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铁王精密的员工在操作数控车床。
东南网9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然 通讯员 周丽斌 黄晓婷 文/图)秋日的古田翠屏湖水波不兴,不远处的古田县黄田镇横山工业区内隐约传来机器运转的低鸣,正诉说着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新故事。
记者在工业区内看到,数控车床列阵如兵,金属管件在传送带上闪着冷冽的银光,机械臂凌空舞动,抛光、打磨、检测一气呵成。在园区外,满载成品的货车正驶向福州马尾港。在那里,标着“欧洲”“东南亚”的集装箱被装运上即将启航的轮船。
这般火热的场景,已是台企福建铁王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的常态。自2000年台商李炉堂将铁王精密落子闽东山坳,该企业便以古田为锚,从半成品加工厂逐步发展成为建筑行业五金管件的龙头企业。
20余年深耕,企业负责人赖英男细数铁王精密的变迁:2000年,公司只能做半成品,成品要运到广东加工;2008年,企业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全部工序,订单来自世界各地。企业的450余名员工年产5000吨铸件,年产值达3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30多个国家。
“我们持续不断投入研发,以保持核心竞争力。”赖英男道出企业发展的关键。以不锈钢球阀为例,由于硬密封球阀具有球体真圆度达3μm、双向Ⅵ级密封等技术优势,深受海外高端客户青睐,产品单价也远高于普通不锈钢球阀。
台企的技术实力不仅体现在不锈钢管件上,也展现在松软的菌菇中。在古田县城西的三优科技园内,另一种“温度”正在菌香中升腾。
在实验室里,台胞罗明祥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着。在显微镜下,猴头菇的纤维结构如同纵横交错的白色山脉。罗明祥手持滴管,将新调配的植物蛋白液缓缓渗入菌丝脉络——这是闽台合资企业素时代(福建)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最新一代猴菇素食的“肌理”密码。“话少,手稳,心细。”素时代公司负责人泉国川如此形容这位台湾研发总监。
4年前,为了梦想,罗明祥来到古田。“现在实验室是我的书房,菇棚是我的后花园。”罗明祥端着培养皿说。
罗明祥和团队正在进行一场素食研发。在10万级GMP车间内,不锈钢管道蜿蜒如银龙,清洗、粉碎、压制成型全程封闭。在流水线尽头,身着无菌服的工人将素荔枝肉装入真空袋——那红润色泽源自甜菜根汁,Q弹的口感则依靠罗明祥独创的工艺。“这是我们从古田菇农的老汤锅里找到的灵感!”罗明祥介绍说。
在泉国川看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多人重视身体健康,素食市场前景广阔。
素时代公司立足古田“中国食用菌之都”的产业根基,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产品升级。其引进的生产线达到我省先进水平,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标准化控制。
素时代依托自主研发的技术,成功突破素食产品口感与风味的行业瓶颈,产品已进入大陆高端供应链体系。此外,企业还带动古田千余户菇农增收,推动本地食用菌产业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升级。
翠屏湖见证的不仅是两家台企的发展轨迹,更是两岸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闽台各具优势的技术与产业合作,便催生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和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