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海峡评论 > 正文

“习吴会”让两岸关系迈入新里程

www.fjsen.com 2013-06-17 09:01  倪永杰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6月17日讯(海峡导报 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日前举行的“习吴会”,是两岸执政高层透过国共平台进行的一次重要政治对话。双方回顾近年两岸关系成果,总结和平发展规律,为当下两岸关系把脉,为下阶段两岸关系发展定位、导航。“习吴会”营造了巩固深化两岸关系的氛围,酝酿了全面发展的契机,把两岸关系引入了全新里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习吴会”备受关注

“习吴会”之所以备受各界关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时机特殊。这是中共十八大召开、大陆新一届政府组成后,首次进行的国共高层对话,重要性不言而喻。全面呈现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工作思维,为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定调。同时,“习吴会”在习近平访美举行“习奥会”之后立即举行,表明两岸双方对于发展两岸关系的高度重视。吴伯雄此次率团来访,获得马英九的高度授权。马英九10日专门接见访问团全体成员,字斟句酌、耳提面命、交待任务。此外,在人员组成、行程安排上,也体现马氏思维。访问团成员都是经过马同意,马团队色彩加重,引人联想。除了吴本人、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黄敏惠,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外,人们更多地关注马英九选举操盘手詹春柏、国民党副秘书长林德瑞等人,他们被视为马团队的成员。行程安排3天2夜非常紧,只有与习近平、俞正声、中央政治局委员郭金龙、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等少数几场会面,没有其他行程,避免节外生枝。大陆方面也极其重视,新一届领导集体试图透过此次“习吴会”交换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将两岸关系引入新的进程。

“习吴会”为两岸关系把脉、导航

“习吴会”是开启两岸关系新里程的转捩点,我认为其意义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增强了两岸政治互信。习近平承诺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吴伯雄则是首先表达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国共两党一致立场,其次强调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实行一个中国原则,都是用一个中国框架定位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相关表态进一步扩大了国共两党的政治基础,就一中原则、一中框架进行了深度、精确的对话,增强了两岸政治互信。

此外,“习吴会”深化了两岸关系发展。国共高层就当前两岸关系发展作出路径选择。习近平提出了新十六字方针,即“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吴伯雄则是强调台湾的大陆政策仍将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希望在七个方面取得具体进展,是马政府亟须的执政强心剂。

再次,“习吴会”为两岸关系导航。巩固深化、全面发展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战略目标。为此,习近平提出了“四项坚持”与“两个把握”,对未来两岸关系作出战略性、方向性的导航。吴伯雄则从民族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作出回应,表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国共两党要有共同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双方应为两岸和平发展、为中华民族长远利益携手奋斗。

两岸政治对话似近还远

有关两岸政治对话的议题长期受到各界关注,此次外界尤其关注“习马会”是否会开启两岸政治对话、政治协商,是否为两岸领导人会面铺路。

自2009年下半年以后,马英九始终拒绝两岸政治谈判、签署和平协议,声称两岸政治对话时机不成熟。今年4月21日马英九接受《中国时报》专访时除了强调时机不成熟外,还称没有人真正说清楚两岸政治对话具体该谈什么,不必急。但马当局的态度在今年5月发生急遽转变。5月8日,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在“立法院”称随时都在努力促成马英九与习近平两岸领导人互访。6月3日,马英九语出惊人地表示有关两岸政治协商早就展开,目前海基会、海协会所商讨的互设办事机构议题,就是政治协商的开端。莫非一夜之间两岸政治对话的时机就成熟了?

熟悉两岸关系的人都知道,早在1998年“汪辜会晤”时,两岸双方曾在上海、北京进行过政治对话,这应是两岸间最早的广义的政治对话。此后国、共高层就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反对“台独”有过多次对话。但狭义的政治对话应该就是为了解决两岸政治分歧、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进行合情合理安排”。两岸政治关系的扑朔迷离,令人兴趣无限,但一般人难以窥其堂奥。

随着中国大陆的和平崛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影响两岸关系的岛内外、国内外时空背景发生了显著变化,两岸进行政治对话、政治谈判有利因素在增多,不利因素有所下降。只剩三年半任期的马英九对于两岸领导人互访、开启两岸政治对话的动因发生微妙变化。对此,我们不必太乐观,也不必太悲观,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钥匙毕竟已牢牢握在两岸中国人手中。

  • 责任编辑: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