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马时代 多了攻击性 对于这两种“吓阻”战略的差别,台军的检讨报告并未给出明确说法。不过,台军“参谋本部”作战次长姜振中对外解释称,“重层吓阻”就是“阻敌于彼岸、击敌于半渡、歼敌于滩岸”。过去的“有效吓阻”意指开战即决战,一战决胜负;“重层吓阻”则是分别从空中、海上、滩头与城镇多层截击,希望累积小胜为大胜,着眼点除了战力保存还有战力发挥。 防务部门负责人冯世宽的表态更进一步,他强调“重层吓阻”不是防卫,是一层层消灭,有不同手段拒阻敌方;假如大陆对台发起攻击,台湾不再是守势,将通过“重层吓阻”转向更积极的防卫作战。 王昆义对导报记者表示,从台军方这些表态分析,军事战略的新调整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与马时代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变,在战略指导方向上增加了攻击性,“说白了,就是仍然维持防卫姿态,但不排除攻击作战,虽然这一点不好明说”。 这种思路其实早有迹象可寻。蔡英文在野时,曾指出陈水扁当年嚷嚷跟大陆搞“境外决战”完全超出台军能力范围、徒增笑柄,而马英九的“固若磐石”战略又太过保守。蔡英文竞选期间,民进党智库提出的“2025年台湾军事防卫能力”蓝皮书,也强调要着力构建应对大陆“第一击”的“不对称战力”,即台军总体上不奢求对大陆“先发制人”打击,但仍保留特定领域的防守反击能力。 调整幅度小 潜藏危险大 回顾台湾近些年来的军事战略,其实改变并不大。李登辉时代提出的是“防卫固守,有效吓阻”。陈水扁上台后,虽然渲染过“决战境外”思想,但真正奉行的是“有效吓阻,防卫固守”战略。到了马英九时代,台湾又改回“防御固守,有效吓阻”至今。其间真正的差别,不过是“固守”、“吓阻”哪个放在前面,是想安分点还是躁动点。 王昆义认为,蔡当局的新战略也是类似的微调,没有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并不是从防御全面转向进攻的颠覆性调整。“在当前的两岸氛围下,这种改变不难理解”,他指出,马英九时代所面临的威胁决定了他可以采取守势战略,蔡当局所感受到的威胁大很多,一定会在军事战略上有所反映。所谓的“重层吓阻”,其实就是要求台军提升立体纵深作战能力,更大程度挖掘台湾的地理优势,扩大防卫作战的空间,在战略上以空间换时间,以拖待变,争取美方等外力介入的可能。 曾任台湾“国防大学”防务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的陈劲甫教授指出,吓阻战略一直是台当局军事战略构想的基石之一。台湾的吓阻战略选项包括报复性吓阻、拒止性吓阻和压力吓阻。其中报复性吓阻目的不在于直接阻止敌方的进攻,而是对敌人具重要价值目标实施战略报复,使其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失。比如陈水扁时代提出的远程打击大陆沿海大城市、轰炸三峡大坝等夸张计划。而拒止吓阻是指使用武力直接对抗敌方的进攻,使敌方意识到其攻击行动将遭到挫败,或付出重大代价而得不偿失。压力吓阻则是建立基本的自卫力量,增加敌方使用武力解决纷争的困难度、不确定性与成本,促使敌人使用非武力的途径解决纷争。 如果说马时代的“有效吓阻”偏重于上述的“压力吓阻”,那么蔡当局的“吓阻”战略就在“压力吓阻”之外,更加重视“拒止性吓阻”,甚至未排除“报复性吓阻”。在王昆义看来,蔡当局的这种调整,有可能会加深大陆的战略猜疑,对两岸关系构成进一步的挑衅和刺激。 |
相关阅读:
- [ 03-09]全力追杀国民党 蔡当局已成权力怪兽
- [ 03-07]蔡当局“司改”实为“救扁”新规如通过扁翻案有望
- [ 03-07]台当局“年金改革”遭批诈骗 亏的算军公教劳的
- [ 03-02]学者:蔡当局“司改会委员”名单的“司马昭之心”
- [ 02-22]吴敦义批蔡当局:把不急之务摆在拼经济之前
- [ 02-17]台媒:蔡当局只会喊口号、讲空话
- [ 02-16]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蔡当局解决过问题吗?
- [ 02-15]驾驶过劳引关注 国民党批蔡当局只会推卸责任给企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