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看台:守护家园更坚实 拥抱未来更笃定
| 2025-11-10 09:07:3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
分享到:
|
东南网11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 近日,大陆商用卫星“吉林一号”发布了8张太空视角下台湾各地的高清卫星影像。这些图片既涵盖了两岸同胞都熟知的日月潭、阿里山等风景名胜,还包括台北市、新竹科学园区等岛内知名城市和半导体产业重镇。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岛内民众热议。 台湾时事评论员谢寒冰表示,大陆光是一个商用卫星就已经把台湾看得清清楚楚,军用卫星的精度应该更高。台军退役将领张延廷在政论节目中称,如今电子光学设备被安装在低轨人造卫星上,清晰度已进入厘米层级,过去放大后会模糊的细节,现在都能看得很清楚,“不要说道路,连巷子都一清二楚”。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感叹大陆卫星之先进,强调台湾没有能力打仗,“台独”意味着战争,台湾人民不要打仗。 许多岛内网友赞叹大陆科技先进,有的还兴奋地在卫星图中找起了自家的房子。有的网友留言称:“一览无遗,无所遁形”“卫星影像越清晰,‘斩首’行动就越精准”“释放出这些讯息,是在警告‘台独’势力”。更有不少台胞对大陆卫星技术在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救灾等领域的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期待这些技术能为两岸同胞带来更多福祉。 国台办发言人张晗在回答相关提问时说,这是“家的俯瞰”。随着大陆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我们丈量国土更精准,守护家园更坚实,拥抱未来更笃定。 无独有偶,近日台湾歌手黄安分享在岛内用大陆高德地图导航的经历,相关话题随即冲上微博热搜。黄安表示,高德地图在岛内提供的导航信息与在大陆开车时完全一样,点开卫星图后台湾岛上的每一条街都清清楚楚,精确度和友好界面与GPS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众所周知,台湾光复后,为了消除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台北市街道是按照地理对应关系,用大陆各地的城市名进行命名的。就如网友们所言,每条路都是回家的路,这些路名承载着两岸共有的历史记忆,是深深印刻在同胞记忆里的乡愁。 上周,福建舰正式入列,这一消息也引发了台湾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岛内媒体报道称,这是大陆远海作战能力的标志,是大陆军事现代化方面的重大进展。台湾中时新闻网进行专题报道,强调福建舰“完全自主创新”的特点,称“这一成就彰显了大陆科技与工业实力的跃升”。台湾《联合报》详细梳理了福建舰的建造进展,并援引军事专家分析指出,福建舰配备的电磁弹射系统及8万余吨的满载排水量,使其具备更强的舰载机起降效率与作战能力。 福建舰是大陆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母,是海军转型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标志性装备。台湾时事评论员郭正亮赞叹道,大陆第一艘航母辽宁舰2012年入列,大陆仅仅经过13年就进入“三航母时代”,并且实现了电磁弹射等技术突破,非常了不起。 台湾知名人士蔡正元认为,福建舰的入列,代表中国人能够更好地捍卫自身的海洋权益。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能增强舰载机作战能力、扩大航母搭载机型范围,航母的战力得以充分发挥。 今年是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十周年。7日,“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十周年对发展两岸关系的启示”研讨会在大陆举行。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会晤成功举行的宝贵经验、蕴含的政治智慧及其所指引的方向道路,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共谋祖国统一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岛内有关政党、团体也在台北举行纪念研讨会。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在致辞时表示,事实证明,“九二共识”可以带来两岸局势缓和、和平交流,国民党会坚定地在正确路线上继续走下去,成为主动的、关键的和平缔造者。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夏立言发言表示,2008年后,两岸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互信逐渐叠加,自然而然地促成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如今民进党当局不愿接受“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失去对话的政治基础。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发文阐述了会晤的重要意义和对两岸关系的深远影响,呼吁民进党当局悬崖勒马,改变不符合台湾人民利益、不被主流民意接受的“抗中保台”政策,回到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上。 诚如国台办发言人所言,会晤巩固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的关键地位和作用,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国家、民族内部的问题,把中华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