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政客砸钱窜欧“擦边”自嗨
| 2025-11-12 09:22:04 来源:海峡导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
分享到:
|
近日,“台独”顽固分子萧美琴进入欧洲议会大楼内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由于她是赖清德的副手,被赖当局包装成所谓“对外突破”,引来绿营一阵敲锣打鼓的自嗨。 但实际上,诸多假象被揭穿,舞台是借来的,会议非官方,萧美琴也不是以正式身份,而现场一堆“议员听众”的金主就有民进党当局,台湾网友形容“就类似直销公司租个场地办个激情的推销大会”,千里迢迢搞了一场丢脸的“假高潮”,可恶的是浪费了台湾民众的纳税钱。 这场处心积虑的“推销大会”,是一个名为“IPAC”(“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的团体,利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大楼举行年度会议,指定萧美琴作演讲。台湾旅美教授翁履中指出,现场虽然有50多人参加,但几乎都是在野议员。 “IPAC”于2020年成立,成员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挪威、瑞典8个国家和欧洲议会的议员或政界人士,成立以来频频炒作涉华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干涉中国内政,是一个具有浓厚反华色彩的“西方价值观联盟”。2024年,“IPAC”还窜到台北举办会议,并刻意曲解联大2758号决议,包藏了“以台制华”的祸心。“IPAC”在台“作妖”时,岛内团体“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发动群众抗议,痛批“I-PAC”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华组织,还打着所谓“全球议会”的名义来欺骗世人,参加的议员实际上只是这些国家中的极少数派的反华分子,完全无法代表这些国家对台海问题的正式主张。 台湾资深媒体人陈朝平也指出,“IPAC”就是个联谊性的国际民间组织,阵容看似庞大,实则影响力极为有限。 事实上,“IPAC”背后的供养者就包括“台湾民主基金会”。这个“台湾民主基金会”,公开资料显示,其成立于2003年,是台外事部门主管的公设财团法人,其经费主要来自台外事部门的捐助,每年捐助额为1.5亿元新台币。因此,“IPAC”与萧美琴沆瀣一气的拙劣表演,遭批“花钱找人演戏”,岛内还有网友爆料民进党当局为此花费了80亿欧元,民进党气恼到报警要求逮捕。 在2022年,国台办宣布制裁“台独”顽固分子关联机构,“台湾民主基金会”就是其中一个。国台办指出,其打着“民主”和“合作发展”的幌子,在国际上大肆从事“台独”分裂活动,极力拉拢贴靠外部反华势力,攻击抹黑大陆,以金钱等为诱饵拓展台所谓“国际空间”,企图破坏国际社会一个中国格局。 不知悔改的萧美琴,则是首个被国台办两次点名制裁的“台独”顽固分子。 这样一场反华势力与“台独”顽固分子狼狈为奸、破坏台海和平的作秀,却被民进党当局在岛内“大内宣”,台湾旅美教授翁履中直批这是“偷渡演戏”,他觉得丢脸。国民党民代许宇甄则批评,民进党当局急于营造“国际能见度”的幻觉,却要台湾民众为其冒进付出代价。 对于“台独”政客同“IPAC”沆瀣一气刷存在感,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0日表示,纯属自我炒作的政治闹剧,他们的图谋不会得逞。林剑表示,中方已就“台独”政客在欧洲议会大楼内的活动,向欧洲议会方面提出严正交涉。希望欧洲议会看清真相,明辨是非,始终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避免被利用。 而最近,岛内破获集团诈骗案,猪瘟、农药残留的“毒鸡蛋”连环爆,民进党却沉沦于所谓“对外突破”的“务虚兴奋”,不务实拼经济让岛内民众过好日子。民进党没能力让岛内民众感受到“有感施政”,恐怕离哭丧着脸的日子也不远了。 导报记者 林连金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