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养老服务业纷纷西进 展开加盟连锁化经营
2014-07-10 07:30: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徐家傲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近几年,台湾养老服务业纷纷西进,安心护理院是第一家落户我省的台资养老院。通过摸索发展,安心护理院已在福州开了3家分院,入住率均超过90%,并在大陆拥有6家连锁机构。随着大陆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许多人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但却不得其门而入。安心护理院的经营秘籍何在?且看—— 一家台资养老院的海西故事 东南网7月10日报道 (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 发自福建福州) 从自理到护理 2002年,祖籍长乐的林万知第一次到福州考察养老产业。他发现,当时,福州的养老院硬件和台湾相比还比较落后,使用的是普通的铁架床,没有护栏,很不安全。而护工与老人的互动多仅限于生理上的照料,交流较少。 林万知嗅到了商机。第二年,他就在福州开了他在大陆的第一家养老院——洪山养老院(即安心护理院前身)。不过,第一年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林万知发现,在大陆,老人自理型的养老院收费普遍低,利润自然也低。而要做高端高收费的又没人来。并且,有自理能力的老人更多还是愿意在家养老。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林万知决定将养老院从自理型调整为护理型,把服务对象定位在中风偏瘫、老年痴呆等半护理或全护理型老人。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年入住率就翻了一番。 张伯伯是两年前到安心护理院的。刚来时,身上长了8个褥疮,在护理院住了半年就痊愈了。他告诉记者,在护理院,护工都是有丰富护理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例如对有褥疮的老人按规定两小时翻一次身,十分规范。 此外,传统养老院通常一个护工什么都做,平均一个人只能照顾3至4个老人。安心护理院则把任务条块切割,洗衣、卫生、医疗照顾等全部由专人负责,各司其职,人均能照顾7到8个老人。效率提高了,人员成本下降了1/3。 “身心灵”全照护 台湾地区早于大陆进入老龄化社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台湾养老服务产业就已启动。安心护理院创办人林万知的母亲1988年在台北创办了她的第一家养老院,被台北市政府评为甲等绩优机构。 林万知告诉记者,台湾养老服务业推行的是“身心灵”全人性化照顾,不仅注重身体照顾,也强调关爱老年人的心灵。因此,首先在环境色调的布置上,安心护理院都采用粉红色及橘红色,暖色调能对他们的情绪起到安定作用。 此外,护理院还把老人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心理安抚治疗。例如有的老人喜欢听音乐,在他心情不好时就给他放些他喜欢的音乐。护理院二楼的痴呆老人专区设置了怀旧走廊,走廊墙上挂着蓑衣、锄头等。有时遇到老人情绪焦躁无法安抚时,护工就把他们带到这里和他们聊聊往事,这些旧物会勾起他们的一些美好回忆,老人的情绪也就慢慢平复。 每个周末,护理院都会开设手工课程,请老师来教老人们做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品。老人们亲手制作的纸灯笼、千纸鹤等作品会写上老人的名字放在一个展示橱窗里。这样,老人们会觉得自己是老有所用的。 连锁经营与养老社区 从2003年创办第一家养老院至今,林万知记不清接到多少咨询电话。他告诉记者,尽管养老产业被视作“夕阳事业,朝阳行业”,但目前大陆部分养老院仍处于盈亏临界状态。因此,为了将台湾老年专业护理经验在大陆快速复制推广,去年,林万知成立了中孝集团,展开加盟连锁化经营。目前,已在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开了6家加盟连锁养老院。 除了专业护理型养老院外,林万知认为,未来高端养老院和位于市郊的大型养老社区也将是养老市场的重要发展模式。但前者受制于社会理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客户群体还十分有限。而后者在未来3到5年则可以适时介入。这种大型养老社区可内设经济型老年公寓、度假型小屋、医院、宾馆,甚至老年大学等,集娱乐、医疗、养老于一体。 林万知告诉记者,未来3年内,他计划在闽侯南屿开办一个综合养老社区,老年人可以从行动自如一直住到终老,享受各种养老服务,无须随着身体的老化更换养老院。 |
相关阅读:
- [ 06-16]两岸红十字组织步入机制化合作
- [ 05-20]闽台合作开发养老项目 引进台湾养老业发展经验
- [ 05-16]鲁台联合举办养老服务业研讨会 研讨两岸合作
- [ 04-15]晋江养老院引台湾管理机制 探索人性化养老
- [ 04-15]晋江一养老院引进台湾管理机制 探索人性化养老之道
- [ 04-02]闽台合作进行养老服务培训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 [ 01-29]福建打造两岸养老产业合作开发示范基地
- [ 01-23]台盟北京市委赴台交流“养老”:乐活人生老有所依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