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今日新闻热词>>尤权访台

东南网7月10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林娟) 由省委书记尤权率领的福建省交流考察团,8日来到南投县草屯乡洪姓同宗村,与两岸同名村代表座谈交流,希望进一步深化闽台同名村交流合作。消息传回福建,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福建文史研究馆馆长卢美松认为,儒家传统文化与宗亲观念相互融合,使两岸中国人对根脉的追寻十分热切。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姓氏千年不变,这为寻根谒祖提供了可能性;而根深蒂固的孝悌观念、回报故里光宗耀祖的习俗,都不断地强化了宗族的凝聚力。卢美松表示,80%的台湾同胞祖籍福建,多开展像闽台同名村联谊交流这样的活动,可以进一步增进彼此了解,沟通亲情,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两岸世代传承。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谭雪芳告诉记者,两岸传播交流的历史证明,淡化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化传播,尤其是以亲情为指归的宗族谱牒文化传播,在两岸和平发展的背景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闽台两地卓有成效的族谱对接、同名村同宗村互访等便是很好的例证。在此类传播交流中,学界应积极跟进,不断拓展其广度与深度。

海峡友谊文教基金会常务理事刘文宗长期为福建南安与台湾嘉义刘氏宗亲的联谊交流奔走。他认为,两岸中国人的姓氏文化中包含着慎终追远的美德,不断提示着两岸根脉相连、血源相连,开展宗亲族姓交流,可以传递闽台的乡情亲情,增进“两岸一家亲”的民族认同感。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朱定波表示,同根同名、同心同行,是海峡两岸开展社会基层民众交流的时代大趋势。积极推动两岸同宗同名村的交流活动,必将促进两岸乡村基层社区宗亲的结对联谊,构建两岸根亲文化的价值传承体系,增强台湾民众对两岸血缘关系的价值认同和两岸宗姓族群的文化认同。

东南网7月10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兰锋 胡斌) 7月9日,率团在台北交流考察的省委书记尤权会见了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林中森。

尤权对海基会给予福建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林中森先生担任海基会董事长以来,在坚持“九二共识”、积极落实两会既有协商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更加具体、更加专业的对接,推动签订了两岸服贸协议和气象、地震监测等协议,使两会交流实现了“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此,我们十分钦佩。

他指出,当前福建发展机遇良好,两岸合作空间广阔。希望借助海基会这一平台,促进闽台多领域交流合作,吸引更多台商到闽投资兴业。我们将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打造公平、高效的投资环境,支持台企在闽做大做强,实现互利共赢。

林中森对福建参访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说,海基会愿意发挥平台作用,进一步增进闽台双方在各领域特别是工商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定标准、共创品牌、共同发展,努力为两岸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省领导杨岳、陈桦、叶双瑜会见时在座。

九日,省委书记尤权在台北市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张永定 摄

东南网7月10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兰锋 胡斌) 7月9日,率团在台北交流考察的省委书记尤权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

尤权说,连战荣誉主席具有深厚民族情怀和远见卓识,2005年率首个国民党访问团到访大陆,开启了国共两党时隔60年的历史性会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连战荣誉主席是福建著名乡贤,长期关注支持家乡发展,积极推动闽台各项交流合作,我们非常感谢。

尤权希望连战荣誉主席常回家乡走走看看,带动更多台资企业参与福建发展,继续推动闽台经贸、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合作。

连战说,尤权此行是福建省委书记首次到访台湾,意义非比寻常,我们对此表示热烈欢迎。他愉快地回忆起自己三次到福建祭祖参访的经历。他说,每次到福建,都能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我们感到由衷高兴。两岸一家亲,台闽亲上亲。希望通过尤权书记此次访台进一步深化台闽合作,实现共生共荣。

省领导杨岳、陈桦、叶双瑜会见时在座。

东南网7月10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兰锋 胡斌) 7月9日,省委书记尤权率领福建参访团在台北与50多位台湾工商界知名人士进行座谈交流。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夫人连方禹、台湾三三企业交流会会长江丙坤、中国国民党荣誉副主席林丰正、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永权,省领导杨岳、陈桦、叶双瑜参加座谈。

尤权首先对台湾工商界人士对福建参访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此次参访团以“走亲访友、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两天来先后实地考察了物流、机械、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并与闽籍乡亲、基层民众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感觉收获很大。一路上,台湾同胞浓厚的亲情乡情让我们深受感动,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先进的经验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简要介绍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后,尤权指出,福建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两岸关系的改善。福建的发展同时也为两岸交流合作提供更多机遇和更为广阔的空间。希望台湾工商界人士多到福建考察,积极参与到福建发展中来,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方面深度对接,共同构建一大批有市场潜力的升级版产业。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做大做强产业,继续深化改革,优化投资和开放环境,维护台商合法权益,共创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

连战代表台湾工商界知名人士致辞时说,闽台一衣带水,是兄弟之情、一家之亲。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闽台合作日益密切,海峡论坛效应越来越大、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如火如荼,两地交流正向多领域全方位迈进。他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地缘血缘优势,相互扶持、优势互补,推动两地发展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台湾工商界知名人士们表示,福建发展近年来取得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前景十分广阔。我们非常期盼能有机会到福建考察访问、寻找商机、投资兴业,为密切闽台交流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尽一份力。

9日,台湾新北市林口乡长庚文化养生村,省委书记尤权与居住该村的老年志工交流。本报记者张永定摄

东南网7月10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兰峰 胡斌) 7月9日,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率领的福建省交流考察团将走亲访友、交流合作之旅延伸到了台北市,先后考察了台湾养老事业发展和闽台文化交流相关情况。

尤权一行首先来到了位于新北市林口乡的长庚养生文化村。该村由台塑集团投资,依托长庚医院建成,园区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并设有医院、康复中心等,为6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全方位完善的健康照护。尤权与台塑集团负责人、养生村工作人员等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养生村运营及台湾养老产业发展相关情况。尤权走进老人居住的房间,察看无障碍和紧急呼救设施,与老人唠起家常:“老人家今年高寿?子女在哪工作?在这里住得好吗?”老人拉着尤书记的手笑着回答:“今年80多岁了,儿子在台北工作,住在这儿比台北更方便,在台北上趟医院算上路程加挂号要半天时间,在这儿有什么事找医生,按个钮就行。”尤权祝老人健康长寿。

除了提供体贴入微的健康照护,养生村还为老年人规划了多元的银发学园课程,举办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文艺表演,真正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琴房里,71岁的阿嬷为尤权演奏了一曲《流水年华》,优美的旋律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尤权对养生村丰富老年人生活、引导老年人变被动接受照护为主动经营生活的做法表示赞赏。他说,每个人都会老,都要面对养老问题,福建也将逐渐步入老龄社会。台湾养老事业发展在政策配套、环境营造、服务水平、行业规范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做法、好经验,希望与台湾在养老事业发展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办好养老事业,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

闽台文化同根同源,合作交流空间广阔。尤权一行还走访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了珍贵馆藏,与博物院负责人深入交流。他说,闽台文化渊源深厚,同时也各具特色,博物院是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很好平台,希望与台湾方面在展览交流、学术研讨、文物保护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让两岸人民有更多机会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东南网7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兰锋 胡斌)8日,省委书记尤权率福建参访团在台中会见了台中市市长胡志强。

老朋友见面分外亲切。尤权对胡志强市长给予参访团的周到安排和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胡志强市长是福建的老朋友。多年来,在胡市长的亲自推动下,两地开通了多条空中、海上直航航线,在经贸、农业、宗亲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硕果,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对胡志强市长为闽台交流合作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敬佩。

尤权说,今天来到台中,切身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也看到了台中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双方合作的广阔空间。我们此次来台目的就是为了走亲访友、合作交流、共同发展,希望在“两岸一家亲”理念的指引下,进一步深化福建与台中在经贸、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携手发展、互利共赢。

胡志强对参访团一行表示欢迎。他说,在台中见到福建“老朋友、好朋友”十分高兴。台中与福建一衣带水、合作密切,期盼大家一起加油,以此次尤权书记率团来台中访问为新的起点,推动两地更好合作,取得更多喜悦收获;期盼台中在闽台合作交流中继续走在前列,惠及更多基层民众。

省领导杨岳、陈桦、叶双瑜,以及台中市有关方面负责人会见时在座。

在台中期间,参访团一行还考察了程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花絮

尤权:台湾小吃好呷,大家都来吃

驻台记者 王炜 文/图)晚间的台中逢甲夜市人潮涌动,尤权书记的到来,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围观,以至于短短的一段路,竟也走了快半个小时。

尤书记一路与摊贩热情地打着招呼,在一家“成龙新鲜C果汁”摊位前,停下来买了一大杯西瓜汁,喝过之后大加赞赏。开心的老板得意地介绍起了自己是如何地精选食材。尤书记还走进摊位,与老板一家话起了家常,询问现在夜市工作的年轻人的情况,工作是不是很辛苦。

来到另一家逢甲夜市鼎鼎大名的“欣鲜大肠包小肠”,尤书记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当场自掏腰包,请随行的媒体朋友一块品尝。亲民之风,赢得了一片掌声。

逛完夜市,意犹未尽的尤书记还主动做起了广告:“台湾小吃好呷,希望大家都来吃!”

尤书记妙评两岸茶叶 自掏腰包买红茶

台湾南投除了日月潭盛名在外,其实红茶也名气不小。尤权书记来到南投鱼池乡的“廖乡长红茶故事馆”,就被素有“红宝石”美誉的红玉红茶深深吸引。

尤书记不仅亲自掏钱,买下了一罐“台茶18号”红玉红茶和一盒红茶土凤梨酥,还与老板廖学辉坐下来“品茶论道”。

至于为何称为红玉红茶,廖学辉解释说,倒在白色的茶碗里,红玉红茶的色泽红润,但外面一圈特别晶亮,好像玉一样,因而称为红玉红茶。

尤书记对红玉红茶的醇厚茶香赞赏不已,对于鱼池乡红茶从没落到再现风华的故事,也认真倾听,予以称赞。

有媒体记者问道,鱼池乡的红茶与福建的红茶有何不同?尤书记巧妙回应说,两岸的茶叶口味不同,各有各的特色,“如果都一样,还有什么特色可言”。尤书记的妙评令人称绝。

一句“乡亲”打动人心

顶着炎炎烈日,尤书记昨天下午来到了南投县草屯镇的洪氏家庙。

草屯镇的洪氏家庙位于新庄里,祖先来自福建漳州、泉州。自从二十几年前开始赴大陆寻根,如今两岸洪姓后代密切来往,每年春秋两祭,两岸的洪姓子孙都会共同祭祖。

尤书记致辞时以家乡话“各位乡亲好”开场,作为来自福建的父母官,一句“乡亲”,让在座的洪姓宗亲分外感动。一位洪姓长者告诉记者,尤书记的话让他听着非常的贴心,乡里乡亲,人不亲土亲啊!

虽然几百年过去了,这些来自福建的台湾宗亲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源,不仅把乡情、习俗、文化一代一代流传下去,还饮水思源,寻根谒祖,这才是“闽台一家亲”的真谛所在。“同宗同祖亲兄弟,手足情深骨肉亲”,两岸同宗、同名村的交流活动,把两岸的“乡亲”之情,牢牢地扭在了一起。

导报驻台记者 王炜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今天说,台湾的“黄金十年愿景计划”中,许多项目可以跟大陆优势互补。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访台,参访过程中就会触及很多两岸可合作项目。

林中森中午在台北圆山饭店宴请访台的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尤权一行人。林中森在致词时说,福建与台湾交流相当密切,台商到福建投资的数目也相当多,希望福建能多为台商提供帮助。

林中森也当面提及之前发生的台湾旅客在漳州车祸事件,他感谢大陆方提供协助外。

林中森还表示,台湾推动了“黄金十年”计划的过程中,许多项目都要与大陆优势互补、相互提升,诸如精致农业、文创、养生医疗、能源、观光、科技等。他说,尤权此行访台参观兰花科技园区、养生村等,都是两岸可密切合作的发展项目。

    东南网7月9日讯 (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王炜)今天上午,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考察林口长庚养生村,与养生村的休养老人、工作人员、志工座谈交流。


尤权考察林口长庚养生村。


尤权书记倾听洪林艳华老人演奏《流水年华》


尤权书记体验养生村的老人生活。


陪同人员向尤权书记介绍养生村老人的画作


78岁的陈宝凤老人在养生村的生活非常开心


长庚养生村的老人有志工陪伴,老有所乐

  

    东南网7月9日讯(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王炜)今天中午,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台北圆山饭店会见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



中新社武夷山7月9日电 (林春茵)“没到台湾不可能真正了解台湾,亲自与台湾各个阶层接触,才能真正了解台湾。”谈及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率团访台,台湾高雄市泉州晋江同乡会理事林佐孟9日在福建武夷山对中新社记者如是说。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7日率团抵高雄,展开为期5天4夜的访台之行,这是首位福建省委书记访台。

此次带领高雄青年学子来闽参加台胞青年夏令营的林佐孟告诉记者:“孩子们都是第一次来大陆,他们的祖籍在这里,回来结识朋友,多沟通多交流才能互相理解。”

台湾中华生产党主席卢月香原籍福建龙岩,作为“陆配”,她对尤权访台表示“娘家来人,非常欢迎。”

卢月香说,尤权书记此行到台湾,走基层,住民宿,吃便当,简朴亲民,“改变台湾民众对大陆高官印象。”

一位张姓台湾企业家表示,过去访台的高官以省长居多,此次尤权作为首位福建省委书记访问台湾,“或意味福建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地位得到强化。”

该张姓人士认为,闽台合作以农业、文创产业为主,此番尤权走访台湾中南部,“透露大陆对台的交流合作热度还在持续。”

“其实我们年轻人不太在意来客是什么身份,”前来参加夏令营的台北青年李昶志说,当下的台湾年轻人对来客的身份没那么敏感,“执着于身份,就会模糊对方来的焦点。”(完)

中新社台中7月8日电 首次访台的第二天,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尤权8日前往南投日月潭和台中程泰机械公司等地参访。晚间与台中市长胡志强会面时,双方都期盼未来进一步加强两地合作与交流。

当天上午参访日月潭时,尤权与当地旅游业者座谈交流,了解旅游业发展。之后前往南投鱼池乡“廖乡长红茶故事馆”参观时,他掏出550元新台币,购买了一盒红茶和一盒红茶土凤梨酥。

下午,尤权一行来到南投草屯乡新庄里敦煌堂洪氏家庙“走亲串门”,与百余位同姓同宗乡亲共叙亲情与乡情。一到洪氏家庙,尤权便和乡亲一一握手,并用闽南语“乡亲好”问候。现场除洪氏家庙宗族外,还有其他祖籍福建的乡亲到场。

尤权表示,过去,祖先辛苦来台开垦建设,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敬佩。先辈带来乡情、民俗与文化,希望大家未来多沟通,继续加强交流,共同发扬闽台文化,把乡情发扬光大、让文化源远流长。

结束南投的行程后,尤权马不停蹄地前往台中市参访。晚间与胡志强会面时,尤权表示,此次访台主要是走亲访友、合作交流,希望达到闽台共同发展的目的。两地不论投资或贸易,都有很多共同互惠的地方,希望能进一步增进合作。

胡志强表示,去年他率团访问福建时受到尤权招待,两人是老朋友了。此次尤权能够回访台中,他非常欢迎。虽然两岸隔着台湾海峡,但福建与台湾,尤其跟台中关系密切,希望交流更多意见,期待两地关系更加密切。

会面结束后,尤权与胡志强餐叙,之后前往逢甲夜市参访。

9日,尤权一行将前往林口长庚养生村参访,随后赴台北拜会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林中森、参访台北故宫。(完)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福建省委书记尤权8日与台中市长胡志强餐叙,两人都互称是老朋友,且期盼未来加强双方的合作与交流。

胡志强表示,去年曾率团访问福建,受到尤权招待,两人算是老朋友了,尤权能够回访台中来,他非常欢迎。福建与台中关系很接近,甚至台中市的农产品销往日本受阻,福建也常帮忙,对双方关系感受“一衣带水”。

胡志强说,虽然中间隔着台湾海峡,福建与台湾、尤其跟台中之间关系密切,“如果你没有来,我们就会抱怨”。他希望在会面时间内有更多意见可以交流,给彼此双方关系带来一个更让大家喜悦、收获更多的新起点。“说的多不如做的好,台中市府一定会加油”,胡志强说。

东南网7月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兰锋 胡斌/文 导报驻台记者 王炜/图)7月8日,省委书记尤权率领的福建交流考察团继续在南投交流访问,看产业、谈合作,访乡亲、叙亲情,继续深化走亲访友、合作交流之旅。

南投县旅游资源丰富,与我省旅游业合作关系良好,日月潭与大金湖还结成了姐妹湖。登上“大金湖”号游轮踏波而行,眼前湖光潋滟、风光如画,日月潭美景让参访团一行印象深刻。

走进廖乡长红茶故事馆,一杯红茶里有文化、有故事,既拓展了产品,也打响了品牌,这种农业、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思路让大家眼前一亮。尤权与当地旅游业者一路交谈,认真倾听他们在发展乡村旅游、旅游产品开发、闽台旅游合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尤权还专门掏钱买了一盒廖乡长红茶和茶点,幽默地说:“我以实际行动推动闽台旅游产业合作!”

闽台同根同宗,一脉相承。8日下午,在南投县草屯乡洪姓同宗村,一场两岸洪姓宗亲对接联谊活动正在热烈举行。

看到福建参访团专程前来,乡亲们纷纷热情地涌上来。“各位乡亲好!”尤权用闽南话向乡亲问好。“尤书记好!大陆乡亲好!”听到乡音,乡亲们十分高兴。

观看闽台族谱文献、了解闽台族谱对接情况,两岸同名村交流的热络场面让尤权感到很高兴。他说,当年许多台湾先民从福建出发,历尽艰险、筚路蓝缕,来到宝岛开荒创业、繁衍生息,在创造繁华的同时也延续着中华文化和宗族传统。这其中,闽台同宗同名村对接交流就是一种铭记祖先、铭记传统,很有意义的形式。

省领导杨岳、陈桦、叶双瑜分别参加有关活动。

 
洪姓宗亲在草屯洪氏宗祠里共同欣赏老照片。(资料图片)
 

东南网7月9日报道 (福建日报记者 林娟 发自福建漳州)

肇于长泰 灯号“燉煌”

“台湾南投草屯的洪氏宗族,都是清朝嘉庆年间从漳州漳浦一带迁过去的,古时漳州府史山洪氏祖先洪仁璲,是台湾草屯和茄荖地区洪姓族人的共同始祖。”说起闽台洪姓同宗史迹,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朱定波如数家珍。这一方面得益于他长年的文献研究,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数次赴台的实地探访。此次福建省交流考察团的行程中,草屯乡新庄里洪姓同宗村的燉煌堂,便是参访点之一。

据朱定波介绍,洪仁璲乃江苏吴县人(今苏州市),宋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进士。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以大理评事调任长泰知县,家眷随之入长泰居住,最后他以知县之职病殴,葬于长泰钦化里坑山。洪仁璲任职期间,为官清廉,政绩斐然,深得百姓尊崇。为纪念他的功绩,长泰县武安镇积山村史山社于元代就建了一座仁璲堂,洪仁璲被尊为洪氏开漳始祖(一世祖) 。洪氏灯号“燉煌”。

千百年来,洪氏宗族四处衍播扩域,已叶茂花繁。据漳州史山洪氏衍派之族谱记载,目前长泰县史山洪氏裔孙主要生活在长泰县的史山、湖珠村,漳州的龙海、漳浦县境内,以及台湾南投县、彰化县等地。

渡台垦拓 发枝散叶

据史山仁璲洪氏族谱载,清乾隆末年,洪仁璲祖下第十九世孙洪和苍,由漳州漳浦县车田堡攀龙社霞营乡渡台,成为洪氏迁台的第一人。此后,洪氏后人陆续从闽南地区入台拓垦,在南投、彰化等地发枝散叶,如今南投草屯洪氏便是其中一脉。

据了解,洪氏族人进入草屯垦荒,餐风宿雨,启林斩棘,先后兴建了燉伦堂、燉成堂、燉煌堂、崇星堂四座洪氏宗祠。其中,建于清道光廿六年(公元1846年)的燉煌堂,供奉一世祖洪仁璲,成为台湾史山洪氏各衍派的大宗祠。据悉,目前南投草屯乡洪姓人口有2万多人,他们不仅认真修订族谱,虔诚追源溯流,而且每年春秋两季还要在宗祠举行隆重的公祭活动,瞻仰闽南的始祖。

认祖归宗 交流热络

1987年底,台湾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两岸关系的坚冰逐渐消融。据漳州仁璲堂洪氏理事会理事长洪泗田介绍,1992年台湾南投草屯洪氏裔孙组团回祖籍地长泰认祖,拜谒始祖洪仁璲墓,并与漳州各地洪氏乡亲齐聚史山祖祠遗址,于当年成立了史山公祠重建理事会。闽台两地洪氏宗亲捐资建祠,重建仁璲堂,并于1994年11月18日举行落成典礼。

此后,草屯乡洪氏一族每年冬至都要组织宗亲,回长泰史山仁璲堂宗祠参加洪氏全族祭祖活动,21年来从未间断。台湾洪氏宗亲还先后参访了龙海市颜厝镇的洪塘村、田址村、上洋村、下陈村,榜山镇的洪厝社,石码镇的内社村,海澄镇的河福村、宁安村等地,与同族宗亲交流联谊,增进共识。

2012年3月,漳州市仁璲堂洪氏理事会一行38人,赴台湾南投县参加洪氏家庙春季祭典仪式。漳州洪氏赴台,受到了台湾洪氏宗亲的热情接待。2013年11月,漳州市洪氏理事会组团21人,赴金门参加烈屿乡洪氏家庙奠安庆典。

可喜的是,8日,10位来自漳州市、长泰县、漳浦县等地的洪氏宗亲,也随福建省交流考察团来到了草屯乡燉煌堂恳亲交流,进一步增进了闽台洪氏宗亲的血脉情谊,让亲情更浓,心贴得更近。

    8日,福建参访团到南投县交流访问。在日月潭,参访团成员登上“大金湖”号,参观考察当地的旅游业。为何日月潭有一艘“大金湖”号?闽台标志性的旅游对接活动有哪些?成效又如何?
 

在日月潭上航行的“大金湖”号游船。 

东南网7月9日报道 (福建日报记者 林娟)

自2008年两岸“大三通”以来,闽台旅游交流互动日益频繁,多方面合作互利共赢、成效明显。近年来,闽台两地不断涌现的一个个标志性的旅游对接活动,更是将闽台关系不断升华。

2011年10月23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以台湾著名景点日月潭命名的“日月潭”号游船在泰宁大金湖举行下水首航仪式。与此同时,一艘以福建知名景点大金湖命名的“大金湖”号游船,也在台湾南投日月潭正式启航。来自宝岛的120名游客和赴台考察的泰宁交流团,分别在两岸同时见证了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早在2005年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上,泰宁大金湖和台湾日月潭就喜结良缘,签署了旅游合作意向书。自“两水”缔结姐妹湖以来,两地不断进行交流与互访。2006年,两地互赠湖(潭)水;2007年,两地旅游网站链接正式启动,进一步拓宽两地旅游合作平台。

2012年8月28日,福建居民赴台个人游正式启动,福建对台旅游进入新阶段。很多大陆游客尤其是福建游客来到日月潭,都想坐坐“大金湖”号,或在“大金湖”号前留个影。同样,台湾游客来到福建大金湖,见到“日月潭”号也倍感亲切。“大金湖”号和“日月潭”号成了两岸交流往来的和平使者。“两水”结缘,不仅可将大金湖与日月潭旅游品牌联动推广,也进一步促进两地民间及业界的多元化、多层面合作交流,使“两水”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重要旅游品牌。

在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上,除大金湖与日月潭“认亲”外,武夷山与阿里山也签署了旅游合作意向书,凭借世界双遗产地的金字招牌以及与阿里山的对接,武夷山获得了越来越多台湾游客的青睐。2011年2月,在北京举办的“山海楼·基金澎”首批海峡旅游城市协作活动上,福建厦门、武夷山、永定等3座旅游城市分别与台湾基隆、金门、澎湖签订了协作倡议书,共同推介“台湾—厦门—武夷山”等黄金旅游线路,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海峡旅游市场。

台湾阿里山的先民们在狩猎与农耕中一直保持着占梦的习俗,至今还沿用先人邹祖的梦谱。而有“中华梦乡”美誉的福清石竹山,自西汉以来就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石竹山与阿里山有着相近的民俗文化,又有着各自独特迷人的风景。为了更好地打造两地的旅游品牌,挖掘两地经济、旅游、宗教、文化等资源,2012年2月4日,双方达成共识,议定福清石竹山与台湾阿里山结盟为友好姐妹山。

素有“园林之胜冠北台”美誉的林本源园邸,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是台湾现存最完整的传统古典园林建筑。厦门菽庄花园则是林本源家族后代林尔嘉于1913年所建,素有“小板桥”的美称,为厦门名园之首。两座园邸各为两岸知名的旅游观光景点,皆是珍贵的文化资产。2008年7月31日,厦门市鼓浪屿游览区管理处负责人与台北县板桥林本源园邸园长,在台北林本源园邸签署了两园缔结为姊妹园的缔盟备忘录,以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机制,开展文化旅游交流合作。

“两山”、“两水”结对子,姐妹山、姐妹园谱写新篇章。如今,在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闽台旅游业大交流大发展适逢大好机遇,全方位、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正进一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