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台湾社会 > 正文

土沟与水牛:一个台湾都市青年的“农村艺梦”

2014-10-30 06:50:22 韩淼 陈键兴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土沟不“土”,反而充满浓厚的艺术气息。这个位于台湾嘉南平原的村庄,距台南市区有60多公里,原来是有猪粪味臭水沟的传统乡村,现在却是岛内小有名气的“农村美术馆”。这一切,与36岁的吕耀中和他的伙伴们密不可分。

吕耀中在台中长大,是标准的都市人。学习建筑艺术专业的他,本可以像父辈一样继续留在都市打拼,而命运却在2003年转了个弯。那时,吕耀中在台南艺术大学读研究生一年级,为了寻找毕业设计的题目,他在朋友推荐下走进了土沟,谁料这一来,他就不想走了。

“这里的村民很不一样。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强,不守旧,不抗拒外来的东西,同时又有自己的想法,不会一味地接受所有的意见。”研究“社区参与式设计”的吕耀中认为,这既给了他发挥的空间,又能让他在与乡亲们的沟通中学到新东西,是绝佳的样本。

三年半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吕耀中几乎有三年在土沟度过,还逐渐吸引了学弟学妹、老师和许多专业人士纷纷加入。这块400多公顷、满是稻田的土地,成了他们用艺术改变农村环境、关怀乡村生活的试验场。

在这里,吕耀中这些年轻人带来了专业的视野,而村里的老人则有经年累月的生活智慧,两者在碰撞之中融合,改变的不仅是土沟的风貌,还有设计师们的理念。

为土沟最后一头水牛修建牛舍,是吕耀中与村民的第一次合作。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土沟的水牛锐减。吕耀中他们拿出了十足劲头,为这最后一头水牛精心设计了“炫酷的牛舍”,还制作了3D模拟图,为村民展示其中的“人工力学”与“建筑氛围”。然而,村民们的反应很直接:“没钱,也没人会做。”最终,他们只得推翻重来,跟当地的泥瓦匠师傅,用土埆砖和传统工法建起了牛舍。

这次经历让吕耀中认识到,自己先前的学院派做法在农村社区改造中是多么脱离现实。此后,他的设计方案都是跟村民在现场比划出来的,而在与村民们聊天时听到的许多故事也都成了他的灵感来源。

村里的老人告诉他,小时候常常从树上跳到溪里游泳,还喜欢在岸边用小石子打水漂。吕耀中据此做了彩虹树、鹅卵石、浪花造型的装饰景观,并请村里阿公阿婆画了记忆中看到的昆虫、动物等,再找人刻在石头上。他将这组装饰放在了“乡情客厅”,这个由废弃猪舍改造而来的供村民聚会、学习的公共空间,是吕耀中的毕业作品,也成了土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2008年,吕耀中和另外两个长期待在土沟的伙伴成立了一家设计工作室,取名“水牛设计部落”。那时,土沟最后那头水牛也已被转移,但吕耀中认为,水牛代表的勤勉、吃苦、耕耘的精神是从事社区改造的人值得学习的品质。

然而,在农村开设计师工作室,最初并不为人所理解。“公司刚成立时,税务部门还来调查,以为我们是骗子,因为不相信有人会在农村开设计公司。”吕耀中笑着回忆。他认为,以城市为目标群体的设计公司太多了,而农村则是尚未开发的领域,他不想做分母,而要走一条不同的路,留在土沟,因为他的作品都在这里。

“我常开玩笑说,比尔·盖茨在车库里开始创业,我们的第一个案子则是在一张餐桌上,用两台笔记本电脑完成的。”吕耀中说,公司目前运行稳定,员工扩充到6人,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还在深圳做过一单业务。

在吕耀中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了这个台南乡村。他们来自台湾各地,有的是来做社区改造实践的,有来做志工的,还有的跟吕耀中一样,最终留下来开设公司,做文创、音乐、深度旅行、建筑师事务所……一些村里的年轻人也回到家乡,开起了木匠工作室,卖冰品,或在土沟农村文化营造协会任职。吕耀中的妻子也辞去了台北的工作,与他在这里定居下来。

土沟,一个曾走向“空心化”的落寞村庄,如今重又焕发了青春。2012年,土沟农村文化营造协会联合吕耀中等人,推出了“村是美术馆,美术馆是村”的“土沟农村美术馆”概念,开始对外展出。2014年度的活动于10月4日拉开帷幕,邀请了许多外地的设计团队来土沟进行创作,还吸引了大量游客。

但吕耀中的“土沟梦”并没有止步于此,今年11月初,他将带着土沟的故事,去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此前,他已在重庆大学分享过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引起了大陆一些研究乡村问题的学者、学子的浓厚兴趣。“我想,我的案例让他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吕耀中说。(记者韩淼 陈键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