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贞昌的“台湾价值”是什么?
www.fjsen.com 2012-10-31 15:19 台媒 来源:中国台湾网 我来说两句
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近日强调民进党对大陆的态度与方法可以改变,但信仰与价值没有改变。台湾《旺报》今日发表社评指出,他所谓“信仰”应该是指“台独信仰”、所谓“价值”应该是指“台湾价值”。“台独”的意涵与可行性应该很清楚了,民进党自己也知道“台独”不可行,但什么是“台湾价值”,恐怕就很混淆了。 社评摘编如下: “台湾价值”这个名词起源于1991年,民进党把“台独”纳入党纲后,李登辉开始推动“本土化”运动,企图以“台湾精神”与民进党的“台独党纲”竞争。两者竞争改变了部分台湾人民的“认同”目标,但也造成台湾内部中国/台湾、中心/边陲、外来/本土、“统一”/“独立”的二元对立意识。这一套“反”的意识企图收割李登辉改造后,才有民进党1999年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台湾价值”代表这一段发展的成果。 然而,李登辉在1996年举行台湾首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时,当年11月李推出“戒急用忍”并建构“雁行战略”,希望台湾经济以日本为“雁首”、东南亚为“雁尾”。但日本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陷入长期经济停滞,台湾吸纳有限,加上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让许多台商“沦陷”在东南亚地区,不可自拔。 但亚洲金融风暴后,许多原本在东南亚投资的外商纷纷转进大陆,创造2000年后大陆第一波崛起。但台商受到“戒急用忍”政策限制,只有一些人参与了大陆崛起的机遇。民进党2000年“执政”后采取与大陆对立政策,台湾又失去发展的好机会。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及2012年欧债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台湾同样受伤惨重,企业发展停滞,民众实质薪资在2012年更退回14年前水平,年轻人收入不但无法跟父辈时代相比,甚至出现高失业率惨况。 民进党所谓“台湾价值”其实是“台湾优先”无限上纲价值,并不是20世纪70年代台湾商人手提007皮箱,跑遍世界找寻商机的价值,更不是海纳百川、胸怀世界的价值。但一个小型海岛型经济体想要快速发展,必须与外界贸易、赚世界的钱,而不是把民众锁在岛内做一些低价值、低薪的工作。“台湾价值”被民进党政治化后,高喊“台湾价值”只会限制台湾人向全球扩展的雄心,民众缺少了创造性,不管什么都会变成没有意义的口号,无法实质鼓励民众走出去,为台湾的经济与自己的财富打拼。 苏贞昌可以强调“台湾价值”,但请多一点经济面的思考,少一点政治操作的企图,更不要成为“台独”的修饰词,民进党才会成为真正对民众负责的政党,才会得到台湾民众的信赖。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30]苏贞昌的贫困的论述与论述的贫困
- [ 10-30]苏贞昌的“政治框架”与“政治囚牢”
- [ 10-30]价值没有改变 苏贞昌对两岸政策主要有三个内涵
- [ 10-30]“立委”预算争议 苏贞昌首度表态:该删当然要删
- [ 10-29]苏贞昌无法暧昧模糊 回归“台独”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