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中新网5月29日电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于29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表示,第五届海峡论坛将于6月15日至21日在福建举办,将围绕“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论坛主题和“聚焦亲情、共圆梦想”的论坛大会主议题。海峡论坛最大的特点就是民间性、基层性、草根性。

杨毅表示,第五届海峡论坛将于6月15日至21日在福建举办,目前论坛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本届论坛由两岸70多家单位共同主办,将围绕“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论坛主题和“聚焦亲情、共圆梦想”的论坛大会主议题,以两岸基层民众为主角,安排大会活动、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贸交流等四大板块28项活动。与往届相比,本届论坛有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注重面向基层,打造交流平台。本届论坛将继续办好工会、青年、妇女三大品牌活动,围绕姓氏宗亲、同乡社团、民间信仰、大陆配偶等“亲缘纽带”,文化、教育、医疗、法律、工商等重要领域和农、渔、水利、乡镇村里、社区协会、公益慈善等基层社团,分别搭建交流平台,使与会嘉宾都有可以参与的活动。

二是突出祖地文化,共叙乡情亲情。论坛期间,将首次举办“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和“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邀请闽台同名村的台湾基层民众和青少年来闽接续乡情、寻根谒祖。此外,还将首次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继续举办“海峡客家风情节”。

三是推动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双赢。本届论坛将发布新的对台惠民政策和福建先行先试举措,为两岸民众多谋福祉。本届论坛将新增“两岸城镇化建设论坛”、“海峡金融论坛”等活动,探讨进一步深化两岸区域、业界间对口交流与合作。

四是突出创新提升,不断增强论坛活力。本届论坛在活动设计上,突出公益慈善、生态环保等时代元素,将首次举办“两岸公益论坛”、“海峡两岸关爱自然志愿服务论坛”等活动,探讨志愿精神,交流彼此经验,搭建公益平台,弘扬公益文化。为满足两岸民众需求,今年将在厦门、福州、泉州同时举办台湾特色描绘,首次在厦门台湾特色描绘开展“金牌小吃”评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把海峡论坛办得热热闹闹,打造成两岸同胞的民间嘉年华。

杨毅还表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新党主席郁慕明、台湾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以及有关县市长、县市议长、台湾主办单位的代表等将应邀出席本届论坛。海峡论坛最大的特点就是民间性、基层性、草根性,所以我们热忱地欢迎台湾各界人士,特别是基层民众踊跃参加论坛,共襄盛举。

中新社福州5月16日电 (郭熙婵)第五届海峡论坛组委会办公室16日透露,将于6月15日举办的第五届海峡论坛,共设大会活动、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贸交流四大板块28项活动。其中,新增活动8项,基层交流活动12项,基层色彩浓厚成为本届海峡论坛的最大亮点。

据悉,第五届海峡论坛为期一周,主会场设在福建厦门,配套相关活动将在福建九地市同步举办。本届海峡论坛以“聚焦亲情、共圆梦想”为主议题,由两岸72家单位(大陆与台湾各36家)共同主办,主办单位数量为历届之最。

第五届海峡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陈玲表示,本届海峡论坛在两岸关系进入巩固深化期的大背景下举行,具有主办单位多、基层色彩浓、交流领域广、活动内容实的四大特点。

陈玲介绍,本届海峡论坛突出基层交流,围绕工、青、妇“三大群体”,姓氏宗亲、同乡社团、民间信仰、大陆配偶“四大纽带”,文化、教育、医疗、法律、工商“五大领域”和农、渔、水利、乡镇村里、社区协会、公益慈善等“六大基层组织”设计活动。

“目的是使每个台湾嘉宾都有共同参与的活动,都有表达心声和发挥作用的平台,从而促进两岸基层交流合作更进一步深化。”陈玲还表示,本届海峡论坛上,将有新的对台惠民政策推出,政策将惠及两岸民众的生产生活。

此外,本届海峡论坛新增的8项活动进一步拓宽了两岸交流领域。新增“城镇化发展论坛”、“海峡民生气象论坛”等活动,探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文明的美丽城镇乡村;首次纳入论坛的“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将邀请闽台同名村镇的台湾基层民众和青少年来闽接续乡情、寻根谒祖。(完)

东南网5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娟)离第五届海峡论坛的召开还有月余时间,刘冠雄的日历表已经被密密麻麻的行程排满了。这些日子,身为台湾乡镇代表联合会总会秘书长的他马不停蹄地四处奔走,组织发动岛内中南部的基层骨干、农户、企业家等,参加今年的海峡论坛。

“目前已有差不多150人报名,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去大陆,希望他们能够多了解、多感受,把所见所闻带回来跟乡亲们分享,以消除对大陆的某些误解,让大家不再被谣言蛊惑。”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刘冠雄精神饱满,声音洪亮,看那神采奕奕的样子,你绝想不到他是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的人。

“我这条命是大陆同胞救过来的。”刘冠雄常对身边的朋友说。

去年6月15日发生的那一幕幕让刘冠雄至今仍历历在目。那天,他从台中飞往福州,再坐车赶往厦门出席次日举行的海峡论坛开幕大会,没想到在高速公路上突发心肌梗死,在紧急送往福清市医院抢救时一度出现心脏骤停猝死,后经电除颤、心肺复苏等措施,方起死回生。随后,刘冠雄又被转送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成功,经过近半个月的住院治疗,病情平稳后回到台中。

“如果没有论坛组委会和福建省卫生厅、省台办、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我今天恐怕没法再站在这里了。”他深有感触地说,并表示要把谢意化为行动,尽更大的努力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

称刘冠雄为“两岸交流的使者”一点不为过。从首届海峡论坛起,他每年都积极组织岛内基层民众参加,许多大陆民间团体赴台交流也都由他所在的联合会牵线搭桥。“粗粗统计一下,我们经手组织和接待的两边交流总人数已超过3000人。两岸隔阂60年后终于打开交流大门,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为两岸世世代代的和平打下基础,做这样的事很光荣,也很有意义。”他说。本报驻台记者 林娟

东南网5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2009年以来,历届海峡论坛上取得的共识催生了一系列惠及两岸民众的政策和措施出台,为两岸关系发展和两岸普通民众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近日,记者走近台农、台生和赴台游业者等论坛亲历者,倾听他们心中的海峡论坛,以及其带来工作生活中的可喜变化。

童来成:创业园的确更安心

15日,童来成早早便起床,这些天柿园里格外忙,仙游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技术人员正在铺设管道,等滴灌工程竣工,他的甜柿基地将迎来新的丰收。

今年初,管委会了解到童来成的甜柿基地存在灌溉困难后,便协助其向省农业厅申报滴灌自动化灌溉工程项目,200余万元的扶持资金很快到位,立刻解决了“柿子喝水”的大问题。

2004年,童来成在仙游县钟山镇投建6000亩台湾甜柿基地,并成立摩天岭有限公司。如今,柿园年产甜柿7万余吨,创产值近1500万元,成为亚洲最大的甜柿基地。2009年,首届海峡论坛新增莆田仙游、三明清流2个台湾农民创业园,掀开了闽台农业合作的新篇章;次年第二届海峡论坛出台十项惠台政策,其中有多项扶持创业园发展的新举措。童来成的甜柿基地迎来新机遇,道路入园、技术指导、滴灌补助等,童来成尝到了真切的“甜头”。

“创业园成立后,我们都很安心,凡遇到困难,大家都去找管委会。”“安心”的童来成也成为了论坛的常客,这些天,他正忙着联络其他台农,组团参加第五届海峡论坛,并计划围绕甜柿、荔枝和枇杷3个项目,与台湾农业产销班开展对接交流。建观光果园、发展休闲农业,成为他最新的创业规划。


刘文宗:赴台游现在更火热

14日,刘文宗再次来到台湾嘉义县梅山村,与乡亲商量来厦门参加海峡论坛一事。除了核实人数,晚上回去还要联系惠安县梅山村的村干部,敲定两村互访的活动安排。

历次论坛均无一错过的刘文宗,除了忙碌之外,最忧心的就是能不能每年都有新亮点。为此,他今年特意组织了一场闽台“同名村、心连心”的联谊活动,为两地有姓氏、地名渊源的村里搭建交流平台。日前,300多名台湾乡亲已加入到“同名村”队伍,其中不少人都是首次来大陆。

让刘文宗如此热心投入的,是随着论坛出台一系列赴台游新政,两岸旅游市场日渐火热的美好景象。作为两岸旅游合作不断发展的见证者,刘文宗对每届论坛赴台游新政如数家珍:“首届是大陆居民赴台游,第二届通过闽台直航,第三届启动赴台个人游……”

刘文宗说,赴台游未开放前,台湾经营涉两岸旅游的旅行社只有30多家,如今是100多家;以前月平均接团量数字拿不出手,现在平均每家旅行社月接团30个以上,游客达千人,都是呈几何倍数增长。2011年,刘文宗与省旅游局合作在台成立福建游客服务中心,为闽台旅游提供双向服务。推动海峡旅游持续火热,成为他忙并快乐的日常工作。


周月:读书就业更有保障

照顾孩子、到学校上课、校外开美容馆,顺便再带几名实习的学生,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的台生周月,每天的生活被这些内容填得满满的。

2010年,周月关闭台北的工作室来到福州就读。除了看重大陆不断发展的市场商机,也是因为看好海峡论坛陆续推出台生新政策的美好前景。在就读之余,周月创办起依甄美容馆,并开班授课,带起了一大批实习生。此外,连续三年获得学校奖学金;美容馆免费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创业项目获评省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等,并获数万元的扶持资金。论坛惠及台生的相关政策,让周月更加确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

去年,第四届海峡论坛又推出惠及台生的新政策,加强对台生的就业服务,包括免费提供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和指导服务等。周月再次成为幸运儿,目前她正在省人民医院临床实习,皮肤科、美容科、针灸科等科室,都有她勤奋好学的身影。“考取大陆医师执照”,成为周月新的奋斗目标。

本报记者 刘深魁

在第四届海峡论坛台湾县市推介会上,来自金门舞蹈协会的成员在推介会现场表演舞蹈。记者 林双伟 摄 (资料图片)

东南网5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用手机在两岸快速搞定预订及支付等,下个月,如此方便快捷的跨海峡生活即将实现。这是新大陆科技集团研发的全球首颗二维码解码芯片将带来的改变。

“芯片的成功,得益于两岸的合作。”集团总裁王晶说,新大陆与台湾世博科技集团合作为芯片申请了120多项专利,这个大陆首家赴台投资的福建企业,希望两岸联手将业务延伸到全球,寻找更多的“新大陆”。首届海峡论坛发布的新政之一“推动陆企赴台投资”,让新大陆集团更为快速地通过企业拓展的“好望角”。

自2009年以来,海峡论坛已举办四届,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催生了一项项利好两岸的政策措施,得到越来越多两岸基层民众的认同,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作为论坛主办地的福建,更是着力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促进闽台及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农业合作渐入佳境

第二届论坛后,多名台湾专才被聘闽台农业合作领域事业单位任职;第三届论坛上,闽台百余对乡镇签订了117项交流合作协议,建立两岸特色乡镇深入交流与合作的机制。福建还发布《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在资金、融资及服务等方面对入园台湾农民予以大力支持……

这些先行先试的惠台举措,有力地推动闽台农业合作走向深入,并取得丰硕成果。

目前,福建对台农业合作交流持续走在大陆前列,截至2012年底,我省累计引进台资农业项目2426个,实际利用台资18.4亿美元,台资项目数和利用台资额居大陆第一;拥有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数量和成效居大陆第一;2012年闽台农产品贸易额10.75亿美元,居大陆第一;涉农涉台展会平台多、人员往来频繁、100多对闽台特色乡镇常态化交流对接,对台农业交流规模居大陆第一。


经贸合作持续强劲

历届论坛不断推出的惠及两岸民众的新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台企来大陆投资兴业。福建先行先试,频频推出相关政策,吸引台资项目落地。截至去年12月底,我省累计吸引台资1.3万项,合同台资291.8亿美元。

去年初以来,闽台经贸交流合作更是捷报频传:首个海峡两岸合资产业投资基金在闽设立运营,目标规模200亿元,投向海西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闽台产业合作项目等;厦门至金门海底直达光缆项目建成投用,福州长乐至台湾淡水海峡光缆1号工程竣工,开启两岸“通信直航”新时代;首个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率先开建,海峡股权交易所、海峡证券公司等项目正加快建设……

去年初以来,我省积极落实货物贸易早期收获计划,进口台湾大米525吨,厦门成为台湾大米输入大陆的第一大口岸;台湾国泰产险、富邦产险在闽设立分公司;签订《闽台口岸通关物流信息平台合作协议》,与台湾口岸信息平台率先实现对接;继续加强石化、汽车、精密机械、LED、电子五大产业对接等。

此外,截至2012年底,我省经商务部核准在台投资企业和机构共35家,福建企业协议投资额1.63亿美元,企业数和投资规模均走在大陆前头。


区域合作最受关注

建设“两岸共同家园”,打造“一日生活圈”,是两岸民众的期盼。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出,把平潭建成“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平潭开放开发。3年时间,平潭投资1000亿元,开工建设跨海大桥复线、跨海铁路、岛内“一环两纵两横”道路主干网、客滚码头等一大批工程,已基本成形。同时,平潭启动了以对台重点项目的发展引擎:总投资73亿元的台资协力科技产业园项目动工;冠捷工业园项目总投资16.4亿美元,将建设液晶面板及上下游配套共10家企业等。平潭的政策优势产生着巨大磁力,吸引外资快速增长。目前,平潭注册台资企业100家,比实验区成立前增长20倍。

不仅是平潭综合实验区,闽台区域合作试点建设不断延伸。2010年,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对台合作空间大幅提升;启动福州保税区对台商离岸金融试点,新台币现钞兑换试点扩大到全省;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已落户项目81个。


直接往来更为密切

我省依托两岸“小三通”,积极拓展多种两岸直接往来形式,已成为两岸民间往来最频繁的主通道和前沿平台。据统计,截至2012年,“小三通”航线累计运送旅客956万人次。

我省先后开通福州、厦门至花莲,福州至澎湖的空中客运直航航线;平潭至台中的“海峡号”航线通航以来,常态化运送旅客12万人次;福州成为大陆首个与台湾开展快递业务的航点。凭着便捷多元的往来方式,福建已吸引越来越多的大陆其他省份居民经我省赴台旅游。截至2012年底,大陆居民经福建口岸赴台旅游达89.1万多人次。为了做强“海峡旅游品牌”,我省成功举办旅博会、“万名福建乡亲游台中”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闽台旅游交流再上新台阶。

此外,海峡两岸职工交流中心设立;永定客家文化园被列入国台办批准的首批“两岸交流基地”;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揭牌,两岸婚姻家庭服务网开网……闽台各领域交流日益深化。

一路前行的海峡论坛见证了两岸交流合作,也见证了两岸乡亲交流的情谊,不仅续写着两岸民间交流的“嘉年华”,也成为拉动两岸合作的强劲“引擎”。

本报记者 李向娟

东南网5月17日讯 (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杨文)16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消息,为期一周的第五届海峡论坛将于6月15日在福建举办。今年论坛共安排4大板块28项活动,由两岸72家单位共同主办,其中两岸公益论坛、世界闽南文化节、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等8项活动为首次举办。

民间性、草根性特色更凸显

据海峡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陈玲介绍,今年论坛继续坚持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以“聚焦亲情·共圆梦想”为主议题,安排大会活动1项、基层交流12项、文化交流8项、经贸交流7项等4大板块28项活动,由两岸72家单位(大陆与台湾各36家)共同主办。主会场设在厦门,在我省各地举办相关活动。届时论坛大会上也将发布促进两岸民间交流的有关政策举措。

今年论坛立足基层群体,突出民众参与,民间性、草根性特色更加凸显,两岸基层交流合作更进一步深化。活动安排和嘉宾邀请着力围绕工、青、妇“三大群体”,姓氏宗亲、同乡社团、民间信仰、大陆配偶等“四大纽带”,文化、教育、医疗、法律、工商等“五大领域”和农、渔、水利、乡镇村里、社区协会、公益慈善等“六大基层组织”,设计了特色明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使台湾嘉宾都有共同参与的活动,都有表达心声和发挥作用的平台。

8项活动为首次举办

今年海峡论坛还扩大了经贸板块,由上届4项增加到本届7项,新增泉州台湾特色庙会、金融论坛、台湾农产品展销等活动,举办台湾县市推介会,深化闽台两地的市县乡镇对接合作,力求在经贸活动中生成新的合作项目,巩固并扩大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的成果。

此外,首次将世界闽南文化节纳入海峡论坛,新增举办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城镇化发展论坛、海峡民生气象论坛、两岸公益论坛等活动。

5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召开第五届海峡论坛新闻发布会,第五届海峡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陈玲表示,海峡论坛期间发布的惠台惠民政策,在台湾农民创业园、进口水果大米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成效。

陈玲指出,在历届海峡论坛上,国台办陆续宣布福建省新设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大陆拥有台创园最多的省市。目前,福建省拥有的6个台创园累计引进467家台资农业企业和28家台湾农民个体工商户,吸引台资8.3亿美元,年产值达40多亿元人民币。福建省在资金、融资、电价、项目及服务等多方面对入园台湾农民给予大力支持。

截止2012年底,福建省累计进口台湾水果3万吨,厦门连续5年成为台湾地区水果输入大陆最大口岸。2012年进口台湾大米525吨,厦门成为台湾地区产大米输往大陆的第一大口岸。(中国台湾网记者 李瑞艳)

第五届海峡论坛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台湾网 李瑞艳 摄)

中国台湾网5月16日福州消息 5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召开第五届海峡论坛新闻发布会,福建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卢承圣主持发布会。第五届海峡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陈玲介绍第五届海峡论坛筹备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据介绍,第五届海峡论坛将于2013年6月15日至21日在福建举办。主会场设在福建厦门,同期在福建省各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举行相关活动。

据介绍,海峡论坛组委会对本届海峡论坛在总体设计思路上,做到三个突出:突出民生、民间、草根、基层;突出活动项目的创新提升;突出活动项目的品牌项目。

第五届海峡论坛继续坚持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同时以“聚焦亲情·共圆梦想”为主议题,安排了大会活动、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贸交流等四大版块28项活动。

本届海峡论坛在前四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着力创新提升,在活动设计和项目安排上主要体现四个特点:

一是主办单位更多。今年的海峡论坛由两岸72家单位共同主办(大陆与台湾各36家),是目前海峡论坛举办以来主办单位最多的一次。

二是基层色彩更浓。本届海峡论坛的活动安排,主要围绕“三大群体”(职工、青年、妇女)、“四大纽带”(姓氏宗亲、同乡社团、民间信仰、大陆配偶)、“五大领域”(文化、教育、医疗、法律、工商)和“六大基层组织”(农、渔、水利、乡镇村里、社区协会、公益慈善)等,设计了特色明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


三是交流领域更宽。本届海峡论坛新增了“两岸城镇化建设论坛”、“海峡金融论坛”、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和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等8项活动,首次将“世界闽南文化节”和“两岸公益论坛”、“海峡两岸关爱自然志愿服务论坛”纳入海峡论坛,经贸版块由上届4项增加到本届7项。

四是活动内容更实。“海峡职工论坛”将开展两岸职工技能展示;“两岸城镇化建设论坛”将探讨建设两岸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文明的美丽城镇乡村;“台湾特色庙会”将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地同时举办,并安排台湾小吃与名优特产品展销;“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将邀请来自6省的两岸嘉宾参加活动;本届海峡论坛上还将继续推出新的对台惠民政策。

据介绍,第五届海峡论坛安排大会活动、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贸交流四大板块20多项活动。

第一版块大会活动。包括开幕式暨综艺晚会和论坛大会。届时两岸重要的嘉宾、界别代表和基层代表将分别致辞发言。

第二版块基层交流。主要活动有:海峡职工论坛、海峡青年论坛、海峡妇女论坛暨海峡和谐家庭文化艺术展、海峡百姓论坛-闽台宗亲族谱对接、两岸侨界交流周、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两岸乡情续缘系列活动、民间民俗信仰交流系列活动、两岸社会公益交流系列活动、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两岸致公恳谈会等。

第三版块文化交流。安排具有闽台地域特色的世界闽南文化节、海峡客家风情节、朱子文化节、海峡两岸船政文化交流周、闽台佛教文化交流周、海峡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海峡影视季、海峡两岸门球公开赛等,进一步彰显闽台渊源关系。

第四版块经贸交流。将安排两岸共同家园论坛、台湾特色庙会、台湾县市推介会、两岸乡镇对接系列活动、两岸城镇化建设论坛、海峡金融论坛、海峡物流论坛等。(中国台湾网记者 李瑞艳)


第五届海峡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陈玲介绍论坛筹备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台湾网 李瑞艳 摄)

福建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卢承圣主持发布会。(中国台湾网 李瑞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