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言行不一 昨是今非" 蔡英文的"两岸新模式"如何建?

2017-08-11 17:57:30 王思羽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台媒图)

中国台湾网8月11日讯 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8日出席活动时向大陆喊话,呼吁以“善意”、合作,一起找出 “两岸互动新模式”。在被大陆媒体发文指其言行不一,并悉数出蔡当局“去蒋”、去孙、“去孔”、取消遥祭黄帝陵、降格郑成功祭典、停办抗战80周年纪念展、废除课纲微调、推动新历史课纲、拆除台北故宫兽首等13项“去中国化”具体措施后,台湾方面极力摆出的“善意面容”,仅隔一天时间,就开始“变脸”了。岛内报道,台湾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昨天在记者会中, 公然就此指责陆方刻意激化对立氛围

蔡英文上台后两岸关系急冻。一年多来,究竟谁在制造政治对立、破坏两岸关系?从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刊发的一篇评论文章——《小英两手两岸新模式如何共建》中,其实恰好可见一斑。

这篇署名台湾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暨通识教育中心教授潘兆民的文章表示,蔡英文称两岸需要共建新模式,以便双方共同合作、互动增进彼此利益。然而,令人不解者,上月23日至26日, 台湾官方某基金会赞助,在日本神奈川三浦市聚集“台独”、“藏独”、“港独”,甚至是日本自卫队员共同参与一场宣扬“中国崩溃”的国际研讨会,日本立教大学教授仓田彻在会中指称,等待“中国崩溃瞬间,就能改变现状”,会后还参观日本横须贺军港。

文章质问,如此一面强调共建新模式;另一方面,却暗中与各种意图破坏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势力合谋,更甚者是与日本的反中势力勾结,难道这就是所谓两岸共建的新模式?大陆怎么可能接受建立在纵容破坏两岸和平的“台独”势力,甚至是奠基在“中国崩溃”立场的两岸互动新模式?

  蔡当局被曝与日本勾结,宣扬“中国崩溃论”。(网络图)

自上台以来,民进党当局一面口称“善意”,一面频频操纵以大陆为假想敌的军事行动。就在蔡英文大谈“两岸互动新模式”仅隔离1天后,台防务部门便于9日发布“政军兵推”短片。片中模拟“敌军”来袭,台当局各部门应对。片中类似于军事冲突场景的开场镜头中,似乎暗示台军正进行一场“反渗透”作战。此外,影片镜头衔接上,台防务部门标识出现后,紧随其后的就是陆委会标识, 似突显可能的“危难”来自于对岸的攻击。片中,蔡英文搭乘云豹装甲车撤退到指挥所后,向全台民众发表信心讲话,声言“武力不会让台湾屈服”。

昨天还高喊“两岸互动新模式”,今日就借军事对立的“题材”宣扬面对来自对岸的“威胁”、攻击“绝不屈服”,如此“昨是今非”的“善意”表达方式,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图为蔡英文车队在台装甲车保护下,驶向台防务部门。(台媒图)

时间再隔一天,台当局“教育部长”潘文忠10日又抛出所谓“学术善意”表示,明年推动“玉山计划”延揽顶尖学者,对象包括国际与大陆学者,并声言“去政治化,才能让真正人才交流!”

推动两岸学术交流固然值得鼓励,但如此“善意”出自一向被认为“台独”意识形态鲜明的潘文忠之口,不免让人生疑。台媒早前曾纷纷报道,蔡当局“教育部长”潘文忠是岛内教育领域中, 最坚持反对马英九时期课纲微调(将原课纲中“日本统治时期”说法改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统治政策与台民反应”改为“殖民统治政策与台民反应”;慰安妇的描述增加“被迫”两字等)的常任文官,担任“国立编译馆长”时,曾挑选大量同道中人进入课纲编纂体系。随后,岛内所谓的“教育部国家教育研究院”今年7月公布12年义务教育课纲草案,在高中历史课纲中, 中国史由1.5册的内容减为1册,草案不仅改变“以汉人为主的史观”,并且摆脱传统朝代史铺陈方式,改以东亚脉络叙述。换言之,就是将历史课纲中的 中国史并入东亚史

潘文忠声称“去政治化,才能让真正人才交流!”,但蔡当局教育部门所策动的新课纲,恰就是高度绿色政治化的产物!

  台当局“教育部长”潘文忠。(台媒图)

针对蔡当局素来言行不一的所谓“善意”,《小英两手 两岸新模式如何共建》一文提醒蔡当局,若要使“善意”化成让大陆方面有所感知的具体行动,蔡当局有许多可以“操之在我”的部分,例如改变“联日抗中”的战略,因为这是大陆最难以接受的。此外, 蔡当局必须真心诚意面对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以及两岸关系的性质问题,做出更为直接和明确的论述。唯有如此,两岸或有机会恢复沟通管道, 彼时再来讨论如何建立双方互动新模式的政治基础问题,方为正途。(王思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