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23日社论指出,赖清德上任台当局“行政院长”两周发出“军公教加薪”第一箭,赢得社会高度赞许,接着拜会了国民党团等在野政党与重要社会、工商团体,展现了不同以往的柔软姿态,也着手开始调整林全时代一些错误的政策,如“一例一休”、税改方案等。这是好的开始,让蔡英文低迷已久的民调出现了翻转的生机。毕竟台湾是一个敦厚的社会,愿意给新人较大的包容与期待;也不吝让懂得自省、愿意改正错误的政党或政治领袖得到正面的评价。 社论中说,在台湾人民这样的敦厚特质下,赖清德有了不错的起手式,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延续好的开始。那该怎么做呢?鉴往才能知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赖清德应认真检讨,蔡英文和林全的蔡林体制所犯的错误,从中改正,才是民进党再起的契机。 回看跌跌撞撞的蔡林体制,其1年3个月执政,可以用“两岸撕裂、朝野撕裂、社会撕裂”的“三个撕裂”作结,台湾不安的结果必然是社会鸡犬不宁,执政结果无疑是失败的。走相同的路,就不能期待走到不同的地方,赖清德若要避免蔡林体制失败的覆辙,挣脱失败命运的话,他该做什么就十分清楚了,就是反过来做到日前赖清德在拜访前副领导人吕秀莲时,吕秀莲给赖清德的“三和建议”:“两岸和、朝野和、社会和”。 社论指出,在两岸“和”的部分,赖清德是务实的政治人物,站在台当局“行政院长”的位置,就必须从高度思考。他可以着力的有3个方向:态度、论述以及政策。这也是本报社论多次建言的地方。 在态度上,一旦两岸相视如亲,那么天大的分歧也没有不能化解的道理;在论述上,赖清德不妨释出比蔡英文更有开放性、兼容性与进步性的两岸论述,这不容易,考验的是赖清德的勇气与智慧;在政策上,则是对陆方释出更多具体的善意,这部分更是存于一念,是赖清德完全做得到的,例如友善而平等地看待陆生与陆配,减少各种两岸交流的障碍门坎。 社论中说,在朝野“和”的部分,赖清德最近的做法值得肯定。例如日前,台湾“党产会”向国民党追征8.6亿元(新台币,下同)资产,因国民党拒缴而移送台当局“法务部”行政执行署办理,但却连依法运作的“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账户都予以冻结,导致党团断炊。此事在国民党团总召向赖清德当面抗议后,赖清德立刻指示幕僚紧急处理,立即解冻。这虽只是善意的一小步,却是一个促进朝野和的好范例。 更重要的是,“善意”不能只是烟花式、随兴式的偶然过场,赖清德必须根本地认清朝野撕裂、蓝绿恶斗的关键核心,以大魄力和大作为进行大翻转。而其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件是赖清德在拜会王金平时,王金平所提醒的,日前“前瞻预算”案审查过程有违民主程序,呼吁民进党未来应将心比心、遵循议事规则,否则朝野将永无宁日。王金平指的就是民进党以“一事不二议”封杀国民党的提案。另一件则是民进党上穷碧落下黄泉地追杀国民党党产。 社论认为,这两件事,可谓台湾朝野、蓝绿的两个大结,也是赖清德能否打破蓝绿恶斗,终结朝野撕裂的关键点。而这两件事,前者涉及“立法院”议事,赖清德虽然没有“权限上”的施力处,但却仍有“政治高度”上的着力点,至少可以表达态度,并提醒民进党尊重在野党应有的监督权力;而后者,则完全是赖清德可以有所作为的部分。“党产会”是台当局“行政院”下辖的部会,赖清德应该强力要求“党产会”,不可再像过去顾立雄一般,见血而喜、杀得刀刀见骨,在国民党党产问题的处理上,应和国民党坐下来好好谈出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终局方案”。 至于社会“和”,只要两岸“和”、朝野“和”,这社会“和”的第三“和”,也将更有机会实现。因为两岸撕裂、朝野撕裂可谓社会撕裂的源头。政治人物煽起的对立之火,焚毁了台湾几十年建立的社会信任与和谐情感,其掀起的仇恨海啸,更淹溺了台湾原本的勃勃生机,让台湾陷入无尽的虚耗空转,这样的仇恨与对立,可说是台湾近年来边缘化困境日益严重,发展向下沉沦的罪魁祸首。 社论强调,如果赖清德能把这三个撕裂,变成三个合作,重新凝聚台湾的团结力量,让台湾得以走出虚耗,迈步前进,那将是台湾之幸、人民之福。 |
相关阅读:
- [ 09-22]“民国党”主席三问赖清德:如何拼经济?
- [ 09-20]赖清德核定台“国安局”人事 被质疑僭越蔡英文职权
- [ 09-15]监督赖清德到底?谢龙介回应北上租房说
- [ 09-14]赖清德点燃加薪火种 若无配套恐怕难起作用
- [ 09-14]军公教加薪3% 赖清德上台第一把火
- [ 09-14]谢龙介台北租屋喊话赖清德:“一路跟随、一生监督”
- [ 09-14]台媒:赖清德点燃加薪火种 若无配套恐怕难起作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