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台海_>>台海热词>>服贸协议争议

反“反服贸”9人静坐网友:沉默多数的声音出来了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以“反反服贸”为号召的公民团体“白色正义社会联盟”,9日穿上白色衣服在自由广场静坐禁食,共有9名民众到场力挺。白衫军强调,很多人把反服贸学运看成是英雄行为,那以后的学运是否都要冲进马办、“行政院”和“立法院”?

据了解,由学生和上班族组成的“白色正义社会联盟”,8日在脸书号召民众一起参加自由广场的静坐禁食行动,以表达“回归道德!尊重伦理!端正社会风气!”的诉求。

该联盟在脸书发文说,愈孤单的声音愈能唤起沉睡正义,这次静坐不是跟别人比声音或人数,而是由每一个人打从内心省思台湾怎么了,“我们所爱的台湾怎么了,民主怎么了。少了人声的繁杂,我们多了分宁静的空间可以去多想想。”

该联盟也在陆续在脸书PO上现场照片,表示有愈来愈多人加入静坐,也感谢热心网友赠送物资。据悉,这场活动将持续到13日的“白色力量台湾前进之夜”。

沸沸扬扬的台湾学生运动受到海内外各界关注,而学生们终于宣布将在今(10)日晚退出议场。对此,台湾著名艺人徐乃麟指出,竞争潮流是绝对挡不住的,台湾学生若担心服贸影响,先得培养自身能力,方能迎接全球性竞争趋势,“走不出去,还‘告洋状’登报纸,美国一样支持服贸啊!”

据台湾媒体报道,徐乃麟昨日进行节目录制,在谈起台湾学生抗争表达诉求时指出,数十年后再回首,学生们可能觉得自己像神经病,无聊、无知又冲动,“以前搞政治有很多理想、企图的人,像民进党创党的许信良,这些人到哪去了?有的锒铛入狱、生活潦倒,获利了结的也有。”

徐乃麟指出,服贸延伸问题应探究“根本”,并认为台湾大学生明显缺乏竞争力。“若对未来工作机会担心,那就培养自己,怕什么?”他举例自己把孩子送到海外念书,正是为了和世界接轨,“希望他们更有国际观、更优秀。”

中新社台北4月10日电 台湾反“服贸协议”的学生团体决定10日傍晚6时撤出“立法院”议场,9日晚是最后一夜,现场学生、民众、媒体记者、“立委”都争相拍照留下记录。

反“服贸协议”的学生团体3月18日突破警方防线占据“立法院”议场,并于日前决定在4月10日傍晚6时撤出。

中央社报道,在撤出“议场”前的最后一晚,“议场”内外的气氛已没有像过去那么紧绷,学生团体晚间也没有再召开记者会,仅发布明天离开议场的活动流程,宣布将人手一朵太阳花,从当初攻入的济南路康园侧门离开。

报道说,最后一晚,“议场”内进入的学生、民众、媒体,人数比过去几天增加不少,他们三五成群一起合照留念,有些人站上“议场”发言台,希望留住这一刻,也有人说下次进来要等选上“立委”了,因此要把握机会拍照。

有学生特别用拖鞋、橡皮擦等,慢慢刻出多种印章,包括“出来面对”、“永不放弃”等字样。

晚间学生干部也召集所有学生到“议场”前坐下,请义务律师团说明未来学生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包括警方通知要求到警察局说明时,可以请民间司改会提供义务律师协助等。

台“法务部长”:反服贸学生若态度佳从宽处理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民进党“立法委员”9日在台湾“立法院”围剿台当局“法务部长”罗莹雪,认为反服贸学生无罪,不应秋后算账;国民党“立委”则要求检方依法侦办,学生不能闹完一走了之。罗莹雪表示,违法学生若犯后态度佳,有情堪悯恕理由,检察官会依法在起诉后请求法院从宽处理。

国民党“立委”批评学生指挥一再延毕搞活动,拿麦克风上电视出锋头,造成学生模仿不上课,浪费教育资源,要“法务部”拿出具体行动,藉此事做法治教育。罗莹雪说,学生涉及破坏公物、妨害公务、入侵住宅等罪嫌,警方如果对这些犯罪怠于执法,检察官也会追究警方责任。

面对有“立委”质疑她对学生及黄世铭案有两套标准,罗莹雪说,她始终要求检察官依法办理,传讯学生调查不是秋后算账,是让案件赶快落幕;如果黄世铭案她有干预或指导检方办案,黄世铭就不会被起诉了,不是吗?

另外,“立委”尤美女质询,警方向各医院调阅3月24日凌晨1至3时(警方开始驱离占领“行政院”学生)的急诊病例,铺天盖地查案恐已违反“个资法”。

罗莹雪答说,调阅病例是厘清案情的方法之一,她并反问“检警办案不用还原过程,就能知道事实真相吗?”

台北市刑警大队9日晚也说明,市刑大正调查“行政院”驱离过程中,是否有警察因执法过当伤害民众,因此才向医院调阅伤者数据及就医纪录,这是为了保障伤者权益,并非搜集医院所有就诊者个人病历。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台湾TVBS网站报道,台湾反服贸学生今天撤出“立法院”议场在即,周边警力接获消息,似有其他团体要趁退场时企图制造慌乱,再次攻占“立院”,警察单位对此特别严正以待。也因接获情资的团体非过去学生团体如此单纯,警方更是把维安层级加高,也多增派了大批警力,怕过去情况再次发生。

另外,稍早民进党前主席蔡英文也到现场。她称,希望马英九之后可以好好聆听学生意见,而对于无法和学生领袖见到面会谈,也感到可惜。

目前在议场内,学生们互相拍照,甚至有人还找带头人林飞帆签名。而议场外,则是已有镇暴警察就定位,警方表示,若晚间学生们没有及时退场、净空“立院”,将可能采取行动。

东南网4月10日讯 (福建日报驻台记者林娟) 台湾反服贸学生今晚将退出台“立法院”,但服贸问题仍无解,这场运动的后遗症已经发作,昨日台湾媒体纷纷刊文表达悲观情绪。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台湾”经济部长”张家祝昨日证实,不少国家原定在今年与台湾进行经贸会谈,现因岛内的服贸争议都已暂停,改持观望态度,“经济部”原本想要做的工作,遭遇极大困难与阻力,台湾空转内耗已经发生。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万一不过,那么台湾被边缘化将毋庸置疑。

台湾《旺报》头版头条以《商机沦丧 企业大出走》为题,指出服贸无解导致货贸延宕,在中韩FTA即将在年底启动的压力下,不但恐引发岛内龙头企业出走,还将带动整串的产业链出逃,引发巨大的掏空效应。受这场“学运”冲击,今年首季台湾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两岸四地中垫底。文章援引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赖正镒的话说,岛内厂商对服贸过关的容忍期限最多只有两三个月,若在半年内服贸未露曙光,企业必须为生存留后路。在台湾离国际经贸整合愈来愈边缘化的预期下,所谓的后路就是“离家出走”。

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由于产业在台投资前景不明朗,岛内债市急剧萎缩。彭博社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第1季的台湾债券成交量仅新台币913亿元,不仅较去年第4季1400亿元大幅减少35%,更创下自2011年第2季以来的次低水平。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部分反服贸学生今将退出“立法院”议场,台行政当局也由守转攻,从原本被动回应学生诉求,转向积极与各界说明,对外加强舆论发声,对内第一时间澄清对于服贸协议的不实指控,以免以讹传讹,为反服贸行动添柴加火。

在一片混战后,台行政当局后续灾区处理方式归纳分三层次,第一,清创,求学生退场以整理战场;第二,止血,强化政策宣传,避免形象继续受伤,同时要让外界相信,台湾推动自由化决心不变;第三,疗伤,全面强化政策论述,以求扭转社会对服贸的疑虑氛围。

学生占领议会期间,台行政当局主要重心都放在如何促成学生退场,与此同时,网络言论呈现一面倒,台行政当局有关服贸宣传形同全面溃散,“行政院”因此紧急动员多个部门深入校园座谈,陆续澄清网络上错误的懒人包信息,避免错误信息在青年学子间的传递效应持续扩大。

在学生确定退场后,台行政当局现阶段重心挪往对外宣传。“行政院发言人”孙立群日前与涉外部门,邀请外籍媒体记者,说明服贸协议相关议题;马英九9日晚也直接与美国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视频会议,亲自解答各方疑虑。

同时台行政当局也持续关注民调的舆论变化,希望能争取支持的声音发声,扭转社会氛围。9日有学界发起“反对服贸协议开放资通讯产业联署”一经媒体披露,“行政院”9日上午立即因应,并于下午举行跨部门记者会,除主管的通传会外,“科技部”、“经济部”等部门也会共同出席,大动作澄清。

东南网4月10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经济部长”张家祝9日晚间到台湾交通大学参加服贸座谈会,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张家祝逐一解答。

昨晚是“经济部”规划的校园演讲第2场讲座,张家祝、联电荣誉副董事长宣明智等人与会。

张家祝致辞时说,他到“交大”演讲是为了将服贸的正确资讯带给学生,也尊重每人的喜好,请学生先掌握正确资讯,再做价值判断。他随后做服贸专题演讲,解释台湾为何要与大陆签订服贸,及台湾当局在签订服贸过程所做的努力。

张家祝在演讲时剖析台湾需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他指出,台湾若不加入RCEP,将面临区域整合趋势下被边缘化。

张家祝说,全球贸易无法与政治、外交切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是台湾与大陆经贸关系正常化与制度化的唯一途径。完成ECFA后续协议包含服贸、货贸与争端解决,再与其他国家洽签“自由贸易协定”(FTA)。

学生踊跃出席座谈会,甚至有一些学生坐在地毯上聆听演讲。张家祝在演讲后与学生座谈,学生提出许多关于服贸的问题,张家祝都一一解答。

东南网4月10日 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薛洋

昨天上午,一场雨突袭台北,选择坚守台“立法院”外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时间已是早上10点多了,一些学生仍在睡袋里昏昏欲睡,也有一些人无聊地看着书。“10日傍晚议场内的学生就会出来,你们也会跟着退场吗?”面对提问,几个学生都给出肯定的答案。

雨停后,“立法院”外又开始热闹起来。“立法院”外青岛东路一侧本是学生的场子,现在却看不到几个学生,摊位也撤走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年龄较大的“独派”人士,他们有人轮流上去用闽南话开讲,声情并茂,相当有煽动性,上演的是一出对马英九的“公审大会”。

尽管马“政府”不停地强调服贸协议对台湾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和群众仍不以为然。

“只会对财团有利啦,只有那些大企业才有实力进军大陆;而将来陆资入台,我们小民以及中小企业,都要死翘翘了。”昨日,在台“立法院”外,来自台湾中部一大学的陈同学气愤地说。而前来声援学生的一个女士上台开讲时,则痛批财团“通吃”两岸,“在台湾赚1000块,只会分给劳工2毛,这样的企业我们要他干吗”。她的说法引发了台下观众的共鸣。在“立法院”外,也随处可见诸如“服贸图利财团”的标语。

可以说,即将退场的“太阳花学运”,不仅包含“反马”、“反中”的成分,也有“反商”的影子。台湾薪资水平倒退十几年,物价却连年上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很多人除了痛批“政府”无能之外,也将其归结为“财团的贪婪”。因为对未来感到彷徨,一些学生便加入“学运”的行列。而在这场“学运”中,大企业家们纷纷现身挺服贸,更被学生们视为指责的对象。

大型企业在岛内经济生产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也是提升台湾国际竞争力的领头羊。“太阳花学运”快要退场了,一些学生干部或将走上从政道路,如果这些人心中的“反商”情绪不退场,只会为台湾未来的发展传递负能量。

东南网4月10日 海峡导报 王炜

“不要谈什么分离,

我不会因为这样而哭泣,

那只是昨夜的一场梦而已。”

这是台湾歌手王杰曾经的一首主打歌,在“太阳花学运”终将落幕之际,套用起来颇有点浑然天成。

先说学生吧。“学运”初来乍到,登高一呼,众山响应,两大领袖林飞帆与陈为廷更是一步跨上神坛,可谓风光无限。但毕竟是年轻啊,在“3·30”之夜的激情冲荡之下,学生们没有把握住最佳的退场时机,到头来只能在“立法院”画地为牢、歹戏拖棚。虽然苦等来王金平的出手解套,借坡下驴的动作已经不再漂亮、索然无趣。

次说民进党。有句俗话叫“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着利用学生的激情与盲动给老对手马英九致命一击;奈何美国不买账、大陆不买账,就连刚开始一边倒的汹汹民意最后也不买账;以至于学生还未退场,自我检讨的声浪已经一波接着一波,当家的苏贞昌一个头两个大。

再说国民党。有人说马英九“输到脱裤”,这明显太夸张,好歹他还算是稳住了局面;但要说“利空出尽、否极泰来”,恐怕小马哥自己听了也不会相信。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国民党没有分裂是万幸,可要重新凝聚一心、共拼未来,真的是谈何容易。

最后说说服贸。好好的一个经贸协议,硬生生被扭曲成了蓝绿对立、“统独”对立的政治话题;还掀起了一场牵动两岸的“学运”风潮,绝不是“无妄之灾”四个字就能轻描淡写地解释过去。从体制外回到议场内,围绕服贸的政治斗争还远未到尽头。

说这是一场游戏,好像有点不够严肃。毕竟,从青年学生到政坛领袖,从学界精英到商界大佬,从普通民众到黑白两道,从海峡对岸到大洋彼岸,都被动主动地掺和其中。

要说这是一场梦吧,它又是那样的冰冷而残酷。在“学运”退潮之后,造成的伤痛要如何化解,社会的裂痕要如何平复,真的可以“春梦了无痕”吗?

还是让我们回到“疗伤音乐”的节奏中来吧,在王杰的歌声中纾缓一下紧张的神经。“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虽然你影子还出现我眼里,

在我的歌声中早已没有你。”

东南网4月10日 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胡忠信 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

台湾“3·18学运”由攻占“立法院”开始;擦枪走火发生攻占“行政院”事件,警方驱离发生流血冲突;又引发12万人上街头抗议;峰回路转之后,“立法院长”王金平现身议场,表示“先立法再协商”;抗议学生认为目的已达,宣布10日退出议场。长达3个星期的“3·18学运”总算可以落幕,台湾社会经历了一场另类的民主大洗礼。

“网络世代大反扑”可说是此次“学运”的主调。正如英国经济学家黛安·柯尔(Diane Coyle)在其大作《被卖掉的未来》所提出的论点:房子买不起,薪水没有涨,不敢想退休,“因为你的薪水,你的未来,都已经被政府卖掉了”,“这个世界,对不起年轻人”。

有人用“蓝绿对决”、“统独大战”、“选举前哨战”来解读“学运”,恐怕都失之偏颇。攻占“立法院”、“行政院”建筑,而且长期霸占议场,本来是社会所不容;但舆论、媒体却一面倒支持。即使有群众出面反制,却是由黑道人士带头,如此黑色幽默现象,岂不是一大讽刺?

“政府”在事发以后,马英九、江宜桦召开多次记者会,态度强硬,行动僵化,无异“提油救火”,使形势更加恶化。反之,王金平潜沉多日之后,以临门一脚方式提出“先立法再协商”,以温情姿态要求学生回家;政治功力之柔软、老练,马江两人都难望其项背。马王两人继去年“九月政争”以后,王金平又下了一城。

马英九自2008年就任以来,立即遇到史上最大的金融海啸,始终提不出有效对策。“3·18学运”因服贸协议的审查程序而引爆,其背后则是年轻人的苦闷与焦虑。而两年多以来的油电双涨、证所税、美牛进口、核四、年金争议,马英九与民意不断对抗;加上社会事件大埔圈地、关厂工人等处置不当,终于在“3·18学运”如火山一般爆发。正如“墨菲定律”所言,最坏状况不断发生,甚至造成马英九“政府”统治正当性的空前危机。

多年以来,“立法院”议事效率不彰,引发社会大众对代议政治失去信心,造成年轻人以“占领议场”的“抵抗权”方式发泄不满。台湾表面是三权分立,实则行政权凌驾于立法权、司法权之上。马英九更透过党的机制控制党籍“立委”,更引来“横柴拿入灶”的不满。

早在2008年6月,王金平就预告,“行政部门不能视法律如无物,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一定要过,否则未来两岸谈判的细节规范与未来效力都无所遵循,一定会出大乱子。”王金平不幸言中,如今一切从头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两岸谈判不是马英九囊中之物,必须全民参与、监督,是“3·18学运”的最大启发与教训。

《易经·乾卦》:“亢龙有悔,穷之灾也。”龙飞得太高,已经有所懊悔,这是因为走到穷途时会有灾难。“3·18学运”肇因于马英九独断专行,不得民心,与民意严重脱节,“学运”如同一记警钟,马英九绝对不可轻忽。虽然“学运”暂时退场,但其能量不会就此离散,如果马英九不改变行事作风,仍然因循苟且,他是否能顺利卸任,恐怕都有问题了。

中新网4月9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部分“反服贸”群众先前闯入台当局“行政院”,“行政院”发言人孙立群今日(9日)表示,等检察官侦结起诉,“行政院”会提起民事求偿诉讼,求偿金额300万元(新台币,下同)。

“反服贸”民众3月23日晚间强行闯入“行政院”,“中央”大楼大门整片被拆下,初步统计,4扇桧木门、13扇窗户,以及桌椅、冰箱、复印机、传真机、柜子等遭破坏,修复约需300万元。

孙立群受访时表示,事发隔天警方已制作完笔录,检察官近期也约询相关当事人,等检方侦结起诉,也将提起附带民事求偿,求偿金额300万元。

至于会否撤回告诉,孙立群表示,目前没有这样的打算。而如果企业界捐款代学生清偿,“行政院”是否接受?孙立群说,还没考虑到这个部分。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反服贸学运落幕倒数计时,台北市长郝龙斌9日表示,学运理性、和平落幕是好事,但希望大家从中记取教训、检讨,若有民众不愿退出,则会秉持“尽量软处理”。

郝龙斌上午出席台北市南港亲子馆开幕受访时表示,希望大家从这场学运记取教训,学生退场后,“立委”就应该好好审法案,不只是服贸,还有民生法案都是,希望先前占据主席台、杯葛议事等行为都能回归尊重民主程序,多数尊重少数、少数服从多数。

至于若有民众不愿退出,郝龙斌说,“警政署”或台北市警局会秉持尽量软处理,希望“立法院”周遭早日回归安静的生活空间。

台北市府发言人张其强则说,学生退场后,预计周边可能会涌入大批人潮,警方会派驻必要警力,维护秩序,并在学生离开议场后,同时撤离“立法院”周边地区,让环保局实施道路清洁等工作、尽快恢复市容整洁与交通秩序。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反服贸学运学生明日撤离“立院”,台北市警局将出动1600名警察进驻,维护撤离现场安全,但遇有不愿撤离人士不排除展开强制作为,不过以柔性的先劝后抬、架离为主,警方呼吁现场学生及群众撤离过程要和平、理性,并先将设置在路道上的障碍物先做处理,以利警方及清洁队做澈底的清理,隔天还用路人干净空间。

台北市警局9日召开记者由保安科长黄永志、中正一分局副分局长吴进宗,对外说明日学生撤离“立法院”的布署及作为。

黄永志表示,反服贸学生已公开宣布将在10下午6点撤离“立院”,台北市警局将动用1600余人,因应撤离现场安全及秩序维护,肯定学生平和的给束活动,希望活动结束当天,在场的群众能迅速主动离开,还给周遭居民及商家一个安宁空间。

警局也希望学生及群众能主动的清除路上的障碍物,警方将在活动结束后,配合清洁队做澈底的道路清洁及废弃物的清除,以求尽速的还路于民,在隔日就能恢复交通和生活秩序。

对于不离去的民众,警方呼吁民众要和平、理性的离开,否则不排除采取必要的强制作为,所谓必要的强制作为是先柔性的劝离。如果还是不走,就会采取抬离或是架离,警方尊重民众群的言论自由,但是也希望他们是和平、理性的表达,不要制造对立或是社会秩序的混乱。

东南网4月9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学生占领“立法院”接近1个月,即将在明天落幕。各界最关注的是,“立法院”损失谁来负责?对此,学生上午再度举行记者会,表示椅子今将陆续复原,画作、标语等凌晨卸除,明天中午以前清空。

学运发言人施彦廷说,在济南路有募款现金箱。总维修经费将由民间团队估价,并再度重申,没有像媒体报道的那样,“应没有上亿元”。施彦廷也表示,上午10时左右,已有民间团队进驻,在2楼墙面、地板进行粉刷修缮。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