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台湾经济“输韩”的症结所在
2014-07-28 15:22:01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徐家傲 陈瑜辉 |
分享到:
|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韩国,中韩双方明确提出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高水平中韩FTA(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此消息立刻引发台湾岛内强烈反响。华广网24日刊载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敏的评论文章分析台湾经济“输韩”的症结所在。文章指出,台湾地区与韩国经济消长是各自不同发展模式的结果,同时,绿营势力“逢中必反”严重制约台湾经济发展。 全文摘编如下: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韩国,与韩国总统朴槿惠会面达成多项共识,其中明确提出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高水平中韩FTA(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由于台湾与韩国出口相似度高、经济竞争性很强,此消息立刻引发台湾岛内强烈反响。马英九公开表示“心急如焚”,岛内学界、工商界等多名人士更高呼中韩FTA对台湾经济冲击犹若“原子弹”,“比921大地震还严重的大灾难”。据台湾“经济部”评估,岛内近1/4的产业受到威胁,涵盖钢铁、工具机、面板、汽车、石化和纺织业,台湾约2-5%对大陆出口(预计32-58亿美元)将受到严重冲击。 在两岸服贸协议迟迟未能通过台“立法院”审查以及两岸货物贸易协议等谈判停滞的背景下,中韩FTA似乎有“后来居上”的趋势,使得台湾因ECFA在大陆市场上的先发优势逐渐被韩国赶超。其实,这只是韩国超越台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韩国发展蒸蒸日上,而台湾则陷入所谓的“闷经济”泥沼不能自拔。韩国在许多领域都已经全面超越台湾,尤其在经济领域更是将台湾“甩得越来越远”,这使得岛内不少民众及舆论常发出“为什么韩国行台湾不行”的感慨。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同属“亚洲四小龙”行列的韩国与台湾经济出现如此明显的分化?如何客观看待当前台湾经济“输韩”的现实与症结? 台湾地区与韩国经济消长是各自不同发展模式的结果 二战后,台湾、韩国等亚洲经济体抓住战后国际资本主义大繁荣的有利时机,推动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融入到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上世纪60年代起台湾当局开始在岛内设立加工出口区,经济早于韩国起飞。韩国也曾派人到台湾学习加工出口区的经验,并回国推广复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总体而言,由于台湾要稍早于韩国起飞,加之台湾经济基础比韩国略好,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原本要胜韩国一筹。1992年台湾地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远超过同时期韩国的7千多美元,台湾对外贸易等其它诸多指标也都优于韩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遭受严重冲击,一度需要IMF等国际组织的援助,而台湾受到冲击相对较小。可以说,在21世纪以前,台湾经济表现优于韩国。 但自本世纪以来,台湾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减缓,2000-2008年台湾年均经济增长率、出口增长率、进口增长率在“亚洲四小龙”中几乎都名列末席,而同时期韩国历经亚洲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开始大刀阔斧地推动经济改革,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亚洲四小龙”的前列。台湾地区与韩国的经济实力消长态势日益明显。2005年韩国人均GDP首次超越台湾,此后双方差距日益扩大,2013年韩国人均GDP已超过台湾约2800美元。韩国三星、LG等大企业在全球“攻城略地”,韩国也先与东盟、印度、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签订FTA,俨然成为亚洲经贸的“枢纽”,其产生的贸易与投资转移效应给台湾出口及经济带来不小的冲击。近年来台湾企业发展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岛内经济动能减弱,就业、薪资等民生经济指标改善乏力,整个社会陷入所谓“闷经济”困局。 笔者以为,从经济层面看,台湾地区与韩国的经济发展差异是各自采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韩国采取的是大企业发展模式,通过政府资源的挹注等方式扶持大企业发展,其结果是三星、LG等大企业蓬勃发展,在品牌、通路等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台湾则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仍以OEM和ODM为主,为欧美企业代工,缺少自有的品牌和通路。客观而言,不能简单地说哪种发展模式孰优孰劣,因为每种发展模式均有其各自优缺点。如台湾这种发展模式有助于抑制岛内贫富差距,“藏富于民”,但也因缺乏品牌和通路而面临着利润率下降、外部竞争加剧等挑战。韩国的发展模式因有品牌和通路而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但大企业发展过快也会抑制中小企业发展,拉大贫富差距甚至对国内政治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但问题是,当前世界经济已步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需求与产业结构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这种变化对台湾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代工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严峻的挑战。相比较而言,韩国以大企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更强,因而“走得更稳更远”。 绿营势力“逢中必反”严重制约台湾经济发展 与经济发展模式愈发不适应外部形势相比,台湾最令人担忧的则是蓝绿二元对立政治体制对经济的掣肘日益增大,这突出表现在岛内“逢中必反”的政治势力“捆绑住了台湾与大陆展开深度合作的手脚”,严重阻碍两岸经济合作进程。我们可以发现,韩国超越台湾的时间点是民进党执政时期,其主因在于民进党上台后罔顾大陆经济崛起及两岸经济关系快速发展的现实,不断为两岸经贸关系制造各种障碍,并大搞“去中国化”与“台湾正名”等“台独”活动,冲击两岸关系发展,导致岛内社会动荡不安,经济持续恶化,极大地挫伤了厂商的投资信心,岛内厂商纷纷出走,外商投资也持续下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韩国积极拓展大陆市场、搭乘大陆经济“顺风车”,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大力推动两岸经济合作,2010年6月签订了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ECFA。此举可谓抢占了在大陆市场上的先机,也引发韩国的极大关注,时任韩国总统甚至在青瓦台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加快中韩FTA的谈判进程。但ECFA毕竟属于框架性协议,前期生效的仅是“开胃菜”,后续的服贸、货贸等协议才是“主菜”。但两岸服贸协议签署后,在民进党等绿营势力的煽动下,岛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服贸运动,造成服贸协议迟迟未能通过台“立法院”审查。面对学运等巨大压力,马英九当局又被迫研拟“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此举无疑将进一步制约两岸经济合作的进程。从目前形势看,年内两岸服贸协议通过审查及生效的可能性很小,两岸货物贸易协议等谈判进程也受到严重阻碍。由于中韩FTA属于一揽子协议,若年底前完成签署,届时台湾因ECFA在大陆的优势将彻底瓦解,相反还将面临韩国的巨大冲击。 在当前形势下,台湾唯有加快ECFA后续谈判进程,大开大阖地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才能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新一轮腾飞。但很可惜的是,在民进党等反对势力眼里,中韩FTA的冲击似乎“遥遥无期”,斗垮斗臭马当局、赢得年底“七合一”及2016年选举才是最重要的任务。当前的台湾犹若“温水中的青蛙”,大家都在讨论所谓的“小确幸”,殊不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岛内民众必须正视,加快ECFA后续谈判进程、依托大陆才是台湾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路径,任何疏离、减缓两岸经济合作的举措伤害的不仅包括台湾的经济利益、岛内民众的福祉,还有台湾的明天。(王敏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
相关阅读:
- [ 07-15]台业者:中韩签FTA 台湾将完全失去在大陆竞争力
- [ 07-08]中韩自贸凸显民进党的服贸困境
- [ 04-15]江宜桦不怕服贸受检验:若多数人选不签 后果集体承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