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铺师》热映 “办桌”:舌尖上的乡土台湾
www.fjsen.com 2013-09-05 09:06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5日讯(海峡导报 记者燕子)最近有一部电影在台湾大卖,这就是讲述台湾传统“办桌”文化的《总铺师》。说起办桌,闽南民众并不陌生,就是在自家门前、庙口搭起雨棚垒起灶台,请厨师来做菜宴客。办桌哪都有,但台湾人把这简单的“办桌”办出文化味来。当年海明威以《流动的盛宴》一书,描绘了在法国巴黎的种种生活感受。其实这被拍成电影的台式办桌,也是一场充满文化韵味、人生况味的流动盛宴。蒸煮煎炸里的“乡土台湾” 只要不是从小生活在“天龙国”(台湾网友对大台北都会区的戏称)的台湾人,基本对“办桌”话题都能大聊特聊。台湾中南部人家每逢婚丧嫁娶,都得摆席宴客。这经常办桌的名厨未必在烹饪学校里深造过,但手艺必然过硬,经常带领三五帮手、徒弟走街串巷帮人办桌,久而久之就被尊称为“总铺师”。 香港美食家蔡澜深谙台菜精髓,他最推崇的台南“阿霞饭店”,其前身就是颇有历史的办桌酒家。随着台湾现代餐饮业的繁荣,传统办桌的地位也日渐边缘化。个性独立的年轻人对这种热热闹闹家长里短的聚餐也不以为然?随之模糊的,还有曾经在总铺师的蒸煮煎炸里飘出香味的乡土台湾。不过,在府城台南,办桌菜近年也还有过风光的时刻。当年陈水扁女儿出嫁席开百桌,掌勺的就是南台湾餐饮界名人汪义勇,江湖人称“办桌南霸天”。乌鱼子、钢管女郎和人情味 办桌是台湾中南部普通人市井生活的一部分,导报记者去年曾去嘉义参加一位台湾朋友的婚礼,有幸见识过办桌场面。红色的喜棚下面摆着几十张大圆桌,桌布是一次性的塑料布,椅子是没有靠背的塑料方凳。据说从前这些桌椅都得从左邻右舍借来,现在办桌团队业务多元,也就连桌椅餐具一并出租了。朋友的喜棚就搭在自家门前,宾客们在喜棚下交杯换盏,总铺师就在旁边烟熏火燎地煮菜,帮忙上菜的则是邻家小妹。虽然没有冷气,但大家挥汗如雨,吃得兴高采烈。 可别因为环境简陋就小看办桌菜,那味道绝对不比高档餐厅差,而且还便宜又大碗。无论台式佛跳墙还是鸡仔猪肚鳖,都颠覆了导报记者对办桌菜的刻板印象。那时《舌尖上的中国》刚播出,乌鱼子这种听上去高端洋气的食材正红遍全中国,没想到在普通台湾人家的婚礼办桌上,导报记者也吃到了这道名菜。嘴里吃着鲜甜的乌鱼子,席间还有钢管女郎热舞助兴,令人感慨台湾人民实在太会过日子了! 办桌菜卖相相当普通,餐具也与精美不沾边,这反而令人感觉亲切。新婚的台湾朋友特别介绍,办桌主人都拿宾客当自己家人,所以办桌菜的灵魂就是好吃又大碗,“都是真材实料,我们不玩虚的!” “办桌”挖掘深度游商机 台湾人善于文创行销,《海角七号》、《艋舺》、《鸡排英雄》等电影,完全就是文艺范陆客的赴台自由行“指南针”。如今借《总铺师》在台湾大热,台式传统办桌文化也渐渐从沉潜到复兴,成为体验台湾古早文化味道的选项。没有台湾朋友喜宴可以吃的陆客,也可以很方便地体验台式办桌。目前从台南到高雄都有办桌菜可供游客选择,蔡澜推崇的台南“阿霞饭店”如今还在营业,高雄内门更是全台总铺师最密集的地方,也有专做办桌菜的餐厅。 去吃一次办桌菜,见识到舌尖上的台湾,更能让人体验到传统台湾的深度。这种深度与农业时代的人际交往模式直接相关,并且其中所呈现出与大陆别无二致的乡土文化内涵,更令人感到有意思。不过要特别建议有兴趣体验办桌菜的陆客,如果届时桌上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也没见过的食材,请不用慌张,因为邻座的大哥一定会笑眯眯地告诉你,“这个很补,要吃哦!” 导报记者 燕子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4]总铺师 办桌的怀念美味
- [ 07-21]乡土情同胞情 2011走进台湾摄影展揭幕
- [ 07-16]辛亥百年--万名台胞乡土寻根之旅在厦启动
- [ 08-12]海西乡土文化之旅开跑 南台湾学生来福建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