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_ > 台湾万象 > 正文

十五载墨香沁宝岛——访《读者》杂志台湾版发行人吴治亚

2025-04-22 09:04:49 作者: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每月拿到最新一期《读者》杂志,吴治亚都会马上带回家给妻子“鉴赏”,妻子每次都会赶紧看完。

“她看完还要给楼下一位退休老太太送过去,要是晚了老太太就会上楼来敲门。”作为《读者》杂志台湾版发行人,吴治亚说起宝岛这些“可爱”的读者时,直言15年的坚守有了一份“使命感”。

2010年8月,《读者》杂志获准在台湾公开发行,成为第一本正式登岛的大陆期刊。“一接到那封挂号信,我就迫不及待打开看。结果通过了,0001号!”谈及15年前收到杂志核准公函时的心情,“第一个吃螃蟹”的吴治亚至今难掩激动。

试刊几个月后,《读者》杂志于2011年1月1日在台湾正式发行,当时两岸媒体纷纷报道。台湾媒体说,《读者》入台开启了两岸出版交流新篇,也实现了岛内读者多年的夙愿。此前,台湾读者要看大陆期刊,只能通过代购邮递,“一等就是好几个礼拜”。

入台后,《读者》杂志沿用原刊名,将每月两期的半月刊合为月刊,转为繁体版,并根据当地语言习惯进行再编辑后印刷发行。后来,在吴治亚的引荐下,《读者》又在香港顺利发行,采用的也是台湾再编辑后的繁体版月刊。

在台北松山文创园区里诚品书店的期刊区,上百本中外文杂志让人眼花缭乱。纯白底色搭配疗愈风格图片,《读者》杂志4月刊的封面显得格外“小清新”,加上热门文章标题《饺子亦是“哪吒”》,不时吸引顾客驻足翻阅。

吴治亚说,除了诚品书店,《读者》目前在金石堂、何嘉仁等连锁书店以及博客来等网络书店都有销售,“邮局、银行、诊所、餐厅的报刊架上也能看到《读者》杂志”。

如今,《读者》杂志的读者早已遍布宝岛。吴治亚说,从十几岁到九十岁都有这本杂志的“铁杆读者”,岛内多所大专院校、研究机构、中小学和地方县市图书馆成为《读者》杂志的稳定订阅户,约占在台总发行量的三成。

前两天,《读者》杂志台北编辑部接到一通电话,告知“不用继续寄送杂志”,原因是这位读者——来电者的母亲已经离世。这位女儿为尽孝心给母亲订阅了《读者》杂志,而这本杂志陪伴母亲走完了人生的最后阶段。

“对老年读者来说,这本杂志就像是一位灵魂伴侣。”吴治亚说,在台南举办的一次《读者》杂志分享会上,有一位坐着轮椅的耄耋老人把《读者》杂志称为“非常好的下酒菜”。

吴治亚说,对青少年读者而言,《读者》杂志更像是一位“良师益友”,有学校老师将《读者》杂志作为辅助教材,用来提升学生的写作和思维能力。

许同学是《读者》杂志的忠实粉丝,上初二时因作文大赛得奖喜获杂志免费赠阅一年。读了一年后爱不释手,她就让妈妈订阅,这一订就是近十年。《读者》杂志陪伴她念完中学、考入台湾大学中文系,如今在海外深造的她还在读这本杂志。

“正是这么多读者的小故事,让我们这15年来充满感动,也增加了我的使命感。”吴治亚说,考虑到自己的年龄,他正在物色一位“真正愿意为这本杂志做点事”的年轻接班人。

为了拉近与台湾读者的距离,吴治亚还建议《读者》杂志总部增加台湾作家的文章比例。张晓风、刘墉、王文华等台湾知名作家的文章都曾登上《读者》杂志,同样深受大陆读者欢迎。

《读者》杂志也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透过关于大陆的各类文章,台湾民众更加了解真实立体、可爱可亲的大陆,也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兴趣。

“文章隽永,历久弥新。”在社交平台上的“读者杂志读书会”,有位网友这样评价《读者》杂志。这个公开小组拥有1.8万名成员,大家常对这份“心灵读本”的最新文章发表感想,也谈家长里短,相互慰藉心灵。

“把远处的星光化为近处的灯光,照耀心灵。功在人心,泽被世间。”台湾作家简媜在给《读者》杂志在台发行十五周年的贺词中如是说。

(新华社台北4月21日电)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