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忠的木偶作品遍及宝岛各个县市,他制作的电音三太子还被台湾电影《阵头》采用——
刻出来的两岸情缘
本报记者 刘深魁 林剑波通讯员 黄瑜鹏 陈鑫炜 文/图
东南网4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 林剑波通讯员 黄瑜鹏 陈鑫炜 文/图)南安素称“民间戏曲艺术之乡”。在木偶制作方面,也不乏能工巧匠。木偶头雕刻是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泉州木偶雕刻技艺传承人陈志忠就是其中的好手。他的木偶作品以淳朴、优美的造型,在两岸受到热捧。
风靡台湾的电音三太子
“你们来得不巧,林永志刚回台湾。”在南安市梅花镇的晋福文化艺术馆,馆长陈志忠对记者说。陈志忠和台北木偶剧团团长林永志是好朋友。林永志每年都来好几趟,这次来还买了几尊三太子木偶回去。
宝岛的布袋戏艺术家为何频频现身南安?这和陈志忠的手艺密不可分。陈志忠出身雕刻世家,从小就随父亲学习木雕,习得半立体雕、平底雕、镂空雕等技法。1994年,陈志忠创办了自己的木雕厂。
“现在每年都有2000个神将卖到台湾,台湾每个县市都有我的作品。”陈志忠说,云林偶戏馆、台北偶戏馆都收藏了他的作品。在工作室,三尊金光闪耀的电音三太子神将夺人眼球:头戴花翎,身着五彩服,脚踩虎头靴,还配有一对白色卡通大手套,模样憨态可掬。
电音三太子是台湾特有的民俗文化造型。十几年前,陈志忠偶然在台湾朋友那里看到电音三太子,回家后就试着做了一个,并拿给台湾朋友看,没想到大受好评。自此,他开始把雕刻的精力转到三太子身上。经过多年摸索,陈志忠的电音三太子渐渐打出了名气,除了模样更加可爱,眼珠部分还特别添加了金色的“太阳线”,颇受客商欢迎,台湾的订单越来越多。2012年,陈志忠的三太子神将被台湾电影《阵头》采用,因为“最Q、最有神韵”,这让更多的台湾
人认识了陈志忠。
与此同时,在海峡论坛等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中,也频频出现陈志忠的电音三太子身影。“为了更好地表现台湾的阵头文化,晋福文化馆还和台湾南北传统戏剧协会、台湾青年木偶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陈志忠介绍,双方将定期展出各种类型的木偶,推动木偶制作技艺的传承。
子承父业扛起传承大旗
走进生产车间,香樟木的清香扑鼻而来,木雕师傅有的忙着手工雕刻,有的认真操作雕刻仿形机。在一群四五十岁的师傅中间,有一位年轻的身影引人注目。他就是陈志忠的儿子陈树泽。
“小时候,我经常睡在摆木偶的屋里,白天父亲在房间雕刻,晚上我就和一屋子的木偶睡觉。”2009年,陈树泽高中毕业后也选择了雕刻之路。在父亲的指导下,陈树泽钻研木雕技艺,很快便能独当一面。
在生产车间,陈树泽展示了其雕刻技术。他跨坐在长凳上,手拿刻刀来回旋转,木屑像花瓣一样落下,一块木头在他的巧手雕琢下,很快就有了人偶的雏形。
“一个电音三太子,从设计到轮廓成型,再到上漆,最后完工,纯手工的情况下需要一个月时间。”陈树泽说,初具模型的木偶还要进行打磨、打粉底、上色,光打磨和打粉底两道工序就得反复十几遍。
工作之余,陈树泽最兴奋的莫过于带团去周边表演电音三太子。每当有两岸业者举办各种展会、文化沙龙,他总喜欢带着几十斤重的木偶头和骨架参加,并在现场跳上一段三太子舞蹈。为了让记者有直观的感受,陈树泽和父亲钻进三太子里面,伴着音乐来了一段动感舞蹈。卸下木偶时,他们已是满头大汗。
“木偶虽重,但木偶雕刻传承的担子更重,家传的手艺不能到我这儿没了。”陈树泽说,父亲收过30多个学徒,最后没剩下几个。为了继承好木雕技艺,陈树泽把目光投向了台湾。陈树泽介绍说,台湾木雕作品风格鲜明,比如对菩萨、罗汉形象的刻画,与大陆木雕普遍圆润、细腻不同,台湾的作品体现了块面结合、刚柔相济的西方美学风格,另外台湾木雕观赏性较强,注重融合文创元素,比如开发卡通动漫角色。“下一步我想到台湾拜师学艺。吴荣赐是台湾著名的木雕大师,我想投到吴老师门下”。
文创让木偶更有活力
近年来,两岸民俗交流活动日渐增多,台北兴洲园掌中剧团、嘉义长义阁掌中剧团等台湾剧团经常到福建演出交流。频繁的互动,让陈志忠萌生了木偶文创化的念头。
“台湾人给电音三太子配的音乐充满童趣,听到音乐,自然就想跳舞。”陈志忠希望泉州木偶可以多学习台湾木偶戏的布景、灯光等现代化道具,好好研究台湾木偶走市场化的路子和经验。
在工作室一角,记者看到三尊小型电音三太子,只有40厘米高,萌态十足。“这眉毛由犀牛尾毛做成,胡须也是,跟大的三太子用料一模一样。”陈志忠说,小型木偶的制作工艺和大木偶一样,只是按比例缩小。
陈志忠希望与台湾的工艺美术院校合作,引进时尚的设计,让木偶形象多样化,而不局限于民俗表演。“给木偶插上文创的翅膀,可以让木偶更有活力。”陈树泽解释道,大型电音三太子适合喜庆活动,在台湾市场,一个可卖到一两万元人民币,而小型三太子可以做成纪念品或工艺品,便于游客携带。
目前,陈志忠打算和台湾朋友合作成立一个两岸传统艺术展示中心。“它不仅展示阵头文化所包含的木偶形象,还要融入文创元素,力争成为一个两岸民俗文化的展演基地。”陈志忠说。
记者手记>>>
“非遗”需要保护也需要创新
本报记者刘深魁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保护。然而,随着“非遗”传承人整体迈入老龄化,以及接班学习的年轻人寥寥无几,导致众多“非遗”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而被遗忘。如何让“非遗”在保持传统的同时能有生命力?陈志忠用创新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
陈志忠的创新集中在两点,一种是木偶形象的创新,他创作的电音三太子神将木偶,不但模样更加可爱,眼珠部分特别添加了金色的“太阳线”,就连衣服上都缝制了闪闪发光的LED灯,深受台湾客商欢迎。与此同时,陈志忠从民间传统文化和信俗文化中汲取养分,挖掘新形象,比如他开发出代表“福禄寿”寓意的三仙等新形象。
陈志忠把“非遗”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以文化养文化”。小型木偶产品的成功研发,让陈志忠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之间找到了一条产业化的路子。
陈志忠的实践告诉我们,“非遗”传承,需要“保护基因”,也要勇于创新。只有将传统工艺、传统民俗与创新精神、现代时尚相结合,才能让“非遗”焕发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