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开启30周年 张细山:我要回家!

来源:东南网 | 作者:刘深魁 | 时间:2017-12-18

1988年,两岸开放探亲后,张细山、苏碧英夫妇回大岞村探亲。

1988年,两岸开放探亲后,张细山、苏碧英夫妇回大岞村寻根、祭祖,图为在父母坟前。

团圆:最大的幸福

“爸妈,我回来了,求你们在黄泉路上慢慢走,儿子今生不能尽孝,希望来世再报答二老。爸妈,你们作声啊,我是儿子细山呀!”1988年3月12日,张细山带着妻子苏碧英回到家乡祭祖。当时,父母早已不在人世,白发苍苍的张细山拿出从台湾带回来的香、纸,放在墓台上,再把一抔台湾泥土洒在坟上,扑通一声跪倒在墓前嚎啕大哭……

这一幕,张细山的弟弟张法山永远不会忘记。张法山说,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家里人才知道张细山还活着,因为收到了一封不同寻常的信,这封信正是张细山从新加坡寄来。“我是张细山,我现在还活着,在台湾一切平安……”回忆起当年的一幕,张法山仍难掩激动。他说,读到来信时,全家人悲喜交集。从此以后,盼张细山回家,成了全家人的期盼,一年又一年。

1983年4月,思乡心切的张细山偷偷以旅游的名义,从菲律宾绕道香港,再从香港坐船到厦门,然后坐长途汽车辗转回到大岞村。

那是离家30多年后,张细山第一次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还没进村,我在路上碰到了四弟张金山,我被抓那年他才8岁,没想到再见时他已是不惑之年,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他来。相认后,我俩就在路边抱头大哭起来。”张细山回家的消息,让整个惠安城轰动了,十里八乡的人纷纷赶过来,托他打听在台湾的亲人。

回家祭祖,和亲人团圆,两岸开启交流后,这件事就成了张细山每年雷打不动的首要大事,30年从未间断。每次回到原乡,张细山都会去出生的旧房子看看,去孩提时常去的海边逛逛,去儿时的玩伴家串门聊天,离开时还会带上最爱吃的地瓜粉、花生酥等家乡特产。

圆了回家梦的张细山,虽说比谁都开心,可心里始终还放着另一件大事,那就是带儿孙回来认祖归宗。今年春节,张细山带着18名家族成员回大岞村认祖、过年,这是家族全体成员第一次集体回乡寻根谒祖,其中包括他的6个孙子孙女、2个外孙女。在大岞村,两岸亲人欢聚一堂,一起围炉吃年夜饭,一起体验年俗“跳火群”,一起拜妈祖,一起祭先祖,幸福团圆的过年氛围,让儿孙们开心不已。

“两岸血脉亲情的联系要代代延续下去,这是寻根,也是传承。”张细山反复叮嘱孙辈说,团圆是这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人要懂得饮水思源,离家再远,都不能丢根忘本。

愿望:落叶归根

“上世纪80年代,惠安大岞村还较为贫穷。那时候我每次回家既开心又痛心,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开始萌生帮家乡人做些事的想法。”张细山说。

当时,台湾远洋渔业快速发展,急需大量渔船捕捞作业工,而台湾本岛劳动力资源有限,这让已拥有自己的渔业公司的张细山看到了机遇。1988年底,张细山的渔船台轮“鸿临33号”停靠崇武港,从大岞村接走了30名渔业劳务人员。这是两岸开启交流后福建首次向台湾输出渔工。

“大岞渔民长期靠海为生,技术高超、经验丰富,因此很受台湾渔轮的欢迎。”张细山说,当时台湾渔船都把能雇用大岞渔民看成是最有彩头的事。

在张细山牵线搭桥下,惠安全县累计向台轮提供渔工劳务达2万多人次,成为当地渔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如今,大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落后的渔业村,发展成一个集海洋产业、旅游产业、石雕产业为一体的新渔村。

“今年83岁了,人老了就想落叶归根。我想回来盖一座自己的房子,一是方便以后回来长住,二是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住根,留下个念想,让他们永远记住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张细山说,“如果圆了这个梦想,就此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