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走了。诚品书店的经营模式,令两岸业界关注;吴清友对文化的坚守,更令两岸爱书人感佩——
诚品:享受阅读时光
台湾诚品信义店一角
东南网7月21日讯(福建日报驻台记者 刘深魁 文/图)“期盼诚品早日走进福建,这是对先生最好的告慰和缅怀”“虽然老先生走了,但诚品书店会永远‘活着’”……
这两天,福建的网友纷纷在微信、微博上留言,缅怀台湾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
18日晚,吴清友因心脏病突发在台北辞世,享年68岁。
吴清友与福建有很深的缘分,他祖籍漳州,他的夫人祖籍泉州。
“没有商业,诚品不能活;可是没有文化,诚品也不想活了。”吴清友的这句话,为许多人熟知。其一手创立的诚品书店,早已成为台北的文化地标,还一度引起文化界探讨“诚品现象”。
台湾诚品信义店
连亏15年 坚持做有文化的诚品
吴清友最为人称道的是,诚品书店连续亏损15年仍然坚持不懈。他曾说:“诚品赔钱的15年,是我一生中最丰富的时间,因为这让我第二次看到了自己。”
吴清友1950年出生于台南一个小渔村。39岁时,他遭遇了第一次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发作,经过5个小时的手术才从鬼门关走出来,这让他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决心选择有意义的行业。从小就喜欢看书的他,觉得书店的事业符合理想,于是就创立了诚品书店。
1989年,首家诚品书店在台北市圆环边开业,定位为人文艺术专业书店。明亮开阔的空间,木质地板,柔和音乐,温暖灯光,延伸到天花板的满柜人文艺术书籍,从此改变了人们对书店的刻板印象,让爱读书、不爱读书的人都齐聚一堂,感受“文化带来的美好生活”。
然而,诚品书店经营得并不顺遂,最艰难的时候,每年亏损400万人民币。因为诚品书店所办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免费的,而且书店差不多有400个公共座位。从零售店的经营角度来说,这些座位是无效率的,应该拿来摆更多的书和商品。可是,吴清友仍然坚持不懈:“诚品对于阅读、对书,有一种想象:一个城市中有百万本书籍,一年有千万人进来,千万种书出去,这迸发出来的力量是与人为善的,是一种正面的能量。”
2004年,诚品书店终于扭亏为盈,并被《时代》杂志亚洲版评选为“亚洲最佳书店”。
台湾诚品信义店
创新经营 颠覆传统书店概念
相比装潢的别具匠心,诚品书店更为人称道的是其经营模式。
2000年,诚品成立流通事业部,将营业范围扩大到餐饮食品、日用品、设备通路销售;诚品也转型为“二房东”,用诚品书店的文化招牌低价承租大楼,大楼里书店用不到的地方租给画廊、商场、音乐馆、餐厅、艺术空间等,这就形成了诚品独特的盈利模式。
在创新经营模式的同时,诚品也非常重视读者的意见,一些爱书人的“金点子”会迅速转化成书店的行动。例如1999年,诚品敦南店首开24小时营业,“阅读零时差,夜夜不打烊”,就来自于读者向店方提的需求。
如今的诚品书店走的是“书店+文化+商场”的复合经营模式,集书籍、画廊、出版、展演、课程、文创、行旅等于一体,成为台湾最具规模的文化场所。
台湾诚品信义店
书香使者 大陆乃诚品新故乡
2012年8月11日,香港铜锣湾诚品书店试营业的当天,吴清友应好友、泉籍知名艺术家蔡国强邀请来到泉州,进行为期3天的参观考察,领略泉州文化之美。“诚品团队未来将用心地去发现泉州、了解泉州,争取把有限的诚品台湾经验,早日带到大陆,带到泉州。”考察期间,吴清友曾这样深情告白泉州乡亲。
近年来,吴清友频繁往来两岸,化身为“书香使者”,不是为了卖书,而是分享阅读、推广阅读。
2011年5月,诚品苏州分店奠基开工。2015年11月,诚品生活苏州店正式开业,总面积5.6万平方米,经营内容包括人文书店、文创平台与展演空间,带来了“文化融合、创意并呈”的文创整合新思维。
台湾诚品信义店
台湾诚品信义店
台湾诚品信义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