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千古人间事,都在姻缘中。”91岁的台湾著名词作家庄奴,在17日厦门开幕的第四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上如是寄望“两岸婚姻向好发展”。

当天,海峡论坛首次举办的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围绕“关怀两岸婚姻,共建美好家园”的主题展开研讨,吸引210余名两岸配偶代表前来参加。“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首个地方机构“福建省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网,亦在厦门揭牌运作。

国家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与不久将正式成立的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是大陆构建两岸婚姻家庭的服务载体。“服务中心将开展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工作交流合作,受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当事人咨询、呼吁和投诉,协助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合理诉求,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论坛现场,以一首闽南语歌曲《思慕的人》亮相第四届海峡论坛开幕式暨综艺晚会的台湾歌手熊天平与北京歌手杨洋夫妇,格外引人注目。杨洋说,走过七年婚姻,到了通常说的婚姻七年之痒,“但我们一路走来,扯得更紧,走得更深远。”

“如那首《天涯共此时》的歌中所唱,‘我在这边,你在那边’,‘我们却总想见面’,总想着‘最美的时光’。”杨洋的一席话,引得同样属于两岸佳偶的台湾文化人凌峰高声叫好。


笑称熊天平与杨洋夫妇是“红花绿叶”的庄奴,称自己为两岸婚姻的“老树”。62年前,他刚从大陆到台湾,创作了“十八姑娘的一朵花”;20多年后,他重返大陆,创作的第一首歌叫《惜缘》。

庄奴亦是“两岸配”,两人相差23岁。“20多年的相伴,她不嫌我老,不嫌我穷。”庄奴说,“18年前,我不幸中风,才觉得手杖的重要”,“我真正的手杖是太太”。

自1989年大陆首例涉台婚姻在厦门登记以来,目前已有32万多对两岸配偶喜结良缘,并以每年1-2万对的速度在增长。其中,闽台婚姻超过10万对,占大陆涉台婚姻的三分之一强。

随着两岸交流的日趋深入,如何维护两岸配偶子女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成为新的课题。来自台湾的社团与民意代表人士在论坛上呼吁两岸婚姻“更向前”。

台湾民意代表、台置连江县原县长陈雪生说,过去讲“天长地久”,现在有时讲“能撑多久”;过去叫“一生”,现在有可能是“一阵”。他表示,对两岸婚姻关怀与共建,牵系着两岸和谐发展。

台湾中华新移民交流协会荣誉理事长蒋启弼说,两岸通婚是大趋势,台湾方面还必须给予大陆配偶更多的“尊重感”。


此外,越来越多的两岸配偶选择在大陆定居生活后,也期冀能够明确户籍、计生、社保、医疗等方面的政策。李立国透露,目前正在国务院台办的指导下,民政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在台大陆配偶及亲属领取养老金不便,以及配偶被注销在台户籍后、恢复大陆户籍难等问题,优化公证书副本转寄程序,细化定居大陆的两岸配偶计划生育相关规定,明确社会保障、户籍、出入境等政策,力争多行惠大众的好举措。

李立国说,近年来,在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台湾方面放宽了一系列不合理限制,使两岸配偶亲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得到较好改善。“但是,两岸婚姻家庭前进道路上仍有许多藩篱亟待破解,仍有许多政策需要对接。”(完)

中新社永定6月17日电 (马斌 卢基莹)在17日厦门举行的第四届海峡论坛论坛大会上,大陆在已设立的11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基础上,宣布新增6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其中包括了福建永定客家文化园。

至此,福建已有了5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分别是:永定客家文化园,泉州闽台缘博物馆,莆田湄洲妈祖庙,福州马尾,厦门青礁、白礁慈济宫。

永定县相关部门17日告诉中新社记者,福建永定客家文化园包括永定客家博览园、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祖籍地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等多个点。

大陆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适应两岸关系大开放、大交流的新形势、新任务,为突出两岸交流地方特色而确立的。而永定拥有丰富的对台客家人文资源。据了解,永定直接迁台的有47个姓氏约25万人,从永定迁到第三地再迁台的有近30万人,其中不乏政界、商界和科技文化界名流,如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台湾桃园县县长吴志扬,台湾顶新国际集团董事长魏应洲,著名音乐家、作曲家江文也等。

永定还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永定境内现存有代表性的土楼2800多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六群四楼”共46座福建土楼中,永定占了一半。

近年来,永定围绕打造“海峡客家”品牌和创建“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的目标,充分发挥客家土楼、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打好“土楼牌”,唱响“客家歌”,广泛搭建对台交流平台。例如,以反映土楼风情、展现客家文化内涵为主题的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赴台演出;与台湾大学客家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两岸客家文化研究院”;定期举办为两岸客家政治精英提供交流平台的“永定客家论坛”;开展“千名台湾精英土楼行”和“十万台胞看土楼”活动等。

永定县委宣传部人士表示,永定将以客家文化园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契机,发挥特殊的客家文化、客家土楼和对台人文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客家文化园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对台项目建设;多措并举,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完善好、发展好,广泛推进与台湾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使其在两岸交流中取得良好的示范作用。(完)

东南网6月17日厦门讯(本网特派记者 谢添实 陈薪宇 周艾连)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今日在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上透露,将于近期与台湾有关方面协商,扩大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个人游范围,从福建扩大至海峡西岸经济区。赴金、马、澎地区个人游的地级城市将由目前福建的9个城市,扩大到海西地区的20个城市。

今日上午,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在论坛大会上宣布了多项惠台政策,提出进一步扩大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措施,今年争取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规模达到180万人次,较大幅度增加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组团社。

此外,国家旅游局将于近期与台湾有关方面协商,扩大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个人游范围,从福建扩大至海峡西岸经济区。赴金、马、澎地区个人游的地级城市将由目前福建的9个城市,扩大到海西地区的20个城市,包括浙江的温州、丽水、衢州,江西的上饶、鹰潭、抚州、赣州,以及广东的梅州、潮州、汕头、揭阳等11个城市。

国家旅游局还同意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在上海设立办事分处。

在去年6月12日的第三届海峡论坛大会上,两岸正式同意开放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个人游。此次将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个人游范围,从福建扩大至海峡西岸经济区,将进一步促进两岸旅游往来与经济发展,增进两岸民众间的相互了解与感情交流。

第四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开幕式现场。

中国台湾网6月17日厦门消息 17日上午,在民政部和国务院台办的共同指导下,由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筹)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来自两岸的210余名配偶代表围绕“关怀两岸婚姻、共建美好家园”的主题共叙亲情、开展交流。


开幕式现场,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叶克冬,福建省副省长陈荣凯出席论坛。


参加论坛的两岸配偶


台湾著名词作家庄奴作为台湾配偶代表在论坛上发言。


台湾文化界人士凌峰接受在论坛现场记者采访


熊天平和杨洋夫妇在论坛现场为大家演唱歌曲《天涯共此时》

中国台湾网6月17日厦门消息 每年此时的厦门,总是凤凰木最盛最美的好时节。一团又一团的凤凰花簇拥在葱郁地绿叶中,像火一样浓烈,引得游人赞叹不绝。然而,厦门让人惊艳的不仅有凤凰花,还有那一年一度的海峡论坛。

16日晚,第四届海峡论坛于厦门会展中心正式开幕。在开幕式后举办的“中华情·海峡缘”综艺晚会上,两岸明星同场献艺,摇曳生姿的曼妙舞蹈、惊险而精湛的杂技表演、触摸人心的怀旧老歌,为在场的五千余名两岸基层民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听觉盛宴。

坐在台下观看晚会的林老伯告诉记者,每年的海峡论坛他都十分关注,连续四年观看开幕式晚会,有通过在家里看电视直播,也有两次专门到现场来感受热烈气氛。言谈间,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厦门人的自豪感情不自禁流露出来:“海峡论坛是我们的大事情,你看到了吗?大街小巷都挂出了条幅和广告牌,这是我们厦门的大新闻!”

诚然,每年的国共论坛、两岸两会领导人会谈、海峡论坛,是两岸交流合作的三驾马车,重要程度不相上下。不同的是,海峡论坛旨在“扩大民间交流” ,是两岸草根交流的大舞台。妈祖文化活动、郑成功文化节、海峡影视季、台湾特色庙会等活动,参与主体都是两岸的普通民众,其草根性、广泛性、民间性不言而喻,真正做到了官方搭台,两岸百姓唱主角。

林老伯指着晚会舞台告诉记者:“你看,这个背景展示的是客家风情”,“这体现了闽南的古厝文化”,“厦门靠海,舞台也搭建成海洋风格,真是太配了!”。节目到高潮处,周围观众的欢呼声掌声如潮涌动。在距离环岛路海滩不远的会展中心,陆地上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仿佛眼前就是碧波浩渺、波澜壮阔的大海。


说到这些年来闽台交流合作带来的变化,林老伯尤有感触。众所周知,福建跟台湾一水之隔,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通。随着交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闽台两地的距离越来越小。“满大街的台湾小吃,生活用品也好多来自台湾,就连水果也是啊!”他认为,“台湾元素”已经成为厦门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一家人啊,互通有无嘛!”

古代诗人苏轼曾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自两岸破冰到春暖花开,像林老伯这样的基层民众,最能直观感受到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带来的阵阵暖流,这也契合了海峡论坛一直致力的“扩大民间交流”的主题,真正做到贴近百姓,惠及群众。晚会的最后,林老伯与记者相约:“我明年还要来,我们再会!”

 

母亲在庙会现场给宝宝喂送台湾风味冰淇淋。中新社发 刘可耕 摄

新华网厦门6月16日电(记者许雪毅 林甦)将于16日晚开幕的第四届海峡论坛得到台湾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预计参会总人数将超过万人。在这两天的采访中,新华社记者碰到很多台湾南部来的乡亲,他们为海峡论坛带来了许多“奇遇记”。

父子隔街叫卖

厦门中山路步行街。“台南美食安平蚵仔煎”的大广告牌下,60岁的黄进南熟练地翻弄着热锅上嗞嗞作响的蚵仔煎,周围满满都是拿着钱准备购买的人。

“人潮太多了,每天的食客数量有台湾的5倍之多,这消费能力真让人想不到!”黄进南乐呵呵地说。

去年海峡论坛举办首届台湾特色庙会,朋友让黄进南带着台南美食来参加,他还心存疑虑。“朋友说,你就听我一次啦。结果我来了发现,预备卖一个礼拜的东西,两天就卖光光。这次我从台湾布袋港带来了1000斤牡蛎,足足是去年的四五倍。”


“今年我特地叫了好几个朋友过来,卖烧麦的、卖甜不辣的、卖大肠包小肠的,我对他们说,你就听我一次啦!”黄进南笑着说。

肥水不流外人田。就在黄进南摊位的斜对面,写着“大肠包小肠”的广告牌下,一个年轻人正忙着在烤架上翻转大肠和小肠,他是黄进南的二儿子黄大峰。

“第一次过来,其实是来帮老爸啦。”黄大峰说,以前学的是汽车工程,在台积电上过班,现在当“小贩”体验不同的生活。他说,“卖得很好,很希望能在这里开店。”

“去年厦门小吃街设立的时候,我们知道的晚了,排队都排不进去。很希望政府再多建设一些台湾小吃街,这样我们就都能进来啦!”黄进南说。

老朋友“不期而遇”

“昨天,台湾嘉义县阿里山乡代表会主席叶秋源给我打电话,以为我在台湾,结果一问,我已经在厦门。他说,你去海峡论坛了呀,我也会过去,搭乘的是16日8点的飞机。”台湾东森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驻嘉义记者吴瑞兴告诉记者,他总是在海峡论坛上与好多老朋友“不期而遇”。

福建东南广播公司在“旅游我最大”和“两岸春节联播”等节目方面与台湾广播媒体人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此次继续邀请台湾媒体同仁前来参加海峡论坛。第三次应邀前来的吴瑞兴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


“海峡论坛基层交流做得很不错,每年来都有收获。”吴瑞兴笑着说,越来越多台湾同胞参与到论坛中来,每年自己都能在论坛遇到许多台南乡亲。

“去年我参加第三届海峡论坛,碰到台湾南部的民意代表、工商界人士、宗教民俗界朋友,好多熟人,我想今年还会再碰到他们。”吴瑞兴说,通过这个论坛也可以认识更多新朋友,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副会长“自我标榜”

虱目鱼丸、无骨鸡脚冻、周氏虾卷……在厦门中山路的台湾特色庙会上,台南市南安商会常务副会长李锦泉侃侃而谈台南美食,希望大家都来好好品尝,更希望大家都到台南去领略深沉的文化底蕴。

“台南乡亲是最有人情味的,很希望更多大陆同胞能去台南走走看看。”李锦泉在台湾特色庙会上大力推介台南旅游观光。

“去年,有成都的朋友来台南旅游,迷路了,在街上碰到我,我就请他们坐上车,还请他们吃小吃,他们都很惊讶,说想不到台南人这么好!”李锦泉“王婆卖瓜”,用自己的例子说明台南乡亲热情好客。

李锦泉递给记者的名片上有一行字写着“精致台湾高山茶礼盒、茶点、茶文化”,他说,更多大陆游客到台湾去,肯定能给台湾南部乡亲带来许多好处。

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17日上午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举行

东南网6月17日厦门讯(本网特派记者 谢添实 周艾连 陈薪宇)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17日上午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隆重举行。1700多位嘉宾出席开幕式,其中台湾嘉宾1000人。大会的议题是“汇聚民意,共谋福祉”,两岸嘉宾围绕大陆“十二五”规划、台湾“黄金十年”与海西建设,围绕增进两岸民生福祉、共谋合作发展和巩固、深化两岸民间大交流大合作等议题展开探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并致辞。

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贾庆林代表中共中央,对第四届海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贾庆林说,三年来,海峡论坛始终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民众的务实方向,始终保持民间性、大众性、广泛性的鲜明特色。在两岸各有关方面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下,海峡论坛已经成为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形式最多样、内容最丰富的两岸民间交流盛会,发挥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独特功能和重要作用。每年上万名台湾民众前来参与海峡论坛,是两岸民间交流蓬勃活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生动写照。

贾庆林指出,过去的一年,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实现了稳中有进,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两岸关系面临严峻考验的时候,在事关两岸关系发展前景的重大抉择面前,台湾同胞认识到坚持“九二共识”对于稳定台海局势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期盼两岸扩大交流合作、持续推进协商的愿望,最终选择了坚定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事实再次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期待和根本利益。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由开创期进入了巩固深化的新阶段。我们将继续贯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以广泛团结广大台湾同胞为主线,巩固增强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和ECFA后续商谈,持续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努力让更多台湾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受益,进一步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不断开创两岸各领域互利合作的新局面。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台海地区保持安定祥和,有利于两岸同胞增进利益福祉,有利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事业和共同责任。两岸广大民间组织和基层民众应该也完全能够为此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贾庆林为此提出四点希望:

第一,进一步保持两岸民间交流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岸关系发展的动力来自民间,发展的潜力也蕴藏于民间。扩大深化两岸民间长期交流与合作,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两岸同胞相互理解、彼此借鉴、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最好方式。新形势下,我们要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支持和鼓励两岸各领域、各界别、各行业的广大民众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交流合作,尤其是要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两岸基层交流,促使更多的基层民众投身于两岸大交流大合作。

第二,进一步发挥两岸民间交流汇聚民意的积极作用。认同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反对“台独”势力分裂国土和破坏台海和平,支持两岸加强交流合作和推进平等协商,已经成为两岸同胞的普遍共识,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我们希望,两岸同胞在彼此交往和互利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增进思想感情的深度交流,不断化解彼此间的隔阂疑虑,不断增强两岸同胞一家人的观念,不断凝聚支持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意志,努力形成大团结的新局面,为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民意支撑。

第三,进一步通过两岸民间交流增进广大民众的福祉。两岸交流合作的蓬勃发展,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从中受益。两岸各地、各领域、各界别、各行业的民间组织应当更广泛地建立联系,寻求合作机会,共谋互利双赢,增进民众福祉。我们希望两岸双方共同为民间交流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和更多的政策支持。

第四,进一步提高两岸民间交流的质量和水平。我们要适应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听取两岸同胞的意见,顺应两岸民众的期待,更加注重提高交流的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回应基层民众的需求,更加注重双方的实际需要,更加注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各方面的交流合作都要找准对接点,提高实效性,不断充实内涵、创新形式,加强机制化建设,使两岸民间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和常态化地开展下去。


“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固。”贾庆林最后说,过去四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是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一个时期,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应当承担的共同责任。两岸民间交流越红火,两岸关系的前景就越光明;两岸民间交流越深入,两岸关系的道路就越广阔。让我们把握时机,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东南网6月17日厦门讯(本网特派记者 谢添实 陈薪宇 周艾连)今日上午,在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开幕式上,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致辞时透露,厦门与金门的“小三通”夜航定期航班17日晚将正式开通,厦金海底光缆项目将于18日动工。这是两岸间首条直接通讯海底光缆,对于两岸通讯建设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孙春兰还透露,下半年,福州赴台个人游试点将正式启动;有关部门已授权福建厦门市制作暂住人员赴台旅游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授权泉州市为暂住一年以上非福建籍居民办理赴台旅游。此外,厦门正在建设21平方公里的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设立了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福州、泉州、漳州等各市也新建立了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

在去年的海峡论坛上,孙春兰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平潭。上午她介绍说,一年来,平潭的开放开发又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到今年底将投资近千亿,届时海峡大桥复桥、上岛铁路、环岛公路、闽江调水等重大项目将建成。“我们提出‘五个共同’,就是欢迎台湾同胞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把平潭建设成机制先进、政策优惠、经济开放、文化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的两岸同胞共同家园。”

孙春兰表示,福建将充分考虑台湾业界的关切,只要是能够向台湾企业开放的领域,都坚持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支持两岸产业深度对接,将细化支持台资医院发展的政策,鼓励台湾医师来闽执业;将设立闽南文化研究院,启动建设“两岸文化交流基地”、“闽台族谱收藏交流中心”,设立在闽高校台生专项奖学金、台湾中小学生来闽交流专项活动基金等,从而不断增强两岸人民的民族历史文化认同。

孙春兰最后以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作结尾: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今天的海峡两岸,不仅鸥鹭可以自由飞翔,而且舟船和人员往来极为密切。两岸同胞血脉相连,骨肉相亲,让我们进一步携起手来,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明天!”孙春兰说。

东南网-福建日报6月17日讯(记者 严顺龙) 16日,第四届海峡论坛·两岸影视制作业峰会在厦门举行。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台湾中华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赵怡出席峰会并致辞。中广协会电视制作委员会会长杨伟光等嘉宾作主旨发言。

袁荣祥介绍了两岸影视交流合作的情况。他说,海峡影视季为增进两岸影视合作、促进产业繁荣、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搭建了良好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岸影视制作业峰会作为海峡影视季的重要活动,将促进两岸影视产业深入交流、务实合作、共同发展,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福建方面将不失时机地深化闽台影视交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机制化的合作格局,为两岸影视产业合作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张海涛希望两岸影视界完善协调合作机制,推动交流合作向深度、广度延伸,形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强大合力;继续寻求务实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享誉国际的品牌;着力在新媒体、影视动漫等领域扩大合作,在策划创意、人才培养、后期制作等环节扩大交流,开拓两岸影视合作的新领域。

赵怡建议两岸有关部门增加电影电视作品、音像制品等的配额,推动电视频道相互落地,放宽在大陆影视制作等项目的投资限制,共同成立全球制播与发行平台,推动两岸影视产业共用资源、共享利润、共同发展。

峰会举办了“两岸合作与华语市场”、“新世纪台湾电影态势及其与大陆合作前景”两场论坛,围绕两岸影视产业合作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展开研讨。当天,《齐天大圣》、《剪爱》、《陆小凤与花满楼》3个两岸影视合作项目签约。

东南网-海峡导报6月17日讯(记者 薛洋 杨思萍/文 黄少毅/图)昨天的厦大,到处洋溢着青春气息,两岸青年嘉宾和学子千余人汇聚科学艺术中心,参加第十届海峡青年论坛主旨论坛,他们用沟通与交流激扬着青春浪潮,碰撞出思想火花。央视名嘴白岩松,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吴小莉,台湾前“青辅会主委”、空中大学教授李允杰,神州数码董事会主席郭为分别在论坛上发言,并与观众以及网友展开热烈互动。

在这场以 “文化与创新中的青年担当”为主题的论坛中,四位发言人从创意聊到创业、从传统聊到传承,从乔布斯聊到扎克伯格,集中探讨青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白岩松的睿智、吴小莉的感性、李允杰的活泼、郭为的沉着,虽然风格各异,但每位嘉宾的发言都让青年学子受益匪浅。

论坛上的白岩松机智幽默,出口都是经典。在他看来,“青年能否成才,可以有三个观察点:不轻信、不成熟、有点缺陷”,他进一步解释说,人要有诚信,但是不能轻信所谓“权威”,否则不会有突破性地进步;“很多人认为成熟是个优点,但我认为恰恰相反,我没见过几个 ‘成熟’的人有伟大的发明创造的”;从生物学角度看,细胞有点缺陷才是完美的,“一个团队的单个成员都有点缺陷,但合起来,这个团队也许是无敌的”。

吴小莉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厦大学子也勇于挑战自己。她说,自己在1993年时,在台湾已是小有名气,本可以过着安逸的生活,但她却选择到香港发展,“开始广东话一句都不会,很难,但还是坚持下来。要是待在台湾,应该不会有这些成绩,所以年轻人一定要有挑战自己的勇气”。


互动

厦大学子对话名嘴

白岩松:“莫拿底线当优点”

昨天,厦大学子们因为两位名嘴的到来显得热血澎湃,白岩松和吴小莉不愧是知名主持人,短短两个多小时的讲演,让在座的千名观众意犹未尽,其中,学生提问环节更是高潮迭起,厦大学子PK知名主持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白岩松辣评“胎儿引产案”

一开放观众提问,一名厦大男生便在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了手,他的问题相当犀利:“我认为讲真话也是一种文化,但是,讲真话需要有担当,最近您的同事崔永元评价湖南教育厅 “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我认为他就很有担当,我想请您用同样的句式,九个字,评价最近陕西发生的强制引产七个月胎儿事件。”

白岩松首先回应的是:“讲真话现在成了很大的优点,为此我感到极大悲哀。”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底线当优点,一件食品很好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没有添加剂;一个人很伟大,不是因为他多好,而是因为他讲诚信、守时、不偷东西,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问题的表现就是,把过去的底线当成了上限来肯定。“你夸我一个新闻人说真话,但是如果我不说真话,我还算是新闻人吗?”对于这个陕西引产胎儿事件,白岩松说,“九个字太多了,这不是什么政策,不是什么官员犯错,就两个字,‘杀人’!”

吴小莉支招帮学生说服父母

在昨天的论坛上,几乎每位发言者都提到,年轻人应勇敢地实践自己的理想,但当父母反对时,该怎么办呢?在现场提问环节,一位长相斯文的厦大男生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我是一个连福建都没出去过的厦门人,我打算本科毕业后从厦大出发一路北上,走遍整个中国,可是这个想法和父母说的时候,却遭到了他们的竭力反对,我是该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是当一个乖儿子呢?”

听完这位男生的讲述,在场的嘉宾反而问起他种种细节:“你之前没离开福建是什么原因?”“你要千里走单骑,技术怎么样,身体行不行?”白岩松甚至揶揄道,“显然他经济基础还不够,要不然他早出发了!”

不过,听完他的回答,吴小莉还是给出了很详细的建议,理想要去实现,但是同时也要得到父母的支持,“你不能口说,一定要拿出方案来”!有了体能的储备、人脉的储备、资金的储备,再去完成自己的理想,“如果还不行,那我们找机会跟你父母亲谈谈”!

花絮

台湾教授“化身”周杰伦谈创意

来自台湾的李允杰教授讲演风格活泼,不仅肢体语言丰富,还不失时机地一展歌喉,深入浅出地推介他的观点。李教授的演讲主题是文化创意,认为年轻人不仅要有创意,还要有创新、创业意识。他认为周杰伦在华人世界之所以这么有影响力,就是恰当地将中华文化加以创新,让歌声富有韵味。讲到投入时,李教授还接连唱了 《千里之外》、《菊花台》两首歌曲,你还别说,还真有几分周董的味道,全场观众也报以一片喝彩。

精彩语录

90后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希望的人。因为你们不会有经济上的包袱、思想上的束缚,完全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 郭为高度认同白岩松的看法,认为90后大有可为。

当大家都不问中国什么时候会出诺贝尔奖得主的时候,可能离诺贝尔奖就不远了;或者,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做 “有用”的事,跟钱权相关的。

——— 谈到诺贝尔奖,白岩松幽默地说道。

女性的工作和家庭并不矛盾,只要你能找到好的团队、另一半以及适合的职业。

——— 吴小莉举自己为例回答观众提问,论坛举办的此时,她的老公和女儿就在厦门,工作结束后,他们可能会去鼓浪屿玩。

东南网-海峡导报6月17日讯 突出民间、立足基层,汇聚民意、共谋福祉……一年一度的两岸民间交流盛事——— 海峡论坛,昨日开幕了。在接下里的几天里,这个两岸老百姓联欢的大舞台,在八闽大地快乐开启,来自两岸的与会者,将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交流。

而台湾媒体人,自首届海峡论坛举办以来,都给予了热情的关注与报道。

一如既往,在第四届海峡论坛举办期间,海峡导报继续开辟《台湾记者海峡论坛新观察》栏目,邀请台湾同行写下他们对海峡论坛的眼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感。

《民众日报》记者蔡淑娟

关注大陆和台湾“软实力”的交流

每一届采访海峡论坛活动,观察到的面相总有许多变异的;海峡论坛最初着重在两岸经贸洽商与经贸投资项目上,那时关注的是,有哪些台商大项目“登陆”设厂投资、投资金额有多巨大、投资优惠和利多为何。

而今,海峡论坛的举办项目和关注层面,早已不再偏向商业项目,而更多的是与“软实力”相关的文化、宗教、艺术活动和项目;传媒报道关心的不再是投资金额数字的大小,而是两岸民众情感交流和两岸民众互动、互惠热络层面。

我觉得这是因为近年来大陆经济快速成长,福建省及厦门经济成果丰硕,其现在需求的已经不再只是招商引进资金,而开始关注硬件建设之外的“软实力”——— 文化、艺术、宗教等生活质量层面。活动举办项目的转变和日趋多元,见证了福建及厦门近年来快速“富起来”的一面。

最初“登陆”参加论坛活动的台湾人士,以年纪稍长的投资企业家为主,现在则有年轻企业家登场,专业人士如律师、建筑师和文创人才等增多,他们开始愈来愈关注大陆未来走向及发展,而且不再局限于福建沿海地区,而更深入到闽北、闽西等地区,参加不同设区市举办的分会活动。

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交流发展趋势,以我走过福建全省沿海与内陆,我认为部分闽东与闽西的资源,和海岛台湾完全不同,更可以建立合作、互补的功能,两地合作,共创互利双赢!所以,我希望来参加论坛活动的台湾各界人士,借此机会多走走多看看。


《联合报》记者林海

期待看到更多两岸特色晚会

海峡论坛的重头戏——— 开幕式暨综艺晚会昨晚登场,除了海峡论坛这个平台之外,真的很难有机会看到一个由大陆主办的晚会,重点表演元素融合了两岸的特色文化,更由双方艺人共同担纲演出,这种机会只怕比春晚更要难得。

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是此次参与论坛中最受瞩目的党政人士,在16日下午的一场活动上,她提出了在两岸交流中的几点建议,包含了加大开放陆生来台就读的力度、两岸经贸中ECFA后续协议协商的进度、共同召开两岸文化论坛,就文创产业共谋发展,甚至是共同建构两岸客观的史观。大陆会如何回应,仍有待观察。

但更令人期待的是,在海峡论坛举办之前,即已传出大陆将会针对台湾推出不少的“惠台措施”。以往历届论坛,都是大陆对台抛利多的时间,而贾庆林主席在昨日多次强调论坛面向基层民众,此次优惠会不会对此而来,今日就可见分晓。

一反前一天艳阳高照的好天气,厦门开始下起了大雨,也非常难得有在风雨中采访的体验,海峡论坛规模虽大,但是在细节衔接上仍有不少瑕疵,就像洪秀柱所说“两岸关系虽然好,但交流仍有不少障碍”。


《工商时报》记者邱莞仁

盼真正做到两岸软硬实力结合

昨日,贾庆林主席在厦门会见了前来参加论坛的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等台湾政商界人士。

贾庆林表示,海峡论坛是2009年由两岸50多个单位和团体倡议和创办的,当时创办的目的就是面向基层,透过普通群众搭建一个两岸民间交流的平台。今年已是他第四次参与海峡论坛,就是为了支持海峡论坛的发展,推动两岸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的交流与合作。

而洪秀柱则当面向贾庆林提出两岸应加快ECFA后续谈判进展,并提出期盼两岸能携手发展文创产业、共同召开文化论坛等三项建议。

事实上,自开放投资经贸、直航航班、观光参访、文教交流以来,两岸合作不断加深、加快,且不只经贸往来频繁,如记者等各类专业从业人员,也有机会纷纷“登陆”工作。

然而,亦如同洪秀柱昨日致词时引述一位陆生撰文称“最熟悉的陌生人”,指出两岸交流还有一段落差,还有更多努力的空间。

期盼藉由海峡论坛的平台,加深两岸民间与经贸、文化的往来,真正做到结合台湾的软实力与大陆的硬实力,共同进军世界舞台。


《中国时报》记者蓝孝威

开幕晚会节目巧安排真用心

海峡论坛开幕晚会昨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文艺晚会有哪些精彩的歌舞演出,照例是大家最关心的焦点。今年请来包括赵传、周蕙、任贤齐等多位知名台湾艺人登台献艺,让台湾观众乐开怀。

今年晚会的开幕和压轴曲目,仍由两岸歌手共同担纲。开场歌舞《两岸一家亲》,由台湾歌手彭立和大陆的徐子崴连袂演出;压轴歌曲《鼓浪屿之波》,请来基隆成功中学音乐班伴奏,台湾实力派歌手巫启贤演唱。

晚会上有两位大陆明星,但是台湾观众却不觉得陌生。一位是参加台湾选秀节目“超级星光大道”并夺得冠军的胡夏演唱《雨蝶》;另一位是当年琼瑶电视剧中的童星金铭演唱《婉君》。

琼瑶的电视剧走红两岸,从早期的《婉君》、《在水一方》、《情深深雨蒙蒙》,再到近年的《还珠格格》,不管是演员还是主题曲,都让两岸观众津津乐道。而当年的小童星金铭,大眼睛、泪眼汪汪的无辜形象深植人心,随着时光流逝,今年都已经是32岁的轻熟女了,但她仍是台湾观众心目中永远的小“婉君”。

而今年还有一对两岸联姻的明星夫妻——— 熊天平和杨洋(如上图)共同演绎闽南语歌曲《思慕的人》,让人感受到这对两岸佳偶的浓情蜜意。晚会节目的安排,不管是艺人还是演唱的曲目,在在都显示出导演组的用心,让台湾嘉宾印象相当深刻。


《澎湖时报》记者廖璟华

两岸“武林大会”澎湖小吃闪亮

第四届海峡论坛在厦门如火如荼地展开,今年的活动内容繁多,街上到处可以看到在热闹的红色气球拱门上,写的都是与论坛有关的项目活动;此外,更听闻许多朋友都将从各省各地抵达厦门参加论坛,让我很想用武侠小说里的“武林大会”来形容这次论坛。

这次活动中,来自我家乡的澎湖县长王乾发也率领澎湖乡亲前来举行推介澎湖的展示会,让澎湖和厦门之间的交流更上一层楼,这是我此行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所以有关澎湖县的活动内容,我可是一点都不可以放过。

第一个和澎湖有关系的活动,就是15日的台湾特色庙会活动,澎湖县的几个特色产品也都来了,有:“菊岛石斋”、“典酱家食品”、“红果食品”、“香亭土豟鱼羹”、“老陈记食品”,他们在澎湖都是很具知名度的店家。

 

    第四届海峡论坛开幕式综艺晚会“中华情海峡缘——金桥之夜”16日晚间在厦门上演。

中国台湾网6月16日厦门消息 第四届海峡论坛开幕式综艺晚会“中华情海峡缘——金桥之夜”16日晚间在厦门上演,两岸演艺人员携手为六千余两岸民众献上了一道民族风情浓郁的视听盛宴。

开场伊始,两岸歌手纷纷登台献艺:彭立与徐子崴合作《两岸一家亲》,赵传、韩磊等联唱名曲,周蕙记起《在水一方》,长大了的金铭重温《婉君》,蔡国庆、任贤齐、汪峰等演绎“春暖花开”,还有大声唱起《最炫民族风》的凤凰传奇……台上两岸歌手联袂演出融洽无间,台下观众倾情互动接受无虞,晚会现场,一派其乐融融。

这些曲目,除了曾在两岸广泛流行的老歌,经典影视作品主题曲也深得两岸同胞热情回应:琼瑶影视剧曲目,两岸民众耳熟能详,纷纷跟唱;四大名著影视曲回响在演出大厅时,台下除了掌声,还是掌声——还有什么能更好表达两岸同胞对民族经典的崇高敬意和有机会得以重温的欣喜?!

传统文艺形式也是此次演出的重要组成:粗犷彪悍的闽南汉子,表演起活泼风趣的闽南民间舞蹈;艺高胆大的北京杂技团,玩起惊险刺激的激情爬杆;从水色江南走来的苏州评弹《四季歌》娇柔宛转,与西南贵州昂扬质朴的侗族大歌相映成趣……风情万种的精彩表演,让更多习于现代文艺节目的两岸同胞深深领略了传统艺术的魅力,感受意外惊喜。


整场演出,炫美的现代歌舞与宛转悠扬的传统文艺相互穿插,令人目不暇接,有一个小故事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大陆的创作才女杨洋,嫁给了台湾歌手熊天平。虽然两人起初因距离遥远并不被看好,但情连缘牵,最终还是收获了甜蜜爱情与美满婚姻。舞台上,这对海峡夫妻携手献唱了温情动听的闽南语歌曲《思慕的人》:“深深的思慕你,亲爱的,紧返(闽南话里“快点”的意思)来我身边。”让台下观众既羡慕又祝福。

置身海峡论坛开幕晚会的现场,身处左右皆是同胞的场所,观赏充满民族气息的节目,每一个微笑都会心,每一种情绪都有回应——“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两岸同胞都会明白,正如开场曲目《两岸一家亲》所唱,“一道海峡连两岸,世世代代一条根”,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情意深”、“同宗同祖中华魂”。

两岸夫妻演唱组合熊天平和杨洋演唱《思慕的人》

中国台湾网6月17日厦门消息 第四届海峡论坛今日上午在厦门举行论坛大会,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平潭综合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中7个方面28条优惠政策,正在逐条研究落实,目前试验区开发开放已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在去年的海峡论坛上,孙春来曾向与会嘉宾介绍平潭试验区规划。一年来,试验区建设进展迅速,孙春来介绍说,海峡大桥复桥、上岛铁路、环岛公路、闽江调水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即将于年底建成;去年11月30日,“海峡号”客滚轮首航台中,至今已运送旅客47000人次,为基层民众的交往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设施;在项目引进上,按照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原则,选优项目,保护生态。

孙春来强调,中共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发挥福建的对台优势,去年相继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赋予了福建一系列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

孙春兰表示,希望台湾同胞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把平潭建设成机制先进、政策优惠、经济开放、文化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的两岸同胞共同家园。

台湾农田水利联合会会长杨明风在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上致辞。

中国台湾网6月17日厦门消息 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今日上午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台湾农田水利联合会会长杨明风在会上发表致辞。杨明风表示,海峡论坛已经举行四年,两岸参加的人数达数万人以上,交流非常成功,成果非常丰硕。尤其特别感谢今年增加海峡两岸农田水利及水利科技交流的议题,让两岸相关的水利人员能够相互研讨、切磋。 

  杨明风在会上介绍了台湾农田水利发展的相关情况及农业灌溉的重要作用。他说,灌溉是农业之本,农业又是民生之本,所以生产方面,农业灌溉是确保基本粮食安全,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工作。农业灌溉在生活和生态方面的重要功能是全民共享的,应得到格外重视。 

  杨明风说,两岸农田水利以及水利科技的交流研讨会开创于1995年,前后共举办11次研讨会。通过这个研讨会,让两岸的水利人员能够面对面坐下来沟通,交换经验。 

  杨明风表示,感谢海峡论坛增加两岸农田水利及水利科技交流的议题,相信通过未来几天的交流,不但能提升两岸农田水利的技术水平,更能促进两岸人民的情感和友谊。

17日,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门举行。图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在大会上发言。

中国台湾网6月17日厦门消息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在出席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时表示,如今两岸来往其乐融融,成果得来不易,应该弥足珍惜。只要多做有利两岸发展的事,必能为两岸带来更积极、正面与良性的发展模式。

参与本次论坛的两岸人士涵盖了台湾经贸、青年、劳工、妇女、科技、新闻、出版、影视、音乐、武术、文化、民俗宗教等团体,还加入了两岸乡镇交流的系列活动。洪秀柱认为,这象征大陆扩大接触,深入基层,用心地认识多元化的台湾社会基层跟民间的活力。相信台湾的朋友也都能深刻感受到主办单位对台湾的诚意、善意跟重视。

洪秀柱表示期待看到中国大陆百尺竿头、更上层楼的竞争力。两岸人民都愿意以最大的诚意来互相交流,建立友谊,拉近距离,以化解对立隔阂,奠定两岸和平的稳固基础。


洪秀柱提及,几个月前福建省长苏树林到台湾参观台湾的科技、农业和人文时表示很受启发,也受到震撼,还大声称赞台湾人热情、诚信,做事有板有眼,踏踏实实。她表示,两岸关系也应当是用热情诚信真诚相待,用务实理性解决问题。相信我们只要多说有利两岸关系的话,多做有利两岸发展的事,必能为两岸带来更积极、正面与良性的发展模式。

洪秀柱说,台湾先民渡海血泪斑斑,如今两岸来往其乐融融,这份成果得来不易,我们应该弥足珍惜。她最后呼吁参与今天盛会的两岸嘉宾,成为两岸和平与各种交流的先驱与尖兵,一起追随先人勇敢追梦的脚步,共同开创两岸美好的未来。

上一页 1 ... 4 5 6 7 8 ...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