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没断”的台湾亲近文化节目 《中华好诗词》请了范曾、赵忠祥、王刚、濮存昕、杨雨等文化名人担任嘉宾,王刚谈到两位台湾选手的诗词对决时,表示“感触良多”,“精彩之极”,而且他认为台湾“文脉没断,太重要了”。正像王刚所思所感,多年来有很多大陆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称道台湾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正是因为台湾相比大陆对传统文化感到亲近,并且能接受、能理解、能体会,大陆文化节目才是在台湾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民间教育家信力建先生曾经撰文指出,1949年以来,国民党一直致力于全面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当大陆“文革”时,台湾进行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台湾学校一直延续“国文”的称谓,使用沿用几千年的繁体字,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和古文训练,在高中阶段,《高中国文》、《国学概要》、《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是文科必修课。台湾的经典文化造就了学术巨匠,杜维明、余英时、成中英、刘述先等人是公认的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在大陆有广泛影响的傅佩荣,在两岸推行“读经运动”的王财贵,著名老庄研究专家陈鼓应……台湾的经典文化还孕育出了不少优秀的艺术作品。比如,流行歌曲《东风破》、《菊花台》、《青花瓷》里不乏古代诗词之美。 所以,台湾孕育出《中华好诗词》第二季的两位对决选手,并不奇怪。 架起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 其实,《中华好诗词》的成功,有两位台湾人功不可没,即参与过《中华好诗词》节目的台湾电视人赵伟和陈宥颖。赵伟已经在河北卫视工作多年,这次在《中华好诗词》做的是节目录制现场的执行导演,陈宥颖则为节目从台湾找来了张仲宇。正因为有了他们的“里应外合”,有了两岸电视人共同为《中华好诗词》添砖加瓦,两岸选手才有机会在舞台上以文会友。 另一个大陆节目能够在台湾引发关注的原因,是吴宗宪、张菲、叶心如等台湾娱乐界名人都认为,近年来,由于大陆重视引进国外热播节目的版权,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节目资金较为雄厚,吸引力不断加强,所以台湾文艺界和电视界人士纷纷北上,而台湾本地节目相对资金、内容薄弱,人才匮乏,与大陆节目相比不再有优势。他们认为,本来台湾电视节目市场发展得早,几十年来都是“自由竞争”,多元文化并存,所以台湾电视节目的创意和交流沟通方式一度都比较领先,但大陆电视产业而今已有带领“华流”崛起的气势。 也有台湾人士认为,此次《中华好诗词》台湾选手会师擂主争夺战,“显示了台湾的文化软实力”。未来两岸应该发挥各自的优点,加强合作。目前两岸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对岸的电视节目,这是很好的一个契机,相互提供了更大更宽广的空间和平台。愿更多两岸电视节目走近彼此的观众,架起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刘涛苗春) |
相关阅读:
- [ 03-07]马英九要求政务官上节目为政策辩护 多人愿配合
- [ 03-07]马英九要求政务官积极上电视节目引争议 反面案例多
- [ 01-03]大陆电视节目风靡台湾 《甄嬛传》打遍全台无敌手
- [ 04-22]大陆节目屡屡走红引台湾反思 政客指责频惹争议
- [ 10-11]台湾电视节目太夸张 大陆学生表示看不惯
- [ 09-06]岛内电视节目低俗平庸化 谁来负责?
- [ 12-18]台湾拟推电视节目分级制 学龄前禁看"海绵宝宝"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