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港媒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接地气”

2015-05-04 17:21:04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昨天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迎来了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一行,今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将在北京会见到访的朱立伦。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指出,10年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接地气”,始终坚持关注民生、服务民众的宗旨,就攸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的议题深入研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今年是第十届,对推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功不可没。

评论摘编如下:

有朋自宝岛来,不亦乐乎。昨天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迎来了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一行,今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将在北京会见到访的朱立伦。两岸交流盛事连连,尤其“习朱会”是今年以来两岸交流活动最耀眼的亮点,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新动力和正能量。

昨天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和朱立伦对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前行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认知,进一步巩固了两岸双方的政治互信。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原称“国共论坛”,源于2005年“胡连会”共同发表的五项愿景,其中一项为“建立国共沟通平台”。后来由于两岸交往人员不断增多、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与会人士的代表性也越来越广泛,包括政党人士、文化界、新闻界、教育界、宗教界、经贸界和学界,因而从2007年开始改为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讨论的议题触及政治、经贸、农业、文化、教育、交通及旅游等各层面。如今论坛已不仅仅是国共党际交流平台,还是两岸各界沟通联谊、共襄大计的盛事。俞正声妙喻“论坛是国共两党搭台、各界人士唱戏,是两岸各界的论坛,是两岸同胞的大合唱、交响曲”,相当贴切生动。

10年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接地气”,始终坚持关注民生、服务民众的宗旨,就攸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的议题深入研讨,形成了153项共同建议,其中大多数转化为两岸共同或各自的具体政策措施,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本届论坛围绕中小企业、青年和基层、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四个议题进行研讨。其实大陆方面一直都很关注“三中一青”(中小企业、中南部、中低收入户)的福祉,并制订多项优惠措施,让他们也能分享两岸和平红利。在ECFA早收清单中,获得关税优惠的台湾农产品就有18项,而且早收清单实施5年来,有200多家台企到大陆来,并获得优惠措施,其中180多家都是中小企。可见,两岸经合有充分考虑到岛内基层的利益,并非只有大财团获利。此外,台湾部分青年由于缺乏对大陆发展现状的客观了解,加之受不实资讯误导,对两岸经合产生疑虑。俞正声昨天指出,论坛会研究为在对岸生活、学习、创业的青年提供更好条件的措施,为两岸青年施展才华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

十载风雨兼程,十载春华秋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今年是第十届,对推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功不可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