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携手创未来 两岸元素首次亮相国际"双创"博览会

来源:中国台湾网 | 作者:王亚静 | 时间:2017-12-10

论坛开幕式现场。(中国台湾网 王亚静 摄)

中国台湾网12月10日北京讯 (记者 王亚静)“目前,创业公社运营面积16万平方米,服务企业6209家,入驻企业融资估值总额超过200亿……”正如创业公社首席品牌官、副总裁张锦莉描述的繁荣景象一样,两岸青年在“双创”的浪潮中,正如沐春风,乘势发展。

12月9日,2017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紫玉山庄举行。海峡两岸元素系首次加入博览会,成为本届博览会的一大亮点。这为两岸青年尤其是台湾青年在国际舞台上学习、交流、竞技提供了机会。

海协会副会长蒋耀平、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台湾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等来自海峡两岸的领导嘉宾、企业家、专家学者、青年朋友共200余人出席开幕式。

台湾创客的创业路:从“0”到“1”

“创业之初,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因此只要有路演,我们就去参加,希望获得投资人的青睐。”跑了60多场路演,见了500多位投资人,6个月内拿到了投资,桃桃喜的联合创始人兼营运长钟育欣形容自己的创业是从“0”到“1”的过程。

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从来没有创业经历的钟育欣与朋友联合开创的“手相通”APP幸运的成为全国创新创业比赛台湾赛区的五强之一,获得了到北京参观考察的机会。对比两岸的创业环境差异,他表示,虽然在台湾也支持创业,但台湾的育成中心(类似于大陆的孵化器)入驻率、热络度与大陆的孵化器相比都有差距,大陆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更大,创客更有激情,更有“野心”。

因此,2015年9月,钟育欣与三位台湾大学同学在北京创建了桃桃喜。以手相、星座、风水、生肖等内容为突破口,配合图文与短视频的微信公众号推广,目前,桃桃喜的注册使用人数已经达到60万,成为第一个登上中关村高新技术认定的台湾企业。

桃桃喜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创业公社的助力。包括第一个登上北京市大学生创业版的台湾企业、第一个登上北京市版的台湾企业都落地在此。而推动“台湾创业板块”发展的,则是创业公社港澳台及国际事业部总监郑博宇,他介绍,北到哈尔滨,南到厦门,创业公社有17个“据点”。任何一个“据点”,都可以帮助台湾青年落地创业。至今,有将近2000家企业在创业公社注册落地,其中台湾企业有50多家。

两岸青年应注重深度的“体验式”交流

“两岸年轻人生长环境不同,了解都是相对片面的”,钟育欣强调深度交流的重要性。“我们公司是‘混血的基因’,有11个员工是大陆的年轻人。透过交流、实习,我们磨合成功后,台湾人做事细致、勤奋,大陆年轻人很有‘野心’,格局很大,可谓优势互补、强强联手”。

中国国民党青工总会副总会长萧延青在论坛上就增进两岸青年互动提出了具体建议。在经济上,要强化配套与保障措施,提供一站式对接,吸引更多台湾青年到大陆实习、就业、创业;在文化上,要多运用现代化创新手法和青年人喜欢的语言与方式,通过艺术、体育等交流活动,更好地促进两岸青少年心灵的双向融合。

谈起两岸青年交流,郑博宇概括为三层架构:进入、融入、找出路。传统交流是台湾年轻人初步了解大陆的敲门砖;体验式交流着重在实习,甚至在引导就学,透过相对较长时间的生活体验、了解市场环境的机会,让他们对这里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最后是落地实践的过程。

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迎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的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

为使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年台胞能够真正分享到大陆的发展机遇,今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中强调,将继续推进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弘扬创新创业文化,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为中小微台资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平台。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在论坛上介绍,截至目前,仅国台办在大陆各地设立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基地、示范点、园区就达到60多个。这为台湾青年到大陆就业创业搭建了广阔的舞台,为他们在大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提供了最佳机遇。

本次论坛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指导,台声杂志社、中国青年报社、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台湾中华两岸民间团体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论坛期间,台声杂志社、台湾海峡两岸医疗事务交流协会、河北省内丘县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举办“海峡两岸中医药与青年中医学术交流论坛”和建立“海峡两岸青年中医示范基地”合作意向书;台声杂志社与青州市新生代企业家商会共同签订拟在山东省青州市创建“海峡两岸青年双创基地”项目意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