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37年河南博物馆馆藏文物南迁时所用外包装箱。 周小云 摄 图为台北?历史博物馆馆长张誉腾(右)、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左)共同观赏现藏河南博物院的唐代三彩镇墓兽。 周小云 摄 中新网郑州1月19日电 (记者 周小云)1月19日,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河南博物院与台北·历史博物馆等联合举办的“会古通今——两岸唐三彩暨低温釉陶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博物院举行。来自海峡两岸文博机构和高校的40余位古陶瓷及低温釉陶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 唐三彩因创烧于唐代,且釉色多以黄、绿、白三色为主色而得名。唐三彩以釉彩斑斓、色泽艳丽而著称,体现了唐代盛世激扬的时代精神,成为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承阶段,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后世低温釉陶及邻近诸国的陶瓷工艺发展。 继2015年12月两岸联手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了“盛世风华——洛阳唐三彩特展”取得成功后,进一步提升两岸博物馆唐三彩与低温釉陶研究水平,发掘馆藏唐三彩文物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带动唐三彩工艺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此次两岸文博机构共同策划举办“两岸唐三彩暨低温釉陶学术研讨会”,从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史、工艺发展、社会研究等多维角度,对唐三彩与交趾陶进行为期2天的学术交流研讨。 此外,为配合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举行,研讨会主办单位邀请两岸多家文博考古机构提供代表性唐三彩文物,汇聚河南博物院,还共同举办了“盛世风华——两岸唐三彩交流展”。 其中,台北·历史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提供的一批遭际相同的馆藏唐三彩文物,不仅见证了盛唐风华,更见证了一段曲折奇妙的时代际遇。 据介绍,此次台北·历史博物馆来河南展出馆藏的10件(组)三彩器,有5件为1928年出土,是河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前身)的馆藏,河南亦选取同一批出土的三彩器共同展出。此次分离66年的文物跨越海峡重聚首,是这批离散文物的首次重逢,意义深远。 台北·历史博物馆馆长张誉腾接受记者采访称,“此次活动是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今日展出的虽然只是一小部分,却为两岸文物交流打开了一扇窗。这种双方对等的交流,是以后可以慢慢去遵循的模式,所以这具有历史上的意义。” 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现场介绍称,此次所展文物曾经在台湾相聚过,但在大陆相聚还是首次,展览虽规模不大,但意义深远,它跨越了两岸文物交流的一个门槛,同时也开启了两岸文物交流的新境界和新的领域,这不仅仅是文物本身的跨越交流,更是两岸民众,心灵的跨越,精神的跨越,和情感的跨越。 资料显示,20世纪20年代修陇海铁路洛阳段时所得的一批唐三彩,釉色鲜艳、造型生动,有人物、动物、器皿等,不仅见证了盛唐风华,更见证了一段曲折其妙的文物际遇。这批三彩器最初于1928年前后入藏河南博物馆,后因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与当时河南博物馆的其他文物一起走上了慢慢南迁路;之后由于时局变换,部分南迁文物运台,并于1955年入藏台北历史博物馆,从此这些盛唐之器便兄弟分离,隔海相望。 时至今日,这些隔海相望的盛唐之器,已分离66年。此次,两岸文博界以学术研讨会为契机,以专题性对话式的学术展示,将分藏两馆的旧藏三彩器同时展出,是一次历史性的重逢。(完) |
相关阅读:
- [ 01-19]专家展望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势头不可逆
- [ 01-18]台湾舆论:蔡英文与民进党须妥善处理两岸、经济问题
- [ 01-18]各方敦促蔡英文维护两岸和平 多国政府强调“一中”
- [ 01-18]两岸学者:若想维持两岸和平现状即不能回避“九二共识”
- [ 01-18]大陆专家: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是台湾主流民意
- [ 01-18]两岸生态摄影作品展开幕
- [ 01-17]大陆专家: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是台湾主流民意
- [ 01-16]国台办:不介入台湾选举,关注两岸关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