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据联合报报道,因应洪仲丘案,台“行政院”宣示成立“军事冤案申诉委员会”,召集人、“政务委员”罗莹雪昨天表示,委员会预计本月底挂牌运作,当天规划由“行政院”长江宜桦亲自揭牌外,并召开首次委员会议。

“行政院”已在院本部内觅得委员会办公地点,委员会将设置专线电话、信箱和网站,并在“行政院”的天津街出口处,设置民众申诉窗口。

“军事冤案申诉委员会”主要任务包括主动清查过滤台“国防部”曾受理陈情的军事冤案,及接受申诉的军事冤桉。

委员会受理的军事冤桉,指委员会设立日前20年内,现役军人于服役期间死亡或失踪,其配偶、直系血亲或二亲等旁系血亲,对于相关侦办、调查结果不服的事件。

“行政院”表示,未来经委员会审查后,认有必要再侦查,将函请检察机关办理。得提起非常上诉事由,会函“检察总长”办理。得声请再审事由,得函法律扶助机构协助向主管法院声请再审。

两岸法学专家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两岸和平发展法学论坛上,就两岸民事司法互助,尤其是对民事判决的认可和执行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呼吁尽快建立两岸相互认可和执行民事判决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郃中林表示,两岸司法互助虽然启动晚,但发展快、范围广、数量多、成效也相当明显,且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当务之急是台湾方面应全面认可和执行大陆生效民事裁判和仲裁裁决。

郃中林透露,从2009年6月25日两岸司法互助协议生效至2013年6月底的4年里,大陆法院共办理涉台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司法互助案件27738件。据初步统计,2008年-2012年,大陆法院共新收申请认可台湾地区法院民事判决案件192件,审结188件。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冯霞认为,两岸分属不同法域,但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相互认可和执行的民事案件日趋增多。目前,两岸相互认可和执行民事判决的司法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与发展。

“为共同保护两岸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亟需两岸尽快建立区际民事司法协助关系。”冯霞说,两岸协商达成有关判决相互承认与执行的司法协助协议,目前在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都有了有利条件。

台湾中正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罗俊玮说,台湾对大陆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者的判决在台湾进行认可与执行存在争议。在大陆法院进行诉讼获得胜诉判决后,想对败诉方在台湾的财产执行的,需要依据“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规定进行。但是,该条例的规定与台湾民事诉讼法规定存在差异。台湾方面应按照台湾民事诉讼法规的规定修正该条例的相关规定。

第二届两岸和平发展法学论坛14至15日在北京举行,由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主办,以“两岸交往与法治保障”为主题。(王欢查文晔)新华网

中新网8月16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地区“军事审判法”修正已正式公告施行,军法案件将移至司法机关处理,林毅夫能否解套?台湾当局防务部门法律司多次公开强调,林毅夫案经过清查以后,因“投敌”是属于继续犯,“犯罪的追诉时效还没有开始起算,所以目前还在依法通缉中。”

此外,防务部门法律司审判处副处长沈世伟稍早前亦说,林案不属于第1阶段移送案件,将于“军审法”公布5个月后以通缉犯案件移送。

沈世伟表示,林毅夫案原是用“陆海空军刑法”的“投敌罪”通缉,不属于第1阶段移送案件。要等到第2阶段,也就是“军审法”公布施行后5个月,才会移送司法机关,届时再由检察部门决定是否发布通缉。

前“台联党”主席苏进强15日表示,2002年5月林毅夫父丧期间,他任职安全事务部门咨询委员,安全事务单位曾多次专案讨论林案。包括大陆事务主管部门、内务部门等倾向让林返乡,预拟林下机后军法单位在机场侦讯、审判程序,再由当局领导人发布特赦的“剧本”,无奈防务部门反对,最后只好妥协作罢。

依法论法,苏进强称,林毅夫在1979年当时确应受军法处分。但事发后迄今已34年,早已超过法律的追诉期,岂料防务部门未依法在事发后或知悉其确切行踪即发布通缉令,在2002年年底,才补行对林毅夫的通缉,此一作为,本身即充满因人设事、不合法,违背人道主义的争议。

苏进强指,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防务部门竟公然表示于2002年5月才知林毅夫为林正义,故而注销林当年的抚恤,并向家属追讨,经行政诉讼败诉在案。显见防务部门公然说谎在先,事后又硬拗,实不能服众。

苏进强表示,就政治层面言,台湾地区早在1991年5月即终止“动员戡乱时期”,战时军律亦在其后废止,所谓“叛逃罪”的条文也不复存在。

苏进强称,他曾是职业军人,当然不认同林毅夫当年的行为。但他也无法认同防务部门一错再错,恣意违法、违反人权以掩饰当年延宕通缉过失的作为。他表示,马英九对此事件,不能置若罔闻,毫不作为。

     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军事受刑人移监行动,今天清晨展开,243名受刑人要在上午完成移监,位在台南六甲的全台唯一军监昨气氛森严,车辆进出都得接受检验才放行。

东南网8月15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史上最大规模军事受刑人移监行动,今天清晨启动!第一阶段243名军事犯,预计6小时内从现存唯一的军监“国防部”台南监狱,全数移往“法务部”“矫正署”11所一般监狱。

没有举办军监最后一夜

昨夜10时,台南六甲军监一如往常,播放费玉清的“晚安曲”,曲声落幕不到一分钟,舍房电灯和大门探照灯全部熄灭,受刑人全都就寝,没有“加菜”、没办“惜别会”,“军监最后一夜”宁谧。

为了今天“拂晓出击”,台南军监到了深夜零时,行政大楼仍有二十多间办公室灯火通明,从窗户可见,军监人员频频接电话、到处走动进出,显得非常忙碌。对照军监外一片漆黑,只有寂静蛙叫虫鸣,形成强烈对比。

晚间11时许,包括台北监狱在内的监所,同步接到移监的传真公文,各监所安排新收、考核等作业,忙到凌晨。

移监行动六点半开始,警方提早清晨六点开始交管,为免引起注意,移监车辆由军方直接调派,而非一般监所囚车。


3辆镇暴大巴 150位荷枪宪兵

为防范大规模移监过程中,有人趁机脱逃,军方如临大敌,调集两辆侦巡车、三辆镇暴警备大巴士、150名武装宪兵荷枪实弹,分11路戒护移监。

军方人士透露,移往宜兰监狱的受刑人路程最远,今天清晨6点30分就集合准备出发,其他受刑人最晚八点出发,今天上午应可完成移监。

台南军监目前有307名受刑人,将分两阶段移监,适用第一阶段军事受刑人有154人,扣除借提、保外医治等情况,有243人今天将完成移监。

军方人士表示,2005年军方裁撤新店军事监狱时,也曾分三梯次押解数百名军事犯至台南军事监狱,因此军方对移监已有经验。但当时军方是分不同天、三梯次押解,这次同一天内要完成作业,规模前所未有。

早上8点 兵分11路上移监车

知情人士表示,移监受刑人今早五点半起床、六点用餐,八点唱名并移交“法务部”管收搭上移监车。

由于移监来得突然,部分受刑人在狱中通过报纸、电视新闻报道得知,心情难免不安,同时忧心移监后“行刑累进处遇条例”积分将归零重算,不利假释、接见等,狱方因此加强辅导。

中国台湾网8月15日消息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军事审判法”修正案今天生效,台军方移给检方的侦查案件,共计205件,涉“投敌罪”被通缉的林毅夫,则在下波移送名单。

检方统计,军法机关进行第一阶段移交侦查未结案,共计205件,包含台湾“最高法院检察署”收案3件(非常上诉)、台湾“高检署”5件、高雄高分检5件及各地检署192件。

其中,唯一在押被告是羁押在八德看守所的台空军退伍中校袁晓风,傍晚已遭台湾“高检署”声请羁押获准。

台军方指出,前金门马山连连长林毅夫(原名林正义)涉犯台陆海空军“刑法”“投敌罪”,非属第一阶段移送司法机关范围。

检方表示,确实未收到林毅夫“投敌案”,依规第二阶段移送时间点为5个月后(明年1月15日),将等收到案件、研究相关内容后,可能另依“内乱罪”嫌侦办。至于负责侦办林案的检察机关,届时将一并决定。检方人士指出,可能交由台湾“高检署”承接。

林毅夫被控1979年在金门担任马山连连长时,以游泳方式“叛逃”到大陆后,改名为林毅夫,他曾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台当局“国防部”目前仍认定林毅夫为通缉中的“敌前叛逃”罪犯。(中国台湾网 周剑)

  图片来源台媒

中新网8月15日电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当局“军审法”新制上路,防务部门今天凌晨开始办理移监工作,台南军监及桃园、高雄军事看守所中的囚犯,预计陆续将从今早开始进行移监作业,将254名军犯移监11处法务部门所属监狱。

由于军方并没有囚车,因此是由“宪兵司令部”所调用的军用警备车充当囚车,而受刑人较少的梯次,则是用QRV或是福斯T4或是警方的警备车充当囚车,因此预计这些将领都将坐QRV或是福斯T4出营区。


  军事犯在车内招手。图片来源台媒





台湾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军事受刑人移监行动,今天清晨展开,243名受刑人要在上午完成移监,位于台南六甲的全台唯一军事监狱昨气氛森严,车辆进出都得接受检验才放行。联合报图

东南网8月15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军事犯今天大移监,243名军囚,将于今天清晨由武装“宪兵”戒护分送11个监所;其中程士瑜等5将官、拉法叶舰购舰弊案上校郭力恒移往台北监狱后,不再享有原本6坪独居房的待遇。

北监表示,移至北监者包括“中科院前院长”陈友武中将、陆军六军团前指挥官程士瑜中将、“宪兵司令部前司令”与陈水扁侍卫长何雍坚中将、陆军司令部前通资处长罗贤哲少将、“陆军化兵署前署长”张晋德少将,以及拉法叶舰回扣案的海军上校郭力恒。

“法务部”表示,会依平等原则和身体状况,让将官分配到适合的囚房,并分配劳动工作。北监高层表示,10名军事犯移监后,会暂时住进考核房舍,共有面积1.38坪的二到三人房、5.34坪的七到八人房,“就是没有一个人住的六坪房。”

考量受刑人案情、刑期,经调查后才执行配房,依照一般受刑人作业流程,考核房至少要住两周,除非生病或有特殊理由。

北监表示,有收容陈水扁这位受刑人经验,这些特殊军事犯移监后,基于尊重他们过去职务,处理方式不尽相同,但空间、伙食都与一般受刑人一样,不会差别待遇,也不可能比照阿扁待遇。

    移监让台南六甲军监的受刑人弥漫不安,图中这位远从嘉义骑车前来探望儿子的陈妈妈,就说儿子很担心

东南网8月15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孩子吓坏了,担心跟重刑犯关在一起会被欺负…”史上首度军事犯移监今天展开,六甲台军监狱的受刑人间弥漫着不安,面对不确定未来难掩躁动,会面的家属也焦虑哭红了眼。

陈妈妈骑了40公里 为安抚儿子

六甲台军监狱今天将有243名军事受刑人,移监“矫正署”一般监狱,其中台南地检署共接收20件案件、75名军事犯,是全台接收人犯最多的地检署;昨天,位在台南六甲的唯一军监,不少家属赶来探监。

“移监方式太匆促,没有考虑到受刑人的感受、权益。”来自嘉义的陈妈妈,昨天下午骑着小绵羊机车,远从四十多公里外到六甲军监,把握卅30分钟面会时间安抚儿子。

假释积分能否衔接?没人说清楚

她说,儿子在军中服刑十多年,原预定不到二年就可假释出狱,这次移监将转往彰化监狱,原有的假释积分是否能衔接?相关单位都没说清楚,家属和受刑人都很慌。

“儿子真的吓坏了,很担心到新环境会被欺负,情绪很不稳,看了让人心痛。”陈妈妈忍不住哭了出来说,儿子告诉她,许多受刑人情况也差不多,但外界难听到“真正的声音”。


243名关在台南六甲军监的人犯,将在今天全数移监,军监内穿着红色短裤的“宪兵”,从下午就忙进忙出,准备移监作业。

就怕电影“监狱风云”霸凌上演

据了解,这次移监的受刑人,以逃兵最多,逃兵的刑期通常为一年多,听闻移监后要与“真正”罪犯共处,频频反映担心遭遇如电影“监狱风云”中的房舍“霸凌”,不安与埋怨声四起。

六甲军监政战处长谢明伸对此不表示意见,只说一切作业由“法务部”和“国防部”协调;但据了解,军监这两天已以最速件,通知受刑人家属安抚情绪,也强调现在监狱均人性化管理,申诉管道也多,不要太担心。

不过,家属会客探视后,仍个个忧容满面。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台当局“行政院”日前宣示成立“台军军事冤案申诉委员会”,申诉窗口近日运作,处理设立之日前20年内之台军军事冤案。

“台湾军事冤案申诉委员会”委员名单近日出炉,成员共计15人,超过三分之二成员为民间代表,女性委员则占三分之一。其中,社会公正人士及人权团体代表4人、台湾律师公会推荐之律师3人、学者专家4人,及台当局机关代表4人组成。

召集人由台当局“政务委员”罗莹雪担任,副召集人由台当局“法务部政务次长”吴陈镮担任。

台当局“行政院”指出,“委员会”将主动清查过滤台军军事冤案。其所处理之军事冤案,指设立之日前20年内,台军现役军人于服役期间死亡或失踪,其配偶、直系血亲或二亲等旁系血亲对于相关侦办、调查结果不服之事件。

台当局“行政院”已觅得“委员会”办公地点,并将设置民众申诉窗口,预计将于近日办公厅舍修缮完成后正式挂牌运作。同时,为便利申诉,“委员会”也将设置专线电话、信箱、网站等受理民众申诉案件。(中国台湾网 高旭)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马英九办公室13日公布“台军军事审判法修正案”,15日将实施,未来在承平时期,台军军法归入一般司法。台湾防务部门“法律事务司审判处副处长”沈世伟表示,将会派宪兵戒护250名台军军事犯,移送至台当局“法务部”的11处监狱。当天宪兵和警察单位,将会以“任务车队”进行“武装押运”,沿途实施严密管制,以避免突发状况发生。

“台军军审法”生效后,台军军方会将目前侦查中、审判中和执行中的案件,分成两个阶段移交给司法机关。目前台军军事法院审理中的案件,共有178件,也将于15日起全面移交给地方24个普通法院。另外包括林毅夫、林贤顺等台军军官案,则会在第二阶段移交出去。

台军台南监狱,目前约有300名军事犯,预计15日当天,会有250人进行移监,包括台北监狱、彰化以南等11所监狱;另外将15位军院、1位军检的在押被告移至看守所。

这250名即将移监的军事犯当中,最大牌的属3名台军中将程士瑜、陈友武和何雍坚;台当局“法务部”表示,将军级的军囚移到一般监狱,“该上工的就上工”,全都一视同仁;另外除了这3名中将外,还有台军少将张晋德和罗贤哲,以及台军海军前上校郭力恒。(中国台湾网 高旭)

东南网8月14日讯(海峡导报) 据台湾“中央社”8月13日报道,台当局13日正式刊登公报公布“军事审判法”(简称“军审法”)修正条文15日起实施,现役军人在非战时犯罪,将不再由军中司法机关处理,而转由一般司法体系侦办、审理。

乘此机会,台“监察委员”叶耀鹏表示,他将重启调查“林毅夫叛逃案”。叶耀鹏认为,此案已超过20年追诉期,希望不再追诉。

台湾“国防部法律司审判处副处长”沈世伟13日受访时表示,林毅夫案原是用“陆海空军刑法”的“投敌罪”通缉,不属于第一阶段移送案件,而要等到第二阶段,也就是“军审法”公布施行5个月后才会移送司法机关,届时再由“检察署”决定是否发布通缉。

“监委”叶耀鹏、赵昌平2009年曾纠正台“国防部”。当时纠正案文认为,金门防卫司令部1979年就已陈报林毅夫涉犯“叛逃”罪嫌,而台“国防部”1998年也指出,林毅夫所涉“敌前叛逃”等罪行,法定追诉时效为20年;台“国防部”军法司2002年研处意见更指出,林毅夫叛逃事件都已罹于追诉权时效,无法再对其追诉。但台“国防部高等军事法院检察署”却以“继续犯”侦办,而未“适用最有利于行为人之法律”。因此,2009年,叶耀鹏、赵昌平就纠正台“国防部”,要求不能再对林毅夫进行追诉,但是,这些年来,台军方对此一拖再拖。“军审法”部分条文修正后,林毅夫案将移交一般司法机关处理。叶耀鹏13日指出,虽然林毅夫案他已提过纠正案与调查报告,但法律有所变更,他会再次启动调查。

中国台湾网8月13日消息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军审法”修正案昨日签署,明天将正式公告,预计本周五起,在承平时期犯凌虐部属等罪的台湾军人,将移交一般法院审理,洪仲丘枉死案当天一并正式移交。

另外,台军军监307名囚犯将移交普通监狱,在新法施行当天,台军“宪兵”将同步完成第一阶段约250名囚犯移交作业。另外,高雄、桃园两地的军事看守所羁押51人,军法假释交付保护管束共78人,未来也将全部移交监所接手执行业务。

对于有人质疑女法官如何审理军审移交旧案?宜兰地院院长刘寿嵩说,目前倾向第一年将案子交给男法官审理,让女法官有一年缓冲时间熟悉业务。(中国台湾网 李帅)

中新网8月12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昨天(11日)说,军事审判制度变革,应聚焦在相关配套措施,尤其是军检跟军审系统转型。

蔡英文到台中市出席台中市小英之友会大肚分会成立揭牌仪式时受访表示,台湾陆军下士洪仲丘案反映长期以来军队文化对人权的态度,及制度化的保护不及。

她说,当局团队面对问题时处理不当,社会忧心军中人权不保,及军队士气、防务受影响。

她说,“军审法”既已修法,就应赶快生效实施,但看不出当局有任何配套规划,尤其是军检、军审系统转型,将来回归司法系统,如何建构专业法庭?防务改革部分,让军队符合更现代化的需求,恢复军队士气等很重要,希望当局迅速聚焦在这些事,社会也可一起讨论。

至于马英九出访,蔡英文表示,该处理的问题还是要处理,该面对的问题还是要面对,不要因马英九出访而有延迟。

林毅夫。(中国台湾网资料图)

中国台湾网8月9日消息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军下士洪仲丘死亡案促使台湾地区“军事审判法”火速修订,使得承平时期的军事案件回归正常司法审判。这说明了另一件事:两岸不再是处于战时的敌对状态,而是进入承平时期;金(门)马(祖)也不再是最前线,而是“小三通”的通商口岸;而多年前“叛逃”至大陆的国民党军官林毅夫或许会高兴到合不拢嘴了,因为该法规的修订或许为他返台开启了一扇大门。

报道称,8月3日是个伟大的日子,因为这天是解除两岸军事对峙状态的转折点。一个洪小姐加20万“白衫军”,一举撂倒两个“防长”、十数个军士官,还让台湾“立法院”三天就完成“军审法”的修订。这种快速纪录,证明“立法院”其实潜力无穷。如果所有攸关民生大计的法案都能如此快速通过“立法”,台湾经济老早不知起飞到几重天去了。

在野党一方面不断攻击军方,让所有军人抬不起头;一方面又主导“修法”,让军法回归司法,将导致军纪涣散,令出不行;此外,他们全党上下,还纷纷跑到大陆交心,要让“那边”对他们卸下心防。

过去民进党把林毅夫当成乱臣贼子,主张只要他一反台,立刻“军法审判”。这下军法回归司法,林毅夫只要聘请一个好律师,透过司法程序就可以洗刷罪嫌,正大光明地回家乡扫墓,为往生的父亲上柱香,一偿宿愿。

在野党借口找真相而趁机累积“反马”能量,废除军法让军法官们对国民党心存怨恨,为讨好洪家而快速废军法回归司法审判,却间接为林毅夫开启了另一扇大门,让他可以公开返乡扫墓,不受军法审判。这个结果,是否为其所始料未及?

如果身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的林毅夫,果真可以安全返回台湾,马当局正可好好向他请教,如何振兴台湾经济、加强两岸经济交流,让台湾经济迎风高飞。这位真正热爱乡土的经济学家,必然愿意倾囊相授。

报道最后呼吁:让我们热烈欢迎林毅夫先生回到他的故乡——台湾宜兰!

另据中国台湾网此前报道,林毅夫的夫人陈云英在谈及返台议题时表示,“我们有一个梦想,想要回家,我们希望这个愿望能实现。但是如果有人以任意的方式来砍断我们回家的路,那我觉得他是对不起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人们会用任何一个借口让你不能实现你的愿望、你的梦想”,“我只能安慰我的丈夫,说实话,我经常要安慰我的丈夫,说你再等等、再等等,总有那么一天,台海两岸和谐的时候,我陪着你回家,你不要着急。”“我们也许要因此非常的长寿,长寿到我们一百岁回家”。(中国台湾网 何建峰)

林毅夫妻子陈云英接受中国台湾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也许要因此非常的长寿,长寿到我们一百岁回家”。(中国台湾网资料图)

东南网8月8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军事审判法”通过后,台军现有军法官、军事检察官共计有近200人的去处,将会在年底前检讨完成,军方不排除全数转为隶属于法律咨询业务的法律事务官,而此一改变也影响到陆续成为台军女性军法官、军事检察官的台中张家三姊妹张贝君、张惠如、张颖华的生涯规划。

台中张家三姊妹从大姊张贝君、二姊张惠如相继考上台大法律系却同时都放弃台大而就读“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系后,三姊妹中最小的妹妹张颖华在2003年也录取台大法律系,但在参加当年军校联招考试时,因军校联招入学考试中限制女性录取名额的规定,让分数颇高的张颖华只能录取“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系“备取一”的排序。

当时张颖华无法与两位姊姊一起圆梦的遗憾,在媒体报道后,当时以少数民族考生身份考进“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系的雷家佳展现大爱精神,将正取身份礼让给张颖华,成为佳话。

雷家佳后来转就读政大法律系之后,2007年曾因爷爷出车祸代替爷爷出庭打官司后曾曝光外,后来曾一度成为“原舞者”舞团的特约团员,有被媒体报道外。之后就未曾有雷家佳的近况出现在媒体面前。

而顺利就读“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系的张家三姊妹却是一路顺利的在军中发展,包括2005年,张家大姊张贝君从“国防大学管理学院”法律系第一名毕业、并考上军法官及“国防大学管理学院”法律研究所。

二姊张惠如在2006年从“国防大学”管理学院第一名毕业,并考上军法官,目前任职于中部地区“军检署”,而张颖华在2007年也从“国防大学”管理学院法律系第一名毕业,2008年12月18日以正取第二名录取军法官考试。

一家三姊妹都是女性军法官,一度是军方募兵的最佳宣传对象,但在“军事审判法”通过后,军法官及军事检察官将成为历史名词,目前军方规划将近200名军法官及军事检察官安排转职,目前可能将全数安排到中将主官以上编阶的单位设立“法律事务官”身份,专责处理军中涉外法律事务咨询性质的工作,或担任军中法律宣教教官。

至于张家三姊妹何去何从?军方官员指出,就军方约询结果,军法官与军事检察官对于此一变革都认为:“整个生涯规划都乱了套”,目前只能做好现有工作为要务,下一步怎么走,短时间还没有确切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