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 正文

岛内炒房大户叶国一身价百亿 涉嫌诈欺被查

2012-05-04 08: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靖 孙靖  
分享到:

身价百亿的英业达集团会长叶国一(右二),被控以人头炒房。

东南网5月4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身价百亿(新台币,下同)的英业达集团会长叶国一,被控以妻子名义先低价收购24户士林官邸北侧拆迁户,转让给人头员工承购专案住宅,再低价卖给儿子的公司,潜在获利超过4亿元,涉嫌诈欺。

台北市调查处昨天约谈叶国一、妻子王富代、儿子叶力铨、叶力诚及英业达主管李文辉共12人,士林地检署检察官杨淑芬复讯后,命令叶国一和王富代各交保500万元、100万元,儿子各交保50万元,李文辉交保80万元。

据了解,叶国一承认用妻儿名义持有专案住宅,强调买卖合法,否认用人头炒房;王富代、叶力铨、叶力诚都供称,相关事宜由父亲处理,他们并不清楚。检方认为叶国一态度良好,无羁押必要。

叶国一深夜交保,步出地检署时说:“因为个人理财关系,有些事情要厘清,所以向检察官说明;这是个人的事,与公司无关。”

士林官邸重划区位于台北市福林路与泰北高中之间,因为邻近蒋中正官邸,禁建多年,2000年官邸迁移才解除管制。2004年台北市当局办理区段征收,对拆迁户提出“拆迁安置计划”,可用每坪18.5万元的低价购屋,是首批专案住宅。

据了解,叶国一以王富代名义,陆续收购25户拆迁户,市府发现,叶家竟持有25户,不符一人配售一户的原则,决定修改安置计划。

叶国一收购的拆迁户,有一户因为共同持有,最后决定放弃,叶家持有24户。依规定,叶国一只能配售1户,于是叶将23户配售权转让给英业达的员工。

2009年,叶力诚名下的铨诚资产管理公司出资,帮员工缴交15%的自备款。当时这批住宅房价已飙到每坪50万元,人头购屋后,却以每坪18.5万元的原价,卖回铨诚公司,价差超过4亿元。

叶国一曾否认用人头炒房,并说“有任何一块钱从叶国一户头出去,愿意加倍捐给慈善机构”。

英业达:叶国一个人行为 不影响公司营运

英业达集团创办人叶国一昨晚因涉及人头炒作房产、诈欺等案,被移送士林地检署复讯;英业达发言人游进宝昨晚回应,“纯属董事个人理财行为”,与公司经营无关,未来也不会影响公司营运业务进行。

去年3、4月间,叶国一曾公开表示,当局祭出奢侈税打房后,市场修正在所难免,“但我从不炒作”,且将持续买进不动产,并以大台北地区土地为主。

对于叶国一涉嫌利用人头炒房一案,北市地政局局长陈锡祯表示,当初北市在办理区段征收时,对于居住在当地的200多户原住户提出“拆迁安置计划”,只要是当地房屋的所有权人,且有居住实事,即可用每坪18.5万元的低价,购买专案住宅,不过规定一人只能配售一户,共配售170多户。

地政局土地开发总队总队长韦彰武表示,当时的确有听过一些“流言”,不过无从查证起,也不清楚叶国一到底拥有几户专案住宅。之所以在2004年间修法,只是觉得原本“一门牌配售一户”的安置计划不够周延。

叶国一不杀价 好地手到擒来

英业达集团会长叶国一去年过70大寿,总是元气十足、笑脸迎人的他,近来常说“人生70才开始”,展现充沛的活力,不料,他却在逐步淡出房市之际,在房地产领域惹上是非。

熟悉叶国一人士多认为,他应该不可能蓄意通过房地产买卖谋取不法利益,较有可能的是在处理产权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些法律细节。

叶国一从科技业起家,近几年来,接连跨足房市与精致农业。他给外界最大的印象,就是热心助人,从早期协助广达董事长林百里创办广达,到近来帮忙稳懋半导体走出发展瓶颈,乃至于为唐雅君的亚力山大善后、让大板根休闲园区重新再起等。

叶国一曾笑称,他太太总是对他说:“耶稣只背了一个十字架,你到底要背几个才够呢?”但他也直言,对从贫户变成大企业家,他最快乐的事情不是享受财富、也非拥有名望,而是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贫户出身的叶国一,很早就投入职场,在结婚后1年,他的老板决定投入饲料业,邀他入股,金额是3万元。当时叶国一筹不出这笔钱、哭了一个晚上;后来他太太借到了这笔钱,让叶国一做了生平第1笔大投资,也让他暗自决定“未来若有能力、一定要帮助人”。于是,叶国一在事业有成后,开始帮助别人,也在这个过程中,结交了许多好友,亦顺势拓展事业版图。

叶国一跨足房市这4年来,非常尊重专业,而他为人真性情、讲义气,也使得他“合纵连横打天下”的发展策略奏效。此外,叶国一买土地不杀价,不趁人之危,只要价格合理、公平,就豪爽出手,这也让他总有机会买到好土地。

从盖祖厝到炒房 叶国一没料到

台北市福林路大楼紧临士林官邸,扯出炒房弊案(上图),检调昨天发动侦办,英业达集团会长叶国一(下图)移送士林地检署交保500万元。

台北市房价居高不下,成为十大民怨之首,当局进行一连串打房政策之际,英业达集团会长叶国一却卷入炒房弊端,让他成为“勇哥”黄义勇之后,第二位遭查办的炒房大户。

2009年7月,叶国一意气风发地签下与国扬实业合建的“国砚”联贷授信合约书,正式宣布跨足房地产,而他在士林官邸重划区兴建“传家祖厝”的案子,同时获得土地权状,可说双喜临门,但这时检调已悄悄钉上他。

据了解,12年前,叶国一想在台北置产,当时风水师告诉他,“士林官邸风水很好”,叶自此便委托代书帮忙觅屋,最后以每坪36万元,在士林官邸附近买下逾2000坪土地,打算兴建“传家祖厝”。

叶国一大手笔买土地盖祖厝,原本都合乎法律程序,但他认为士林官邸北侧国华街一带的老房子有增值空间,1999年起,陆续用妻子王富代名义,5年内收购25间拆迁户,摇身成为专案住宅“大咖”,一步步陷入弊案。

检调研判,叶国一人脉广、消息多,很早就掌握当局有意在士林官邸北侧兴建专案住宅,由于专案住宅购屋后即可转售,叶看准房价飙涨商机,先利用人头低价收购拆迁户,等配售后再高价出售,形同变相炒房。

叶国一算盘打得精,却没料到他用人头收购拆迁户遭抓包后,为避免利益亏损,将房产过给23名人头,再用可支配的公司垫款购屋,兜一大圈,反而露馅,不但吃上诈欺罪官司,还赔上多年累积的名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