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台湾社会 > 正文

在台老兵口述抗战故事:难忘胜利夜鞭炮声

2014-07-07 09:21:53 陈君 刘刚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徐家傲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罗怀德:入伍同乡今何在

年龄:93岁。籍贯:安徽蒙城。

如果没有抗战,罗怀德可能一辈子在家务农。

卢沟桥事变第二天,16岁的农家子弟罗怀德就在安徽蚌埠报名参军。一同入伍的老乡一共6个人,都是懵懵懂懂的少年,想法只有一个,就是“扛枪打鬼子”。

罗怀德被分配到陆军第三师骑兵连当了一名养马兵,没能马上实现打鬼子的愿望,另外5个弟兄则进了一线的步兵连队。

初经战阵就是赫赫有名的台儿庄会战,不过罗怀德还是没有机会与日军干上一仗。随后,面对日军咄咄逼人的进攻,第三师的部队从徐州一路败退到长江南岸的湖北咸宁休整补充,接着又撤往江西九江。

骑兵过了长江,进入水网密布的江南就没用了用武之地。他所在的骑兵连被改编为“战车防御炮连”,装备进口的47毫米战车防御炮(反坦克炮)。老人比出大拇指说:“当时这在全军都是独一份。”

换上了新装备,仗自然越打越多,罗怀德跟着部队守过湘西,战过澧县,也为衡阳之战解过围,但印象最深的还是1942年5月中旬开始的浙赣会战。当时老人驻守在浙江兰溪一带,守卫老城东门,与日军隔江相望,只见日军一侧江面上的船只密密麻麻、往来不断。

坚守到5月底,中国军队放弃兰溪,撤往福建建瓯等地。罗怀德等作为后卫,掩护大部队撤退。为了防备日军袭击,他们专拣山路走,小心翼翼与山下的日军保持距离,大气也不敢出一声。老人说:“鬼子装备精良,我们手里的‘汉阳造’哪比得上他们。”

抗战胜利那天,罗怀德留守在后方,并不在前线部队里。因为营长的太太要生孩子,他和另外两个勤务兵被营长留下帮忙照顾家小,但满城欢笑之声令他难以忘怀。

如今,罗怀德也已是儿孙满堂,两个重孙子也都大学毕业。回想起当初一起在蚌埠入伍的5个兄弟,老人说,他们就此一别,再也没有见过面,“大概他们都战死在前线了吧”。

罗怀德说,现在台湾很少有人会提起抗战的事情了,但抗战的精神不能忘记。

耿道斌:15岁就弃笔从戎的娃娃兵

年龄:92岁。籍贯:江苏徐州。

对于耿道斌来说,人生第一个震撼就是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时年不满15周岁的他正在徐州读初中一年级。

转年1月,学校停课解散,无书可读、无路可去的耿道斌弃笔从戎,投入李宗仁的麾下。因为是个娃娃兵,耿道斌先是编入“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集训学习,从事抗日宣传、组织、服务工作。

1938年5月徐州沦陷后,耿道斌辗转多地,后加入陆军第八军游击司令部,驻守海州(连云港)云台山,而后又编入“两淮税警总团”,一直在苏北一带进行敌后战斗。

谈起与日军正面遭遇,耿道斌说,1939年,1000多日军向江苏阜宁发起进攻,他们在当地一个叫“沟安墩”的地方组织防御,层层阻击,战况惨烈到了上刺刀面对面肉搏的地步,他身边不断有人倒下,最后不得不迅速后撤以保存实力。

到了抗战结束,当年的娃娃兵已经升到了上尉军衔,不过耿道斌再也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直到退休之后,时间较为充裕,他在70岁那年,经推荐进入“空中大学”(类似于大陆的广播电视大学)就读,先后取得“人文学”和“商学”两个学位,成为毕业典礼上最年长的“双学位”毕业生,算是补偿一大人生缺憾。

后记

多年来,台湾全球华人纪念抗日协会致力于宣扬抗战及台湾日据抗日史实。其秘书长钟蕾妮女士表示,中国八年抗战的历史是辛酸、惨烈和不堪的,但其中的精神意义却是值得永世宣扬的。

历史不是包袱,而是借镜。钟蕾妮说,抗战胜利这么多年,台湾连一个纪念的场馆都没有,现在他们正在发起一个联署活动,呼吁促请台湾当局设立“抗日纪念馆”,以全面纪念抗战及日据时期台湾抗日史实。

(记者陈君 刘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