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台海_>>台海热词>>服贸协议争议

中国台湾网4月8日消息 据台湾“中时新闻”报道,华盛顿侨胞代表向台当局驻美代表处递交600多人的“反318暴动联署书”,谴责学生及社运团体霸占“立法院”,也建请台当局依法规行事诉究某些学生的“违法”行为。

这些侨胞代表进入驻美代表处签证大厅时,没有标语牌,没有喊口号,只是把联署信递交驻美代表处领务组长吴文龄。吴文龄接下联署信后,倾听侨胞们的意见。

华盛顿作家张纯瑛表示,这次学运虽然准备落幕,但是已经造成“非常非常错误的示范”,简直把“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废掉了。

陈情侨胞的召集人熊园杰说,这次学生霸占“立法院”,“我们觉得是‘违法’,他们可以说是现行犯,妨碍公务的现行犯。对这种现行犯,我们的当局应该拿出它的公权力来依‘法’行事”。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一名年约50多岁周姓男子及陈姓男子是十几年的老朋友,对“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两人看法却大相迳庭,前晚竟在大马路边爆口角,甚至相互拉扯,作势要互殴对方,一旁指挥交通的员警陈劲嘉见状赶紧上前调解,忍不住说“没想到留守基隆也要处理服贸争议”。

安乐分驻所警员陈劲嘉前晚在基金一路指挥交通时,见路旁两名男子正相互争论,越讲越大声,引起附近民众好奇围观。十几分钟过后,突然有人慌张的跑过来,大喊“打起来啦!警察快来帮忙!”

陈劲嘉见状赶紧上前分开周男与陈男,经询问,原来两人早已认识,是十几年的老朋友,近日服贸争议,周男挺服贸,陈男却反服贸,立场不同,越讨论越生气。

陈劲嘉耐心的劝导两人,告知他们应相互尊重,而非大打出手,周男与陈男才不好意思,相互道歉、握手言和。

台媒:王金平“逆袭”出手马英九无奈硬吞苦果

台湾《中国时报》分析报道,台湾“反服贸”学生占领“立法院”议场长达21天。“国会”全面沦陷,政局动荡不安。面对如此重大宪政危机,执政党束手无策,不断放任危机持续扩大、延烧,社会深陷两极对立,终在王金平“逆袭”出手后收场。纵使再有千百个不愿意,但“形势比人强”,马英九只能“硬吞”下去。

去年9月“马王政争”后,马王公开“撕破脸”,甚至对簿公堂,早已造成宪政危机。尽管事后马王极力营造破冰和解的氛围,但在“府方”定调“诉讼照打、政务照推”后,马王心中芥蒂始终未除,团结只是假象。随着此次服贸争议爆发,“马王心结”再度浮上台面。

不同的是,9月政争虽冲击政务推动,但主要仍属于国民党内部权斗。服贸学运则牵涉台湾经济前景发展、年轻学子未来等“世代正义”议题,不容小觑。

令人气结的是,马王放任争议不断扩大,继续上演宫廷斗争戏码,从院际协调会、“国会”自主、服贸审查、监督条例立法等,不断高手过招、杀得刀刀见骨,将学生作为彼此互斗筹码。

马虽曾一度寻求与学生会面对谈,却屡屡遭拒。之后就未见有任何积极解套作为,“府院党”态度还转趋强硬,严词批判学生得寸进尺、过度自我膨胀。即使官方同意“两岸协议监督机制法制化”,也不愿纳入“国会”监督、参与等民间诉求,导致僵局几乎无解。

眼见马与学生犹如两辆列车快要“对撞”,王金平抓准时机出招,以“国会”自主、法定职权,抛出“先立法、再协商”奇招,设下服贸审查“路障”,完全不让“府院党”有任何置喙、回旋空间,打乱马的如意算盘,更掀起蓝营内部矛盾,浮现分裂危机。

“府院党”猝不及防,马英九、江宜桦只能隐忍苦吞,除了继续宣扬服贸,重申服贸审查与两岸监督条例立法,并行不悖、同时进行的立场外,后续残局如何收拾?服贸不过台湾何去何从?政府下一步该如何走?几乎莫衷一是。

“三月学运”平和落幕,马王“四月政争”是否再起?后续效应值得关注,几可注定的是,马英九不会是这场战役的赢家。

 东南网4月8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学生占据“立院”21天,也代表“立院”空转21天。因此而造成无形、有形的损失都得全民一起承担。

即使“立委”无法正常开会,固定成本还是得花2.44亿元新台币。加上支援警力的加班费和误餐费,最少也要4700万元新台币。修复“立法院”,也要1亿元新台币。

这场太阳花学运到现在所耗费的3.91亿元新台币,可让780万学童吃上午餐。损失最后恐怕还是全民买单,更重要的是多条民生法案被延宕,损失更是难以估算。

东南网4月8日 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爆料“天王” 邱毅

在金溥聪的策略下,盘踞“立法院”的学生本已穷途末路,不仅社会对其支持度呈现遽降,学生内部组织也有分崩离析的危机。就在运动将以失败收场之际,王金平突然出招,相当程度鼓舞了学生士气,但也突显出马英九、王金平间的政治角力。

此次“学运”领袖本属“台独基本教义派”,他们嘴里喊的“反服贸黑箱”是假,“反中、倒马、搞台独”才是真的。他们提出的民间版“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已将司马昭之心暴露无遗。

若认真看看民间版“监督条例”就可清晰明了,该条例开宗明义就是“两国论”、“一边一国”入法。问题是,若一旦“先立法”,就等于是将“台独”入法,而基于“一中框架”的服贸协议根本没得谈,未来两岸的各种协议,也没得谈。只要两岸经贸交流中断,以当前台湾经济对大陆依赖之深,台湾社会恐怕将付出惨痛代价。

而王金平是绝顶聪明的人,他不会不懂此间道理,也知道这是“台独”分子操作的阴谋。但他实在太恨马英九,致使其将“斗垮马英九”摆在政治决策的最高顺位。在“学运”第一时间,王金平拒绝“立法院”驻卫警察将学生驱离,已错失化解学运危机的黄金时间。在往后的半个月里,王金平神隐不出,似乎在等待马英九的善意召唤与和解诚意。但马英九只想逼王金平选边表态,根本不考虑与王金平握手言和。所以,4月6日王金平意外现身“立法院”议场,并一纸声明向学生“先立法、再审查”的要求靠拢,这一来学生虽欢欣鼓舞,“府”“院”党却错愕傻眼。

“马王政争”的续篇会是“马败王胜”的结局吗?好戏才刚刚开始。目前,马英九已对王金平的处理方案作出善意回应,可如果监督条例卡在“一中框架”和“两国论”的争议里,“立法院”又是一场混战,根本不可能在这个会期通过,于是服贸协议就遥遥无期了。

若这种情况发生,台湾经济将受重创,社会将呈现钟摆效应,出现另一种压倒性的氛围:即检讨学运对台湾社会之重伤害,林飞帆等人将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今天支持“学运”的王金平和煽动此次“学运”的民进党,也会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

东南网4月8日 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台湾时事评论员 钮则勋

照理说“3·30”大集会应是学生最佳的退场时机,毕竟该场集会的人数确实足以对马“政府”形成非常大的压力。若那时就退场,除了能有个漂亮的下台身影外,同时也可形塑对制度尊重的形象。失去那次最佳机会后,只能寻求次佳的退场可能。王金平6日的进场关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退场的次佳选择。

首先,王金平赴议场关心学生,且承诺“先立法、再协商”,呼应学生“先立法、再审查”的要求;况且由“立法院长”之尊作下保证,对学生来说可信度高,除了可确保战果外,也较能让社会接受其宣称的理性沟通价值。有了王金平力量的挹注,学生等于找到了个大靠山,退场后仍能借力使力。

其次,学生运动的能量在“3·30”集结之后已面临“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不仅有学生团体退出活动,也有参与的团体质疑活动已由“少数菁英”主导,内部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音,社会上也渐渐出现对“学运”不耐的声音及质疑,这些原因都让“立法院”内外的参与人数持续减少中。

或许是因为这些现象已突显出活动的局限性,是以学生团体才祭出召开“人民议会”希望来持续运动抗争的热度,或是企图藉以来寻求退场的可能。但由于“人民议会”本身代表性及讨论议题的立场有其盲点,要以此作为退场机制,力道则稍嫌不足。

再者,马“政府”现今对“学运”的策略已渐渐改变,在能退、能让的都让给学生后,倘再对学生让步将损及自己的权威。所以当学生不断拉高抗争态势后,想和马“政府”坐下来谈、取得共识,然后退场的机会已渐渺茫。

基于以上论述,王金平为学生搭了个下台阶,学生顺势退场当然是理性选择,而王金平亦在马王较劲中得分。但问题是,王金平的得分使政治能量提升及其承诺的“先立法、再协商”无疑会引爆马王间的再次较劲,使马王关系更复杂。因为此议将使马英九服贸6月通过的目标变得渺茫,对两岸关系造成负面影响,而接班梯队的合纵连横,王也可能在其间扮演“平衡者”的角色,这些事态对马来说都是难题。

东南网4月8日 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美丽岛电子报副董事长 郭正亮

王金平突如其来,选在上周日步入“立法院”探望学生,还在议场外宣读声明,对学生承诺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完成立法之前,将不召集有关服贸的朝野协商,形同直接回应学生“先立法、再审查”的诉求,让学生终于找到台阶下。

王出手之后,不但学生表示肯定,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也立即表示欢迎,泛绿县市长也迅速跟进。王几乎在出手瞬间,就虏获了多数泛绿民心,俨然成为国民党唯一足以收服泛绿的政治领袖。

吊诡的是,王的突发声明,不但马英九和江宜桦事先不知,连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也毫无所悉。国民党“大党鞭”林鸿池表示突然被告知前往议场,但不知王将发表书面声明,事后因此表示不会背书。国民党团首席副书记长费鸿泰更愤而表示,感觉整个国民党被王出卖。这是继3月22日王拒绝出席马召开的“院际协调会议”以来,第二次公然挑战马的领导权威。

问题是,尽管国民党对王深感不悦,但王身为“立法院长”,本人必然是朝野协商主席,握有是否排入服贸议程的绝对筹码。除非国民党开除王党籍,进而取消其不分区“立委”资格,或是发动“立法院”政变,改选“立法院长”,否则对王根本无计可施。

王在“学运”接近尾声的关键时刻突然出手,再次证明他是台湾慎谋能断、该出手才出手的政治高手。他以“院长”身份保证“先立法、再协商”,一方面让学生找到台阶下,进而虏获泛绿民心;一方面也没否定服贸,仍可加速通过监督条例立法,保留本会期排入服贸审查的可能性。如今,王成为化解“学运”僵局的危机领导人,未来如能进一步折衷朝野通过服贸,王更将同时博得两岸掌声,并让国、民两党从此都敬他三分。

在打赢国民党的党籍官司之后,王已经确保了不分区“立委”资格,他深知自己不可能再得到国民党不分区提名,也料定马不敢轻举妄动撤换他的“院长”职位,因此决定放手一搏。借由化解“学运”僵局建立领导声望,确立游走国、民两党的中立“院长”地位。这样一来,王不但将成为2014年地方选举竞相被人邀请的助选“天王”,也将在2016年“总统”选举时,成为两党竞相争取的实力人物。

台湾反服贸运动第21天传郭台铭将捐千万台币给警察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台湾《经济日报》即时消息,台湾反服贸学生占领“立法院”已经21天,台湾科技业关心执勤警察,比拼捐款。

据报道,鸿海董事长郭台铭7日下午将前往“警政署”,为执勤警察加油打气,据传,郭董将捐款1000万元新台币慰问。

报道说,郭董关心反服贸运动,上周六清明节,就一度传出有意在国民党“立法委员”卢嘉辰的安排下,亲自前往“立法院”参与反服贸学生所举办的“人民议会”,与学生直接面对面沟通,可惜最后计划取消。

中新社台北4月7日电 (记者 陈立宇 李志全)兼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7日晚出席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的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大会,并就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和“两岸服贸协议”审查问题发表5点声明。

声明内容如下:

一,从3月18日学生占领“立法院”议场以来,当局已持续针对学生相关要求予以正面响应,包括我个人愿意邀请学生代表公开对话、“两岸服贸协议”也已退回“立法院”委员会,进行逐条讨论、逐条表决,还有“行政院”通过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送到“立法院”审议。

二、“立法院长”王金平昨天表示,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没有完成“立法”前,不召开有关“服贸协议”的朝野党团协商。本人要恳切的指出,王“院长”的声明并未反对“服贸协议”的逐条审查。事实上,根据民调显示,多数台湾人民都赞成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尽速完成“立法”,同时进行“服贸协议”逐条审查,企业界也都是持这样的看法。因此,王“院长”的看法与当局的一贯主张并不冲突,我们以正面的态度看待。在这里,也要呼吁包括各位在内的朝野“立委”能够体察民意,在最短时间内,将监督条例付委审查,并请王“院长”出面协调朝野党团,让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在本会期内尽早完成“立法”。

三、有鉴于去年6月25日朝野党团已经达成“服贸协议”逐条审查、逐条表决的决议,这也是学生在3月18日占领“立法院”议场的最早要求,本人要呼吁在野党不要推翻这个朝野协商的共同决议,更不应该再抵制、刻意阻挠委员会继续审查“服贸协议”,否则将有违多数台湾人民的期待。

四、学生们今天决定在4月10日星期四下午6时退出“议场”,本人也要肯定他们这个行动,让“立法院”恢复正常运作,可审议民生法案,符合绝大多数民众的期待。

五、面对外在艰巨的环境与考验,台湾需要团结,更需要继续向前走,这也是全台同胞共同的目标。本人呼吁各位同胞,携手齐心,凝聚共识,为台湾未来共同努力来打拚。

新华网台北4月6日电(记者吴济海、李寒芳)台湾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6日在此间称,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完成立法前,将不召集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相关党团协商会议。

对此,国民党中央表示,国民党秉持立法机构本会期通过两岸协议监督机制之法制化,与同步审议两岸服贸协议的立场不变。

3月18日晚间9时许,几百名学生以国民党籍民意代表审查程序“黑箱”操作为由,强行闯入立法机构并占据“议场”至今。王金平6日中午进入“议场”探视学生并在“议场”门口发表谈话时抛出上述主张。他还呼吁学生“回到自己的岗位”。

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林鸿池表示,对王金平前往“议场”发表声明以及内容,立法机构国民党党团事前不知情,“非常错愕”。

中国国民党文传会傍晚发布新闻稿表示,国民党秉持立法机构本会期通过两岸协议监督机制之法制化,与同步审议两岸服贸协议的立场不变。新闻稿还针对王金平“立法前不协商”的主张指出,服贸协议就应该回到以前的协商结论,让两岸服贸协议逐条审议、逐条表决。

台行政管理机构当天也发布新闻稿指出,期盼立法机构能体察民意,尽速让服贸逐条审查及制订两岸协议监督机制同时进行。

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发言人李佳霏表示,王金平当天前往“议场”,当局事前并不知情,但乐见王金平出面呼吁学生早日退出“议场”。当局并呼吁立法机构能尽早完成服贸审议,并希望在最短时间将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付委审查,以符合各界期望。

中新网4月6日电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今天邀台湾朝野“立法委员”到“立法院”与学生沟通,并发表两岸监督条例立法前不协商服贸协议的声明,让国民党团一致错愕,总召林鸿池下午紧急召开记者会回应,说根本不知道王金平要发表声明,国民党团首席副书记长费鸿泰也非常震惊,甚至告诉王金平“感觉整个党团被你出卖”。

林鸿池表示,王金平并没说今天要发表声明,甚至连“副院长”洪秀柱也不知情,当王金平宣读声明特别提到,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完成立法前,将不召开两岸服贸协议相关党团协商会议,这部分会让学生以及外界解读为“先立法再审查”,党团在此强调王金平只通知他们陪进议场看学生。

林鸿池说,两岸服贸的审查,涉及台湾执政党整体政策,党团也做了决议,有关监督机制跟服贸审查是可以并行的,因此当王金平宣读声明后,很多“立法委员”诧异。

费鸿泰说,在国民党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这份声明内容为什么不跟国民党商量一下?直接以开记者会宣读声明,会让外界认为国民党在替王金平背书(支持)。

费鸿泰说,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和议场内学生好像事先都知道此事,国民党有强烈被背叛的感觉。费鸿泰说,王金平在电话中,仅解释声明稿是八点半以前才写好的,没有给任何人看。

另据“中央社”报道,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林鸿池说,过去台湾朝野对服贸协商算数,也就是逐条讨论、逐条表决,应该继续按照这个朝野协商结论走。

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李佳霏今天说,王金平今天前往议场,办公室方面事前并不知情;呼吁“立法院”尽早完成两岸服贸协议审议。

台湾反服贸学生持续占据“立法院”议场已达19天,据台湾“中央社”报道,4日曾传警方待命清场。对此,台北市长郝龙斌5日表示,警方无此讯息。

据报道,郝龙斌5日上午到阳明山视察清明扫墓便民服务及免费扫墓公交车措施情形,会后接受媒体联访,作上述表示。

郝龙斌表示,他希望抗争学生能尽快还给“立法委员”议事空间,因为“立法院”是代议政治的殿堂,“立委”们代表民意开会,盼此事尽快处理。

对于4日一度传出警察待命要清场“立院”议场,郝龙斌说,台北市警察局从未有这方面相关讯息,他也一再指示北市警方,面对“立法院”周遭聚众活动,只要是理性、和平就尽可能用软处理方式。(何建峰)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反服贸学生持续占据“立法院”,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连胜文5日对此表示,学生诉求已引起社会回响,若要解决问题,反服贸争议应回归正当民主程序。

据报道,台北市体育总会5日上午在台北体育馆举行“台北市第一届青少年投篮大赛”,呼吁青少年拒绝毒品,公益代言人连胜文、电视制作人周游“阿姑”等人到场。

媒体询问是否认为反对服贸协议的学生应从立法院退场。连胜文表示,学生的诉求已引起社会广大回响,进而讨论对外贸易的利弊得失,但若真地要解决问题,应回到正当法律、民主程序。

连胜文表态肯定服贸,认为从国际竞争角度考量,两岸服贸对台湾有正面利益,走上街头的年轻人可能是对未来感到徬徨,因此除了应找回全民对从政者的信任,也应该培养年轻人能有自信心和竞争力。

此外,连胜文在活动致词时表示,健康身体是拼搏事业的基础,他在美国时曾目睹他人吸毒毁一生,因此他若有机会当台北市长,会将战毒列为重点工作。他并小试身手,下场打三对三斗牛对抗赛,最后小赢作收。(何建峰)

中新网4月4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苗栗警员柯雄飞支持“反服贸”抗议活动勤务,返家后陷入昏迷已经第8天;他的儿子一边上课一边照顾父亲,表示爸爸意志力很强,一定会醒来。

苗栗大山派出所警察柯雄飞二度北上支持“反服贸”抗议活动勤务,3月28日返回家中休息,突然身体不适昏倒,陷入昏迷已经8天。这段期间他的家人轮流守候在加护病房外,期待柯雄飞早日恢复意识。

苗栗县各界3日举办“向警察人员加油打气”活动,同时特别请来泰雅族头目,以传统仪式再度为柯雄飞祈福。

柯雄飞儿子柯浩勋透过网络“代表全家人,谢谢大家对爸爸的关心”,并且表示“爸爸是一个很坚强的人,意志力很强”,希望大家共同为父亲加油,让他可以赶快恢复健康。

柯浩勋因为还要兼顾课业,只能白天上完课之后利用晚上的时间去看照顾父亲。

同乡的警眷甚至表示,相较于占据“立法院”不上课的学生,柯浩勋还得一边上课一边照顾父亲和家人,“这才是台湾年轻世代的表率”。

美方人士陆续对服贸争议表态质疑民进党政治收割

中新网4月4日电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美方人士近日陆续对台湾服贸争议表态,认为民进党只想利用此次事件让马英九下台。该报同日刊文分析,美国的态度日益明显,从民间到官方连日的发言,相继肯定马当局执政下的两岸关系,毕竟维持稳定的两岸关系,还是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

据《联合晚报》了解,一位美国重要人士近日在台湾会见政界人士时透露,美国政界、学界本有一群较同情民进党者,现在都感到很失望,认为民进党没有真正想为重新执政做准备,只想利用此次事件让马英九下台。

严厉表示“我们不会视民进党阻挠策略为正当性的民主行动”。

美国在台协会(AIT)理事卜道维日前直言批评民进党在此次抗议活动中的作为,主要考虑是为了今年秋天的选战,表示许多人相信所谓“民进党挑动学生行动”的指控,并严厉表示“我们不会视民进党的阻挠策略为具有正当性的民主行动”。

美国亚太助卿罗素在国会听证时也表示,学生和群众要负责任地运用自由,避免暴力。

原对民进党问鼎2016的可能人选颇看好,现在态度转趋保留

报道援引台湾涉外部门表示,马英九将在9日晚间应美国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邀请,与美方进行视频会议,与会者均为美国政、经界领袖及重量级学者。凸显美方对此发展的关切,也显示马当局运用美方态度加强对抗议运动的回应。

美方人士透露,不少美方长期关切台湾者,原本对民进党内问鼎2016的可能人选颇为看好,但在服贸抗议运动后态度转趋保留,忧心民进党两岸政策走向并不稳定,也对此变化感到不解。

美方质疑“民进党利用学运事件,夺取政治上的收割。”

据报道,尤其3月18日,学生占领“立法院”事件爆发后,民进党从持续协助学生阻挡警察,到呼应学生锁门阻挡议事等作为,已让美方质疑民进党意在利用此事件,夺取政治上的收割。

报道说,从3月30日美国在台协会理事卜道维在华府内幕媒体《尼尔森报导》发文,包括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尼尔森报导》主笔克里斯 尼尔斯森、两岸专家容安澜、美国务院亚太助卿罗素,以及美台商会长韩儒伯等,也先后对此事件发言,其中有人质疑民进党支持学生的背后思维,有人强调服贸协议若被不当处理,可能伤害台湾经济前景。

据报道,民进党主动出击,3日上午邀请外国“驻台使节”说明民进党立场及澄清外界对学生抗议活动与民进党关系的疑虑。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与马英九见面后,也与民进党高层会面,民进党方面表示,美方并未对民进党不满,是马英九方面刻意操作。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