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清茗奉嘉友 两岸情更真——台湾老创客陈炳宏的17载天津生活记

2017-11-14 08:59:28 陈炳宏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我来说两句

陈炳宏说,喝茶是自己二十多年来不曾间断的习惯。二十多年间,数不清的灵感、办法,都是在品茶间应运而生的。(中国台湾网 吴晓龙摄)

老创客看透人生起落 品茶间化解青创难题

与记者交谈中,陈炳宏不断循环着置茶、冲泡、出汤、奉茶的茶道流程。对他而言,茶室就是会客室,无论昔日的广告客户,还是如今两岸青年中心30多个青创团队的负责人,个个都曾在此喝到陈炳宏亲手泡的茶。也就是在这几尺见方的茶桌上,一斟一饮的品味间,多少创意灵感应运而生,多少青创难题迎刃而解。

“我的客户都是来这边跟我喝茶,喝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出来了。”客户往往来得从容,但对于事业初起的青年创客而言,有时就不免来得火急火燎,“求医”心切了。对此,陈炳宏表示,自己会泡上茶,尽可能帮助来人把心定下来,然后一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太过急躁。”

陈炳宏介绍,初到大陆的台湾创业者,往往为不知如何在大陆开公司、办执照,或不清楚自己产品的“钱景”而着急上火。但其实,只要走进陈炳宏的茶室“喝喝茶”,所有的问题几乎都能一站式解决。他形容,自己就像个医生,会先帮创客诊断方案是否可行,甚至帮对方做个小型市场调研,继而结合大陆市场实情给出建议。至于为工商证照焦急的台青,只需带来证件,中心便有专人帮其跑程序。茶室里宾主品茶谈天,茶室外证件复印、材料筹备等办照初始准备程序已经“走起”。过段时间,创业者去银行开个户,然后等着执照到手就行了,完全不费力气。这让不少听闻大陆办照流程复杂的台青,感受到出乎意料的方便。

陈炳宏强调,两岸青年中心有十分明确的宗旨:帮创业者提升50%创业成功率。自创业团队进驻那一刻起,从工商注册,税务、法务问题,办公场所,品牌营销,广告策划,商业计划撰写,对接资本市场,以致后续的细节性问题,“这些都必须帮创业者做到。”

如今的陈炳宏每日与年轻人打交道,两岸青年创业打拼中,无论事业进展时的欢欣喜悦,还是遭逢挫折时的苦涩失落,看在年轻时历经大起大落的陈炳宏眼中,都格外能够感同身受,“毕竟我是过来人,走过高峰然低谷,将心比心,那种心境的变化特别能体会”。陈炳宏说,到目前为止,自己还算是一名老创客,也仍然在创业,希望能将自己20多年累积的知识、经验传承下去,将自己摸爬滚打攒下的资源分享出去。毕竟,这都是年轻人花钱买不来的,“还是那句话,让两岸青年创业者少走弯路。”

岛内悄掀“登陆热” 青年勿忘带“三本”

过不了多久,陈炳宏就将迎来在津创业的第18个年头。回想当年背着一身债离台登陆,不少人都在等着看“好戏”,一些绿营人士甚至幸灾乐祸。但是,当时的陈炳宏依然坚守选择,并于登陆第二年就将太太接到身边。当然,与父母和兄弟姐妹唯有暂时隔海分离。起初,想家时只能靠打电话,但如今,随着事业的蒸蒸日上,特别是两岸青年中心创业平台的建立,岛内台北世贸、台湾商总、中山企业协会等大型商会,社团组织及高校等,对于陈炳宏的演讲邀约源源不断,“几乎两个月就要回去一次,每次至少安排四场演讲。大家都迫切希望了解大陆的状况,希望知道怎么才能过来”。

而今在台南老家,顶着广告公司、创业中心“双料董事长”头衔还乡的陈炳宏早已成为家人的骄傲,父母在当地乡亲面前,深以在陆事业兴旺的儿子为荣。谈起当年自己负债出走时,当地幸灾乐祸的人士,陈炳宏认为,再回去时根本不需“回应”什么,“大家其实都知道,也都能看到”。如今,反倒是一些从前雷打不动,打死不想来大陆的铁杆深绿都已开始松动,跑来拐弯抹角打听大陆商机。“在老家台南,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都想过来。”陈炳宏认为,这预示着当今台湾执政当局的施政举措,已经悄然引发岛内南部民众的焦虑与不安。

10月18日上午,中共十九大在京开幕。同很多大陆人一样,从当天下午到次日,陈炳宏的手机朋友圈也被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相关内容刷屏了。陈炳宏透露,此次十九大在岛内颇受关注,“大家一方面关注习大大这边会传出什么样的讯息”,另外,也有人担心,大陆真的会如此前传闻的,画出所谓“对台时间表”,甚至谈及“动武”。他认为,类似的意思倘稍一提及,台湾的外资恨不得“瞬间抽光”,本已十分疲弱的经济将面临一轮浩劫。但让人感动、安慰的是,习大大的讲话仍是一如往常般的柔软、委婉,甚至再度提及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当然,讲话中也谈到了“六个任何”,“但这是必要的”。陈炳宏说,习大大的一席话让不少人安心下来,但如今重要的是“后续”,大陆已释出善意,就看台湾方面要怎么做。

纵横两岸广告界近20年,陈炳宏与数不清的两岸企业打过交道,也见证、感悟着20多年间,两岸局势的变化发展,两地经济的起伏兴衰。他坚定认为,对如今的台湾而言,“两岸关系没有处理好,经济一定好不了。”回想台湾风光无限的“亚洲四小龙”时代,他形容,80年代的台湾简直富到流油,“那时大家是赚外汇的,赚完回台湾花,几乎是人人有房,家家有车。”然而自90年代起,台湾不论社会发展、经济成长、生活条件、个人所得都开始逐渐被大陆超越,到如今差距几近悬殊。他指出,两岸若长期处于“冰冻”状态,“台湾真的没有什么可倚靠,以前还可以靠制造业,现在制造业都外移了。”更何况,台湾幅员狭小,人口有限,内需市场不足,“台湾不能自绝于大陆之外,很多行业更大的发展腹地其实就在大陆。假使破坏两岸关系,伤害最大的是台湾自己。”

最近两三年,两岸关系起伏波折,陈炳宏认为,这对台湾造成的影响已有显现,光是两岸服贸、货贸协议的搁浅,对台湾造成的损失就是“没法估量的”,台湾形同为自己筑起了一座封闭的高墙。他举例,一般情况下,与大陆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体,商品货物进口大陆时大概只需交付5%的关税,“台湾却要交17%”。服贸、货贸在岛内的卡关,将相关业者进入大陆的成本大大垫高,市场竞争优势锐减。万幸的是,受上述问题冲击较大的多是岛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成熟企业,对于台湾青年投身大陆创业尚无太大波及,“如今大家能够指望的,反倒是在青年部分。”

陈炳宏表示,现在回台演讲时,自己总会向听众传达这样的信息:大陆现在的发展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大陆的总体格局、经济战略中,究竟哪些是明显优于台湾的。以他的感受而言,即便时至今日,两岸间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很多台湾人并不真正了解大陆,“除非是像我这样长期扎根在大陆,否则很多时候,获得的资讯都还蛮片面的”,况且台湾媒体实在太“自由”,“有时好事会被报道成坏事”,让人是非难断。

为此,他常劝岛内年轻人,无论如何一定要亲自到大陆看看,“站在台湾想大陆,想的一定都不对”。他甚至希望台湾年轻人都能到大陆生活一阵子,“不见得像我一样在那扎根,但至少要在大陆生活过、工作过,知道那里都在想什么,看看那的年轻人都在做什么。你若没去亲身感受,没跟那里的人交流、交往过,就不大可能清楚那里的思维方式、消费模式。”他指出,台湾认为对的商业模式,在大陆不一定也对,有时甚至差别很大。此外,他特别强调,自己极不赞同有些台湾人,想做大陆生意,人却不在那里,“这么多年见太多了,无论是断断续续跑来跑去;还是一笔钱丢在那,人却不管的,最后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他叮嘱广大台青,若登陆发展务必要带上“三本”,“你的本业、本事,还有本人。本人一定要到,这是最重要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