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台海_>>台海热词>>台加入亚投行争议

东南网4月2日 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 潘锡堂(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

今年博鳌论坛聚焦于“一带一路”与亚投行议题。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于陪同习近平会见与会的萧万长一行人后,受访时表示欢迎台湾加入亚投行;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也指出,台湾加入亚投行应该没什么问题,他曾去“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考察,发现台湾在当地农业、水利等基础建设上,有很丰富的经验,这是两岸合作最好的桥梁。

诚如台湾三财金首长同声期待台湾加入亚投行,都认为亚投行将投资亚洲、中亚地区的基础建设,商机庞大,参加亚投行有助台湾的经济发展。而且台湾相关部门也正深刻了解到参与“一带一路”计划的商机。

大陆规划“一带一路”,想建立亚洲互联互通的基本框架,另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基础建设提供投资融资的支持。在“一带一路”计划的带动下,结合推动设立亚投行,成为大陆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地区在互联互通、金融等领域上开展合作的新平台。

面对大陆“一带一路”战略,台当局除了关心要参与相关创新机制,如亚投行之外,台当局应当从产业发展的蓝图角度,来思考参与的机会与效益。以“物联网”为例,“物联网”是未来全球产业的发展目标,台湾以过去科技产业基础与创新能力,在发展“物联网”的起跑点上具有优势。由于“一带一路”着重于基础建设相关产业,与“物联网”中的智慧城市、智慧电网、智慧运输、智慧家庭等概念都得以结合,台当局可以就此思考合作的可能性与具体方案,连结两岸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的产业发展,扩大台商的全球布局范畴。

而对于亚投行全力在全球争取创始成员之际,台湾是否能及时加入,相当重要。对台湾而言,加入亚投行是一个机会,可以融入区域经济整合,避免被边缘化,更可以为台湾的“闷经济”找到“翻转”的新动力与新出路。否则,尽管台湾曾是“亚洲开发银行”(“亚开行”)的创始会员,台湾若未能加入亚投行,未来一旦亚开行逐渐被亚投行取代,对台湾之冲击将不可轻忽。换言之,台湾应全力避免被阻绝于即将形成的欧亚金融体系之外。

率团与会的萧万长方面发布书面评论指出,台方积极正面看待亚投行及“一带一路”的发展,这将有利于台湾参与全球区域整合及全球市场开拓,并推动两岸产业深化合作。同时,大陆方面也已正面回应乐见台方加入,共襄盛举,如此一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位阶必可“更上一层楼”。

东南网4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静娴)台湾决定“举手”参加亚投行,却在岛内引发反弹声浪。不仅3月31日晚间有公民团体到“总统府”前抗议,也遭到民进党的指责。对此就有台湾网友表示不满,认为这些反对加入亚投行的声音,实际上都是“逢中必反”作祟。

linlin:一群小鬼吸迷幻药吸到脑袋秀逗, 以为“总统府”是夜店呢! 那个“袭胸廷”去哪鬼混了?

rickchien:扯那么多??就一个理由而已:逢中必反!

Rocky Luo:这次我要支持马英九,该做就去做,拿出一点魄力来!难道又要将这送到“立法院”审议,然后给“太阳花”阻挡到明年让蔡英文抢功?

Thomas Lin:赞成台湾加入亚投行,而且要快,要做“原始股东”!

guest:这就是台湾的民主?民主多好,三十人躺在地上就能决定两千多万人的命运??

针对台湾加入亚投行一事,“行政院长”毛治国(左三)昨拜会“立法院长”王金平(右)并交换意见。(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姚志平摄)

针对台湾加入亚投行一事,“行政院长”毛治国(左三)昨拜会“立法院长”王金平(右)并交换意见。(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姚志平摄)

中国台湾网4月2日讯 台当局“行政院长”毛治国昨(1)上午率成员拜会“立法院长”王金平,向各党团说明台湾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王金平说,各党团并未反对台湾参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则呼吁,支持台湾成为重要国际组织成员。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毛治国昨上午8点10分致电王金平,表达欲前来说明申请加入亚投行一事,随后9点25分率外事部门负责人林永乐、“财政部长”张盛和、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台湾“央行”总裁彭淮南及“行政院秘书长”简太郎赴“立法院”,约沟通1个多小时。

大陆表达欢迎台湾地区以适当名义参与。毛治国响应,有很多国际惯例,首先提出意向书,确认成为会员后,才会进一步讨论章程,包括会员资格、名称等,过程中都会与“立法院”各党团充分沟通。

朱立伦昨在中常会指出,当局提出意向书后,对台湾将来长期参与亚洲各国的基础建设,以及加入重要国际组织,都是非常重要指标。台湾过去参加APEC或WTO经验,当局一定会秉持尊严、平等的态度加入亚投行,成为创始会员,共同参与拟定亚投行成员的权利义务等相关事宜。

据转述,多位中常委发言表达支持,强调台湾不能自外于国际组织,台湾若能成为创始会员,可参与制定会员权利与义务,和之后再加入成为一般会员,有相当大差别。(中国台湾网高旭)

朱立伦呼吁“朝野”共同支持台湾加入亚投行(图)

  朱立伦呼吁“朝野”共同支持台湾加入亚投行。(图片来源:台湾东森新闻云)

中国台湾网4月1日讯 据台湾东森新闻云报道,台湾财政主管部门昨(31)日透过双重管道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B,简称亚投行)提出参与意向书,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呼吁台当局必须公开透明决策过程。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1日在国民党中常会表示,根据过去参与APEC、WTO的经验,相信“行政院”与当局会秉持尊严平等态度加入亚投行,呼吁“朝野”共同支持。

朱立伦表示,向亚投行提出意向书,对台湾长期参与亚洲各国间基础建设、国际组织具有重要指针,加入亚投行成为创始会员后,共同参与亚投行的权利义务。

至于昨日晚间数个公民团体到马英九办公室前抗议,认为台当局“举手”参加亚投行是“黑箱作业”。台湾行政主管部门发言人孙立群今日指出,“举手”参加亚投行与去年遭抗议的服贸协议有2点差异,服贸是谈完、签好,才回头寻求岛内支持,当然挨轰,但亚投行连章程都尚未订立,“才正要开始”,另一点则说,参与亚投行也不是两岸方面的协议,“这跟服贸不一样。”(中国台湾网 李宁)

王金平:“立院”各党团不反对台湾加入亚投行。(网络图)

  王金平:“立院”各党团不反对台湾加入亚投行。(网络图)

中国台湾网4月1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当局“行政院长”毛治国今(1)早率领行政团队至“立法院”,就台湾参与中国大陆主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相关事宜,拜会“立法院长”王金平与各党团代表。

会后,王金平总结表示,“立法院”各党团的立场不反对台湾申请加入亚投行,也乐于见到“行政”、“立法”两院沟通,期待未来可以多加利用这样的模式,建立更好的政治文化。

王金平说,明天“立院”防务及外事委员会就会有相关成员就参与亚投行金行项目报告,委员可以藉这个机会讨论、了解。

王金平同时表示,“行政院”主动来“立院”协商的处理“是很好的事情”,为“两院”合作带来新的契机。(中国台湾网 高旭)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日应询表示,国台办已收到台湾方面意向书,我们对台湾方面以适当名义参与亚投行持欢迎态度。

民进党依旧“逢中必反”蔡英文比照服贸抵制亚投行

  蔡英文。 (台湾《中时电子报》资料照片)

马英九当局在3月30日“国安高层会议”后,提出争取成为亚投行创始会员的意向书,却招来民进党抨击,声称马当局应先评估再决定要不要参加。对此,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刊发特稿指出,如同反对两岸服贸协议翻版,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并非反对两岸签署服贸,而是反对所谓“黑箱决策”。亚投行也是如此;小英不愿明白反对加入亚投行,避免被扣“逢中就反”,只好搬出那套“黑箱理论”。问题是,被视为准执政党的绿营,两岸政策只有这招?

文章指出,两岸已签署21项协议,此刻谈判进入深水区,包括服贸等几乎停摆。对马英九当局而言,表达参与亚投行算是强化两岸关系唯一突破口,这是机会却也代表高度政治风险。

风险,不是来自对岸,而是国岛政治压力,因时间不站在马当局这边。进入夕阳任期的马英九过于活跃,不仅在野党炮轰,恐怕国民党内也有压力,因选举季又来临,从昨天施政总质询即可看出。

文章说,当2016战鼓擂动,从蔡英文、民进党中央、绿营“立院”党团全都炮口一致,不论“矮化台湾”、“黑箱作业”等批判,显见到选举季节,两岸政策没有理性探讨空间。而蓝委碍于选票,恐也只能屈服外界压力,当反马力量再度汇集,恐又上演学潮。

问题是,不论参与亚投行、M503航线,都可检验民进党两岸政策;倘若一切仍是建立在“逢中必反”思维,蔡英文不必赴美口试,恐怕就先出包。

目前,“两岸监督条例”尚未生效,任何两岸重大进展,也需向“立院”报告并取得同意,而参与亚投行出资,这笔经费要“立院”核准,哪来黑箱作业?

文章最后指出,当年陈水扁时代台湾加入WTO,也是林信义先代表台湾签署入会议定书,随后才送“立院”审议通过、领导人核定等程序。可惜,纵有再有战略观的两岸政策,一遇选举就转弯,这是台湾最大的悲哀。

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夏立言31日晚在记者会上表示,台湾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对于两岸关系有助益,也带给台湾商机,让企业界得到发展。

台湾方面陆委会与财政主管部门当晚举行记者会说明申请加入亚投行事宜。夏立言说,除陆委会请国台办将意向书转交亚投行外,台湾财政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张盛和也于今晚7点后以签名传真送函的方式,将意向书递交亚投行筹备秘书处。

台湾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31日下午发布新闻稿表示,考量亚投行创始会员须于3月底前完成报名,台湾方面已提出意向书,由陆委会请国台办转交亚投行筹备秘书处,申请加入亚投行,希望成为创始会员。

张盛和当晚也在记者会上表示,大陆希望通过亚投行来提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通过两岸的经贸合作,用“一带一路”的新模式来进行,这是两岸经贸合作的新方向。

他说,台湾加入亚投行有助于台湾融入区域经济整合。此外,台湾在兴办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上有经验,对获取“一带一路”建设商机非常有帮助。(记者李寒芳 曹典)

台湾申请加入亚投行 2015-04-01 08:09

台湾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31日下午发布新闻稿表示,考量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创始会员须于3月底前完成报名,台湾方面已提出意向书,由陆委会请国台办转交亚投行筹备秘书处,申请加入亚投行,希望成为创始会员。

当天上午,台湾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毛治国受访时重申台湾参与亚投行的意义,表示今天会透过两岸管道,将意愿书送到筹备秘书处。台湾地区立法机构朝野党团也达成共识,赞成向亚投行筹备处递交申请意向书。

岛内舆论普遍认为,加入亚投行有助于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台湾政治大学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加入亚投行对于外销提升与经济贸易关系有帮助,对想要突破经济瓶颈的台湾,是很好的选项与出发点。《中国时报》31日社论则指出,加入亚投行对台湾金融业的发展确有实质助益,更会是台湾金融机构参与国际基础建设融资平台的最佳机会。(记者李寒芳、曹典)

马英九谈亚投行:台湾现在不举手,未来无发言机会

  马英九。(台湾《中时电子报》资料照片)

中国台湾网3月31日讯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继昨晚在“国安”高层会议拍板申请加入亚投行后,今晚再度听取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毛治国报告。据转述,面对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等质疑,马英九说:“如果台湾现在不举手,未来恐怕连发言机会都没有!”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马英九拍板申请加入亚投行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今在脸书批评仓卒行事。对此,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陈以信响应,现在只是亚投行的创始阶段,关于会员实质权利义务的章程根本都还没有,民进党现在就要激烈反对,未免也太早了。尤其,“民进党前几天不是还赞成加入的吗?”

陈以信说,到时候台湾不在里面帮自己讲话,谁又会主动帮台湾讲话呢?他也反问蔡英文,如果台湾没有机会在创始筹备会议中发言,未来又该如何为台湾争取利益?(中国台湾网 李宁)

中国台湾网3月31日讯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外交部长”林永乐今(31日)天说,大概在晚间7时左右已经把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书传出,传出前他有看过。

今天是申请加入成为亚投行创始会员的最后期限。台“行政院长”毛治国下午表示,今天以前会送出意向书。  

林永乐在答询时表示,大概在晚间7时左右已经把意向书传出。传出前他有看过,中文内容是由台“财政部”所拟定,很简单表达参与意愿。

毛治国则说,他昨天看过中文版。最后字斟句酌的部分,他授权“行政部门”处理,“最后剩下一两个字,他们可以自己斟酌”。但没有谈到经济体等,还没到这个问题。(中国台湾网 李宁)

临近最后一刻,台湾终于决定提交亚投行参与意向书。据媒体报道,30日下午台湾有关方面召开会议决定将由陆委会通过国台办,向亚投行筹备秘书处提交申请。

台湾加入亚投行事宜,受到岛内媒体和业者的普遍关注,多数舆论对此持正面态度。

大陆方面早于2013年10月就提出筹建亚投行的建议,目前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数量已达40多个。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陈以信表示,台湾如能加入亚投行,将有助于融入区域经济整合,为台商带来国际商机,更能提高未来参与其他国际经贸组织的可能性。

台湾“财政部长”张盛和表示,台湾有资金、有技术、有人才、有制造设备能力,加入亚投行为基础建设业向外发展提供绝佳良机。

台湾《旺报》刊登了题为《务实参与 名称应有弹性》的评论文章。文章认为,“务实”才是台湾的不二法门,台湾应以务实参与亚投行为第一要务。亚投行由大陆主导成立,提供资金用于亚洲地区基础建设,更是大陆“一带一路”的重要核心,对于台湾未来的情势而言,应参与其中,寻找更多对台湾经济有利的机会,而不是一再的被排除在外。

台湾元大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荣周30日也表示,加入亚投行具正面效益,有助台湾经济发展及拓展产业商机,也会让台湾与其他会员国的关系更紧密。

中华开发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言人张立人认为,亚投行比之前的亚银规模大很多,台湾应该加入。对台湾而言也多了一个国际平台,有助台湾相关产业向亚洲发展,若不参与,台湾的处境只会更孤立。

无论如何,加入亚投行对于台湾来说,都是一大利好。正如台湾《天下》杂志所言,台湾各行各业正积极进军东盟市场、“打亚洲杯”,亚投行未来的各种计划,将会是台商进入东盟、甚至亚洲其他国家市场的最佳顺风车。(俞菁 综合整理)

中国台湾网3月31日讯 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陈以信30日表示,当天下午马办召开“国安”高层会议,会中“行政院长”毛治国率相关部会“首长”,向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报告台湾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相关规划。

据台湾媒体报道,会中作出决定,将由台当局“财政部”拟定台湾参与意向书。    

陈以信强调,台湾如能加入亚投行,将有助于台湾融入区域经济整合,增加台湾厂商海外商机。(中国台湾网 王思羽)

台湾能否以及如何参与亚投行一事,随着博鳌论坛“习萧会”的进行,在海峡两岸特别是台湾岛内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大陆方面早于2013年10月就提出筹建亚投行的建议,目前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数量已达40多个。台湾本身位于海上丝绸之路起始的要冲地带,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加入亚投行势必对台湾金融业参与中亚、欧洲的基础建设开发形成利好,对台湾经济发展颇为有利,台湾不应错过这个加入区域经济整合的机会。

对于台湾加入亚投行,大陆方面一直表现出最大的善意和诚意。习近平主席此次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演讲时强调,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必须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据媒体报道,在与台湾方面与会代表萧万长的会面中,习主席也对台湾加入亚投行给予了善意回应。

两岸同胞作为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更是命运共同体。在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等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建设中,两岸尤其应该唱好“合唱”。

从岛内有关方面的态度来看,尽管有些“犹抱琵琶”,但总体上是持积极态度。当局领导人马英九以及毛治国、张盛和等高层官员,近期纷纷表明了愿加入亚投行的立场。但值得注意的是,岛内一些人对于是否以及如何加入亚投行,仍存在种种纠结,或对两岸加深交流合作心存疑虑,或为加入亚投行的“名义”等技术问题而计较。

对此,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日前表示,台湾当然有机会加入,但尚未收到台方的正式申请。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亚投行是一个多边银行,有一定规则、规范性程序,“怎么来处理,台湾和香港都需要进一步协商”,至于名称问题要按国际惯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认为,在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之上相互沟通,希望能成功。

好事就要办好。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台湾不应旁观”。希望台湾方面能够理性看待两岸交流以及大陆的发展,务实把握“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巨大商机,走对路、修正果,切实造福两岸同胞。(俞菁 张勇)

  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萧万长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会场表达了希望台湾能参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愿望,他并说:台湾参加亚投行应该有可以贡献的角色。笔者以为,台湾当然有机会参加亚投行,而且不仅如此,在整个亚洲迈向“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在整个亚洲合力开创新未来的努力中,台湾都应该是“可以贡献的角色”。

  没人否认,中国大陆的发展对亚洲各国和地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本届博鳌亚洲论坛,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亚投行,都是在推动亚洲国家迈向新未来的具体战略步骤。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以“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为题的主旨演讲,更是集中阐释了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建立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见解。而海峡两岸,作为比“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的“至亲血肉”,若能始终维持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对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贡献,都是不言而喻的。

  自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以来,一年一度举办的论坛年会已成为海峡两岸重要的对话平台。博鳌亚洲论坛于2002年举办首届年会,2003年起,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便成为了钻石会员。12年来,虽然台湾政治环境数度变化,但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并没有受到影响,在每届年会举办期间都会组团参会。200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首次举办议题为“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实现两岸共同繁荣”的两岸对话分会;自2008年年会开始,举办两岸企业家圆桌会议成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固定对话机制。本届博鳌亚洲论坛正式开幕前半小时,备受瞩目的“习萧会”登场,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先行会面,萧万长当面表达台湾希望加入亚投行的意愿,在场作陪的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表示,愿意听取台湾方面意见。

  可以说,博鳌亚洲论坛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上做出了特殊贡献。但面对大陆经济的快速崛起,一海之隔的台湾却始终内部意见难以统一。台湾大学教授高朗本月27日在台湾《联合报》发文指出:台湾大可作为各国进出大陆市场的平台,但这项利基却在纷扰的政治环境下瞻前顾后、慢慢化为乌有,让台湾在区域经济竞争里处于更不利地位。他呼吁台湾应以积极的态度,从全球视野考量两岸经贸的未来;可是朝野现在忙着选举,经贸法案几乎停顿,显然要拖一年,但2016选后台湾的经贸策略又在哪?

  如今大陆的经济建设,正在“四个全面”的正确指引下,步入提质、增效、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常态,“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制定并发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也已顺利启动……与此同时,无数事实早已证明,两岸关系绝不仅仅是两岸自身的事,是东亚乃至世界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既能赢得选举,又能妥善处理两岸关系,才是真正的赢家。最后,笔者想以本届博鳌论坛“习萧会”中的一段对话结束本文:习近平——“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是命运共同体。我们愿与台湾同胞一道,加强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萧万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民意期待,应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稳健走下去”。(中国台湾网评论员:赵静)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