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闽台往来 > 正文

两岸美业牵手,绽放美丽商机

2016-09-06 08:27:3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以美容、美发、美甲等为代表的美丽产业,在两岸风生水起。台湾美业起步较早,尤其在医学美容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有限的市场、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也让台湾业者积极求变,寻求与大陆业者合作

东南网9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吕玉英 杨卫玲)

台湾美业进军大陆

林瑞芳是漳州市美发美容化妆品行业协会会长,从业超过20年。2010年,她带队前往台湾考察。在台北,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台湾美丽产业的繁荣。

“当时,大陆的医美业刚刚起步,但台湾早已遍地开花,绝大部分生活美容机构都已经向医美领域转型。”林瑞芳说,光是台北忠孝东路上的美容整形一条街,就至少分布着200家医美机构,并形成了连锁模式。

“台湾美业深受日本、美国和欧洲的影响,无论是技术还是服务水平都与国际接轨。”台北市女子美容商业同业公会经营顾问林荣茂表示,台湾美业起步较早,最具代表性的是医学美容业,自上世纪70年代便已出现,如今已成为台湾美业的一张名片。

受台湾美业影响,大陆游客正成为台湾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台北市女子美容商业同业公会会长游易霖表示,2012年,台湾方面开放核准的美业机构,以“健检医美”为事由,申请大陆人士赴台。此后,大陆爱美人士便成为台湾业者争抢的香饽饽。一组数据显示,当年赴台的258万名大陆游客中,便有5万人专程赴台进行医学美容。

“当前,福建的不少美容机构都与台湾医美诊所形成了合作关系,为本土客户提供对接服务。”林瑞芳说,带客户去台湾接受医美服务,已成为大陆不少传统美容机构的重要业务之一。

另一方面,大陆的美业市场,也处处可见台湾元素。“早在10多年前,岛内知名的曼度、名留、小林等美业连锁品牌,便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投资设立分支机构。”游易霖称,除了西进投资,更多的台湾业者通过考取大陆从业资格证,进驻大陆美容机构执业,而“台湾制造”的美容美发产品也被大陆美业机构广泛使用。

闽台业者携手合作

走得越来越近的两岸业者,也开始寻求合作。在他们看来,双方联手,能够实现双赢。

“台湾很早就与日本、欧美等美业发达地区合作,每年11月份,我们都组团赴当地学习。”游易霖表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台湾美业在技术、经营管理、服务水准、人才培训等方面都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但岛内市场毕竟有限,愈演愈烈的行业竞争让不少从业者不堪重负。

闽台美业合作,首先从福州、厦门开始。2014年,福州成立海峡两岸美发美容医疗产业联合会,当年便吸引了超过20家台湾企业加盟。同年,厦门举行了以“缤纷两岸·时尚厦门”为主题的海峡美博会,为闽台业者搭建互动平台。

作为后起之秀的漳州,也加入了阵营。今年5月13日,漳台美业从业者联合发起了一场美业发展论坛。“漳州美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全市相关企业数量突破3000家,但不少企业的经营管理仍然较为粗放。”林瑞芳表示,这次论坛为本土从业者带来了行业最新理念,这让漳州业者大为受用。

从业近30年的文柏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我的美发店因为市场定位不准,走了不少弯路。”文柏告诉记者,几年前,他请来台湾美业专家梁家源为其出谋划策。在梁家源的指导下,文柏将自己经营的连锁品牌型格美发,区分定位为A类店与B类店,分别专注不同的领域。如今,型格在漳州已有10多家分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