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台海_>>台海热词>>民进党改选党魁

中新网5月25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民进党主席选举今天(25日)投、开票,由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对阵前高雄县副县长郭泰麟,结果预计在25日晚间7时出炉。

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任期即将届满,日前他与表态参选党主席的谢长廷,先后宣布退出党主席选举,但除了当时已宣布参选党主席的蔡英文外,另有郭泰麟也登记参选。

民进党今天除党主席改选外,包括县市党部主委、全台党代表、县市党代表等同步进行改选。根据党中央统计,可投票的党员数为143546人,全台设有126个投开票所,从上午8时开始投票、下午4时截止,预计当晚7时公布投票结果。

苏贞昌上午8时投票一开始,就到党籍所在地投票,由于苏贞昌的党籍与户籍分离,因此只能投下党主席与全台党代表2张选票。

他受访时表示,今天天气很好,请党员踊跃出来投票,他也预估投票率应该会高。

媒体问到,这次党主席选举把票投给谁?苏贞昌先是静默了几秒,媒体追问,是怕被拍到吗?他说“一直都这样啊,这是秘密投票”。

他说,对未来新任党主席的期许,就是希望党更好、更进步。媒体问到苏贞昌卸任后要做什么,他说,“下一步就从这里走出去,上车、离开”。

这次的县市党部主委选举,竞争最激烈的可说是大桃园市,现任党部主委郑文灿任期届满,将代表民进党出征升格后的大桃园市长,留下的党部主委一职,包括前“立法委员”郭荣宗等4人都在争取,竞争激烈。

不过,包括争取连任的新北市党部主委罗致政、嘉义县、嘉义市等11席党部主委是同额竞选,参选人都已经笃定当选。

民进党主席改选将在本周日登场,蔡英文应能当选,下周三(28日)中执会后进行交接,民进党两岸政策是否调整受到关切。熟悉两岸事务的台湾政治评论员陈淞山接受香港“中评社”访问时认为,蔡英文上任后,不太可能把重心放在两岸议题,两岸重要方向,例如“台独党纲”、两岸定位或民共是否对话等,应该会等到年底七合一选举过后,2015年再进行探讨。

然而,台湾内部还是有两岸具体事务与政策要处理,蔡英文下半年就要面对“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服贸协议、自由经济贸易区条例草案以及两岸互设办事处等重要政策面议题,这些重大议案的主战场在“立法院”,以蔡英文的理性务实个性及孄熟两岸事务,应该会务实处理这些问题,蓝绿在下半年将正面攻防两岸议题。

陈淞山指出,即将卸任的苏贞昌与蔡英文在两岸基本立场与价值并没有多大矛盾,尤其,经过9场华山会议及“中国事务委员会”的讨论,党内两岸事务的纷歧已缩小。蔡英文回锅党主席之后,会先处理人事问题,也要处理好民进党与公民团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事务部”主任由谁接任。

他认为,现任“中国事务部”主任洪财隆是经济学博士,专长在经济领域,接下来与蓝军交手的两岸政策都与经济有关,蔡英文应该要有器度,只要是人才就应该继延聘,不要因为苏系人马就不用。

至于,“中国事务委员会”在“2014对中纪要检讨报告”要展开智库交流,陈淞山说,这是民进党的党内共识,蔡英文上台后,应该继续推动交流,如果民进党智库、新境文教基金会由党内重要领导人谢长廷或其他够份量者领军登陆,一定会引起重视,对民进党会有加分效果。

谁懂蔡英文的世界? 2014-05-23 09:40

东南网5月23日 海峡导报 王炜

人人都说蔡英文是“空心菜”,此言果然不虚,就连民进党新潮流“立委”邱志伟都感慨:“‘台湾共识’没人听得懂,也没人了解蔡的两岸政策是什么?”

作为笃定的民进党下任党主席,蔡英文的主要政见自然备受关注,特别是两岸政策这一块,关系到台湾民意对其的“终极认可”,也关系到民进党能否走完重返执政的“最后一里路”。

但时至今日,已经站在了2016起跑线上的蔡英文,选择的依然是“模糊战略”,“说漂亮进步语言、回避真实政策表态”,外表看光鲜亮丽,内里却空空如也。

不知所云的“台湾共识”已经没必要去多做评论了,就说蔡英文最新提出的所谓“优质的两岸关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是仅仅强调程序正义和公开透明,还是从根本上去除了“台独”这颗毒瘤?蔡英文习惯性地点到为止,不做具体的陈述,留给外界的只有一头雾水。

对于引发台湾社会巨大争议的服贸协议,蔡英文更是顾左右而言他,仅表示台湾与大陆谈判前,要先完成经济转型,让产业有竞争力。问题是谁都知道,台湾的经济转型是个系统性的难题,猴年马月能解决谁都不敢保证。如此一来,服贸协议的签署岂不是遥遥无期?

应该说,蔡英文主打“模糊战略”确实很有一手,措辞中性,态度温和,既没有苏贞昌的盲目挑衅,还能隐约让人感觉到一丝丝的善意。除此之外,再加上“民主”、“公平”、“正义”、“法制”等高端大气字眼的包装,中道理性的形象很容易讨好选民。

可是,仅凭蔡英文这些似是而非的言论,实在难以对其两岸路线下判断。如果不能解决“台独党纲”与“九二共识”的根本性矛盾,大家凭什么相信蔡英文有能力维持台海的和平稳定?又如何能创造出“优质的两岸关系”?

正如邱志伟点出的,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包括两岸定位、对服贸的看法、对“一中原则”的看法,这些都必须要讲清楚。可以接受“九二共识”吗?这也一定会再度被逼问。之前就是因为讲不清楚所以失败,选民还是认为民进党“逢中必反”。如果蔡英文不提出大家可以接受的两岸政策,又要保持模糊态度,再次失败的风险很高。

蔡英文若不想重蹈2012败选的覆辙,是不是该揭开层层面纱,让大家读懂你的世界呢?

台湾《旺报》21日文章,原题《蔡英文依旧端出空心菜》,全文摘编如下:

民进党下届党主席竞选辩论日前落幕,尽管蔡英文笃定当选,但在民进党主办的政见发表会中,对于对手郭泰麟有关两岸经贸问题的提问,蔡英文一再回避或虚答,因此民众对民进党的两岸经贸政策还是充满不确定感,对民进党2012败选所称的执政“最后一哩路”依然原地踏步。

《服贸协议》一再受民进党“立委”杯葛,逼使国民党“立委”张庆忠在混乱中包裹通过送“立法院”大会,引发“太阳花”学运,目前暂时停摆,等候再议,不料民进党“立委”依然对自己承诺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也在杯葛,这个最大在野党的两岸经贸政策难道只有“杯葛”二字吗?

前一阵子,民进党本身做的民调研究指出,民众对该党的刻版印象为“逢中必反”,这份民调研究与目前《服贸协议》在“立法院”躺了快一年的结果,丝毫没有冤枉民进党。《服贸协议》本身就是ECFA的衍生协议,台湾基本上是依循WTO规范与中国大陆磋商,个人相信任何政党执政,对外谈判一定会秉持民众的最大利益,要求对手公平谈判,绝对不会做出“丧权辱国”的谈判结果。

从ECFA到《服贸协议》民进党的表现就是“逢中必反”,让人不得不要质疑民进党有何具体且有建设性的两岸经贸政策,服贸之后还有《货贸协议》7000多项产品,复杂度比《服贸协议》更大,民进党杯葛空间恐怕更多,这样下去没完没了。

两岸关系的进展,从ECFA到目前的《服贸协议》,民众已被民进党一再用各种杯葛手段搞烦了,不禁要问:民进党的两岸经贸政策是不是要说清楚讲明白?民进党有智库与学者,也曾执政过,苏、谢、游3位先生都曾担任过“行政院长”,蔡英文也先后担任过陆委会负责人及“行政院副院长”,照理说对两岸经贸政策应该都能论述,尤其是蔡英文曾在国民党执政期间协助台湾加入WTO事宜,对两岸以及国际经贸事务的经验应该更丰富,但辩论结果令人失望,依旧是空心菜一盘。

《服贸协议》、《货贸协议》及《两岸投资保障协议》都是ECFA的衍生协议,蔡英文与马英九辩论过ECFA相关议题,最后也提出要概括承受ECFA,如今服贸争议方酣,未见蔡英文表态是否依然概括承受ECFA。

台湾南部有一组电台主持人每天都提出要根本解决《服贸协议》、《货贸协议》等会影响台湾生存问题的釜底抽薪办法,那就是动用ECFA第16条──终止条文,蔡英文不妨就大胆认同并做为民进党的两岸经贸政策的第一步,另外再提出一套民进党的两岸经贸协议架构及内容,不要一再用杯葛手段阻碍国民党两岸经贸政策,让民众与大陆能感受民进党是不是比国民党高明,并在2016年大选让选民做一抉择。

中新网5月21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消息,民进党党主席改选在即,候选人蔡英文今天赴台南参加座谈,但坚持不接受采访。

蔡英文上午10时抵达台南市南区劳工育乐中心,媒体在门口准备采访,蔡英文只是说,“不受访,谢谢”,随即进入会场,媒体也跟着进去。

民进党台南市党部主委蔡旺诠先宣布座谈会流程,下半场问与答时间再请媒体煺场;但蔡英文不接受,蔡旺诠只好请媒体离席。

中新网5月20日电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民进党“立法委员”薛凌建议台湾军方模仿外国试办“周末战士”,开放后备军人报名。对此,台军方表示持保留态度。

薛凌办公室19日表示,先前有生存游戏爱好者团体提出建议,实施“周末战士”模式,在假日接训具后备军人身份且有意在假日“短暂从军”者,让他们成为“周末战士”。

对此,台军方发言人罗绍和表示,以目前台湾的文化背景、作战任务、兵役转型、财政预算、现行法规及个人意愿等条件,现阶段尚不适合参考美军“周末战士”精神,推动“兼职服役”制度。

一位台军将领表示,美国国民兵来源均采志愿参加,政府通过立法寻求企业界支持,并给予减税或奖励措施,但台湾目前无相关奖励措施,况且还需要征询后备军人意愿。

这位将领还指出,台湾兵役制度正由征兵制朝“募兵制”转型,如果同时实行“兼职服役”制度,再加上“生存游戏者”参与,势必将增加兵役制度转型期间的复杂度与风险。

中新网5月20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 2016“朱蔡对决”(朱立伦与蔡英文)可能性大幅提升,绿营重要人士分析,朱立伦民调虽高,但从实战经验来看,并非想象中那么“无敌”,蓝绿双方将难分轩轾。而未来半年,蔡英文将以打赢年底“七合一”为首要目标,接着再以地方包围“中央”战术,直取大位。

民进党发言人张惇涵表示,民进党即将在本周日举行党主席改选,候选人蔡英文及郭泰麟,预计将透过党员投票方式决胜负;胜出者则会在下周三经党的中执会确认无误后,就会立即与现任主席苏贞昌进行职务交接。

在此之前,朱立伦传出不选新北,提前布局2016,绿营重要人士指出,朱立伦会做这样的决定不令人意外,毕竟,假若他真的连任新北市长成功,明年此刻若又改投入参选地区领导人,恐怕很难向市民交代;而民进党当然也会紧咬忠诚度不足的问题不放。

面对可能的“朱蔡对决”,该人士直言,朱立伦的民调确实是蓝营领头羊,且目前几乎看不见内部有具威胁性的挑战者。问题是,朱立伦在2010年与蔡英文竞选新北市长时,最后仅领先11万票;尤其,当时蔡英文只是首次选举,并无强烈得失心,在此情况下,双方票数只差距5%,所以朱立伦真的没想象中那么“无敌”。

但该人士说,朱立伦企图心强烈,早在外界传出他不选新北市长前,他其实就已默默地拉拢民进党力量,挖敌营墙脚替2016铺路,所以未来的“大选”,绿营很难避免陷入苦战。

而在民进党备战部分,另名绿营人士指出,蔡英文若顺利回锅主席,将把重心放在年底7合1选举,有关“修宪”、两岸等“中央”层次的议题,则会先暂时搁置处理,避免碰触敏感议题。

也因此,前天民进党举行主席改选辩论时,即便候选人郭泰麟一再猛攻“宪改”议题,但蔡英文就是不愿做出明确回应,仅以开放态度,同意交付社会讨论,避免让自己提前陷入“中央”层级的政治攻防,打乱年底选举节奏。

该人士说,蔡英文只要能拿下“七合一”胜选,不仅有助确立她党内的威信,对外更能塑造翻盘的社会氛围,届时民进党将能以地方包围“中央”策略,力拼2016执政。

党主席不能选台地区领导人?蔡英文面对逼问打太极

【环球网综合报道】民进党18日举办党主席改选政见辩论会,台湾媒体报道,参选人郭泰麟直指蔡英文“痛处”,建议修改党章,废除“总统兼党主席”的规定,且党主席不得参选任何公职。蔡英文则以黄信介为例,指出当年黄也跑去花莲选“立委”,她也曾在党的期待下,参选新北市长,并带动当年选战的气势。

民进党主席登记参选仅蔡英文和郭泰麟两人,郭泰麟在申论时指出,现在“总统兼任党主席”,党主席控制“立委”,“立委”无法表达民意,民进党不该笑国民党只剩“9趴”,应先自我检讨。因此他主张,党主席要专职,不可参选任何公职,“总统”、“副总统”都不行,且要把党章“总统兼任党主席”这条废掉,等民进党把体质调整好,百姓的信心就回来了。

但是蔡英文实问虚答,她强调任何新体制必须要有成熟的条件配合,否则会引发社会争议与付出成本。

蔡英文又说,台湾宪政体制不完整和不完美,她也期待现行“总统制”能改变,但是改革是浩大工程,需要长时间与社会对话。她话峰一转,暗批马英九的不受节制、滥权,她认为这是个人问题,也是造成目前宪政体制不足的原因。

蔡英文在结论时又补充说,当年党主席黄信介也跑去花莲选“立委”,她在党的期待下,参选新北市长,都带动当年选战气势。

民进党主席改选政见会成蔡英文独秀苏蔡上演大批斗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民进党今(18)日举办党主席改选“电视政见发表会”,由2位候选人蔡英文、郭泰麟进行发表。  自今年4月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前“行政院长”谢长廷宣布退出本届党主席选举,蔡英文随后表态参选到底,民进党党主席之争已无悬念。

18日民进党“电视政见发表会”已然变调成为“马当局批斗会”,蔡英文一开场即以“大家吃饱未”向所有人致意,呼应近来“民主能否当饭吃”的话题。同时也讽刺马当局,面对近来社会的不同诉求,往往“没有办法、只有法办”。

现任党主席苏贞昌则在会上大批国民党独裁,与民争利,并回顾民进党建党经历。苏同时表示面临当前变局,民进党应如何因应,必须清楚向人民交代。会前强调,年底“九合一”选举即将到来,民进党必须给党员信心、人民交代,让社会看见党的明确承诺与清楚目标,以展现领导人的风度与气度。

民进党另一位党主席参选人郭泰麟在会上几乎被忽略,完全成为配角。

中新网5月19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民进党18日举行党主席选举辩论,候选人郭泰麟宣称,蔡英文曾说要概括承受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如今随着台湾“318学运”(反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学生运动)要求退回服贸协议,ECFA与服贸都存在“透明度不足”,蔡英文要如何自圆其说?郭泰麟要求民进党领导人不能再像“海波浪”般摇摆不定。

对此,蔡英文未正面回应,仅表示台湾与大陆谈判前,要先完成经济转型,让产业有竞争力;同时,“政府”也应通过对话,利用新模式替台湾创造新动能,才能有效发展经济。

郭泰麟表示,民进党要重返执政的两大关键,第一是产业政策,第二是两岸政策,民进党要设法让自己成为人民的后盾。问题是,党的两岸政策在哪?近来争议不断的南海策略为何?

东南网5月19日讯 据中评社报道,这场民进党魁改选,形同大鲸鱼对小虾米。稳居优势的蔡英文,仿佛天使在人间,任凭外界纷扰,她总是拉东扯西、实问虚答。此举或能让她顺利回锅主席,但却已让外界对她能否带领民进党重返执政,打上问号。

据台媒报道,昨天,民进党举行唯一一场主席选举辩论,郭泰麟即使知名度不高,却有备而来,直击蔡英文痛处,尝试逼这位可能代表党角逐2016大选的对手,提前面对争议。只是,尽管郭泰麟拳拳到位,蔡英文却是招招闪躲。

例如,蔡英文明确反对马当局党政合一,但当她面对主席该不该参选公职的问题时,却说“党员在不同阶段有不同期待”,暗示只要有人支持,她就有理由以党魁身分参选“总统”,甚至是兼任“总统”,把责任推给党员。这就像当年“领18趴、骂18趴”一样,把问题推给制度,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又或者,当郭泰麟质疑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摇摆不定时,她提出一套“先有经济转型才有自由化贸易”论述。只是,经济该怎么转型?哪些产业该转型?她只字未提,这就像2012年的“台湾共识”,都是有声无影的空包弹。

所以,整场辩论,蔡英文看似说了很多,但其实什么都没说。

或许,苏贞昌、谢长廷退选,让眼前的党魁之争变得手到擒来;但是,当一位有心领导台湾的人,却只想着如何回避争议,其所提出的政策,也都只有空泛口号,民众看在眼里,作何感想?

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或许是回锅主席的胜选方程式。但,蔡英文必须清楚认知到,担任主席的目的,无非是要藉此舞台替“总统”大选铺路;但如果她在未来2年任内,一如过往持续对重大争议挥空拳、打太极,那么,重返执政不会只有最后一哩路。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