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23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北捷喋血随机杀人案后,尽管有不少年轻人自发快闪活动,用音乐帮助捷运乘客疗伤,陪伴大家勇敢走出来,但媒体的渲染造成的恐慌仍影响着社会的情绪。今(26)日台湾《飞碟早餐》节目主持人唐湘龙抨击,“为求收视率媒体大肆炒作的行为才是促使下个事件的导火线”!
唐湘龙表示,板桥线的捷运人潮仍然不如以往,因为有些人怕又碰到疯子或者是因为经过事发地点心里会毛毛的,也有些人是想避开伤感,短时间内不再搭乘捷运,尽管如此,整个社会的情绪其实正在慢慢沉淀。
整起事件需要探讨的无非是郑捷的背景。唐湘龙说,21岁的小男生郑捷出生在1993年,而1993年正是网络兴起的世代,当时虽然是封闭性的网络,并没有与世界串连,但在郑捷成长、生活过程中,网络逐渐进化连结世界,也就是说郑捷一出生就生长在网络世代,他们无法想象没有网络的生活,对他们来说,网络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事,演化成从虚拟世界寻求肯定。
唐湘龙指出,有些人喜欢在网络上发表惊世骇俗言论,为了能有更多的按赞、转贴分享的次数,心里觉得有人注意、有人听、有人回应,再从这些数字寻求肯定取得成就感,属于网络时代的特质,例如电玩分数和过关次数都是,但忧心的是,想从虚拟世界获取肯定被社会关注以及想红的快感会促使一连串的模仿效应,像郑捷一样的恫吓言论在网络层出不穷。
唐湘龙说,尽管社会情绪慢慢沉淀,无辜死者家属敞开心胸反过来安慰社会大众,此举是大家走出伤痛最重要的力量,而最令人担心的是郑捷的家人、朋友、老师,尤其是郑捷的弟弟,因为哥哥是这样,弟弟的人生可说是毁了!
唐湘龙指出,郑捷的亲朋好友、家人、老师已呈现“欲辩已无言”的状态,在东方社会来说,家属所承受的压力、家族被污名化都是相当难受的,也别期望社会会理智、温馨地对待你。
唐湘龙强调,但整体事件表现最烂的终究还是媒体!事件发生的第一个时间,相信媒体想到的是,“宾果!捞收视率的机会来了”,不断的重演事件发生、重建现场,一定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尤其以某平面媒体大量呈现案发当时的血腥画面,非常忠实的呈现,令人不以为然!
唐湘龙说,就因媒体的报道方式,例如名嘴、演员、媒体重演、重建现场才会引起社会动荡,激起想要红的人犯罪动能,因为大家的模仿让他有快感,如果要遏阻只能通过市场机制的抵制,否则“媒体是下个事件的导火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