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旅游休闲 > 正文

台湾旅行业者要上街呛声

2016-09-08 08:30:1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台湾旅行业者要上街呛声

旅馆、旅行、游览车、导游等十一个相关产业公会、协会代表七日在台大校友会馆举行“百万观光产业自救大游行”行前记者会。刘宗龙摄

有岛内观察人士说,继9月3日台湾军公教劳群体走上街头,向民进党当局表达抗议后,下一场紧接着的游行就来自台湾观光旅游产业。陆客来台“急冻”,严重冲击台湾观光产业。包括旅馆、旅行社、游览车、导游等相关产业组成“百万观光产业自救会”,号召于9月12日走上台北凯达格兰大道举行大游行,表达“要生存、有工作、能温饱”的诉求。很多人觉得陆客少来有什么好紧张,以前还不是这样?甚至如有些极端言论所言,客人减少,不是会有更好的“空气”和旅游空间吗?但是陆客锐减对台湾经济与产业的影响,比一般人想象的严重。

联署

在台湾“中华两岸旅行协会”常务理事赵政岷看来,台湾接待陆客来台的旅行社不到1/5,陆客赴台人数占全年全台入境旅客也只一半。但是陆客来台的平均天数是其他入境旅客的两倍以上,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超过85%。加上产业关联性大,除了飞机、旅行社、办件等出入境提供服务的从业人员外,还有游览车、饭店、餐厅、景区、购物店等,占台湾观光产值与观光就业人口应有七成以上。如今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让业界感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为对岸感受不到民进党当局的善意,陆客对台观感也逆转,观光财从源源不断到几近干涸。反观当局,毫无辅导或救急措施,怪不得业界要上街头。

台湾区观光旅游总会近日在嘉义县发起“‘九二共识’蔡英文不要,我要”联署活动。业者表示,当局公布数据和陆客缩减现况,明显不合。且不但陆客团减,其他观光客也少许多,希望当局不要拼政治,要拼观光、救经济。

“每天开店就赔钱,观光业已进入寒冬期!”20多名观光业者边签联署书边吐苦水。台湾区观光旅游总会理事长苏佳男表示,观光业没时间等,目前解决困境最好方法就是“九二共识”。苏佳男说,“九二共识”对岛内政客而言,只是一句话,但对老百姓来说,最真实的反映就是在经济上,没有“九二共识”,就代表日子难过。观光产业经营惨淡,执政当局应以人民福祉为优先考量,因人民已无本钱供当局当筹码挥霍。

大批观光业者到场联署,现场也透过网络将联署书传给全台观光业者,“要喊出痛,才能对症下药。”苏佳男说,预计3天内能将联署书传给每个观光旅游业者,大家一起向当局发声。

危机

无论是联署还是上街,业者要呛声,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台湾旅游业界内部认为,马当局时期两岸关系热络,陆方持续在赴台旅游政策上给予支持,陆客也成为台湾旅游主要客源。蔡当局上台后,其两岸政策主张不承认“九二共识”,火烧车事件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无疑成为两岸旅游衰退的分水岭,台湾引以为傲的观光产业已面临危机。

阿里山沿线做团餐的业者表示,曾经最高纪录一天有四五十团的陆客,现在减少7成左右客源。9月1日一整天仅接待1辆游览车,约30名陆客。因此员工数已从40人减至30人,甚至考虑要员工放无薪假。导游观光协会理事长伍永益表示,有的导游每月仅带1到2团,多数已失业或半失业,收入减少,9月开学季有导游筹措不出子女学费,加上房贷等,压力很大。

面对陆客团数大减,尽管当局拿出数据,指日韩旅客有显著成长,但旅游业者指出,陆客比其他地区旅客更愿意掏钱购物,平均花费是日韩游客两倍以上,钱更能流入各行各业。用台湾“交通部观光局”的数据说,日韩游客有40%以上的钱用在住宿,购物仅20%左右,陆客却花不到20%的预算住宿,用在购物的金额则高达52%。一位不具名的导游指出,陆客的确很敢花钱,尤其看到喜欢的东西更不手软,相比而言,日韩游客则更精打细算。当局要增加东南亚与日韩旅客来弥补失去的陆客损失,那就像是跑到教堂里找和尚,方向出问题了。

民进党上台以来,陆客赴台旅游人数节节衰退,当局和部分媒体舆论不断指向陆方操作施压。但北京市自今年初起,就增设47个出入境证件受理点,赴台证件也纳入其中。可以看出,大陆并未刻意紧缩赴台证件申办,甚至还列入便民措施。

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张景森近日在脸书上发文表示,“陆客是我们最需要交的朋友。”结果“行政院”发言人立马出来表示,个人立场不代表台湾当局。知情人士透露,张的“陆客朋友说”,在绿营内部也被骂翻。所以根本问题并不在陆方,而是蔡当局对大陆缺乏善意,已让大陆民众反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