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台湾社会 > 正文

交流连亲情幸福传两岸 台湾乡亲热切期待第六届海峡论坛

2014-06-13 08:16:47 林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徐家傲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6月13日讯 (福建日报驻台记者 林娟)第六届海峡论坛开幕在即,参加论坛的各位台湾嘉宾昨日起陆续启程前往福建各会场。对这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的嘉年华,台湾乡亲热切期待,广泛参与。

同名村镇续缘 希望增加名额

台湾乡镇市民代表会联合总会秘书长刘冠雄是海峡论坛的资深嘉宾,从2009年的第一届到今年的第六届,一届不落。他不仅自己积极参与,还热心动员组织台湾中南部基层民众代表共襄盛举。

“历届论坛的议题都很贴近两岸基层民众的需求,本届‘和谐发展,幸福两岸’的主议题也很切合当下的实际。在论坛上我们可以充分表达看法,与大陆嘉宾面对面交流,通过接触、观察、沟通,增进了解、相互理解、培养感情、达成共识,从而进一步拉近彼此的距离。尤其是论坛发布的众多惠台政策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让我们感受到大陆方面的诚意,希望参加论坛的台湾基层代表越来越多。”刘冠雄说。

台湾海峡友谊文教基金会理事韦安告诉记者,今年基金会负责在台湾召集350位参加海峡论坛“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活动代表,4月中旬发布信息后,不到一个星期报名就额满。台湾中南部民众参与的热情尤其高涨,一再希望能增加名额。

韦安介绍,80%以上的台湾民众祖籍地在福建,近年来基金会协助福建有关部门在台湾各地寻访,发现台湾的很多地名都与早年福建移民开发台湾有关,目前已经初步查证有渊源关系的闽台同名村、同宗村有80多对。为延续乡情乡谊,去年举办了两岸同名村联谊活动,一些台湾乡亲首次回到他们在福建的祖籍地寻祖认亲,场面十分感人。他们回台后将所见所闻告诉邻里乡亲,掀起了一股回福建同名村镇续缘的热潮。

“俗话说‘人亲土亲,见面三分情’,只有真正踏上祖籍地,才能达到最有效的沟通交流。”韦安认为,参加同名村镇续缘活动的台湾乡亲,其祖上往往在清朝就移台,再加上一些福建同名村交通不便,就更增加了寻亲难度。本届论坛的同名村系列活动为台胞寻亲创造了各种便利,办的是一件融合亲情、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多彩社区交流 期待经验分享

本届海峡论坛新增了以“多元参与、多彩社区”为主题的海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旨在将城乡社区打造为两岸密切交往的新纽带。台湾乡镇市民代表会南部服务处主任陈建青、台南市六甲区妇女会理事长戴丽娟等都是这一新论坛的推动者。

陈建青告诉记者,台湾的每个村、里都设了社区发展协会,共有7000多个,在社区治理中担当重要角色。让两岸社区通过海峡论坛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必将使基层民众的感情不断加深,关系得以融合渗透。

参加本届海峡论坛之前,戴丽娟已两度随台湾社区参访团到福州、漳州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并和当地社区工作者一起制作手工艺品,将销售所得捐赠给当地的爱心基金会。“两次行程给我的印象是,两岸确实血浓于水,福建民众和台湾民众都满怀爱心。有了这样的共同基础,就容易产生共鸣。”戴丽娟说,福建的许多社区在扶助弱势群体、营造和谐优美环境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她期待在此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上分享他们的经验。

靓丽青春牌 台湾学生点赞

“青春牌”是第六届海峡论坛一大亮点,颇得台湾青年朋友青睐。

得知本届论坛有海峡青年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海峡两岸关心下一代成长论坛等,内容包括微电影、文化创意等,并将在网络传播,用微信发布信息,台湾大学根与芽学生社团团长张少宣连连点赞。“看来海峡论坛对我们年轻人比较了解,也足够重视,内容和形式都和我们很贴近,很值得关注。”她告诉记者,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有不少大陆高校学生到台湾大学做交换生,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她发现两岸青年在兴趣爱好、价值理念上有颇多相似之处,如果能加强合作,必能迸发出很大的能量。

台湾大学学生事务处课外活动指导组主任吴秀玲认为,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两岸青年坐在一起探讨交流、同谋发展很有意义。大陆青年在创新创业等方面有宝贵经验,希望通过论坛进行成果分享,提升两岸青年群体在全球的竞争力。

采访中,台湾嘉宾还对本届论坛的文化交流、经贸交流等也表现出浓厚兴趣,对论坛突出实效、节俭务实的办会作风大为赞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