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现在越来越多“围炉”习俗,几乎全被“吃火锅”给取代,但“围炉”就是吃火锅吗?(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国台湾网1月29日讯 大年三十夜晚,祭祀完祖先以后,全家人围炉相聚,共进晚餐、娱乐游戏、闲谈熬夜至天明,是台湾过年最令人印象深刻、津津乐道的生活民俗。但随着时代改变,通宵达旦、赌博娱乐,并于大年初一子时开始燃放鞭炮至天明,已经成为许多人记忆中的片段。更有趣是,现在越来越多“围炉”习俗,几乎全被“吃火锅”给取代,但“围炉”就是吃火锅吗?显然不是。台湾《联合报》刊发文章,一探“围炉”“火锅”和台湾的年味。摘编如下: 当“围炉”还不是吃火锅的时候 在1694年《台湾府志》中,记载除夕当天的情况:“是夕,祀先、礼神,爆竹之声不绝,谓之辞岁。焚香张灯,老少围炉,坐以待曙,谓之守岁。”由此可知,围炉是清康熙年间早期台湾地区人们就有的习惯,且当时在除夕夜傍晚,全家人祭祀礼神的辞岁仪式后,才坐着“围炉”,等待天明,这样的行为也称作“守岁”。 但康熙年间的这则纪录讲得还不够明显,到底什么是“围炉”?这可从1769年《澎湖纪略》看出来:“各家不论贫富,俱宰鸡煮肉,团年祀祖。祭毕,阖家男女老少俱同一席围饮,置火炉于席下,围住饮酒,谓之围炉”。显然,所谓“围炉”,其实是一家人同坐一席,围住火炉,共同饮酒的习俗,与今日我们将吃火锅当作围炉迥然不同。 到了日本殖民统治时代,民俗研究者铃木清一郎则有更深入的记载。他说:辞年所用的供品,到了晚上只要稍微调理,就可作为全家人年夜饭的佳肴,到时在桌子底下放置火炉,全家团聚喝酒吃菜,称为“围炉”。显然,所谓“围炉年夜饭”,并非吃火锅不可,而是全家人平安喜乐地享用祀神敬祖后的祭品,团围火炉通宵达旦。事实上,在其他记载中,还有提到“跳火盆”仪式,即在围炉饭后,全家人围着火炉、轮流跳跃,因而有吉祥语如:“跳火盆,饲猪较大船”、“跳会过、富袂退”等,一方面具有全家娱乐效果,另方面则是充满祈求新年吉利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