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台湾地铁杀人案遇害者家属:郑捷父母还欠个道歉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今天是台北捷运随机杀人案遇害者头七,虽然多数家属选择原谅,期待社会赶快走出创伤,但几乎都对凶手郑捷的父母不满,表示至今欠家属亲口说声道歉。

成大硕士生张正翰的父亲张振源坦言,他不希望郑捷到儿子灵前道歉,“因为他对我儿子做这种事,我很难原谅他。”他无法放下,也无法原谅对方。

张父不满郑的父母迄今未出面,只发书面声明。他说事情发生迄今,郑捷的父母连通电话也没有,“这样合理吗?”

“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郑捷。”受害者潘碧珠的长子邱锦宗说,他希望社会尽速走出阴影,但无法接受郑捷父母的态度,“他们应当出面道歉,不仅是给家属一个交代,也是给大众交代”。他很想对郑捷父母说,养不教父之过,“你们不能躲一辈子”。

“要是我没小孩,我现在立刻就想杀了他!”解青云遗孀陈媛媛表示,虽选择放下仇恨,但她认为“郑捷要为自己行为负责,爸妈也应该出面说明,才能拯救更多的人。”

陈媛媛说,事发后,她认为郑捷爸妈爱儿深切,需时间平缓没出面;如今已过一星期,仅有百字声明稿致歉,更不用说慰问死者家属,“我能够理解他们的心疼、难过,但做错事就是要负责。”

“家庭教育绝对是需要检讨的部分。”她表示,郑捷爸妈是这惨案的其中一环,一定要出面厘清,让社会大众共同找出症结点,面对困境,“但现在选择不出面,我觉得很不负责任。”

陈媛媛说,这样的家庭问题,社会上一定还有很多,为防范悲剧再度发生、拯救更多的人,才更希望郑捷爸妈出面说明。

台北地铁杀人嫌犯看守所内能吃能睡情绪平稳(图)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犯下北捷随机杀人案的郑捷被收押在台北看守所,由于传出有收容人放话要好好“教训”他,所方不仅将他羁押在独居房,26日上午在专人看管下,让他独自一人放封到户外活动、晒太阳近30分钟。

郑捷在两名管理员戒护下,远离其他收容人,穿着黄色短袖上衣囚服与蓝短裤,独自在花圃散步,不发一语。

所方表示,已安排专人辅导郑捷,告知他看守所规定以及诉讼流程,包括聘请律师、向法律扶助基金会求助,法院也会有公设辩护人;不过郑捷几乎都没有说话,回答简单,神情空洞,没有提出任何要求。

所方指出,郑捷的父母、亲人至今未办理接见,也无人寄送金钱或衣物;他身无分文,在所内生活所需的盥洗用具、寝具以及两套换洗内衣裤,全由所方以“关怀经济弱势收容人”名义提供,因天气炎热,独居房内配有电扇。

据所方通过监视器观察,郑捷这几天的三餐、作息均正常,情绪、精神平稳,晚上睡得很好,不曾从睡梦中惊醒。虽然他会随手翻阅房内的心灵成长书籍,但大多坐在房内发呆。

所方指出,由于郑捷没有订报,也看不到电视,无法得知近日媒体的相关报导。

迷彩男持空气枪搭台北地铁被逮自称参加生存游戏

中新网5月27日电据台湾《中国时报》网站即时消息,26日下午4时许,一名身穿迷彩装的蓝姓男子,手持一把电动空气长枪出现在捷运(地铁)台北车站,引起过往乘客侧目与骚动,当场遭驻守警察以迅雷不及掩耳速度压制逮捕。

蓝男供称,他要到台北剑潭山上参加生存游戏,没想太多,带着装备就出门搭捷运,没想到被当成捷运怪客,实在有够冤枉。不过,由于他选在台北捷运随机杀人案后的敏感时机现身,警方讯后仍依恐吓公众及“社会秩序维护法”将他送办。

东南网5月27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21日下午4点多,台北捷运发生通车以来首度的随机杀人事件,导致4死24轻重伤的悲剧。但凶嫌郑捷的父母至今只通过书面声明表示歉意,对家属不闻不问,甚至都没去看守所探望儿子。如此冷漠的逃避态度,受害家属大骂“出来面对”、“逃避能解决问题吗?”

今(28)日是北捷随机砍人事件罹难者的头七,4名罹难者家属对于凶嫌郑捷仍有诸多不满,对于郑捷的父母更是气愤难奈。死者的家属对于郑捷父母至今仍未出面,日前仅通过新北市议员林国春发表书面声明,甚至连电话慰问家属都没有,大骂“现在是什么情况?这样合理吗?”

死者潘碧珠的儿子怒斥,除了“一命赔一命”,希望法官判郑捷死刑外,他对于郑捷的父母看到儿子犯下重罪,至今却仍神隐不见面,“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另外包括李翠云的家属也十分不解,郑捷父母为何至今仍不愿出面表态,只希望他们能够展现诚意,早日出来说明。

所有罹难者家属表示,“躲得了一时,但躲不了一世,终究还是要出来面对。”另外解青云的妻子则表示,“为了2个孩子,我选择放下仇恨”,我虽然能理解郑捷父母的痛心,但他们也是要出面负责。

捷運喋血  死者親友不捨(1) 台北捷運喋血案死者張正翰,其高中畢業紀念冊留下的照片模樣,相當陽光,親友獲悉都相當不捨。(翻攝協同中學紀念冊)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傳真 103年5月22日

张正翰

东南网5月27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21日下午4点多,台北捷运发生通车以来首度的随机杀人事件,凶嫌是21岁的东海大学2年级学生郑捷,目前遭收押。死者之一的张正翰,当天北上面试却无辜断魂。日前他面试多家公司,其中统一企业26日派员南下致意,并告知家属他是面试第一名,更是让家属闻讯泪崩。

25岁的死者张正翰,还是成大企管所硕二的学生,事发当天北上参加面试,却成了郑捷的刀下冤魂。事发后不但同学和师长难以置信,家属更是无法接受,他的遗体运回嘉义县民雄乡的老家,张母看到爱子惨死,数度难过到几乎昏厥,其他家属更是痛骂死者冷血。

张父表示,妻子至今仍无法接受儿子过世的事实。他们不禁要问,郑捷的父母到现在仍未出面,只通过书面声明表达歉意,甚至连致电给他们死者家属都没有,搞不懂他们的态度为何?这样逃避下去也不是办法,总是要面对解决啊!

另外张正翰生前参加多间企业面试,其中统一企业派2位经理南下嘉义前往灵前致意。统一表示,张正翰在第一阶段的40人面试中,以第一名成绩通过,本来要准备通知这个好消息,却在此时发生不幸,让他们错愕又惋惜;他们会把面试通知书送来,让家属火化给他。

东南网5月2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521台北捷运江子翠站随机砍杀案,引发一连串连锁效应,不断有人在网络上放话,要以各种型式随机杀人,事发后第4天,警方已经处理14起类似的恐吓案件。

警方在北捷砍杀案后接获不少恐吓公众的案件,事发后第4天已经有14起,第14起发生在高雄。一名男子因不满凤山火车站将被拆除,在自己脸书留言表示:“X...别拆阿,我家住那附近,从小陪我长大,晚上没家回去,还有火车站可以陪我,要是真的拆了,最好它X的给我从(重)建新的凤山火车站,否则后果自行负责,ps:北捷死4个,那又怎样”。

有网友发现后向警方检举,因男子曾有妨碍电脑前科,警方查出他的身份后,打电话给男子的父亲,希望告诫男子不要随便贴文,没想到男子得知警方来电后更愤怒,竟撷取凤岗派出所的Google街景照,还贴文呛警方:“去你X的凤岗派出所,没事找事做,e04,那一间破地方,小心等等被炸掉!”警方事后循线在网咖找到男子,将他依恐吓官署、恐吓公众罪嫌移送。

高雄市一名无业男子,因同情北捷杀人狂郑捷的遭遇,竟然在脸书留言,也想在“高雄捷运来一下”,甚至锁定瑞丰夜市,及金钻夜市,被警方锁定IP逮补,男子向警方供称,认为民众没有同情郑捷的遭遇,他觉得郑捷是生病的人,社会应该给他同情、关心,才会在网络上贴文,男子被警方讯问后依恐吓公众罪送办,检方讯后以3万元新台币交保。

一名保全员在网络上留言,称郑捷是他的偶像,他将开始计划杀死外劳,地点选在台中市的第一广场。警方循线追查,23日逮捕到这名保全。他向警方供称,读高中时脚踏车被外劳偷走,而且因不满台湾广大兴案渔船被劫杀,所以他才在网络上留言。警方讯后将他请回,将依恐吓、预备杀人等罪函送法办。

脸书出现一个“郑捷粉丝团”,还贴出不少危言耸听的言论,甚至挑衅说“说抓我的人怎还没有抓到?我快要回家睡觉啦!再抓不到整个刑大的网络警队都撒掉吧 !ㄏㄏ!”遭网友肉搜后发现,苗栗县一名房中疑似粉丝团版主,但男子事后出面鞠躬道歉,并澄清自己只是“转贴”粉丝团内容被误认,并非真正版主。

一名进修部男学生则在脸书留言表示:“感谢郑捷,完成了我多年的梦想”,甚至呛“淡水线交给他”,淡水警分局获报后,约谈男大生说明,他在母亲陪同下前往,向警方供称,因为一时气愤才会说出那些话,并非真的有意效法,男大生还抱怨,是与朋友的私讯交谈,却遭外流转贴。校方事后出面道歉表示,纯属私下嬉闹,并无犯意。

中新网5月26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犯下北捷随机杀人案、收押在台北看守所的郑捷,这几天三餐、作息均正常,情绪、精神平稳,但主要时间都是坐着发呆。

26日上午,所方主动安排他到户外走动、晒太阳,总共约半个小时,目前人已回到独居房;由于有人放话要好好“教训”他,因此所方安排专人看管,让他独自一人活动。

台北看守所指出,郑捷入住第5天,父母等亲人至今仍未办理探视,不过这几天郑捷三餐、作息均正常,情绪、精神平稳,看起来相当适应;虽然他会随手翻阅房内的心灵成长书籍,但主要时间都是坐着发呆,不知在思考什么。

中新网5月26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首宗捷运随机砍人发生后出现模仿效应,依“刑事局”统计,截至今天上午11时止,侦办模仿案共18件、19人,犯行以网络留言居多。

台北捷运板南线江子翠站21日下午发生大学生郑捷随机杀人事件,造成4死24轻重伤惨剧。案发后,有网友成立“郑捷粉丝团”,更有网友扬言模仿言论。

依“刑事局”统计,截至上午11时止,各地警局共侦办18件、19人。包含“铁路警察局”4件5人、新北市警局3件3人、台北市警局3件3人、苗栗县警局2件2人、高雄市警局2件2人。另外,彰化、嘉义、台中和桃园县警方各侦办1件1人。

其中,台中市警局逮捕1名嫌犯,依杀人罪嫌和恐吓公众安全罪嫌法办。这名在台中市科技大厂上班的谢姓保全员23日上网留言指称,郑捷是他的偶像,会开始计划杀死外劳,地点选在台中市的第一广场。

谢姓男子遭逮后供称,读高中时脚踏车被外劳偷走,且台湾渔船被劫杀,才有在网络上仇恨外劳留言。

“刑事局”指出,这18件19人中,以“网络留言”占多数,仅台北市警局侦办有2件是因嫌犯携带违禁物品遭逮捕。包括42岁酒驾通缉犯曾姓男子,24日赤裸上身仅穿内裤出现在捷运淡水线台北车站,民众报警后,曾男遭围捕时持剪刀划伤警员。

地铁杀人男生暗恋小学同学谢长廷:别曝光这孩子

台湾大二学生郑捷犯下震惊社会的台北捷运随机杀人案。有台湾媒体报导指出,他小学时暗恋一名女同学,但苦追不到让他直呼“想杀了她”,也为日后埋下疯狂杀机。对此,前“行政院长”谢长廷呼吁媒体,千万不要曝光这名无辜的女同学。

这起惨案造成4人死亡、24人受伤,台湾媒体更在事后不断报导郑捷的成长过程、身家背景,以及揣测他的行凶动机。谢长廷说,看到媒体在炒作郑捷暗恋小学女同学的事情,“感到非常不妥和不安”。

谢长廷表示,郑捷是不是因为这位女同学不理他才愤恨埋下杀机,根本无从证明,自己也不一定清楚,更与跟她无关。“为满足大众好奇和窥视的心理,媒体千万不要又把一位无辜的孩子曝光,或让她背负莫名的罪恶感。”

正当各地游客盛赞台湾的民风淳朴善良,待人亲切有礼,简直到了路不拾遗的地步时,却发生在台北捷运上,大学生持水果刀滥杀乘客的案件,造成4死21伤。

大学学生郑某,在捷运站行凶后当场被捕,颇为镇静地坦承预谋杀人,他说:“从小就想做件大事——在捷运随机杀人。觉得活得很累,一年前就不想活了,所以才干这件事,目的就是希望被判死刑!我知道自己会被判死刑。”记者问他:“你准备好面对死刑了吗?你知道杀人要偿命吗?”他不发一语、眼神空洞,一度脚软,要靠警方搀扶上法警室前的阶梯。

郑某的家庭环境不错,衣食无虞,上的大学也颇有名声。他的父母说,儿子是宅男,除了上学几乎都待在家里,没有朋友也没交女友,唯一的喜好是打电玩,喜欢玩杀人格斗类的游戏。把郑某的杀人倾向都怪罪在电玩游戏上,未免过于简化了他长远复杂的心理变化。有人向校方报告,上个月郑某的脸书出现了“我会有一番大作为”的文章,其中出现20多个“砍”字。其高中同学也证实,郑某上课时常在作业本写杀人小说。

更令人震惊、需要警惕的是,为什么当今有台湾青年,会认为持利器残杀无辜算是一桩“大事”?他们的价值观是什么?

客观环境充塞了暴力节目、游戏。台湾经过了所谓的“太阳花学运”,年轻人偏激、冲动、随意使用言语暴力甚至于行动暴力,却几乎都得到社会的全面肯定,成为时尚。造反有理,于是非法占领“立法院”、 夜袭“行政院”的头目们,一夕成为英雄,受到各类媒体的拥抱,快被捧成神一般了。在台下眼巴巴看着的大批年轻人,无不心向往之。

在此之前,更有那些“立委”们争相在电视镜头前作秀表演,放射出最为邪恶丑陋的一腔乖戾之气。以言语侮辱他人、动手打人、泼水、霸占主席台、破坏公物等,有此类卑劣行径的委员,往往获得大量的媒体关注,知名度大增,成为风云人物,还屡次连任。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扭曲的价值观:行事一定要脱序、脱轨、偏激,才会引人注意。譬如说,就在捷运上挥刀滥杀无辜吧!台湾将永无宁日了。

当然,也不必那么悲观。在现场有数位男子,包括一位62岁的老先生,赤手空拳奋不顾身,先将凶手压倒制服,警察方才赶到。

(王正方 电影导演、资深政论家)

中新网5月26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邱姓男子不满遭网友辱骂,回呛“其实捷运杀人我也想过”。高雄市警方获报不敢掉以轻心,循IP地址逮人送办。

高雄市警察局林园分局今天表示,台北捷运发生喋血案后,为防阻模仿效应发酵扩大,检警对于类似在网络发文行为立即追缉侦办。

警方调查,25岁的邱姓男子担任店员,因在网络聊天时遭网友辱骂,因此也在脸书(FACEBOOK)留言“其实捷运杀人我也想过”等言论,其他网友看到后赶紧向警方通报。

警方不敢掉以轻心,由科技犯罪侦查人员透过IP地址找到邱姓男子。他向警方供称,因受到网友辱骂,心中不满,才留言发泄不满情绪,没有付诸行动,且随后感到不妥删除。警询后,全案依恐吓公众罪嫌送办。

台北捷运21日发生喋血惨案后,高雄楠梓区王姓男子当天发文“想在高雄捷运来一下”,高雄警方22日逮人送办,高雄地检署火速于23日依恐吓公众罪嫌起诉。

高雄警方再于25日查获欧姓男子在脸书留言“北捷死4个,那又怎样”,并扬言炸掉派出所,警方循线逮捕送办,检方谕令以新台币5000元(新台币)交保。

东南网5月23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北捷喋血随机杀人案后,尽管有不少年轻人自发快闪活动,用音乐帮助捷运乘客疗伤,陪伴大家勇敢走出来,但媒体的渲染造成的恐慌仍影响着社会的情绪。今(26)日台湾《飞碟早餐》节目主持人唐湘龙抨击,“为求收视率媒体大肆炒作的行为才是促使下个事件的导火线”!

唐湘龙表示,板桥线的捷运人潮仍然不如以往,因为有些人怕又碰到疯子或者是因为经过事发地点心里会毛毛的,也有些人是想避开伤感,短时间内不再搭乘捷运,尽管如此,整个社会的情绪其实正在慢慢沉淀。

整起事件需要探讨的无非是郑捷的背景。唐湘龙说,21岁的小男生郑捷出生在1993年,而1993年正是网络兴起的世代,当时虽然是封闭性的网络,并没有与世界串连,但在郑捷成长、生活过程中,网络逐渐进化连结世界,也就是说郑捷一出生就生长在网络世代,他们无法想象没有网络的生活,对他们来说,网络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事,演化成从虚拟世界寻求肯定。

唐湘龙指出,有些人喜欢在网络上发表惊世骇俗言论,为了能有更多的按赞、转贴分享的次数,心里觉得有人注意、有人听、有人回应,再从这些数字寻求肯定取得成就感,属于网络时代的特质,例如电玩分数和过关次数都是,但忧心的是,想从虚拟世界获取肯定被社会关注以及想红的快感会促使一连串的模仿效应,像郑捷一样的恫吓言论在网络层出不穷。

唐湘龙说,尽管社会情绪慢慢沉淀,无辜死者家属敞开心胸反过来安慰社会大众,此举是大家走出伤痛最重要的力量,而最令人担心的是郑捷的家人、朋友、老师,尤其是郑捷的弟弟,因为哥哥是这样,弟弟的人生可说是毁了!

唐湘龙指出,郑捷的亲朋好友、家人、老师已呈现“欲辩已无言”的状态,在东方社会来说,家属所承受的压力、家族被污名化都是相当难受的,也别期望社会会理智、温馨地对待你。

唐湘龙强调,但整体事件表现最烂的终究还是媒体!事件发生的第一个时间,相信媒体想到的是,“宾果!捞收视率的机会来了”,不断的重演事件发生、重建现场,一定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尤其以某平面媒体大量呈现案发当时的血腥画面,非常忠实的呈现,令人不以为然!

唐湘龙说,就因媒体的报道方式,例如名嘴、演员、媒体重演、重建现场才会引起社会动荡,激起想要红的人犯罪动能,因为大家的模仿让他有快感,如果要遏阻只能通过市场机制的抵制,否则“媒体是下个事件的导火线”!

东南网5月23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针对台北捷运发生郑捷无预警杀人案,“司法院秘书长”林锦芳今(26)日表示,“司法院”不会干涉或指挥合议庭审理,但会转达社会期待,希望这起案件不要拖延,“优于其他案件,先来审理”。

林锦芳上午在“立法院”表示,“司法院”不便对个案表示意见,法院对于重大瞩目社会犯罪案件立场就是“速审速结”,对于外界期望应该速审速决,林锦芳说,会尽速缩短卷宗传送时程,“只要搜证齐全,相信很快可处理;被害人都很清楚,相信很快”。

林锦芳说,“司法院”站在司法行政机关立场,必须尊重合议庭审理,不干涉法院诉讼进行与时间,“我们没有这个权限”。

至于是否能够限时审理,林锦芳则说,“司法院”仅能转达社会期待这个案子不要拖延,“这件可能优于其他案件,先来审理”。

东南网5月26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21日下午4时20分,台北捷运发生通车以来首宗随机砍人事件,凶手是东海大学2年级学生郑捷,持刀在车厢内随机砍杀,造成4死24轻重伤。其中1名死者张正翰,原是成功大学硕士生,当天北上面试却无辜丧命。张正翰的父亲痛批“连一通道歉慰问的电话都没有,要家属如何放下?”希望法院判郑捷死刑。

郑捷北捷车厢内持刀随机砍人,一共造成4死24轻重伤的惨剧,造成不少家庭天人永隔的悲剧。其中死者之一、28岁的男子解青云的父母曾要郑捷的父母负责。

解妻难以接受,在事发后沉淀了2天,24日首度接受媒体访问时,依旧难掩悲伤不断拭泪。但她表示未来会为了2个孩子坚强起来。解妻说她不会责怪郑捷的父母,只是希望每个家庭,未来多能关心身边的家人和周遭的人事物,并希望此事别再引起更多负面的事情,这种事情一次就够了,丈夫的牺牲才值得。

而另一名死者张正翰,遗体在23日运回嘉义县民雄乡的老家,92岁的外公和张家人难以接受。张父表示虽然北捷在第一时间向家属道歉,但对于送别死者的丧葬费却还要从保险金扣除,如此计较让他感叹“人命不值钱”。张父大叹再多理赔金也唤不回儿子的性命,只希望北捷通报过程的疏漏责任,可以给他们一个交代。

张父另提到,事发至今郑捷的父母仅通过媒体发表书面道歉,却从未向死者家属拨通电话致意道歉,“连一通道歉慰问的电话都没有,要家属如何放下?”现传出郑捷恐在端午节后遭起诉求处死刑,张正翰的胞弟表示,“杀人偿命”,除此之外也别无他法了。

中新网5月25日电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北捷运(地铁)日前发生随机砍人案,台湾各界好奇凶嫌人格特质。学者认为,在评论特殊个案时,应避免预设立场、直线思考归纳因果。

台湾东海大学学生郑捷21日在捷运随机杀人,造成4死、24伤悲剧,引发台湾社会震惊与不安,马英九23日呼吁媒体和网路社群,避免流传、渲染现场照片、影片,协助这个社会降低内心最深层的恐惧,以减少模仿情节与负面情绪。

媒体报道郑捷喜好暴力电玩、感情不顺,以及家庭教育出问题,甚至认为是台湾教育失败等。台湾师范大学机电系副教授吴顺德24日出席“学用落差因应策略论坛”,便以捷运喋血案为例,举出台湾社会在讨论事件时,经常只看到一面便妄下定论,缺乏完整思考、建立统计资料再忠实解读的习惯。

吴顺德会后接受“中央社”采访表示,许多媒体指郑捷爱玩暴力电玩,最终模仿电玩情节杀人。但两者并不见得有关系,美国德州大学便有一项研究发现,暴力电玩有抒发情感等效果,反而可降低犯罪率。

也有许多人将郑捷的行为归咎于升学主义及教育失败,但在教育制度最受推崇的北欧国家,也曾发生骇人听闻的随机杀人案件。

吴顺德近日和学生讨论捷运案,发现年轻人大都倾向直线思考,例如对东海大学“郑捷是我们的家人”的信件大力吹捧,将过失归咎于郑捷家庭教育的失败。

吴顺德认为,上述思考方式相当危险。许多凶杀案件发生后,凶手父母受不了社会指责而自杀,这类悲剧一发生,全体民众都会是加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