“苗栗大埔农地开发案处理情形”。针对农团自救会的诉求,江宜桦逐一回应。
第一、区段征收。江宜桦说,他在“内政部长”任内,有邀请农阵团体的主要成员,对“土征法”逐条讨论,大多数诉求都已修正“入法”,兼顾必要性和公益性;少数诉求如废除土征条例,受邀的地方政府代表,没有一个赞成要这么激烈的方式废除。
第二、土地征收委员组成。江宜桦表示,机关代表可少于二分之一,但若全由学者专家及公益团体代表组成则窒碍难行。
第三、自救会主张土地征收案皆由当局办听证会。江宜桦说,“内政部”一年征收案件达上千件,必须全部由“内政部”举办,实务上明显不可行。
第四、土地征收案由三名估价师估价。江宜桦说,会有估价师协会负荷量及估价结果是否代表当局公权力等问题。
“江揆”昨天从头细说大埔案,希望“阁员”能清楚、完整了解大埔案过程。他说,本案从2009年至今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是征收范围中央的二十几户农民农地征收争议,第二阶段则是位于交通要道的四户住宅是否应保留的眼前争议,经研议决议拆除。
观察:公共政策非零和 携手解决问题
大埔案抗争带给社会莫大冲击,当局与抗争民众间几近零和的对峙态势,也让土地征收制度该如何改善的讨论失了焦。不过,蓝绿政治明星交锋,却意外擦出些许共识的火花;能否进一步摒除政治算计,进而找出圆满解决方案,不仅是民众所期盼,政治人物更应自我期许。
这场蓝绿政治明星交锋中,江宜桦昨天重回政治学者身份,阐释“公民不服从”真意、意图导正走得有点偏的“新公民运动”同时,却也不忘抛出可以讨论“修法”的弹性,硬中带软的手腕、兼顾“阁揆”高度的身段,着实难以想象他在政治丛林不过才打滚五六年。
“内政部长”李鸿源,因职掌“土地征收法令修法”、警方执法等多重与大埔案相关业务,说是战术执行枢纽一点也不为过。或许把台南铁路东移地下化案与大埔案相互牵扯,并非李鸿源原意;但若非他的提点加持,又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原来民进党执政的县市,也有着难解的拆迁问题?
无端被卷进大埔泥淖的台南市长赖清德“主动在‘政院’举行记者会”,让他扭转被动局面。
不过在看政治明星斗智之余,更多民众殷殷企盼的是,明星们能否拨出互斗的智慧、转投于解决问题上?从江宜桦的愿讨论“修法”、李鸿源回避正面驳火,到赖清德坦言废区段征收兹事体大,不正说明政治的蓝绿,不见得就是公共政策的零和?
该是明星们为土征好好谈出活路来的时候了,若任令“新公民”们借由冲撞全盘主导“全废”的修法,让公共建设与保障住民权益的天秤失衡,岂会是台湾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