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据台湾针对高雄气爆事件,台当局“行政院”决定邀集10几位各领域专家,对全台地下管线进行检讨。江宜桦表示,将由“行政院副院长”毛治国引领专家检讨全台管线,并请“经济部”要求地方政府提供全部资料,协助地方判定哪些管线要迁移、哪些可保存原地,以更有效率、智慧的管理,避免悲剧重演。

“行政院长”江宜桦说,气爆事件为高雄带来重大伤害,全台悲恸;许多家庭深受影响,“中央应变中心”已邀请10位各领域专家,针对地下管线的安全,进行全面检视,不仅高雄,全台地下管线都将受到侦测检讨。

江宜桦4日参加《莫拉克风灾:重建家园》国际英文版纪绿片首映会时,做了上述指示。

气爆轻判酿重灾民进党动员相挺陈菊或全身而退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高雄大气爆发生前,高雄市政府因轻判漏气情势酿成严重灾难引发争议。为避免“九合一”选情受冲击,民进党危机总动员,全力将责任导向台“经济部”督导不周。5绿执政县市长4日更发出“挺菊声明”,强调陈菊已“30小时未合眼”,党内预料陈菊可望“全身而退”。

据报道,高雄发生气爆意外后,党主席蔡英文第一时间邀集党秘书长吴钊燮等高层召开“灾害应变会议”,定调全党投入救灾。同时绿营随即透过社群网站及媒体,大量攻击台北市长参选人连胜文捐款仅10万(新台币,下同),明显低于过去四川地震1000万,质疑国民党厚此薄彼。尽管党内对此作法存有杂音,却成功引来连阵营反弹,4日甚至还请出发言人出面回应,对绿营而言,确实已达到分散高雄气爆焦点的目的。

在有效营造爱心捐款争议后,4日民进党籍的宜兰县长林聪贤、云林县长苏治芬、嘉义县长张花冠、台南市长赖清德,及屏东县长曹启鸿发出联合声明,宣布捐出1个月所得,表态力挺陈菊。

5位绿营县市长也透过声明指出,他们看到高雄市政府团队在陈菊的带领下,“有节奏、有次序”的依循标准程序救灾,包括罹难者后事安排、受伤者医疗、失踪者搜寻及灾民的安置,都掌握最有效的进程与作为,足见高雄市政府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团队。

声明指出,陈菊在灾害发生后已超过30余小时未合眼,呼吁朝野应该合作,“中央”也有责任全力支持,共同协助完成重建。相信高雄在陈菊的带领下,一定能成功往前迈进一步。

就在5绿营县市长发出“陈菊30小时未合眼”声明前,网络则先开始流传“陈菊24小时没睡”的消息。内文强调陈菊“超有肩膀”,呼吁“中央”别再乱删预算导致地方发生意外,并心疼地要陈菊在救灾之余,也要记得多休息,“请为高雄市民保重身体”。

民进党人士评估,尽管意外发生当下,确实有少部分民众质疑高雄市政府未尽防范责任,但从目前舆论来看,确实已朝质疑“中央”主管机关“经济部”督导不周的方向转变。而陈菊只要妥善处理灾害重建,预料不仅能全身而退,甚至还有机会藉此证明能力,替自己创造另一波高峰。

中国台湾网8月5日消息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丙烯外泄造成大爆炸死伤惨重,高雄市政府第一时间跳出来“先声夺人”轰李长荣化工,检方表示已调阅事发当晚民众报案时间和丙烯输送情形,等调查气爆原因后,将侦办公务员责任归属。

气爆发生后,检方接获市民反映,7月31日不断打电话到高雄市政府1999服务专线和消防局,但接线人员称“情况已控制”敷衍了事,没有在第一时间调派环保人员前往确认气体,延误黄金3小时,使得恢复输送的李长荣化工丙烯管线持续外泄引发大气爆,“市府都不用负责吗?”

另检方调查,箱涵洞内不该有管线,输送丙烯等气体的地下管线应埋在土里,但在凯旋路和二圣路口下的涵洞上方竟有“中油”、“中石化”和李长荣输送丙烯的三条管线经过?检方表示,管线包覆在土里保存情况最佳,暴露在充满水气的排水道箱涵内会生锈。要追查当初是哪个单位核许这三条管线暴露在空气中的?管理单位为何没发现暴露在空气中的管线?是否监管上有疏失。

中新网8月5日电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高雄气爆抢救进入第六天,高雄市府及救灾人员才从李长荣化工人员口中得知,开挖管线内仍有残留丙烯未清,高雄地检署痛批荣化“坐视”搜救人员在“火药库”作业。

李长荣化工对“隐匿”管线仍有残留丙烯未清,称因未获检察官核准,为保全现场才未清除,但残留丙稀已不多。高雄地检署驳斥“胡说八道”,指荣化无视救灾和调查人员安危“可恶至极”。

高雄地检署表示,检察官和金属研究中心、消防单位等人员到现场,进入箱涵(涵洞)锯下破洞管线送验,连切割器具都再三讨论,就担心火花引发意外。

高雄地检署还说,检方曾两度要求李长荣化工,一定要把残余的丙烯清干净,但荣化迟迟没有动作。检方于是再度要求荣化,一定要在检方今天锯管前,将丙烯残气清除干净。

高雄地检署勘验现场时,发现一处疑似李长荣化工管线破洞,于是兵分两路到李长荣化工和华运仓储公司搜索,带回输送丙烯原料的相关资料,包括爆炸当天管内压力值表和纪录,以防证据被湮灭。

没想到荣化以未获检察官核准为由,表示无法清除干净,但残留的丙稀已不多,高雄副市长刘世芳当场痛批“卸责推诿”。检方表示,这种重大危及公众安全的事件,尽管是被法律约束“侦查不公开”的办案人员也须适度告知民众防范。

杨秋兴表示,高雄气爆不是天灾,而是人祸。高雄市府难辞其咎。

杨秋兴表示,高雄气爆不是天灾,而是人祸。高雄市府难辞其咎。(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中国台湾网8月5日消息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高雄气爆造成重大伤亡,肇事责任仍待台湾检调厘清。台当局“政务委员”杨秋兴4日开出第一枪,直指这起事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高雄市府难辞其咎,第一时间应变也有问题;不过他强调,现在仍以救灾优先,责任归属要过一段时间再来检讨。

兼任台湾“行政院南部中心主任”的杨秋兴连日来在高雄协助救灾。他4日表示,“因为是人祸,责任绝对不是只有一家(荣化)而已”。

那么高雄市长陈菊应否负起责任?杨秋兴不愿直接点名,仅说气爆后续涉及赔偿,赔偿部分要厘清责任,高雄市府绝对难辞其咎。高雄市府第一时间出现误判,到底是瓦斯或丙烯外泄,包括市府、警消应变能力都有问题。(中国台湾网何建峰)

目前证据都对李长荣化工不利,担心证据会被湮灭,高雄检警连夜搜索查扣内部资料

目前证据都对李长荣化工不利,担心证据会被湮灭,高雄检警连夜搜索查扣内部资料。(图片来源:台湾东森新闻)

中国台湾网8月5日消息 高雄气爆案目前证据都指向李长荣化工可能是祸首,为了避免证据被湮灭,高雄检方4日晚间决定连夜搜索其厂房,由多位检察官会同警方分别前往李长荣化工大社厂及华运仓储前镇厂进行搜索。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检方昨天上午到凯旋和二圣路口勘验,证实李长荣化工运送丙烯的管线有一处7X4公分大的破洞,疑似就是此次气爆的漏气爆点。另外,也发现4寸管线“超薄”,只有2毫米。随即宣布今天(5日)将会同专家进行二度勘验,并且裁切该处破洞化验。

高雄检方表示,经检察官两度实地目视勘验,在一条荣化管线中段发现一个约7X4公分长方型的破洞,破洞像是被掀开,仅有一面与管线相连,其余3面则是悬空,整条管线已被锈蚀,破洞处更严重,看来管线相当老旧。

据了解,警方担心荣化会趁昨晚湮灭证据,于是向法院申请搜索令,兵分两路进行搜查。目前已查扣荣化公司与华运公司输送丙烯原料时的各项公司内部纪录和帐册,将致力保全所有证据,加快侦办速度。

李长荣4寸管线中段的破洞,初步推测可能是补钉脱落造成。不过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是否有金属锈蚀的可能性,确认是由内而外还是由外而内,厘清管线破损是气爆所致或补丁松脱、金属锈蚀,从而找出真正的气爆原因。(中国台湾网王思羽)

东南网8月5日 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 郭正亮(美丽岛电子报副董事长)

“8·1”高雄气爆惨案,凸显高雄先天不足的发展困境。尽管陈菊市长执政8年来,试图透过举办世界运动会,兴建艺术中心、会展中心、流行音乐海洋文化中心,以便改变高雄的产业结构,但高雄长期作为台湾石化业的发展枢纽,所累积的陈年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从南高雄的林园、小港、前镇,一路延伸到大寮的大发工业区,再到北高雄的楠梓、仁武、大社等仁大工业区,历经40多年的长期经营,构成台湾分布面积最广的石化工业区,地下管线密集串接,几乎贯穿整个高雄市区。

1987年6月,高雄后劲居民受不了长年的工业污染和公共安全事件,爆发要求“中油”第五轻油裂解厂迁厂的群众抗议,“中油”后来做出15亿元新台币回馈金和25年迁厂的承诺,但眼看2015年就要届满25年,“中油”至今仍然没有迁厂动静。

陈菊市长所面临的困境,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一、石化业雇用了大量高雄人口,尽管污染与公共安全事件不断,始终是高雄的第一大产业,1998年-2006年谢长廷执政期间,曾试图发展以运输和物流为主的综合经贸园区,但由于当时并未开放两岸“三通”,产业转型并未成功。

二、石化业属于“中央”管理权限,并不归地方。例如在气爆之后,陈菊要求“经济部”所属公营事业单位及各工业区、加工区、科学园区,将所有工业管线、雨污水管线、民生事业管线的图资及监控机制送到高雄市府,并要求落实异常状况通报机制,但“经济部”却表示碍难同意。

三、由于石化业管理长期与地方政府脱节,不管是高雄消防演练或环保勘验,并不能确切掌握石化业的异常状况。以“8·1”气爆为例,早在7月31日晚上8点多就发生气体外泄,但市府救灾人员到现场三个小时之后,仍然缺乏足够情报找出源头,最后导致4名人员因为气爆丧命。

为了有效管理石化业的污染和公共安全事件,高雄在“8·1”气爆惨案之后,短期要成立包括地方政府参与的事权统一平台,统管遍布高雄各地的石化产业;中长期要投入更大力量推动产业转型,让高雄依赖石化业的比重可以逐年降低,才能根本走出高雄先天不足的发展困境。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高雄市政府今天说,估算重建箱涵(洞身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修建的涵洞)、道路及附属经费,约需19.1亿元,市长陈菊将向台当局争取经费,盼早日完成重建。

市府表示,这次事故造成路面、人行道、路灯、雨污水及民生管线等严重损坏,损坏面积达7.23万平方公尺,长度约4公里多,所需重建经费约新台币19.1亿元。

市府说,重建范围很大,短期内将尽速恢复住户水电及道路通行,让住户回归正常生活。另外为加速重建期程,将由“工务局”和“水利局”一起投入重建工作,即早还给市民一个安全的家园。

发生气爆的范围内,部分路面下的石化管线仍有丙烯气体存在,考虑施工安全,已要求管线单位将管内危险气体清除后,再进场办理重建工作。(朱炼)

高雄石化气爆事故3日进入灾后第三天,当天搜救行动暂无重大发现。台灾害应变中心3日19时公布的统计显示,共有28人遇难、2人失踪,受伤人数增至302人。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透露出来的线索大多指向李长荣化工。

现场搜救工作3日白天继续进行。搜救人员重点在凯旋路与二圣路路口附近徒手开挖土石,仔细寻找可疑物。但除了找到少量可疑物证,失踪的高雄市政府消防局主秘林基泽、瑞隆分队小队长刘耀文仍杳无音信。

调查单位2日开挖涵洞调查涉事管线。据台湾媒体报道,高雄地检署已发现3处管线破裂,怀疑是引发连环气爆的外泄点。高雄地检署表示,将汇整相关事证,并讯问李长荣化工公司和华运公司员工,加速气爆事故侦办。

此前,高雄市环保局长陈金德指认,肇事的丙烯泄露源是华运仓储输送给李长荣化工的管线。

李长荣化工董事长李谋伟3日下午召开记者会,首度鞠躬道歉,表示代表公司向社会大众致歉。但他以“侦查不公开”为由,拒绝对外说明事故原因。李长荣化工强调,道歉只是向伤亡受难者感到遗憾,绝非承认肇事管线与其有关。

与事故原因调查迟迟没有结果相比,更让受灾民众和搜救人员揪心的是,就在事故路段地下,还有台湾“中石化”的一条26公里长的管线,里面残留着260吨丙烯。也就是说,这几天来,数以千计的搜救人员和当地民众,是踩在一颗“未爆弹”上,完全暴露在危险之中。因而3日的搜救行动格外小心翼翼,重型机械都放慢了速度,不敢深挖。

台“中石化”表示,将加速排空管线内残存的丙烯,预计3天内可以清除。

据台灾害应变中心介绍,此次气爆范围主要涵盖高雄前镇区及苓雅区,截至3日14时,共计影响32968户、83819人。虽经抢修,目前仍有2268户停电、13432户停气、6000户停水,还有部分通讯设施待修。

台电公司预计,将于8月5日完成全区复电,完全恢复供水和供气则无准确时间表。

灾区数条道路在气爆事故中丧失排水功能,2日的一场大雨造成严重积水。现在仍在台风季,当地居民担心淹水、地基掏空等问题可能接踵而至,造成后续伤害。

高雄市政府表示,灾区道路复建估计需花费12亿元新台币,包括路面、路灯、人行道等地上设施与下水道箱涵等地下设施的复建。目前,部分受损道路已经恢复单线通车。

经鉴定,绝大多数受灾民居建筑结构并无危险,这或许可以让担忧未来重建的当地民众松一口气。但涌进灾区“到此一游”的大量闲杂人等,假冒灾民冒领救灾物资的人,以及趁屋主逃难上门盗窃财物的小偷,都令灾区民众十分“火大”。(记者陈君 刘刚)

高雄气爆现场进入清理阶段(图)

台湾高雄市前镇区发生的燃气爆炸事故已造成28人死亡。连日来,救援人员继续对失联人员进行搜寻,爆炸现场工作转入清理阶段。图为救援人员在高雄市凯旋路对一条铁路路口进行清障(8月2日摄)。

中新网8月4日电 根据台当局灾害应变中心截至3日上午10时的统计,高雄燃气爆炸事件已造成28人死亡。至于高雄爆炸的原因,台湾《联合报》消息称,气爆造成严重死伤,固然与丙烯外泄、李长荣化工有关,但专家认为,灾害应变相关单位的一连串轻忽误判,也是酿成惨剧的原因。

回顾气爆发生经过,7月31日晚间8点46分,消防局获报前镇区凯旋路与二圣路口路面冒白烟,有浓厚“瓦斯味”,消防队员洒水稀释,判断瓦斯、天然气比空气轻,应会四处飘散,于是请求石化业者及“环保署”南区毒灾队到场辨识气体。

据荣化与华运对话日志,华运9点30分发现丙烯管线外泄并关闭阀门,荣化却要求持续供料。22点20分,岗山西街水沟盖连续炸开、喷火,市府仍未采取疏散措施,直到毒灾队赶抵检测,不到5分钟,晚间23点57分发生连环大气爆。

台湾铭传大学社会与安全管理学系副教授唐云明指出,依照国际化灾处理流程,现场处理首重危机辨识,虽业者涉嫌隐匿通报,但光是整条街都喷出火焰、持续冒烟,应能推判气体残存管线、气爆有可能扩张,当下就必须确认所有管线业者关闭阀门后怎么还会出现偷送料的状况?

另外,居民惊恐躲避、甚至已发口罩,感受到危险,但划设警戒区后,却没优先撤离居民。

按照国际化灾抢救模式,危险区域划分后,居民应该撤离至上风处,并透过化灾联防要求业者派员与防护器具、仪器进驻。从处理状况来看,一开始外泄、街道喷火、到连续气爆,这两三个小时内,居民不知所措,周边街道照常人车往来,最后只能惊恐乱逃。

再看业者,徒有专业人员及侦测设备,却置身事外,只由他人用传统方式洒水稀释,以他们的装备与做法能应付吗?

案发时,应变单位的资讯不正确、轻忽误判,酿成重大灾情;案发过4天,最令人担心的是——地下管线仍有200多吨丙烯,周边居民活动如昔,若不幸再发生爆炸,后果难以估计。

中新网8月4日电 高雄气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4日发表文章呼吁道,高雄发生灾变后,台湾各地纷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此刻是面对苦难、共谋对策的时候,大家就少一点口水、多一点爱心吧。

文章摘编如下:

高雄发生气爆事故,为死者哀伤、为伤者祈福,这是大家共同拥有的心情,毕竟,台湾很小,即使不是高雄市民,相信很多人都可能有亲戚、朋友、同学…住在高雄,因此可以说,灾难与台湾的每一个人距离都很近,谁都不愿意见到这种不幸发生,然而遇到了,就该同心面对、共同解决问题,实在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以尖酸刻薄的言语彼此伤害,或者恶意误解他人的好意,增加对立与负面的情绪,并无助于灾后重建和心灵的复元。

高雄发生灾变后,全台各地纷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灾区的关怀和爱,这种情怀确实很令人感动。可惜的是,在这过程中,还是有些不理性的言语和态度出现,让人相当感慨。

例如比较谁捐的钱多,如果捐得不如某些人的预期,还会出现相当难听的批评。捐款是一种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举动,只要是甘心乐意,都值得感谢与尊敬。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捐款彷佛成了一种竞赛,外界拿放大镜比较捐款金额的大小,如果被认为是捐的太少的人,就得承受外界的冷嘲热讽和谩骂,好像捐款的人是欠了灾民多大的人情──这种社会气氛实在很不健康!

曾几何时,我们对愿意付出的人已经失去了一份感恩的心!其实,不论是多大多小的付出,相信都是出于善念,社会实在应该予以正面的回应,如此才能鼓励更多善行义举,也让社会可以因为这些付出,让人与人之间真情交流,而不是让付出者还要背负沉重的压力,这样一来,捐款的人、付出的人心里又能几分付出的喜悦,而接受援助的人,更可能觉得自己得到的帮助不够多而心生怨怼,如此,施与受皆有不满,形成灾后的第二次伤害。

这次高雄气爆事件后,很明显可以看到针对性的批判,让人感到遗憾。马英九上周六(2日)变更行程南下高雄,前往高雄市三多路与凯旋路口气爆意外现场,视察救灾,并慰劳救灾警消和军队人员。随后马英九前往医院探视伤员和家属、到高雄第一殡仪馆向罹难者致意。马英九在罹难者灵前九十度鞠躬致意,弯着腰和每一位家属握手、希望安抚家属悲伤的心情。

相信马英九这么做是出于一片关怀的好意,可惜的是遭到部分人士呛声;部分旁观者甚至刻意负面解读马英九的一言一语,真的让人不解,台湾社会何时变得这么不厚道?马英九勘灾,被说是作秀,如果马英九都不来,肯定会被骂冷血,到底马英九该怎么做才能让这些人满意呢?

这次高雄发生事故,台北市、台中市、新北市等国民党执政的县市率先发动援助、救济行动,也不在救灾期间讨论高雄市的应变措施是否得当,真的发挥了人饥已饥的人道精神,期盼说风凉话的、鸡蛋里骨头的人能节制一些,此刻是面对苦难、共谋对策的时候,大家就少一点口水、多一点爱心吧。

中新网8月4日电据台湾《联合报》消息,高雄市水利局副局长廖哲民表示,依规定箱涵(即涵洞)内是不得悬挂或铺设管线,刚开始水利局也很纳闷,主干管箱涵内怎么可能充斥丙烯而爆炸,在看到支干管箱涵悬挂的管线就理出了头绪。

高雄水利局根据石化管裸露在水气及空气中锈蚀、毫无防护的问题,研判可能是锈蚀外泄,丙烯沿箱涵流窜酿灾,但仍须检方调查厘清。

经查,李长荣的石化管是悬空架在两座支干管箱涵上方,而两座支干管是1976年兴建,是为解决日后雨水量骤增时备用,至今未使用过,水利局也从未到支干管箱涵巡查过,不知里面居然“悬挂”石化管。

廖哲民怀疑,是李长荣石化偷挖水利局的箱涵架设管线,后来管线泄漏,丙烯沿支干管箱涵飘到凯旋路的主干管箱涵,由于主干管箱涵都是满水位,丙烯可能就随水流一路窜到一心路及三多路的箱涵,进而发生爆炸。

大发工业区服务中心主任黄满清认为,石化管线架设箱涵,只会消磨使用期,加速管线腐蚀。桃园炼油厂一名主管认为,管线与排水箱涵放在一起,并不是很好方法,尤其在市区地狭人稠,因排水箱涵较小,下去检查较不易,一旦发生状况,难以应变。所以该厂输送汽、柴油等燃料油管,都以中油自有管路,目的是为方便自主检查、检测,因此所有油管都没放在排水箱涵内。

台男子发文“高雄气爆不够严重”被送法办

中新网8月4日电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高雄前镇气爆案造成逾300人死伤,有潘姓网友幸灾乐祸,在社群网络张贴不当言论,称这次气爆不够严重,希望持续下去。潘某被依恐吓等罪嫌函送法办。

警方指出,潘某于社群网络张贴不当言论,说“太开心了、哈哈、爆爆爆爆爆、炸畜生啰;我就说嘛!畜生多必有毁灭,不过好像不够严重,希望持续下去,好久没有笑过的我,刚刚竟然萌生了一点笑意!”引发各界挞伐。

警方2日通知潘某到案说明,潘坦承该文是他因个人心情不佳所发表,并无其他恶意,但其行径恐触恐吓及妨害名誉罪嫌,将依法函送侦办。

在气爆案痛失妻儿的拉面店王老板(右)见到高雄市长陈菊,跪求:“菊姐,帮帮我”

在气爆案痛失妻儿的拉面店王老板(右)见到高雄市长陈菊,跪求:“菊姐,帮帮我”。(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中国台湾网8月4日消息 台湾高雄石化管线气爆灾难谁该负责?有受难者家属质疑高雄市政府应该负责任。对此,高雄市政府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许立明表示,现在以救灾为主,在调查出事原因还未明朗前,谈究责还太早,但肇事者一定要负责任。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高雄发生28死、2失踪、300多人受伤的燃气爆炸案后,各方责难声浪纷至沓来。有受难者家属指责高雄市政府让那么多“历史共业”的石化管线埋设经过市区,让被评为“宜居城市”的高雄变成盖在地雷区的城市,既未管制、也未落实检验制度,难道不该负责吗?

对此,高雄市长陈菊在慰问救灾人员时明白表示,市政府不周延之处,请大家原谅。对于事故责任及失职人员相关责任,市政府绝不规避,但目前不宜谈论。(中国台湾网王思羽)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