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专家:“十三五”期间两岸经济合作应重互利、双向

2015-11-18 16:56:27 季苓轩木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福州11月18日电 (季苓轩木)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关秀丽18日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州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大陆与世界的联系将从商品输出向资本、标准、规则输出出现历史性转变。而具有较多国际市场经验的台湾,完全可以与大陆互利合作,谋求新一轮全球经济与金融分工中更高的价值链位势,提升中国金融资本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亚太及全球经济治理做出贡献。

11月初,大陆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描绘了大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图,也为两岸深化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带来了新机遇。

18日上午,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网络中心在福州举办第二期华广论坛,邀请大陆涉台经济领域专家学者,研讨“‘十三五’规划与两岸经济合作”这一热门话题。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曹小衡指出,“十三五”期间两岸经济合作面临来自岛内的一些非经济因素阻力,要克服阻力,深化两岸经济合作,需积极推动包括ECFA在内的两岸23项协议的落实和延展,加大对自贸区等两岸次区域合作的关注,考虑如何使“两岸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进程相衔接”,赢回中华民族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应有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认为,海峡两岸需要以新的思维、新的视野、新的方式,深刻认积与理解“十三五”规划的政策导向以及所释放的发展红利,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拓展新的合作空间,确立新的合作基站、领域、重点,建立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两岸产业分工体系与供应链,实现互利共荣共享的经济合作发展目标。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盛九元表示,通过大陆新一轮开放,借助大陆强化与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可实现两岸互利合作;在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通过结合沿线自贸区建设,可实现两岸的有效补充。搭上“十三五”规划与“一带一路”的列车,有助于台湾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经济整合平台执行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所长唐永红教授认为,当前,两岸金融业合作严重滞后于两岸投资贸易合作。再有,贸易投资的不对称性与不平衡性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而台湾贸易壁垒导致进口不足,直接有损台湾广大消费者的福利;台湾投资壁垒导致陆资入台投资不足,有损台湾经济成长与就业。他认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应秉持“两岸一家亲”,以互利共赢方式;增进两岸同胞福祉,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原所长、资深台湾问题专家吴能远主持是期华广论坛。记者注意到,与会学者从“十三五”期间两岸经济合作的新思路和新视野、新方向和新重点,以及可能面临的阻力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主题发言,为两岸经济合作的路径与空间提供建议。他们大都强调,两岸合作过往强调合作,今后强调互利合作,而对于两岸的贸易投资也应双向开放。

华广网总经理王双阳告诉记者,以“华广论坛”的形式,探讨并展望“十三五”期间两岸经济发展和互利合作的广阔前景,相信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必将为助推两岸经济合作提供有益启示。他说,华广论坛由华广网依托专家评论员队伍,立足网站原创评论特色倾力打造,旨在从专家视角,透视台海时事、解读两岸政策、分析两岸关系发展趋势。首期华广论坛于今年4月11日在福州举办,邀请专家学者共议“2015年两岸关系与台湾政局走向”,受到广泛关注。(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